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文化融合与“山海互动”下的信仰与习俗

2021-02-01何芳东黄权

歌海 2021年6期
关键词:祭祀歌舞

何芳东 黄权

[摘 要]“跳岭头”在广西南部一带较为盛行,是壮族文化与汉族文化、海洋文化与山地文化融合与互动下形成的民间信仰与习俗。通过祭神、娱神、驱鬼灭疫显示其神秘性,以祭祀、饮食习俗和歌舞为载体,通过复杂的仪式在内容上将政治与道德思想、宗教、历史文化融入其中,在唱法上引入民间艺术的元素。其是汉族与壮族文化的相互交融和地域性村圩文化的展现,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价值和乡风教化价值。

[关键词]跳岭头;祭祀;歌舞;村圩

北部湾是一个半封闭的海湾,广西南部地区地处北部湾东北角,海洋文化节日众多,山地文化与海洋文化在这里激烈交汇。而“跳岭头”节所展现的文化内涵不但具有海洋性还融合了山地文化,是汉族和壮族人民在长期的共生共息与民族融合中形成的。嘉靖年间的地方志《钦州志》最早记载了“跳岭头”。现代有学者指出,“跳岭头”的许多要素可能源于广西灵山县伯劳镇邓阳村。①总而言之,“跳岭头”在长期的变化进程中反映了广西北部湾地区汉族与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一、祭祀与歌舞:约定俗成的仪式遵循

在广西南部地区,“跳岭头”是仅次于春节的一个重大节日,在某种程度上说,它比春节还要热闹。正因为如此,“跳岭头”的内涵是比较宽泛的,但一直以恪守对神灵的尊崇、宾客如云和载歌载舞来展现节日文化的仪式。

(一)崇拜多神的祭祀仪式

崇拜多神是海洋文化影响下最显著的特征。“跳岭头”的首要程序就是祭神。在广西南部特别是沿海一带,老百姓都有祭祖拜神的习惯,逢年过节,都要虔诚地祭祀祖先与鬼神,被称为“拜舍”“拜也”“供祖公”“拜祖公棚”。“跳岭头”当天,人们早早准备好供品,上午就宰鸡杀鸭,下午三四点钟就开始祭拜。祭祀用的供品一般为饭、酒、煮熟的整鸡,还有岭头节的特殊食物如岭头饐等。首先祭祀的是大、小土地神即社王与伯公;其次则是鲁班,鲁班本是木工行业的始祖,广西南部地区的老百姓却把他视为百业之祖和护卫神并进行祭拜;然后才是祖宗,在祖公厅集中祭祀,这是祭拜的重头戏,很是隆重,祭品要增加近一倍。同时祭拜的还有龙神、观音、中心土神,然后才逐个祭拜其他神祇,祭拜主要由家族中的男性和小孩进行。

(二)“跳岭头”:习俗与信仰的建构

“跳岭头”当天举行民间酬神驱邪、庆祝丰收的仪式,这源自傩戏。②“跳岭头”有专门的艺人(也称为鬼师佬、岭头佬、师佬)和团队(也称为岭头队、峰头队、老师班),一个团队一般由二三十人组成。表演地点选在村边的岭头荒地或者庙前。表演人数分为四人、八人、十二人三种形式。每场“跳岭头”,多则三天,少则一天。

“跳岭头”的每个节目都由歌与舞组成,歌时不舞,舞时不歌,歌舞交替。但是,也有边舞边唱的例外情况,不过这种情形较少出现。“舞”的动作朴素刚劲,快跳时腾挪跳跃、轻快敏捷,慢舞时动作舒缓、凝重有力。“跳岭头”的“舞”,能表达比较细致复杂的思想感情和广泛的生活内容,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而“跳岭头”的“歌”,旋律流畅,节奏明快,用白话或方言演唱。从曲调看,海边地区的唱腔比较悠扬动听,山地地区的唱腔粗犷有力。唱词以七言叙事诗为主,有神话故事、传说人物,①还有历史人物,如康熙、关云长、谏议(宁原悌)、千岁(朱统鉴)等。每唱一个人物的故事叫一“格”,故有“五雷格”“千岁格”之说。每“格”少则数十行,多则上千行。演出时,演员穿着古装,戴着面具出场。这些面具,称为“相”或“鬼面壳”,据统计共有30多种“相”。演出的乐器只有鼓和锣两种。“跳岭头”的程序,各地基本相同,只有“跳夜灯”差异较大,但也只是具体节目的多少和顺序的不同而已。综合起来,过程大致如下:

