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点滴的记忆
——怀念陈布文先生

2021-01-29北京周小春

名作欣赏 2020年22期

北京 周小春

20世纪80年代初,我在庐山中学教书时,开始学习写诗。一次新来的教师张大伟看见了,就把我的习作寄给他母亲。他母亲看后,用红笔仔细地批改,从结构到用词,如“彷徨”与“徘徊”的选择,附上自己的意见,说只是自己的一己之见,仅供参考,寄回给我。这让我非常感动。我喜爱文学,梦寐以求能有名师指导,这在庐山,实在是太难了!

这位老师,就是张大伟的母亲陈布文先生。

我和陈布文先生见面时间虽不多,只有1982 年、1984 年暑期及1985 年病重期间,却留下难忘的印象,成为我一生的精神财富。

1982 年暑假,庐山中学组织教职员工去北京旅游,学校管路费和住宿。大伟因家住北京,兴趣不大,他只管帮忙给大家买买月票推荐路线之类的,游玩并不参与。

我那天走马观花玩了几个公园,返回旅馆途中给大伟打了个电话,是他妈妈接的。“伯母您好,我是小春……”“小春呀……”南方口音的普通话,很柔和,亲切,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她妈妈的声音。大伟接过话筒,问了几句游玩的情况,当得知我还没吃饭,便叫我马上坐13 路无轨电车到宽街等他。

我赶到后,他已等在那儿,从书包里拿出大洋瓷缸递给我,说:“快吃吧。”揭开盖,有个去了皮的煮鸡蛋,还有芝麻香味的软软的蒸茄子条,上面有我从不沾的蒜末,一入口,真香;还有不是片儿也不是丁的,拍切成的不规则的黄瓜,酸酸甜甜的,太好吃了!下面的米饭也吃光了——毕竟,我一天没吃东西。“够吗?”“很饱。”“是妈妈做的,装的。”他递上玻璃瓶,“喝水。”我慢慢仰头喝,连着眼里快要出来的泪一块儿咽了下去……

几天后,大伟带我去他们家,白家庄东里1 号楼5 号,一幢深红三层砖楼。路上,大伟欲言又止,我猜出他的意思:母亲看人很严格,对他们带回家的女孩很少有满意的,而我自幼生活在庐山,野惯了,从来不爱打扮,外观肯定不如京城姑娘……不过,我很坦然,我不喜欢修饰,也不会迎合人,是怎样就怎样。

进门见张大伟父母,伯父话语不多,互问好后,笑笑走进隔壁的房间;伯母瘦瘦小小,白净的皮肤,亮亮的大眼睛,黑中间白的浓密麻色头发,随意绾成髻在脑后,没多说什么,也走入隔壁房间。随后,听见伯父的朗读声,中间伯母叫停,小声说着什么,伯父接着再读。朝西有小客厅,陈旧的沙发边上放着电话机;有阳台,被茂盛的爬山虎藤蔓密布,还有小壁虎闪了下……客厅北边有个门,通向孩子们的卧室,据大伟说,小时候,他们戏称为“水帘洞”。

那时,因创作需要,伯父住在颐和园藻鉴堂。一天,大伟带我去颐和园后园,从正面进去,隔着十七孔桥,遥指昆明湖的另一端,烟气薄笼。我们走西堤过去,过高拱石桥,一路沿湖长柳垂岸,湖边荷叶连片,粉荷出水,婷婷袅袅,这里游人稀少,非常幽静。到了藻鉴堂,进去才发现是另一方天地,古木参天,浓郁掩荫着几乎看不到房子,路边果园,到处都是粉红鲜艳的大桃从茂密的绿叶中挤出来,个个笑盈盈地挑逗着你。我欣喜地东张西望,伯父已接通报出来,看见我们,打过招呼后,便把大伟叫到一边,再三嘱咐:“大伟,这里的桃儿不能摘啊……”大伟连连点头。

趁伯父不注意,他小声对我说:“瞧你这馋样儿,两眼冒着光,难怪爸爸担心……”大伟直笑。我暗想,若不是伯父叮嘱,我会摘吗?答案是,会的,这么漂亮的桃儿,我肯定会忍不住摘一个!

