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细胞、C-反应蛋白、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对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2021-02-06龙俞宇

吉林医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败血症发型符合率

龙俞宇

(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 自贡 643000)

在所有新生儿的病患中,新生儿败血症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病原菌侵入患儿血液循环系统中并繁殖、产生毒素,而导致一系列的损害。此类疾病可能会使患儿出现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和休克,如果不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引起新生儿严重的并发症,甚至会导致患儿死亡。新生儿败血症在发病初期并无明显特征性的典型症状,故在临床实践中对新生儿败血症进行早期诊断并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存在极大的困惑。血液培养出病原菌是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金标准,但等待血培养结果一般需要数天的时间,患儿可能在血培养结果出来之前就已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在此阶段常需要积极使用抗菌药物等治疗;并且,血培养的结果一般阳性率较低[1]。这更加增大了早期诊断的困难,单纯依靠血培养结果指导患儿治疗往往延误最佳治疗时机。一旦错过治疗最佳时期,则患儿的病死风险率明显增加。所以,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就显得非常重要。近年来,WBC、CRP、PCT等血液学指标的检测逐渐在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疗中体现其应用价值[2-5]。根据发病时间,新生儿败血症又被分为早发型及晚发型。早发型败血症一般发病时间≤3日龄,晚发型败血症一般发病时间>3日龄[6]。新生儿败血症的早发型与晚发型在高危因素、致病菌乃至治疗上都有差别[7-10]。本研究探讨了WBC、CRP及PCT在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方面的临床意义,为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从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中选60例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男33例,女27例,孕周(38.7±0.8)周,入院时日龄(10.5±3.7)d,体重(3.19±0.39)g;另选取同期无感染症状的新生儿6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婴31例和女婴29例,平均孕周(38.9±1.0)周,入院时日龄(11.4±4.1)d,体重(3.07±0.43)g。研究组纳入标准:①符合第4版 《实用新生儿学》中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标准[11];②出生72 h后起病(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对照组纳入标准:①同期住院的无重度窒息史的新生儿;②住院期间内未发生感染或炎性反应性疾病。排除标准:①新生儿母亲在妊娠期间患明确的免疫系统疾病者;②存在严重先天畸形、遗传代谢性疾病及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等;③参与本次研究前在其他医院使用过抗生素药物者;④检测WBC<5×109/L的新生儿。

1.2方法:两组的所有新生儿均在入院后使用抗生素前立即采血,进行血常规(白细胞)、CRP、PCT及血培养等检测。血常规采用Sysmex XS-500i分析仪,CRP及PCT均采用日立008-2分析仪,血培养则严格按无菌卫生标准采集送检。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比较两组新生儿的WBC、CRP、PCT检测数值及联合诊断的效能。并分析计算WBC、CRP、PCT及联合诊断在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灵敏度=真阳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阴性例数)×100%,特异度=真阴性例数/(真阴性例数+假阳性例数)×100%,诊断符合率=(真阳性例数+真阴性例数)/(研究组总例数+对照组总例数)×100%。

2 结果

2.1两组新生儿一般资料的比较:共入选120例新生儿,其中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患儿的性别、孕周、日龄及出生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新生儿一般资料比较

2.2两组新生儿入院时的WBC、CRP、PCT检测数值比较:比较两组WBC、CRP、PCT的差异,结果显示:研究组患儿入院时的WBC、CRP、P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新生儿入院时的WBC、CRP、PCT的检测数值比较

2.3各指标单独及联合诊断在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效率:各指标检测数据中,以WBC≥20×109/L为阳性,<20×109/L为阴性;以CRP≥10 mg/L为阳性,<10 mg/L为阴性;以PCT≥0.5 μg/L为阳性,<0.5 μg/L为阴性。研究组中,WBC检测阳性40例,CRP 阳性58例,PCT阳性59例。对照组中,WBC检测阴性47例,CRP阴性55例,PCT阴性58例。结果显示在新生儿晚发型败血症中的诊断中,WBC的灵敏度、特异度及诊断符合率相对较低,但CRP和PCT的灵敏度、特异度及诊断符合率均相对较高,三者联合诊断的准确性更高,见表3。

表3 各指标单独及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诊断符合率比较(%)

3 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WBC、CRP、PCT等感染相关指标的检测及比较,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的新生儿相比,研究组的这三项指标均有升高,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看出,WBC、CRP、PCT对新生儿晚发型败血症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研究组中新生儿的WBC的灵敏度、特异度及诊断符合率均不算高,而CRP、PCT这两种指标的灵敏度、特异度及诊断符合率均相对高,提示WBC的升高对于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CRP、PCT对于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的可靠性较好,但三者联合诊断更精准,这与有关研究[12-14]的结论相符合。

WBC是临床常用到的检验,也是判断感染的重要指标之一,但白细胞在新生儿期间有自身的生理性特点,出生时白细胞总数15×109/L,生后6~12 h达(21~28)×109/L,然后逐渐下降,1周时平均为12×109/L,婴儿期维持在10×109/L,8岁以后接近成人水平[11]。且白细胞还受其他因素影响,WBC升高单独用于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不高[15]。因此,临床上若要早期识别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除了WBC外还需要同时综合考虑其他血液学指标。

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是反映机体炎性反应的敏感指标。新生儿肝脏的代谢机能尚未成熟,CRP的基础值偏低,在感染后6~8 h迅速升高,24~48 h达到顶峰,且浓度的高低与感染程度成正相关[16]。但有文献显示,某些非感染性因素如溶血及创伤性组织损伤等也可引起CRP升高,且缺乏胎龄、日龄、出生体重特异的CRP正常参考值[17]。本研究对照组中出现的假阳性病例就可能与此有关,但CRP的灵敏度在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上却表现得非常优秀。

PCT是降钙素的前肽,也是一种急性期蛋白,机体在细菌感染后4 h其水平即可升高,6~8 h达高峰,持续约24 h,半衰期为25~30 h。有研究认为PCT作为新生儿感染的早期诊断指标[18],其特异性和敏感度均优于CRP[19-20]。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新生儿3日龄内降钙素原有生理性升高,参考范围应该考虑生后日龄[21]。本研究中的研究对象均为大于3日龄的新生儿,故可排除PCT生理性升高对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影响,临床中可以用PCT对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作出早期诊断的评估。

综上所述,CRP、PCT在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很高,而WBC在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价值相对较低,但通过三者的联合检测可对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提供强有力的诊断依据,更利于临床决策。

猜你喜欢

败血症发型符合率
生物标志物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以败血症为主症禽病的鉴别诊断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CT与MRI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研究
MY HAIRS TYLE ISON POINT
发型
好别致的发型
早发型与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