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类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乡村振兴的对策研究

2021-02-01陈晓莉代文涛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人才农业大学生

陈晓莉 代文涛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 浙江 温州 325800)

立足党和国家对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紧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使命,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遵循。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的必要环节,社会实践教学是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开拓视野、锻炼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生所喜爱和积极参与的教学方式。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造就更多乡土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再次强调:“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习总书记勉励 农业类高校重视人才培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广大涉农领域、广阔基层农村亟需一支数量大、素质高、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专业人才大军。农业类高校是培养农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如何充分发挥这支大学生队伍,创新社会实践的服务内容,优化社会实践的路径,对接乡村振兴发展需求,发挥思政实践育人的价值功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 农业类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乡村振兴的现状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在校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锻炼,从而提高个人综合能力,通过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服务社会,促进个人成长的一个过程。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高校育人的重要环节,经过多年开展,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运行机制和多元的实践途径,一般分为校内社会实践和校外社会实践两大类别。校内社会实践有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活动、志愿服务、劳动实践等,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则有新青年三下乡、红色研学、调查研究、公益服务等。

与一般普通高校不同,农业类高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特点鲜明,专业立足于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对接农业产业结构,以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教学设计、内容安排也倾向于服务三农为主。这对于 农业类专业大学生走进农村、了解农民、触摸农业,锻炼能力、学以致用有着积极的效果。但是,近年来,农业类高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形式相对单一,多为“三下乡”活动,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技术、信息、产业规划、管理等多方面要求,也没有达到系统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围绕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乡村振兴“可以做什么、具体怎么做”。通过调查研究,笔者认为当前 农业类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乡村振兴有待进一步深化,具体问题表现为:

从个体层面看,学生社会实践专业优势发挥不足,个体认知有待提高。通过调查,笔者发现认知偏差有两种情况:一是把社会实践理解为社会兼职。校内勤工俭学、服务员、发放传单、销售员、家教等兼职活动成为大学生首选。二、是把服务乡村振兴理解为到农村去干农活、扶贫。较大一部分大学生存在“轻农、怕农、弃农”心理,不清楚服务乡村振兴建设可以提供农业生产技术服务,可以做农产品营销手段和包装,可以培养农民现代服务理念,可以经营乡村物流,做农村电子商务等服务类型。在认知上,对社会实践的理解少有从政治高度和战略层面来思考,实践活动不等于社会兼职,服务乡村振兴不等于农村务农。

从实践效果看,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开展与实际需求契合度有待提高,覆盖面也较窄,辐射不够广泛。以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例,社会实践项目主要还是以科普知识宣讲、留守儿童关爱、参观体验生活等内容为主,较少提前调研,有针对性的开展实用型的社会实践活动。传统式的实践活动多年来比较固化,缺少调整和创新。再加上目前大多数学生参与“三下乡”实践,都是以学生干部为主,其他学生的参与面不够广,学生干部的重复参与,活动积极性也大大减弱。

从保障机制看,学生社会实践校地合作机制有待完善,服务的常态化和延展性不够。高校没有把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纳入学院整体的教育管理中,用学分的方式纳入个人成绩。高校虽然积极推进校地合作,但从调研来看,社会实践还是缺乏基地保障,大多数学校实践活动以“是否参加”为学分修满的评判标准,并没有选择适合学生的实践基地,也没有很好地开发与维护实践基地,导致实践活动不连贯、缺乏系统性。

二、 农业类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乡村振兴的主要内容

当前,在乡村治理面临新发展、乡村产业面临新升级、乡村精神文明面临新提升的背景下,广大涉农领域、广阔基层农村亟需懂技术、肯吃苦、留得住的青年人才。但现实情况是由于乡村发展不充分,工作条件、事业前景和生活环境等不如城市,大量青壮年选择进城,导致农村出现人才“饥荒”。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但人才补给却非一日之计,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过程。农业类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刚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乡村振兴人才矛盾,弥补人才短板。笔者认为,结合 农业类高校大学生专业特点,社会实践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重点可围绕以下内容展开服务。

一是发挥农业类专业优势,服务乡村产业振兴。农业类高校可以充分发挥高校学科、科研、技术和人才等多方面的优势,选派优秀学生深入田间地头,为农业生产、销售提供科技服务。一方面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农业类专业大学生可以利用专业所学或者对接学校老师,在种植业和养殖业上进行一对一技术支撑,帮助农民解决新品种引进、病虫害防治、土地保养、果树栽培技术、设施农业生产等问题。另一方面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比如食品加工类专业大学生可以在农产品深加工、绿色有机农产品培育、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等方面为农民出谋划策;农产品营销专业大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直播销售等方式帮助农民搭建网上销售渠道,扩大销售范围。

二是发挥大学生群体优势,引领乡村文明发展、文化进步。比如组织学生干部成立红色宣讲团,对接地方文化礼堂,开展垃圾分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农业政策等宣讲活动。组织大学生艺术团队,以文艺汇演的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组织支教团队,送教下乡,利用寒暑假集中辅导留守儿童学业,共建乡村爱心书屋,点亮爱心阅读。组建志愿者服务团队,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红色文化传承、弘扬优秀家风家训等主题实践活动,宣传正面典型,从而提高村民的文化素养。

