APP下载

基于“知情意行”的高校思政课亲和力提升路径研究

2021-02-13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亲和力思政课思政

成 波

(湖南中医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发挥着重要作用。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特别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1]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在会上再次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2]这一命题先后提出不仅肯定了高校思政课的战略地位,亦对思政课改革与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思政课亲和力的有无与大小直接反映了思政课对高校学生的吸引力、感召力、渗透力的有无与大小,是高校思政课的生命力所在,更是提升和改善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3]。鉴于此,立足于大学生的需求和期待,思考如何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成为重要的课题。

一、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亲和力”原属化学领域的一个概念,特指一种原子或分子与另一种原子或分子间的关联属性,后来被广泛应用于社会领域,强调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愿意接近、相互趋同的特性[4]。由此可见,亲和力既是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力,又是一种能促使人与人之间互相吸引、亲近的合力。“高校思政课亲和力”便是基于这一概念而衍生,意指高校思政课对学生所具有的融合、吸引的力量,从而使学生愿意去亲近思政课,产生认同感、信任感感。

思政课亲和力的关键在于思政课教学中具有的意识、情感乃至行为方式上的接近、趋同的理论品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亲密的关系,产生合力推动教学工作的发展[5]。换言之,亲和力是思政课的重要内生力量和逻辑生成基点。这就意味着思政课教学并非简单的“知识”转移过程,而是思政课教师和大学生的互动和交流,由授课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等多个要素有机联系和相互协同作用形成,包含大学生对教学目标的认同力、教学内容的说服力、教学方式的有效力、教学载体的吸引力、教学主体的感召力等多维度的一项系统化工程。这项系统工程的建构尤其强调“以生为本”,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是对学生从知识的获得到情感的认同,从价值的引领到价值践行的培育过程。基于此,我们亦可以从中把握思政课亲和力的四个要素。

其一,理性认知是基础。心理学认为:“认知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6]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人们认识事物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螺旋式上升过程。由此得到启示,理性认知既是认知的高级阶段,同时也是情感认同、坚定意志、实际践行的前提基础。因此,高校思政课对学生的吸引力、感召力首先体现在学生对思政课的理性认知。换言之,首先要让学生对思政课的内容有“知”的基础,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进而对其产生情感认同。鉴于此,思政课教学内容便尤为重要。

其二,情感认同是纽带。《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7]情感认同是学生对思政课所产生的积极认同、认可、满意和发自内心的真正喜爱的情感表达。在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与其在情感上实现共情与共鸣,这是思政课亲和力的内在说服力,也是连接教师、学生、课程教学的纽带。

其三,意志坚定是关键。意志是个体根据既定的目标,适时调整、控制自己行为的心理现象,是表达自己理性和意愿的心理品格[8]。意志坚定是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从知、情向行转化的关键。换言之,学生能否将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外化为个人的实践行为,需要个体意志做出抉择。

其四,价值践行是归宿。如果说知、情、意是学生对思政课产生认知与认同的过程,那么“行”则是学生从认同到实践的过程,是学生对思政课情感认同的完成,是学生对思政课情感认同的归宿和自身发展的开始。思政课亲和力的彰显不仅需要归属于思维、观念范畴的情感认同,同时也需要通过实践得以检验和确证这种情感认同。实际上,学生在实践中检验思想政治理论的践行过程同样也是提升情感认同的过程。

因此,高校思政课亲和力构建主要包含“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可以说,这些要素是一个有机整体。充分提升思政课亲和力需要协同发展各个要素,使之作用方向一致,运行结构相配合,使整体要素亲和力达到一个最优化的状态。

二、高校思政课亲和力不足的表现及其原因

近年来,高校思政课在改革创新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步,但在亲和力提升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改善。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着“配方”比较陈旧,“工艺”比较粗糙,“包装”不那么时尚等问题,使得思政课缺乏说服力、感染力、吸引力,这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也严重削弱了高校思政课的亲和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理论深度有待提高

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亲和力表现在让学生在思政课中获得“真知”,拥有更多的满足感和幸福感。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学内容既要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特性,又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从而能够 引起师生思想与情感共鸣。然而,一方面,当前部分思政课教师对学情了解不足,教学内容相对固定,不够鲜活,缺乏引用新观点新案例,往往脱离学生实际而空谈道理,难以激发学生兴趣。正如许多大学生所言:“大学里的思政课感觉就是在往我们脑子里塞大道理,很乏味。”[9]另一方面,存在部分教学内容过度娱乐化,缺少理论性,失去了思政课本来的教育目的、理论深度和思想高度,从而使得思政课实效性大打折扣。

(二)教师教学能动性不足,情感温度有待升华

思政课教师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使思政课具有“情感”“温度”,吸引学生走近和悦纳,成为影响思政课亲和力产生和提升的重要纽带。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思政课教师安于现状,缺乏探究学习的能动性和积极性,教学照本宣科,一个课件沿用很多年从不更新;或是课堂上教师“独唱”,缺乏互动,学生很难真正融入课堂。还有的思政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缺乏真情、热情、激情,形象刻板,生搬硬套,表现为空话套话连篇与让人昏昏欲睡的抽象表达,难以直抵学生心灵深处,难以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三)教学方式偏于单向,引导力度有待强化

