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该了解一下“帮信罪”

2021-02-03

新传奇 2021年50期
关键词:犯罪分子罪名信息网络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简称“帮信罪”),你听说过这个拗口的罪名吗?如果你还不知道,就很容易触犯这一刑事罪名。

这个“陌生”的罪名现在竟然成为中国的第四大刑事犯罪,在它前面的是危险驾驶罪、盗窃罪、诈骗罪。今年1至9月,全国检察机关起诉帮信罪的人数达79307人,同比去年增长21.3倍。

这是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新增的一个罪名,“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即可以构成此罪。简言之,为网络犯罪提供支付结算等帮助,就可能构成犯罪。

在司法实践中,不少年轻人,特别是在校学生,因为一点儿蝇头小利,就把自己的银行卡、手机卡出借给他人使用,或者在暗网上出售银行卡,被网络犯罪分子借来洗钱、转移资产、逃避司法机关打击。虽然,帮信罪的犯罪主体没有赚到几个钱,甚至认为只是“帮朋友忙”,但是社会危害巨大。

按照相关司法解释,个人出售5个银行账号、网络支付账号,就可以构成犯罪,希望公众能认识到租借、出售、“代办”銀行卡问题的严重性。一旦银行卡被用于犯罪,就可能触发刑事责任,这不是危言耸听。

目前,银行业也正在开展“断卡行动”。工商银行等多家银行相继发出通知,对不符合规范的“睡眠账户”,以及同一客户名下的“超量账户”进行清理。连续两年未发生主动交易、没有签约关系的借记卡、活期存折等个人银行结算账户都可能被纳入清理范围。银行会主动通过电话、短信、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渠道联系客户,进行清理。

据统计,截至2021年二季度末,中国人均持有银行卡6.45张。这些“失控”的银行卡都是潜在的法律风险,一旦被人用于犯罪活动,对于持卡人就会有很大的法律风险。

近期,司法机关严打帮信罪,起诉人数同比增长21.3倍,以及银行业开展“断卡行动”都是为了让网络诈骗无所遁形。对公民个体来说,好好整理一下名下的银行卡,别被犯罪分子利用了。帮信罪的名字虽然陌生,但离我们并不远。

(澎湃新闻网2021.12.1)

猜你喜欢

犯罪分子罪名信息网络
罪名确定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
拜访朋友
旺角暴乱,两人被判暴动罪
关于流窜犯罪案件的分析及侦查措施的运用
浅谈自首制度
论DNA技术在森林刑事案件中的应用
信息网络条件下党员教育工作问题与策略研究
国内教育微课发展与建设的初步探索
浅述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的相关问题
目标中心战中信息网络安全防护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