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药物联用对急诊泌尿系结石患者的镇痛效果比较

2021-02-06黄泽瑞

吉林医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山莨菪碱黄体酮泌尿系

黄泽瑞

(澧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湖南 澧县 415500)

泌尿系结石性肾绞痛是一种多发急诊科急症,在急诊科治疗中比较常见[1]。该病具有发病迅猛、病情进展快、疼痛剧烈等病症特点,患者典型症状为恶心、呕吐、腰腹部严重疼痛、面色苍白等,病情严重者甚至出现休克情况。选择安全、高效的药物及时镇痛是临床有效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疼痛的关键[2-3]。目前急诊科关于泌尿系结石疼痛缺乏统一治疗标准,以多种药物联用治疗为主。黄体酮是一种孕激素,对患者输尿管蠕动及扩张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而且对输尿管痉挛症状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进而可帮助患者顺利排出结石。本研究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1月96例泌尿系结石肾绞痛患者,分析探讨不同药物联用急诊治疗的临床价值及镇痛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96例泌尿系结石肾绞痛患者(2019年1月~2019年11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即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 其中,观察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20~80岁,平均(52.42±5.83) 岁;本次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基本类型:输尿管结石29例,肾结石 17例,肾结石合并输尿管结石2例。 对照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21~78岁,平均(52.54±6.01)岁;其中输尿管结石28例,肾结石 19例,肾结 石合并输尿管结石1例。纳入标准:①经急诊科诊断为肾绞痛,临床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腰腹部严重疼痛;②有排尿频繁、排尿急迫、排尿疼痛、甚至尿血等症状;③泌尿系统平片检查有结石影;④超声或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为泌尿系结石;⑤结石最大直径<2 cm。排除标准:①肾功能受损严重者;②严重肾积水;③结石最大直径>2 cm;④合并其他系统严重疾病患者。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男女占比、年龄以及疾病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均予以口服黄体酮片治疗。20 mg/次,2次/d,分别在早晚服用治疗。持续治疗30 d。观察组患者予以黄体酮、山莨菪碱-2、双氯芬酸钠联用治疗。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患者静滴10 mg的山莨菪碱-2,再以50 mg双氯芬酸钠栓剂塞肛,用时将栓剂取出,采用少量温水湿润后,轻轻塞入肛门2 cm处。

1.3观察指标及临床疗效评定:①临床疗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评定。分别对两组患者就诊时及用药后30 min疼痛程度进行观察对比,按轻(0分)~重(10分)划分患者疼痛程度,并对镇痛疗效进行评估。显效:用药30 min后,患者疼痛评分降低≥90%;有效:用药后,患者疼痛评分降低50%~90%;无效:用药30 min后,患者疼痛评分降低不足50%。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别评估两组患者不同药物治疗后恶心呕吐、头晕乏力、排尿困难、体位性低血压症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后,观察组显效32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83%(46/48);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15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2.92%(35/48);两组疗效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例(%)]

2.2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对比:就诊时,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药物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相较治疗前均取得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3.54±1.01)分与对照组(4.47±1.05)分相比呈较低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对比分)

2.3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比较:观察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除头晕乏力高于对照组外,恶心呕吐、头晕乏力、排尿困难、体位性低血压等各项症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比较[例(%)]

3 讨论

泌尿系统结石是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青壮年为主要发病群体。泌尿系结石是由环境、机体代谢异常、饮食及异常等多方面因素导致的[4]。由于患者输尿管发生进行性梗塞,导致管腔内压骤增,致使肾盂壁及输尿管壁张力变大,使患者出现剧烈疼痛症状。此外,患者的疼痛感受器由于炎性介质的增加和平滑肌的缺血方面原因而激活,进而导致患者疼痛加剧[5]。因此,镇痛是尿石症急诊治疗的首要任务。临床治疗中选用止痛药应遵循以下原则:①镇痛药物止痛药见效快,今儿快速缓解患者的疼痛;②不良反应轻,主要通过联合用药治疗。目前,临床上针对尿石症疼痛患者的尚无统一的治疗模式。不同镇痛药物联用的起效时间及镇痛效果有显著差异[6-8]。

黄体酮具有消除平滑肌痉挛,松弛输尿管肌,增强管内力,促进结石排出等作用。同时,黄体酮还可起到溶质利尿的治疗效用,有利于增加尿量,对辅助患者将结石排出体外具有重要作用。山莨菪碱-2主要用于解痉镇痛,可引起青光眼患者眼压升高,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排尿困难。间苯三酚是一种非阿托品罂粟碱类平滑肌解痉药,能直接影响痉挛性平滑肌,不易对患者正常平滑肌造成影响。其解痉镇痛作用甚至高于山莨菪碱-2,而且可避免山莨菪碱-2药物治疗后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双氯酚酸是一种强效抗炎镇痛药,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患者用药治疗后的胃肠道不良反应率较低。其对患者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具有有效抑制作用,抗炎镇痛效果较强。相关研究表明,它可起到舒张输尿管平滑肌的作用。栓剂通过肠黏膜吸收直接进入全身循环,有效避免了胃肠道反应和肝脏的首次效应。血药浓度是口服给药浓度的两倍,且见效快,疗效恒定,半衰期长。以上三种药物联用具有协同镇痛和抑制不良反应的治疗作用[9-10]。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用药30 min后,观察组镇痛总有效率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72.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3.54±1.01)分与对照组(4.47±1.05)相比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8.33%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相比单用黄体酮治疗,联用黄体酮、山莨菪碱-2、双氯芬酸钠三种药物治疗急诊泌尿系结石患者的镇痛效果更为显著。

综上所述,临床针对急诊泌尿系结石患者联用黄体酮、山莨菪碱-2、双氯芬酸钠三种药物治疗可有效镇痛,不良反应较少,临床疗效确切。

猜你喜欢

山莨菪碱黄体酮泌尿系
妊娠期泌尿系急腹症20例临床分析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患者应用黄体酮治疗的疗效观察
如何预防泌尿系结石
如何降低泌尿系结石的生成率?
山莨菪碱在腹膜透析治疗中的应用
黄体酮序贯疗法治疗先兆性流产的临床疗效分析
黄体酮调月经需连用三个月
肝素联合盐酸山莨菪碱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柏凤汤治疗泌尿系感染4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