强化价值引领,是思政课堂亲和力生成与提升的关键,亦是思政课的价值亲和力所在。当前,思政课教学方式多表现为单纯的“灌输”,单向度的由外到内,较少回应学生的需求与疑惑,难以充分发挥出思政课对培养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作用力。关于一些现实问题的探讨,常常受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仅听个别学生发言即完成课堂讨论,而并未教会学生理性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在引领学生思想,实现价值目标方面明显不足,如此“点到为止”,缺乏价值引导力度。

(四)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教学广度有待拓展

思政课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两者协同互补,可以促成大学生将思政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大学生在理论接受、间接体验和直接践行的过程中领悟思政课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增强思政课的感染力[10]。然而,现实中,一是存在不少学生对思政课“等闲视之”,还有些专业课老师认为思政课是“副课”,片面的理解并引导学生以“无所谓”的态度对待思政课,无形中助长了学生对思政课的非理性态度,这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思政课理论教学的正面效果。二是思政课教学单纯依靠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的单兵作战以及思政课堂的有限空间,而忽视了理论与现实、课内与课外的对接,难以推进思政课向纵深发展,更难以完全释放思政课的亲和力。

上述现象究其原因在于缺乏以学生为中心,实际教学中未立足于学生发展的现实需求与期待。一些思政课教师较少主动回应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忽视学生的情感诉求、人格诉求和现实诉求等,从而弱化了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潜能并未得到释放,影响了思政课对学生的理性认知、情感认同、意志坚定、价值践行的实效性。

三、“知情意行”四维度: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路径

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需要从学生的需要和期待入手。思政课教师要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在“知情意行”上下功夫,实现高效、精准供给,让思政课真正变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一)晓之以理,让学生在学思中“获真知”

追求真理是人类的天性,追求深刻朴实的真理更具号召力,也才更富亲和力[11]。马克思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2]思政课亲和力的提升首先应注重理论透彻的解释力,真理内在的说服力,使学生真学真知,达到思想的共鸣。

1.深耕教材,讲清理论。教材是进行教学的基本遵循,也是从事理论研究的基础前提。思政课教师首先应吃透教材,明确教学目标;进而对理论深入挖掘,在教学中把学理讲清,用真理的力量去吸引和感召学生,彰显理论的魅力,做到以理服人。如讲解为什么信仰马克思主义,可以通过拨开“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层层迷雾,揭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革命性、鲜明的实践品格与持久的生命力;在引导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时,通过梳理历史讲清楚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逐渐走向强起来的伟大历史过程,从中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的历史必然性。透过历史反思,增强理论课的信服感和亲和力,激发学生的认同感,让理论真正入耳、入脑、入心。

2.深化思路,增强现实触碰感。思政课要接地气,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积极对接大学生的现实关切。时事热点、社会焦点、校园里的事情都可以融进思政课堂,让学生在探讨中激发更多的思考。比如用好“战疫”活教材,解读“战疫”背后的中国力量、中国担当与中国精神,引导学生深刻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深刻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强化大学生的现实触碰感。

3.深入人心,满足学生诉求。思政课能否具有亲和力的关键因素也在于能否满足大学生的思想诉求、精神诉求、实际诉求。高校思政课应把握学生需求侧的动态现状,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推动思政课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如讲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时间线路图,“中国制造2025”等,可以把学生带入到国家发展战略中,讲明白“我处于哪个点,在哪个坐标,有哪些机遇”,如此学生能更清晰地看到国家发展与自身发展的统一。当讲到得与失、苦与乐、顺与逆等人生矛盾时,不能直接用大而空的道理来解答这些困惑,而应引导学生用辩证思维、哲学原理等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二)动之以情,让学生对思政课“动真情”

思政课不应仅停留在知识层面的传授,而应让学生在理性认知基础上升华为情感认同。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教学,让思政课有色彩、有温度。

1.真情投入,以情动人。思政课内容理论性较强,较为抽象,如果一味采用说教的方式,无疑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13]4“教师不是抱着投机的态度敷衍了事,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为人的生成——一个稳定而且持续不断的工作而服务。”[13]44可见,思政课教师要坚持“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带着真情实感传道解惑。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感知到教师的真情付出,以达到学生主动亲近的效果,对思政课“动真情”。具体而言,一是在教学环节设计上,教师面对年轻的“00后”学生,必须适应时代变化和学生学习特点,改变传统刻板单一的“填鸭式”教学,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组织和实施课堂教学。如采用互动式教学,通过问题导入、相互探讨,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二是在课堂互动过程中,应认真倾听学生的见解和观点,对学生的闪光点给予鼓励,而对一些带有偏见的、片面的观点应及时予以纠正和引导,进一步实现有效沟通。诚如马克思所言:“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够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14]三是在教学语言表达上,善于用生活话语讲理论。教师可以把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职业的幸福感传递到课堂,感染学生,让课堂“活”起来,使学生真正地对理论有所理解、易于接受。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有三:其一,教师要自身消化好理论,如教师只有深刻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讲出情感,讲出文化自信;其二,注意把控好合理的度,使语言深入浅出、通俗化而避免陷入庸俗化;其三,因材施教,事例不断更新。课堂教学不能千篇一律,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学生,应结合各自的特点在教学上予以相应的调整。如在医学院校,学生群体主要为医学生,在讲职业道德时,除了讲解一般的职业道德规范,还可以针对医学专业的班级讲述医德的相关内容。此外,必须使用最新的话语,尽量列举最新的事例。在思政课教学中,常年使用一个固定讲稿是完全行不通的。