1.开相。农历八月初二上午十时举行。据说,开相后,“跳岭头”所使用的面具就具有了神性。

2.安壇。“跳岭头”当天晚上十一时进行,由“岭头队”的师傅及其助手到“跳岭头”的地点,搭建坛屋,安设神位。

3.开坛(跳灯)。次日上午举行,在坛屋内表演,内容是请神。

4.跳日午。上午九点至晚饭前表演的节目,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但不是很精彩。因为人们正在宴请宾客,观众很少。

5.跳夜灯。在岭头节当天晚上在坛屋前的空地进行,这是“跳岭头”的重点节目,观众最多。主要节目有:跳三师、扯大红(跳三元)、跳四帅、铲路、操兵(中罡)、跳五雷、跳忠相、跳仙姑、娶妇、耍戒、捉妖精等。

6.复相。第二天再把岭头节当晚的节目简单地演一次,据说是给已出嫁的本村女子回娘家看的。

7.捉精撬船。“跳岭头”团队装扮成天兵天将在坛屋周围捉拿为害民间百姓的“妖魔鬼怪”,并装进纸糊的龙船里,抬到村尾。接下来,船头要朝向村尾并在河边放火焚烧。

至此,颇具特色的“跳岭头”仪式结束。

二、神秘与包容:“山海互动”下习俗信仰的展现

广西南部地区普遍信仰多神,民间的宗教信仰和神灵崇拜包罗万象,民俗文化具有浓厚的地域性和多样性特征。从“跳岭头”的内涵我们可以看出,“跳岭头”与其他传统节日不同,有着海洋文化和山地文化特色。比起其他节日,其体现的神秘性、开放性、兼容性更加明显。

“跳岭头”的时间跨度很大,往往一个区域内的各个村庄轮流过节。该节日在农历八月初就开始了,十月底才结束,历时近三个月,时间之长,是其他传统节日所无法比拟的。岭头节最早开始于八月初二。八月初一是“朔日”,广西民间一般不选这一天办大事或举行典礼。故此“跳岭头”的艺人一般在八月初二举行“开相”仪式,“相”即“跳岭头”所用面具。②据说,“开相”后面具便就有了“神性”。

(一)山地文化影响下呈现的神秘性

“跳岭头”的神秘性表现在祭祀仪式上。“跳岭头”最早记载于嘉靖年间的《钦州志》,由此可见,“跳岭头”应该在明朝就已出现。“跳岭头”是古人祈求神明驱鬼降妖、降祥赐福的一种仪式。因此,“跳岭头”具有鲜明的宗教色彩,并由此产生了神秘特性。

从“安坛”开始,神秘性就显示出来了。“安坛”也叫“设主坛”。即“跳岭头”的村庄在演出地搭坛屋,为“三师”“四帅”等天神设神位,让他们到坛上坐镇,收禁该村五方妖魔邪祟,确保五谷丰收。凡夫俗子对于天神,眼看不见,手摸不着,但天神却又无处不在,故人人必敬畏之。在许多村庄,经常举行“跳岭头”的场地,谁也不敢挪作他用。

“跳岭头”的过程,充满宗教神秘色彩。“跳岭头”源于傩舞,傩舞是一种具有驱鬼逐疫以及祭祀功能的民间舞。今天,“跳岭头”虽然从“娱神”更多地转向“娱人”,但其宗教色彩依然存在。如“跳岭头”的尾声是捉傩妖,演员们装扮成天兵天将,在表演场地的各个角落捉拿“妖魔鬼怪”,然后装进“龙船”,送到村子的河边焚烧,表示“妖魔鬼怪”已经被消灭,灾难就像东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

“跳岭头”的神秘性,在科学知识并未普及的古代,对人们有精神安慰的作用,同时也能比较有效地劝导人们向善弃恶。直到今天,这种神秘性仍然为人们所认同。很多地方的村民,“跳岭头”时会宰牛,用牛血做成“牛红生”,还用米、饭豆(豆的一种)或白糖做成“岭头饐”,摆上供桌,焚香燃纸,祭祀神灵。神灵“用餐”后,才敢围桌而饮,以示对神的虔诚与信仰。

(二)海洋文化影响下呈现的包容性

“跳岭头”文化包罗万象,体现了广西海洋文化的“宽广胸怀”。这种包容性体现在节日中,表现为民间信仰与艺术的海洋符号。“跳岭头”所呈现出的包容性,更多体现在“跳岭头”的唱本里。