再度去颐和园,是寥寥、双芹相约,还有他们的朋友。我们一起划船,见有人在昆明湖里游泳,我也不管不顾地在大家的阻止声中愣跳了下去。只记得,湖水那么浅,都不好意思站立,且都是污泥,只要脚站地动两下,周身就是一团污黄如云腾起,更让人受不了的是水里到处都是剌人的草,躲都躲不开。待我好不容易上了船,腿上血迹斑斑,到处是划痕。

后来他们邀我们同去“老莫”吃饭,第一次看到俄式建筑北京展览馆,第一次吃西餐红菜汤,吃什么没印象了,只记得自己不小心将一瓶冰镇啤酒碰翻落地,一声爆响,惊动四座,但没一个人吭声,我羞得脸通红……

初来北京,每天接触的人和事儿太多,感到眼花缭乱。

一天,大伟带我到三里屯附近散步,我看见一个小卖铺,想到我扎头发的橡皮筋断了接,接了断,我便进去,让大伟看管我的小包,自己去柜台边找橡皮筋。忽听见他叫我,抬头见他在远处的柜台看裙子,我跑过去。“这裙子不错!”他指着挂着的淡蓝色系扣连衣裙,确实不错,大方、朴素。突然我一惊,他两手空空地站在那儿。“包呢?”他一愣,赶紧去原处,哪儿还有包?我来北京旅游的所有钱都在包里,包括我姐姐给的50 元外汇券呢!大伟挺着急,不知怎样安慰我,我笑着说:“没关系,我们接着散步吧!”

第二天,大伟说:“听说我把你的钱全给弄丢了,妈妈问你的反应,哭了没有,我一一说了,妈妈说,普通老百姓家的孩子,能这样,不俗……”他的语气中透露出喜悦。

于是,大伟再带我去他家。

离他家不远有个湖,叫团结湖。那里游人稀少,丛丛芦苇,很有野趣。我们租条船,划累了,就任它自由漂浮,随意东西,听蝉嘶鸣蟾蛙鼓聒……船漂到湖中不远的一棵老柳树下,我突然想到水中的柳树上去,就纵身一跃,攀爬到树杈上,倚枝靠干,非常得意。但紧接着便发现,上来容易下来难,若跳下,船会重心不稳而倾翻。大伟叫我跳,薇薇吓得尖叫。船在晃动,我脚才碰船船就滑走,试了几次都没成功。我气力已尽,大伟努力将船划得靠近树边,我赶紧双手扒住船舷,却再也无力上去,船一漂,脚腿一下落入水中,上身也湿了。

他让我回家换衣服,我坚决不肯。“那你怎么办?”“我回宿舍去换呀。”“你怎么回宿舍?”“坐公交车呀!”

第二天见面时,大伟笑着告诉我:“妈妈说你是王人美式的人,野猫型。”

一次,大伟有事出去,我跟伯母在小客厅聊天。伯母讲她小时候的家庭情况:她生活在江南,家庭以前很富裕,后来衰败了,长辈抽大烟;有大姐姐、哥哥,她是家里最小的一个。家里将她许给在东洋学绘画的留学生,她不从,跑到苏州求学。——她对我,仿佛是对多年的朋友,推心置腹。

回庐山后,每当想到伯母,我都感到非常温馨、亲切……

1984 年8 月,我再次到了北京,寥寥帮忙,安排我住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学生宿舍。他在图书馆上班,身上穿件翻领贴大口袋的蓝色卡其布工作服。此时,学生都放假了,宿舍楼里空空荡荡。

随着我国脑卒中发病率、患病率整体仍呈上升趋势,脑卒中疾病负担仍不断加重。各地对于脑卒中防治越来越重视。在上海市脑卒中预防与救治服务体系建设中,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以下简称“华山医院”)是牵头医院,“在脑卒中救治体系中,一家医院的力量是微小的。使脑卒中救治同质化、标准化,才是华山医院应该做的事情。”该院副院长马昕说。在华山医院的带领下,上海市构建了覆盖全上海的脑卒中急救网络。

