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家庭教育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

2021-01-28颜晴

锦绣·上旬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预防家庭教育

摘要: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治理体系趋于完善,但青少年犯罪问题却一直无法得到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关注。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阶段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从家庭教育手段、家庭教育内容、家庭教育时间等多方面,探讨以上因素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探讨如何通过提高或改善家庭教育质量来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比例,希望以此文为我国青少年教育和预防青少年犯罪以及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家庭教育,青少年犯罪,预防

青少年犯罪问题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并且小龄化慢慢成为青少年犯罪的一种趋势,中国也是如此。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发生由多种影响因素支配,毫无疑问,家庭教育是其中的重大因素。家庭是青少年认知社会、了解社会,形成自我价值观的第一站,父母是孩子形成正确三观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在孩子成长中扮演的角色是十分重要的。有非常多的案例证明,青少年犯罪这一社会问题,背后的一大重要因素就是不健康的家庭环境或家庭成员不当的教育方法。

一、教育方法单一且问题普遍

德育方法:在家长对子女进行教育时所采取的具体方法和手段,一般包括说理教育、树立正确的榜样示范以及积极的正面鼓励和负面的批评惩罚相结合。与此同时,方法的选择应充分体现人道主义原则,尊重人的价值和个性,着眼于激发青少年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尤其是在独生子女家庭,家长愈加感受到各方面的压力。要想树立起正确的家庭家庭教育观年首先就要加强监护人的文化素养。其次要营造良好的家庭生活方式,最后孩子的监护人在家庭教育中要不断的通过未成年人的生理状况、心理动态和日常习惯对他们进行深入了解,并通过自己积极的思想,端正的品行为标榜加以合适方式方法去影响青少年。从目前情况来看,当前我国家庭亲子关系正从父母权威转向民主平等,家庭教育方式受此影响也有所转变。然而,尽管这一有利化趋向已经显现,但这并不代表大多数家庭已经能做到在实际生活中正确的对孩子进行引导,给子女打造一个和谐积极健康的家庭环境。大部分家庭教育方式仍旧很单一,并且许多父母采取不恰当的手段进行教育,知行分离、惩罚过当等的情况依然存在。

1、培养方式单一,个性发展同质化

因材施教,了解青少年个性特点并深入其内心世界是家庭德育的重要原则之一。要求家长在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念引导下,承认、正视青少年性格特征,尊重其兴趣和自由,最终实现青少年个性化与社会化的统一。 然而,当前家庭教育却恰恰忽视了这一点,大多数父母出于主观愿望,进行方式简单单一并且不知变通的教育,强行为青少年培养“恰当”的个性。

2、知行分离,榜样教育不足

在社会学习理论中强调,在具体的社会情境中,儿童直接观察他人行为从而就能通过模仿观察到的行为而产生新的行为。这一點在家庭教育中尤为明显。父母是孩子的最佳模仿对象,孩子通过模仿甚至是复刻家长言行举止来形成自己的行事风格。但有些家长没有意识到榜样作用对于孩子的影响,出现了严以待人、宽于律己的现象。

3、固执己见, 平等沟通欠缺

家庭教育建立在父母与子女之间充分沟通的基础与前提之上,只有保持良性互动的亲子关系才能推动家庭教育的有效运行,家庭德育才能发挥成效。然而,在亲子关系平等和谐发展的趋势之下,代际间互动不协调、沟通障碍等现象仍然存在,沟通不良的家庭依旧普遍。

4、简单粗暴,暴力教育突出

任何事物发展都有其界限,因此,掌握分寸至关重要。真理与谬误,严厉与不通情理,惩戒与暴力,仅仅只有一线之隔。但现今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仍然盲目而极端,暴力式教育依然存在。

(1)惩罚过当,棍棒式教育

按照相关理论,惩罚可大致分为移除式惩罚与施予式惩罚两种。前者是在青少年行为不端后,由教育者剥夺某种愉悦刺激,后者则是施加厌恶性刺激。可以说,该有的惩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必要的,只要运用得当便可起到积极作用,但惩罚过当同样容易造成难以弥补的消极影响。现实生活中总会出现家长因为脾气暴躁而滥用惩罚的现象,不仅程度过重,而且毫无道理。

(2)语言暴力,打压式教育

家庭教育交往是一种以言行事的行为,因此,良好的家庭语言方式是进行德育的必要条件。然而,父母通过语言暴力教育子女成为一种常见手段。父母言语对青少年三观的形成 有着极强的雕塑作用。无端的批评与肆意的指责是对青少年人格的贬低,长期处于这种压抑的语言环境中,孩子会对自己产生怀疑,并不断进行消极的心理暗示,这使他们极易产生敏感、焦虑等问题,甚至阻碍心灵能量和智慧的发挥。

二、家庭教育内容不足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1.忽视良好品德的培养

在现如今的教育体制下,很多家长错误的理解了教育的内涵,错误的以为提高成绩是教育的主要目的,而其手段就成了简单的上下学接送、报课外辅导班、买学习资料等,极大的忽视孩子品行方面的培养,家长的观念还停留在成绩好了品行就会好的错误认知阶段,甚至对孩子的错误行为放任不管,造成难以挽回的局面。

2.情感教育不足

青少年的情感教育,对于青少年成长更为重要,心理学上的研究表明: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总是希望能够更多地得到父母情感方面关怀,但,现实情况是很多父母并不能够正确理解和认识到父母的情感关怀实际上可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又或是,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他们不善于使用正确的方式来表达自己作为父母的情感,而有些家长则一味地用严厉的态度和过于直接的手段去处理孩子的情绪,以至于未能正确疏导孩子的情绪。以上行为所造成的影响和后果便是使得部分青少年的感情过于淡漠。