其一,“跳岭头”的唱本内容体现了封建统治者的意愿和民间百姓的想法。统治稳固、社会安宁、生产发展、家庭和睦,是社会各阶层的基本愿景。“跳三师”中,“三师”(唐文达、葛文康、周文干)为国平乱,战死沙场。唱本对于忠義思想进行大力宣传,深得统治者赞赏。《千岁格》描绘的虽然是明朝镇国将军朱统鉴千岁反清复明的经过,但它宣传的是爱国忠君思想,清朝时期的封建统治者对此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另外,唱本中还有大量唱词教育家庭成员要孝顺、礼让、和睦等,深得老百姓喜爱。

其二,唱词中融入了各类宗教人物和思想。根据劳氏《武边唱脚》抄本改编创作的《玄帝格》提到道教圣地武当山、佛教人物观音。道教的玉帝、正财神赵公明、关圣帝君等人物以及道教宣扬的清心寡欲、抛却杂念的思想,屡屡在唱本中出现,佛教的忍耐、因果、圆满等,贯穿于唱本之中;儒家的“舍生取义”更是不可缺少的内容。

其三,融入传统道德思想。对传统道德思想的宣传,唱本并非直接写入,而是通过故事进行阐述。如《娶妇格》以勤、懒妇人的表现,表达了倡导勤奋、批判懒情的思想;《缉麻补网格》教育人们应该有社会公德心,乐于参加公益活动等。

其四,引入民间艺术的元素。“跳岭头”的队伍一般以一个道公班(做道场法事的)班底为主,将民间武术、舞狮的律动融入其中。后来,“跳岭头”还吸纳了唱采茶等民歌、山歌的唱腔、表演形式,使“跳岭头”的结构程式和内容更加丰富,从而转变为民间艺术。此外,“跳岭头”也从当地民间小调、“八音”中吸收很多元素,使得旋律更加流畅、优美。

其五,反映民间信仰与民间习俗。“跳岭头”作为传统节日的组成部分,必然掺杂民间信仰与民间习俗,才会引发更多的共鸣。社王、土地公、土地婆在广西南部地区农村有很高的信仰度,据说他们能保佑一方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故,包括“跳岭头”在内的所有节日都要对其进行祭拜。这里所说的民间习俗是祭神拜祖,“跳岭头”前的“祭社”,非常虔诚。人们在社王庙前杀猪、羊、鸡、鸭祭祀社王,并告诉社王此次活动的原因、目的和要求:

今据××村圩王管下各村居住奉,酬设祭年例请福保安延生众信庙丁说立输年会,首甲×××合暨众等即日诚心冒干,伏为今岁×××年以来幸逢秋景年例年年有祀岁……

其六,是饮食文化。饮食文化是“跳岭头”文化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在广西南部农村地区,每逢岭头节,家家户户便宰鸡杀鸭,下鱼塘捉鱼,往往以簸箕代桌,席地而饮,宾主尽欢。“跳岭头”唱本也反映了这种情景:“一只簸箕圆又圆,六亲百客坐旁边,齐齐共饮丰收酒,丰收美酒入心甜。”“跳岭头”期间村村“驳牛”(杀牛),成为一大节日特色,现已不复存在。但现在仍有两大特色节日食品:

一叫牛红生。宰牛后,将牛血(牛红)搅拌,加入少许食盐,待其凝固后切成小块,加入切碎的牛杂、针菜、南粉(或卷粉)、塘蒿、绿豆芽,煮熟后,撒上花生碎、胡椒粉即成。牛红生既是菜肴,又可当饭吃。很多人在饮酒前吃点牛红生垫胃,不易醉酒,不耽误看“跳岭头”。此外,还有部分牛红生被村民送给“岭头佬”(“跳岭头”的演员),以补充体力。

二是岭头饐。它的外皮是糯米粉和粘米粉按一定比例搅拌后做成,馅是饭豆或者花生糖。也有无馅的,于米粉中掺糖后压成饼状,外表涂上少许油,裹以冬叶后蒸熟,也可裹蕉叶、木菠萝叶、竹叶。岭头饐不易馊,常常被用于馈赠前来“吃岭头”的亲戚。

正是这种包容性,成就了岭头节,使得它规模宏大,经久不衰。

(三)时代变迁赋予“跳岭头”新的文化内涵

饮食是“跳岭头”的重要特性,俗称“吃岭头”。“吃岭头”无需像参加婚宴那样,需要请帖,也不像春节那样隆重,讲究各种规矩。只要愿意,跟随一个与主家熟悉的人,就可以前去“吃岭头”。对主家而言,来者都是客,都热情欢迎。所以,“跳岭头”除了“吃”的内容,剩下的便是欢乐和娱乐。“跳岭头”本身也是节日娱乐的重要部分,人们通过观看“跳岭头”而心情畅快。“跳岭头”的唱词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兴、比喻、拟人、对比、排比、谐音等,使唱词诙谐风趣、逗人发笑,从而达到娱人的目的。