三是依托校地共建合作,服务乡村治理、助推乡村生态宜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要坚持把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科技创新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进一步抓实抓好。” 农业类高校每年派驻的科技特派员、驻村第一书记为校地合作架起了纽带。高校可以组织学生深入对接乡村,开展实践调研、创业项目孵化等,鼓励大学生把科学技术从书本带到实践中,助农脱贫、科技赋能。可以建立校地“一对一”党建共建基地,组织学生党员学生,担任村级会务规范辅导员、电子档案管理员、信息技术普及员等,为提升乡村治理贡献青春力量。可以组织园林工程、园艺设计等专业学生,遵循地域性、生态可持续、经济性、以人为本的原则,助力乡村景观改造、环境绿化美化等;还可以组织环境工程技术等专业学生,开展污染普查、水质检测、环保宣传等,提升乡村生态宜居。

三、 农业类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乡村振兴的对策

(一)强化思想教育,让“学农、爱农、兴农”成为内核动力

1、社会舆论的引导。借助纸媒、电视等传统媒体,微信、微博、短视频平台等新兴媒体的强大宣传力和引导力,注重农业人才和典型的选树宣传,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学农、爱农、兴农”的强大感召力,特别是把现代农业发展的信息化趋势、生态化趋势、品牌化趋势等,展现给大众,让有意愿投身农业的创新创业人才,有信心、留得住。

2、涉农高校的培养。农业院校是学生接触、研究、服务农业的枢纽,凭借学校教书育人的天然优势,在文化氛围、育人理念的营造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研究方向。把“学农爱农兴农”的观念教育,融入到平时的课程教学、实践锻炼的全过程,特别是新生始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自信心,把知识传授与职业传承有机结合,形成浓厚的专业认同感和职业荣誉感。

3、个人素质的提升。作为 农业类高校的学生,在努力掌握专业知识的前提下,自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把个人的奋斗与时代要求紧密结合,把专业的传承融入到现代农业发展的大趋势中,做农业文化的传承者、守护者、开拓者。

(二)拓展主体覆盖,让“助农、强农、富农”的群体百花齐放

1、调动在校生的积极性。结合全日制在校生的特点,可通过学分设置、教育引导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实践地点和场所可倾向于农村,把知识的力量转化成服务乡村振兴的成果。

2、发挥扩招生、农民学员的力量。随着去年高职百万扩招政策落地,来自社会各个层面的学生纷纷迈入大学校门、深造学习。除全日制在校生外,还可以积极拓展扩招学生、农民学院学员等不同类别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这类学生兼具农场主、村干部、退伍军人等双重身分,大部分从事农业及农业相关行业,对农业农村具有独特的亲近感,有组织、有内容、有针对性的调动这批学生加入社会实践,充分发挥群体资源优势,必将对助力乡村振兴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更大的影响。

(三)优化机制设计,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助力乡村振兴“增分赋能”

人才培养是学校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课程、教学、实践等环节顶层设计和强化各部门协同。

1、教学方案的设计。强化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技能的培养,在日常课程中加大专业技能训练,将教学中的实训环节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全面提高 农业类大学生技术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把田间地头变成课堂、乡村田野当成技术舞台,把大学生培养成不仅仅是“田间秀才”,还是“技术能手”。

2、实践育人方案的设计。结合地方实际需求制定行之有效的实践育人工作方案,设置学生实践必修学分,将公益性的志愿服务与义务性的学业要求有机结合,确保了实践过程的规范化,提高农类高职学生社会实践参与度和实践活动服务的常态化。

3、劳动教育方案的设计。农业类专业尤其应该依托专业特色和平台,将劳动教育与实践育人紧密结合,把劳动意识、动手能力培养融入日常实践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劳动创造美好、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自觉养成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

(四)创新载体形式,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助力乡村振兴“及时搭台”

1、整合时间碎片。大学生社会实践不仅仅只依托暑期社会实践、新青年下乡集中开展,还可以充分利用周末、小长假等时间片断,把每个有空闲时间、想参与的学生吸收进来。比如可以开展周末下乡、线上“云帮团”等形式,确保实践活动开展灵活化、常态化。

2、创新内容载体。依托科技特派员助理团、温州市大学生义工队、大学生市民监督团等不同服务内容的队伍,充分调动不同专业类型的同学,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在各自擅长的领域服务乡村。同时,也能满足乡村不同类型的服务需求,便于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服务活动。

(五)加强校地合作,让大学生社会实践助力乡村振兴“精准对接”

高校的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相辅相成。一方面,人才培养服务地方发展需求,高校应发挥智库优势把智力支持送到农民门口。另一方,地方应与高校加强密切联系,以校地共建的形式,积极主动把人才吸引过去,把困点难点解决在田间地头。

1、在合作主体上。深化“三服务”调研,广泛搭建校企、校地深度融合,互动服务平台,建立一个学校对接一个县(区)、一个学院对接一个乡镇(街道)、一个班级对接一个村的“点、线、面”服务实践体系,搭建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社会实践基地。

2、在合作形式上。高校可结合调研服务地的具体需求“清单”,契合学校专业特色和优势,制定详细服务“列表”,以供应+点单的形式,开展满足当前乡村振兴中涉农企业、乡村基层发展亟需的社会实践项目。

四、结语

农业类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助力乡村振兴,既是乡村振兴时代背景下的现实需要,也是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体现,更是大学生磨练意志品质、提升技术能力的内在需求。加强 农业类大学生社会实践助力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在思想观念、机制载体、深化合作等方面改变和创新,真正让大学生成为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柱,让知识和汗水浇灌出乡村兴旺的美丽景象。

猜你喜欢

人才农业大学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人才云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