3.心理健康教育不受重视

随着社会环境的复杂化,青少年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式各样的心理问题,健全的心理健康辅导变得愈加重要。但出于生存压力,家长们在以改善孩子的物质条件为目的的情况下忽视了疏导孩子的心理问题,缺乏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导致了孩子在简单的心理问题中越陷越深,最终在无法疏解下走向犯罪道路。

4.健康的性教育和引导不充分

中国曾经历过谈性色变的年代,随着社会的改革,性不再是难以启齿的内容,人们慢慢的接受了它成为生活的一种文化。性教育的确实是当前青少年教育的一项重大问题,但网络等各方面低俗、淫秽的有关内容却充斥学生的眼球。从而进一步体现出性教育成为健康成长,幸福生活的必需教育储备,也可以说性教育关乎他们将来的价值观,也铺垫着他们今后的婚姻生活,那些由于错误的性认知而造成的惨剧只能以合适的性教育导向,让青少年从正确的渠道获得在成长阶段应该了解的性知识,才不致于因“性教育饥渴”而受到误导,也反映了我国青少年在健康的性教育方面的缺失。

三、家庭教育的缺失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1.家庭结构上的失衡造成家庭在教育方面的功能缺失

有关研究表明,良好的家庭环境对青少年身心能否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应当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较为不同的角色,父母教育方式方法的差异性是一种平衡,平衡破坏会让孩子在接受社会化的过程中心理出现极为的不适性,而造成对社会的认知误差,以致于日后的社会行为走向负面极端。而家庭结构的平衡是所有家庭成员能够和谐相处与生活的基础,更是子女身心能够健康成长的保障。良好的、和谐的、健康的家庭结构对还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期的青少年有着积极的作用。

2.不良亲子关系及溺爱导致家庭教育时机缺失

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不良的亲子关系造成家庭教育难以开展,家庭难以开展便更加恶化亲子关系,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在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父母与孩子直接形成巨大的感情断层,使得亲子之间难以沟通,最终失去家庭在青少年教育中的作用,但孩子的成长需要家庭和家庭成员来满足其情感需要,在情感需求无法满足下,孩子会渐渐走向自闭状态,失去与社会其他成员的交流,这在孩子的良好性格养成中极为不利,成为诱发犯罪的又一重要因素。

四、提高家庭教育质量,预防青少年犯罪

源自与家庭的优质教育,是我国青少年法治教育的第一课,是青少年形成法治思想的基础,是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第一步。由上可知,优秀的家庭教育,是可以对我国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的,这不仅体现在可以引导青少年们形成正确的三观,还体现在,其可以使青少年法治思想与法律意识的形成得到有效的启蒙。

根据社会学理论,家庭是社会组成的基本单位,要想更好地解决青少年犯罪這一社会问题,我们必须要先抓住家庭这一基本方面。通过引导形成更多和谐和温暖的家庭关系,提高综合家庭教育水平和质量,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

1.重视家长对孩子的预防性教育,努力提高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技能。

每位家长都应该为自己的子女在心里设置一个“安全警惕线”,通过日常生活注意子女的心理活动和心理成长,来发现子女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通过及时发现小问题来及时纠正或引导子女的不良心理。引导孩子形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善恶是非观。家长还可以通过一些经典书籍或影视作品等形式,通过与子女的共同交流来完成家庭教育。以及讨论一些案件会给当事人和受害者带来怎样的伤害和影响,需要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和后果,多跟孩子讨论讨论受害弱势一方可以又怎样更好地防御化解来避免伤害,潜移默化给孩子打好法治教育“预防针”。

2.平等尊重,多与孩子谈法治教育,运用“朋友式”交谈教育技巧。

要学会换位思考,要和子女“交朋友”,站在子女的角度和认知能力上思考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谈话方式,遇到一些问题与矛盾后要用“朋友般”的语气和其尽量平等的交谈,不应该摆出一副家长式权威的居高临下的姿态来教训子女,此种教育方法非但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还可能使子女的幼小心灵受到伤害,产生诸如逆反等不良的心理状态,使子女自暴自弃,一步步踏上犯罪的道路。

3.作为家长,应该尽可能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通过多方渠道了解当今未成年人的主流心态与心理活动,不断提高自己对子女的教育水平和能力

家长应正视子女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形成良好的心态,克服诸如虚荣心理等不良心态。当发现子女出现不良言行时,要及时与学校或老师或子女的其他密切接触者沟通联系,争取各方的配合,在子女身边营造一个法治教育共同监督管理圈,通过各方努力、督促、引导,使子女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重归正道,养成好习惯,健康成长。

五、结论

一个人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根据教育学理论,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一个青少年的成长的影响,有着持久性、稳定性与不可替代性的特点。家庭是一个人进入社会、了解世界、理解和接受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的第一所学校, 每一位家长也都是自己子女的启蒙老师和终身教授。与此对应,家庭教育既是启蒙教育, 又是终身教育, 家庭教育对子女的个人性格的养成、道德品格的形成与智力的提升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乃至决定性的影响。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子女的身体与心理成长的健康, 它毫无疑问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三条渠道中排在首位的重要渠道。也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核心阶段。

作者简介:颜晴,1994.2-,男,汉,湖南娄底,硕士研究生,湘潭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社会工作。

猜你喜欢

青少年犯罪预防家庭教育
有关青少年犯罪的人格理论
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问题研究
找寻犯罪根源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青少年犯罪新趋势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