《酒歌》中有这样的唱段:“火烧荒塘是蛤(灵山话,蛤即青蛙)走,太公(灵山话,太公指祖辈以上的人)拿棍是孙走,蜜蜂采蜜是甜走,平地跑马是好走。”其中的“蛤走”“孙走”“甜走”“好走”在当地方言中分别谐音“急酒”(大碗喝酒之意)“酸酒”“甜酒”和“好酒”。这连续几个的谐音,使原本沉闷的唱词充满谐趣。

表演过程中通过插科打诨来吸引人,这在“跳岭头”的“舞五雷”中表现得最为突出。这个节目,使用口语化的语言,时常出现调侃性的对白。节目的故事梗概是:土地公发现东方有妖魔邪气,可能危害百姓,便上天禀告玉皇大帝,请求派邓大元帅下凡降妖。后来,又发现地下、南、西、北、中都有妖气,于是玉帝加派赵、马、康、辛大元帅以及蛮王下凡收服妖魔。在天兵下凡降魔前,土地公与妖魔有几段对白,语言充满调侃,音乐也非常诙谐幽默,娱乐功能很强,是“跳嶺头”中最精彩的部分之一。原先,“跳岭头”的主要功能是娱神,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神的信仰日益淡化,故而更多地将“跳岭头”看成一场文艺演出,“跳岭头”的功能就从娱神变成了娱人。

三、“跳岭头”所体现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在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振兴乡村文化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跳岭头”所体现出的村圩民俗文化所反映的正是当前乡村传统文化的一个方面,对于民族团结与民族文化融合、乡风净化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村圩民俗文化研究价值

“跳岭头”的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其民俗文化仪式中。“跳岭头”的傩文化,可以追溯到汉代。源远流长的傩文化,是“跳岭头”的源流和本质,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跳岭头”是傩舞的变种和发展。“跳岭头”蕴涵着多学科的文化信息,比如人类学、民俗学、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美学、宗教学等,可以就此研究桂南地区的历史文化。同时,“跳岭头”的习俗、唱本、歌曲、舞蹈、面具、服装等,都可为研究提供详实的资料和依据。

“跳岭头”中的节日习俗、村圩习俗、娱乐习俗都有很高的民俗价值。“跳岭头”的节日习俗比较多,有饮食习俗、待客习俗、祭拜习俗、“跳岭头”等。①待客习俗和“跳岭头”这两大习俗很有特色。至于村圩习俗,在“跳岭头”里也占有一席之地。

“吃岭头”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习俗,源于古代的“秋社”聚饮。从“秋社”到“吃岭头”,经历了长期的历史演变。“跳岭头”与“社”“庙”相连,也与农村的鬼神文化有关,广西南部农村地区多信鬼神,动辄“问仙”“驱鬼”。“跳岭头”与“社”文化紧密相连,连“跳岭头”的地点也是据“社”而定。在“跳岭头”前,要安神坛驱鬼,保佑平安,“跳”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驱逐鬼疫,所以,“跳岭头”中一些看似荒诞的东西,其实正是村圩习俗的真实反映。

娱乐习俗是“跳岭头”的一个组成部分,原先是娱神,后来逐渐转向娱人,使得“跳岭头”兼有娱神与娱人功能,但娱人的成分更多。“跳岭头”的习俗,与民俗文化紧密相连,对“跳岭头”习俗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可以更好地研究当地民俗文化。

(二)民族团结与民族文化融合的体现

值得一提的是,对“跳岭头”的研究,可以溯源到民族团结的文化根基。广西是我国民族团结的典范,桂南地区的汉、壮两个民族,亲如一家,多民族相互融合交往中,相互间不存在族别的思想和概念。这当然有许多因素,但相同的节日文化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不但汉族举办“跳岭头”,壮族也举办“跳岭头”,而且大家的“跳岭头”差别不大。例如广西钦州市灵山县(主要居民为汉族)的“跳岭头”与钦州市钦北区大寺(主要是壮族聚居区)的“跳岭头”没有太大的差别。因为,“跳岭头”文化植根于古老的百越文化,既吸收了中原汉族文化的因子,又有壮族文化的因素。抢救、发掘和研究“跳岭头”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维护各民族间的和谐相处,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例如在钦州地区,随着壮族与汉族交往日益密切,“跳岭头”已经成为当地汉族与壮族文化信仰认同的一种表现。①今天“跳岭头”的表现形式中所包含的大量汉族、壮族文化元素,正是汉、壮民族文化长期融合的结果。