2.育人情怀,言传身教。情感是调动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双方积极性的内驱动力[15]。教师所具有的真挚情感往往是帮助学生成长的催化剂[16]。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有育人情怀,真正把思政课教学作为崇高的事业,发自内心关心爱护学生的进步与成长,这也是提升思政课亲和力的重要一环。另一方面,“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传道者先要明道、信道,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如此才能给学生指点迷津、引领人生航向。思政课教师要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六个方面的要求,坚定信仰,情系家国,关注时代与社会,用仁爱之心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何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如何在新时代建功立业,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教师透过一个个行为、事件,教会学生思维方式,给予学生一次次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洗礼。同时,教师在言行举止上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线上线下一致,以人格魅力感染影响学生,成为让学生真正喜爱的人。

(三)炼之以志,让学生对思政与人生“定心意”

思政课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培育。价值引导过程不能硬性灌输、强制接受,而应以论明理、以理服人。这就要求思政课能够真正从学生的思想困惑出发,以严谨的理论逻辑和透彻的学理分析对学生的现实关切予以回应,从而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

1.理能管用,情能深沉。信仰是信念的最高层次,能为人们矢志不渝、百折不挠地追求理想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学生对思政课仅有一时的情绪与情感远远不够,还应将这种情绪与情感深化,进而对人生充满定力,能自觉抵制不良诱惑。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还必须让理能管用,情能深沉。因此,思政课教师应通过思政课教学这一主渠道,既传播科学知识,又注重意识形态的矫正教育,坚持知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为正处于“拔节孕穗期”的青年学生埋下心灵的真善美种子,使其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洗礼,对马克思主义真诚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充满自信,对人生坚定方向。

2.塑造灵魂,塑造新人。思政课教师不仅要自身志存高远,信仰坚定,还应授之以渔,在解惑中启发学生。当代大学生因长期生活在和平环境之下,较少经历过艰难困苦的严峻考验,而自身人生阅历又不够丰富,若不加以引导,难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鉴于此,思政课教师应注重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培育与时俱进的爱国情怀和时代责任感。当学生因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出现迷茫、困惑而寻求帮助时,应及时给予引导。此外,在网络信息社会,学生难以对形形色色的信息辨别,面对一些负面信息和抹黑社会言论时,容易思想混乱、随波逐流。此时,思政课教师要直面问题,坚持真理,敢于批判各种错误思潮,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和价值取向,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如此,才能使学生坚定立场,真学真用,增强思政课对学生的吸引力。

(四)导之以行,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重践行”

思政课既然关乎学生精神世界的建设,那么检验其亲和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则是看学生是否从中获得生活体验,并引发情感共鸣,进而转化为行为自觉。基于此,有亲和力的思政课不仅承担传授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找准人生方向的任务,更要助力学生找到理论联系实践的路径,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理论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在实践中验证与深化是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关键。一种理论要真正让人亲近并且赢得人心,不仅仅要以严密的逻辑和深刻的观点来说服人,更重要的是要用实践的效度和切身的体悟来征服人[17]。一方面,相较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这一宏大的社会实践,青年大学生更了解、更看重自身成长的个人实践,那么,思政课既要能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党的基本理论去解释国家与社会层面的实践命题,也要能用其解释大学生个人层面的实践使命,引导大学生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统一,将自己的人生追求同国家、社会的发展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在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成长进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另一方面,相对于“为什么、是什么”等机理性问题,青年大学生更关切、更专注“做什么、怎么做”等操作性问题[17]。因此,思政课不仅回应学生在实践中提出的问题,还要能予以合理的解释,提出可供参考、可行的解决方案,从而提升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与亲近感,并外化为行动,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力量。

2.课内与课外相融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2]。这就要求积极让课堂走出教室,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出真知。因此,思政课不仅强调理论教学,还要抓好实践教学,鼓励大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实践,如志愿服务、“三下乡”实践活动等,做好理论与现实的对接。同时,引导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运用理论引领思想的自觉,提高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长知识、明道理、行大道。

高校思政课亲和力关乎思政课的实效性。思政课教师应珍惜课堂,敬畏课堂,把握“知情意行”育人规律,用真理的力量感召人,用真挚的情感打动人,用坚定的信仰引领人,用持之以恒的行动感染人,着力提升思政课亲和力,真正发挥思政教育的作用与价值。

猜你喜欢

亲和力思政课思政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周毅:做个有亲和力的气质女
动脉粥样硬化靶向适配子的亲和力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