记得一次爬香山,刚走过森玉笏,突然来了一场大雨,上不成下不去,寒气逼人,大伟从书包里摸出硬邦邦的黑馒头,我们边躲雨边啃,觉得特别香。

大伟又带我去他们家。伯母看到我很高兴,她去厨房切菜。突然我听见她叫我,过去一看,她右手握住左手,左手食指流血不止:“你能切完,炒了吗?”“可以。”我照她的做法,将四季豆斜切成粗丝状,炒熟,然后分成两份,我和大伟吃一份。印象中,在家里从未和伯父、伯母一起同桌吃过饭。

饭后,单独和伯母聊天。她谈到家中男孩子的毛病,说他们都太任性、自我,在感情上容易发生变故,谁跟他们都会吃苦头……我不大明白,她究竟是在为我着想,还是因对我不满而委婉地劝我离开大伟,只是傻愣愣地说,大伟不是这样的,心中感到隐隐不安。

伯母建议我们去八大处住两天,伯父在那儿工作。他带领着一群中青年画家,为西直门地铁站制作大型壁画《燕山长城图》和《长江东去图》,每天都很忙,墙上地上,到处是画稿,画着崇山峻岭、蜿蜒的城墙、坚固的烽火楼,江流、山峰、峡谷……中午在大圆桌吃饭,伯父未到大家都不动筷子。晚上,我们各住一个房间,夜里有发动机嗡嗡声,搅得一夜未睡好。

第二天去爬山,大伟兴致勃勃,捉一种类似蝈蝈的昆虫——“山驴子”给我玩……后来不知怎的,为一件琐事与大伟争起来,想到伯母的那番话,我一下烦躁起来,流着泪说:“我们分手吧,我回庐山了!”便转身向山下跑去。

我一气冲到山下,坐上公交车,离开了八大处。到了北京火车站,忽又感到茫然起来,在人群中不知所措。我找了一个偏僻的角落,坐着伤心。坐了许久,忽听见有人大声叫我:“小春,小春!”是大伟!他找到北京火车站来了,人太多,找不到我,只好到处喊着,声音都哑了。我忍不住,走了出来……事后大伟说:“你脾气怎么那么大?……我赶到食堂,爸爸他们都坐在桌旁等着你吃饭呢,一见我就问,小春哪儿去了?我告诉爸爸说你生气跑了。爸爸说,还说什么,你快去找她吧!……还给妈妈打电话,说如果小春来电话,无论如何留住她……”

1985 年4 月,我和大伟结婚,极其简单,几乎没有任何形式,连假都没请,只是在办公室给同事们发发糖而已。我对伯父、伯母的称呼也相应地改为爸爸、妈妈。

1985 年9 月23 日,课间,我在楼道遇到大伟,他说:“郎郎来电话,说妈妈病危,叫我们马上回去。”我心一沉:“那咱们就得立刻请假,今天就走。”“嗯。”他写好假条,我安排好课后,便去联系下山的汽车。赶回宿舍时,他已收拾完东西,坐着发愣,我搂着他,“你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9 月24 日到汉口,25 日凌晨4:00 到北京。车在长安街的晨曦中走着,走在金光中,路两边摆着花儿,迎接国庆。街道干净极了。

大伟先进屋,我听见爸爸的声音:“小春呢?”接着他迎出来,激动地握住我的手。谈到妈妈的病,爸爸眼圈红了。我们走进里屋,简直认不出妈妈了,她变得那么瘦!我握住她的手,她睁开眼,说:“别着凉啊……”也许是我的手凉,这时候,她还关心别人。

工艺美院在红庙盖了新的教工宿舍,家家都忙着搬家,楼里好几家都已搬到新居了。家里大部分东西已搬到新居,不料妈妈突然病倒,无法再搬。白家庄的屋里只有一张床,妈妈躺在上面,四周凌乱地放着一些未搬走的东西。我们让爸爸去新居住,那儿也需要收拾。这样,我们留下来照顾妈妈,晚上打地铺睡觉。

妈妈见我们回来后很高兴,她太瘦了,身体极虚弱,我每天给她用艾条灸中脘、足三里、涌泉等穴,连带做饭洗衣之类的,每天都疲乏至极。

一天我正在外屋忙碌,大伟去团结湖药店买艾条。忽听大门开了,有人进到里屋,从脚步声,我知道是爸爸来了,赶紧擦干手,准备进去打招呼。推开房门,见爸爸坐在妈妈床边,两人手拉着手,默默地互相对视着,都在流泪,我悄悄退出来,轻轻带上房门,眼里涌出泪水,默默祈祷妈妈赶紧好起来……