“跳岭头”的源流是“傩”,这是“跳岭头”文化研究中的主流观点。“傩”是原始的祭礼,最早萌芽于先秦前,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包括汉、壮文化在内的多种民族文化,现时流行的“跳岭头”,依然体现出它的融合性。

首先,汉族地区和壮族地区“跳岭头”基本相同。嘉靖年间的《钦州志》记载,永乐三乡之地盛行“跳岭头”。所谓的永乐三乡之地,就是今天广西钦州市钦北区的大寺镇、大直镇,钦南区的黄屋屯镇,南宁市良庆区南晓镇,这些地区在明朝时是壮族先民的聚居地。直到今天,壮族仍是这些地区的主体民族,“跳岭头”习俗仍旧存在。广西灵山县主要是汉族和壮族聚居地,“跳岭头”非常盛行。据有关专家研究,原“永乐三乡之地”和灵山县“跳岭头”的表演程序、内容、所戴面具、所用乐器大体相同,歌和舞也是截然分开的,而不同之处都是比较次要的东西,比如唱法、舞蹈动作略有差异等。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差异,在汉族地区与壮族地区之间也是存在的。

其次,“跳岭头”中有明显的汉族、壮族文化因素。“跳岭头”在广西南部沿海的汉族居住地区广泛流行,汉族文化特色十分明显。儒家的忠义思想、孝道文化深嵌其中;道教的清心寡欲、抛却杂念,亦处处可见;汉化后的佛教之忍耐、因果、圆满等道德观念被糅合在“跳岭头”文化之中;许多汉族人物或传说人物,如神农、鲁班、关帝(关羽)、万历皇帝、崇祯皇帝、千岁(朱统鉴)等人的事迹亦成为“跳岭头”唱本的重要内容。

“跳岭头”中的壮族民族文化,集中体现在“师公戏”中。“师公戏”是在“跳神”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扮演师公的演员,头戴假面具,边跳边舞,请神驱鬼,祈福消灾。师公在“舞台”上一唱到底,边歌边舞,没有道白。②这就是所谓的“师公舞”。后来,这一壮族文化习俗被引进“跳岭头”中,加以改编后成为“跳岭头”节日文化的组成部分。广西南部地区是汉、壮民族共居之地,“跳岭头”有机地糅合这两个民族的文化,且十分自然,从而形成“跳岭头”的又一鲜明特色。

(三)寓教于节,净化村圩乡风文明

从古到今,中国人非常重视教化,利用各种形式对人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跳岭头”的教育作用集中体现于“跳岭头”的唱本。它提倡忠义,“三师”唐文达、葛文康、周文干为国捐躯,朱千岁为了“复明”而不惜牺牲。它宣传孝顺,著名的“目连救母”被编入唱本。它强调惩恶扬善,《五雷格》详细描述了“五雷”伸张正义的全过程:“五雷”是五个兄弟,为“豪”姓地主打工三年,却被赖掉工钱,五兄弟到官府告状,官府却与财主勾结,杀害了五兄弟。五人的冤魂上到天庭,向玉帝击鼓鸣冤,最后,财主被雷劈死,五人获封“五雷”。它注重勤劳观念,《娶妇格》中详细描述了“勤妇”和“懒妇”:“到底勤人无烦恼,长匀酒饭日三餐。莫要学人家懒惰嫂,睡到天光不落床。”赞扬勤奋,唾弃懒惰。

“跳岭头”中所体现的观念,正是劳动人民的愿望的表达。“跳岭头”唱本的内容多为老百姓喜闻乐见,同时,也不侵害统治者的根本利益,因而得到默许,所以数百年来从未遭到官方禁止。这说明,“跳岭头”的教育性,与当时的社会对道德教化的需求是相适应的。节日文化具有鲜明的乡风教化作用,正是“跳岭头”与其他传统节日的最大不同之处。

猜你喜欢

祭祀歌舞
十四世纪至十八世纪进藏西人眼中的藏族音乐与歌舞
歌舞欢庆“三月三”
春蜂
看大唐歌舞
试论《蛙》中的民间文化
论汉代女乐繁荣的原因
浅析《九歌》祭祀与戏曲之关系
辰河高腔传承谱系与科仪
浅析蒙古族歌舞旅游资源的开发
清入关前后谒陵礼仪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