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2~24 ℃冲洗液预防输尿管钬激光碎石术后输尿管狭窄的效果探讨

2021-01-26罗金花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室温输尿管碎石

罗金花,丁 宁

(1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麻醉手术科,南通 226001; 2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手术室)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首选方法之一[1]。钬激光工作时产生的能量作用于结石处,使结石被逐渐粉碎成为粉末排出体外[2]。但由钬激光导致的输尿管损伤呈增多趋势,国外文献[3-5]显示其术后狭窄绝大部分是由于碎石过程中,钬激光对输尿管黏膜及肌层产生的热损伤导致,因此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自2017 年2 月—2018 年2 月将22~24 ℃冲洗液应用于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中,以预防术后输尿管狭窄,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17 年2月—2018 年2 月收治的行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20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0 例,观察组100例。纳入标准:(1)男性,年龄35~60 岁;(2)单侧单颗输尿管结石,2.0~2.5 cm 大小;(3)手术时间为30~40 min。排除标准:(1)心肺功能障碍者;(2)输尿管本身有狭窄者。本研究方案经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自愿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观察组温度选择 根据文献[6]报道,当人体内体温>42 ℃时会引起细胞的实质性损害,当局部组织温度>45 ℃时将对组织产生损害,当局部组织温度>60 ℃时组织蛋白热凝固变性,发生不可逆损害。在钬激光使用时约95%的能量被周围5 mm 的水介质吸收,根据能量守恒原则,钬激光的能量假设完全转化成水的热能。在钬激光碎石的过程中,结石与输尿管镜之间可容纳的钬激光工作区域生理盐水往往只有0.5~1.0 mL,并且流动性较差。钬激光平均功率为20 W,其中水的比热在液态情况下是4.2×103J/(kg·℃),生理盐水密度约为1 g/cm3。

根据热量计算公式:Q=cmΔt,其中Q 为能量,c为比热,m 为质量,Δt 为升高的水温。通过计算得出:钬激光激发3 s(平均激发时间)升高的温度约为13 ℃。等体温的水37.5 ℃+13 ℃=50.5 ℃,水温增至50 ℃以上,会引起人体输尿管的损害。而等室温的水24 ℃+13 ℃=37 ℃,恰好接近人体正常体温,不会引起输尿管的损害。手术室室温一般控制在22~24 ℃,假如采用22~24 ℃的室温冲洗液,钬激光功率为20 W,激发3 s 后水温仅仅增高至35~37 ℃,不仅不会对人体输尿管造成损害,而且在钬激光工作时可以使水温增至37 ℃左右接近人体正常体温,不会导致患者的低体温,室温的冲洗水水温便于控制,方便操作。

1.2.2 实验方法 (1)对照组采用36.5~37.5 ℃加温冲洗液,设定灌注压力为13.3~20 kPa,流量为200 mL/min。(2)观察组采用22~24 ℃室温冲洗液,设定灌注压力为13.3~20 kPa,流量为200 mL/min。

1.3 观察指标及评判标准 (1)测量手术开始前、手术结束即刻血压、中心体温;(2)术后1 d、3 d 及术后2 周根据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评估患侧腰痛程度;(3)术后1 d 检查双J 管是否在位时;(4)术后2 个月患者取双J 管时行CT 尿路成像(CT urography,CTU)检查,判断输尿管有无狭窄。诊断标准[7]:超声检查证实肾盂积水,但是经CTU 检查未见明显狭窄为1 级;超声检查证实肾盂积水,CTU 检查见输尿管狭窄段<1 cm 为2 级;超声检查证实肾盂积水,CTU检查见输尿管远狭窄段>1 cm 者为3 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 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资料设计的方差分析,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术后腰疼及术后输尿管狭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表1 两组患者术后腰疼发生率、体温、平均手术时间比较(n,%,)

表1 两组患者术后腰疼发生率、体温、平均手术时间比较(n,%,)

表2 两组手术患者血压平均波动幅度比较()