后来爸爸出来,说:“妈要看看你。”我进去了,她说话很吃力,叮嘱我一定要管好大伟,注意营养,多喝酸奶,叫我多穿衣服。“下次再穿这样我就不理你了。”

送爸爸走后,我守着妈妈,给她熬药,熏胃,边熏边跟妈聊天。她讲星期天她觉得不行了,打算料理后事:“我为什么要穿袜子呢,就想让他们用白被单裹去火化了。我不存在了,化为一片雾……”她告诫我们要做一个好老师,说了很多很多。

妈妈身体太虚弱,尤其是晚上,总难受地哼着,我睡在她身边,怕有事不敢睡着,她发现了,说:“别管我……你这样我就更难受了……”我凌晨就起来,替她换热水袋。妈妈已长时不吃任何东西了,只喝一点儿热姜茶之类。学院的医生来到家里,替妈妈看病,劝妈妈去医院治疗,妈妈坚决拒绝了。

中秋节的第二天,是妈妈的生日。记得来了一个中年男子,穿着肥衣大裤,没穿袜子,花白头发,提着一大盒西式蛋糕。一问,才知她是著名民间艺人“皮影路”的长子路志钢。他说,他爸爸瘫了,只能由他来。他家在20 世纪六七十年代被赶到农村,现在政策只落实一半:他从农村回城,工作是刷冲茅厕,一月40 元,得养活一家五口,妻子得了白血病,现在又患乳腺癌,日子没法过。他希望能调到工艺美院做清洁工,兼做模特儿,增加一点收入,今天就为这事,来求助张仃老院长。

送他走后,我将这事转告妈妈,妈妈流泪了。后来爸爸来了,妈妈一见面就向他提起这件事,爸爸立刻答应替他向院里申请。妈妈说,今天是她的生日,她要破例吃点东西,她挑了一朵奶油花儿吃,我们祝贺妈妈生日,然后一人吃一块蛋糕,爸爸只吃一块小的。

晚上,大家都走了,我和大伟坐在妈妈身边。大伟感伤地说,这是第一次给妈妈过生日。妈妈说,她不喜欢热闹,以后过生日,有我们在她身边就可以了。又说,如果病好了,就跟我们去庐山住一段时间……

妈妈问我是不是舍不得离开庐山,我如实讲了:“嗯。我喜欢庐山,觉得在庐山心里特别宁静。”妈妈叹口气,说:“你性格好,北京的老干部都是劳动人民出身,他们喜欢质朴的人……”说到这儿,她又流泪了,我也流了泪。

“我很早就离开了家乡,梦中都想闻家乡的油菜花香,”妈妈说。我边帮她梳头发,边听她讲小时候的事情,讲过去当媳妇有多可怜,讲过年时怎样用胭脂点前额,还讲她如何抗婚:“对方也是画画的,在东洋留学……”

她让我穿上她的米灰色大衣,连声说好看,要我穿走,我不肯,她说:“你不穿走,以后可都是别人的了……”我心里咯噔一下,悲从中来。

我们的假期很快就要到期了。10 月16 日,他们哥儿四个把妈妈送到红庙新居,从内心讲,妈妈其实不愿意搬家,她对白家庄充满感情,她说:“我只认白家庄这个家。”

我们10 月19 日晚离开北京。临行前,我们去新居和妈妈告别,妈妈一见我们就流泪了。“把你们冷坏了吧。我说给你们找衣服,也没能力找……”——这是指我们在白家庄睡地铺,她担心我们着凉。妈妈又说:“明年见啊……”我听了,泪止不住地流。爸爸眼睛红红地握着我的手,忽然,向我鞠了一个躬,说:“谢谢你!”我慌得不知所措。

回庐山的路上,大伟感慨说:“唉,人生变化太快了,5 月份我回来,家里还是好好的,现在妈妈变成这样,爸爸也老了……”说着就流下流泪。

这一别,竟成永诀。

1985 年12 月8 日凌晨,妈妈去世,留给子女的最后遗嘱是:“忘掉一切,各自开辟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