表2 两组手术患者血压平均波动幅度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术后狭窄发生率比较

3 讨 论

本研究在患者的腰痛症状评分中,对照组患者术后3 个时间点的疼痛发生率远高于观察组,术后第1 天的疼痛发生率高达53.0%,在术后2 周时仍有9 例发生持续的腰疼。泌尿系造影提示,对照组有7 例发生不同程度的输尿管狭窄,其中有2 例发生3 级狭窄,不仅与袁耀基等[4]大样本研究数据相符,而且此7 例发生狭窄的患者,均为3 个时间点发生腰疼的人群;而观察组患者中仅有1 例出现1 级狭窄,疑与手术操作时进镜角度偏大,不慎误伤输尿管黏膜有关;因此初步推测等体温的冲洗液与输尿管狭窄的早期发生率呈正相关。

《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8]在预防患者低体温的措施中提出:用于体腔冲洗的液体宜给予加温至37 ℃进行术中冲洗。前列腺电切等手术为了防止低体温及手术出血等,也提倡使用等体温冲洗液。但手术室室温一般控制在22~24 ℃,假如采用22~24 ℃的室温冲洗液,钬激光功率为20 W,激发3 s 后水温仅仅增高至35~37 ℃,不仅不会对人体输尿管造成损害,且在钬激光工作时可使水温增至37 ℃,接近人体正常体温,不会导致患者的低体温。因此我们尝试将室温冲洗液应用于输尿管钬激光碎石手术中,期待在避免患者低体温的情况下,有效碎石降低患者术后发生输尿管狭窄的发生率,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基础上,有效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护理质量。另前列腺电切手术使用的冲洗液量为10 000~30 000 mL,而输尿管镜钬激光手术中使用冲洗液量为100~200 mL,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未有体温下降现象出现,在手术后即刻测量的体温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钬激光产生的光热反应引起瞬间高能量被结石和四周的灌注液吸收,容易产生结石部位的局部温度变化[9]。有学者[10]提出降低功率碎石(10~15 W),或采取间隙碎石等以达到降低局部温度的目的。但在体外输尿管系统中的实验[11]表明,随着灌流率的降低,即便采用较低的激光参数进行手术,局部温度也会得到显著提升造成输尿管组织损伤,而使用室温冲洗液,加上激光瞬间产生的温度,远远没有达到产生组织损伤的温度。

杜传策等[12]认为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中结石周围温度有所升高,术中应通过增加灌注液流动性,促使热量流失,避免热损伤。但研究[13]表明,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中,输尿管结石的嵌顿和结石封堵器的使用可使输尿管封堵,而输尿管镜由于其镜身较粗,与输尿管壁贴合较紧,也可以使输尿管封堵。结石嵌顿在输尿管中,灌注冲洗液无法形成明显流动。要增加灌注液的流动性势必要保证将结石击穿或者将结石周围击碎,但这段时间的热损伤是不可忽略的。本研究发现在使用室温冲洗液的情况下,即使结石嵌顿明显,结石周围冲洗液流动减少时,水温并没有明显增高,未加重结石周围瘢痕的形成,避免原有输尿管狭窄的进一步发展。

钬激光是一种具有高能量的脉冲波,在使用过程中,是否会引起局部组织高温而对局部组织造成灼伤,是评价其使用效果的重要指标。因此通过围术期护理,协助医师改善手术区域周围的物理条件,对降低输尿管狭窄发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能量守恒原则,通过热量公式进行计算,获取适合钬激光碎石手术选用的冲洗液温度,在避免患者低体温的情况下,不仅可有效碎石,还成功降低了患者术后发生输尿管狭窄的发生率,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基础上,提升了围术期的护理质量。

猜你喜欢

室温输尿管碎石
输尿管抱镜救援装置的初步应用
碎石神掌
输尿管硬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分析
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
室温过高加剧低血压?不准确
室温采集装置及供热二级管网智能化改造
微输尿管镜治疗女性输尿管下段结石合并输尿管狭窄一例
药品保存细解读
基于Mn掺杂ZnS量子点的室温磷光传感应用的研究进展
悲壮归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