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RI观察壁外血管侵犯评估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根治性手术患者预后

2021-01-18陈楚瑶赵茜茜许乙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0年12期
关键词:肠壁管腔直肠

陈楚瑶,赵茜茜,许乙凯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影像中心,广东 广州 510515)

直肠癌是高发恶性肿瘤[1],直肠壁外血管侵犯(extramural vascular invasion, EMVI)是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不良影响因子,与低总体生存率及远处转移相关[2],但术前EMVI阳性率常被低估[3]。国外文献[4]报道,MRI术前评估EMVI的敏感度及特异度为28%~69%及88%~99%,而目前国内关于术前MRI诊断EMVI(简称mrEMVI)预测直肠癌新辅助治疗(after neoadjuvant therapy,NAT)后预后的研究较少,且尚无明确结论。本研究探讨mrEMVI评估直肠癌NAT及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可行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61例经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男38例,女23例,年龄30~69岁,平均(53.6±9.7)岁;均于NAT前接受3.0T高分辨率MR检查,其后接受根治性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1.2 仪器与方法

1.2.1 MR检查 采用Philips Achieva 3.0T MR扫描仪及16通道SENSE-XL-Torso腹部线圈,行斜轴位、斜冠状位及矢状位T2W序列扫描。参数:TR 3 906 ms,TE 100 ms,层厚3 mm,FOV 200×200,体素0.63 mm×0.63 mm×3 mm,矩阵318×314,NSA 3。

1.2.2 NAT 采用适形调强长疗程放射治疗(简称放疗)计划,放射总剂量为50 Gy/25F,每周放疗5次。放疗同期联合口服卡培他滨,疗程5周。

1.3 图像分析 由分别具有5年及8年工作的影像科主治医师各1名独立阅片,经讨论判断EMVI。参照文献[4]标准判断mrEMVI:①0分,肿块穿透直肠壁但外廓光滑,无邻近血管(图1);②1分,肿块穿透直肠壁呈条状延伸,无邻近血管(图2);③2分,肿块穿透直肠壁呈条状延伸,可见邻近血管,但血管腔内未见类似肿瘤信号(图3);④3分,肿块穿透直肠壁呈条状延伸,邻近血管管腔内见类似肿瘤的中等信号,管腔增宽(图4);⑤4分,邻近大血管腔内见类似肿瘤的中等信号(如上/中/下直肠静脉),血管外廓不规则(图5)。将0~2分归为EMVI阴性组,3~4分为EMVI阳性组。依据第8版《美国AJCC癌症分类手册》[5]进行MRI T(简称mrT)分期及N(简称mrN)分期。记录肿瘤浸润长度、深度及位置。浸润长度为肿瘤侵犯直肠管壁的纵向距离;浸润深度为肿瘤侵犯直肠管腔内及管壁外最大径;以肿瘤最下端距肛缘的距离表示其位置。环周切缘(circumferential resection margin, CRM)指肿瘤浸润最深处与直肠系膜切除边界间最短距离,距其1 mm内有癌细胞浸润时判定为阳性。

计录肿瘤浸润长度、深度及位置。浸润长度为肿瘤侵犯直肠管壁的纵向距离;浸润深度为肿瘤侵犯直肠管腔内及管壁外最大径;以肿瘤最下端距肛缘的距离表示其位置。环周切缘(circumferential resection margin, CRM)指肿瘤浸润最深处与直肠系膜切除边界间最短距离,距其1 mm内有癌细胞浸润时判定为阳性。

1.4 随访 术后2年内每3个月随访,复查盆腔MRI、肝脏超声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每6个月复查结肠镜,高危患者每年复查1次胸、腹、盆腔CT;术后3~5年每6个月随访1次,每年复查1次结肠镜,其他内容同上。5年后每年随访1次,发现异常时行进一步检查,以明确复发或转移。通过电话、短信及查阅病例等方式进行生存随访,随访截止时间为2019年8月。

图1 患者男,75岁,直肠癌,T3bN2b,EMVI评分0分 MRI示直肠中段后壁结节状肿块,壁外血管在肿瘤远侧,血管形态、走行正常,未见侵犯 图2 患者男,61岁,直肠癌,T3aN2a,EMVI评分1分 MRI示直肠中下段右侧壁局部肌层变薄及连续性中断,形成多发针芒状突起,无邻近血管 图3 患者男,65岁,直肠癌,T3aN2b,EMVI评分2分 MRI示直肠下段左侧壁肿块穿透直肠壁呈条状延伸,其左下方血管腔内未见类似肿瘤信号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Kaplan-Meier法获得无瘤生存率(disease free survival,DFS)。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比较计数资料。以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观察DFS的影响因素,计算危险比(hazard ratio, HR)和95%CI。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61例中,mrEMVI阳性组31例,阴性组30例,mrEMVI阳性率为50.82%(31/61),组间年龄、性别、mrN分期、病理类型、病理分级及肿瘤浸润长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mrT分期、肿瘤浸润深度、肿瘤最下端距肛缘距离及CRM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61例均完成随访,随访时间5~3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9个月[95%CI(1.1,50.0)];期间复发0例,转移20例(mrEMVI阳性15例、阴性5例),mrEMVI阴性患者3年DFS为82.5%,mrEMVI阳性患者为48.8% (χ2=6.219,P=0.013),见图6。

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分析显示,病理分级、mrEMVI状态是影响3年DFS的因素(P均<0.05),见表2、3。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mrEMVI状态及病理分级影响直肠癌患者3年DFS,与既往研究[6-7]结果不尽相同。CHAND等[6]认为CRM、病理N分期及EMVI均可影响直肠癌患者3年DFS;LEIJSSEN等[7]提出仅mrEMVI是直肠癌转移的预后影响因子。上述研究结果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研究对象及样本量不同。本组61例直肠癌,50例病理类型为腺癌,其他类型包括黏液腺癌及印戒细胞癌8例、腺癌恶变1例及鳞癌1例,可能导致结果偏倚。本研究采用T2WI测量肿瘤浸润管壁长度、深度及其与肛门的距离,而T2WI无法正确识别纤维化,且部分容积效应可能影响结果。此外,本研究根据MRI表现判断N分期及CRM阴性或阳性,而其他研究[6-7]多依靠病理诊断。本

表1 mrEMVI阳性与阴性直肠癌患者基本资料比较(例)

表2 直肠癌患者3年DFS影响因素的单因素COX分析结果

表3 直肠癌患者3年DFS影响因素的多因素COX分析结果

图4 患者女,53岁,直肠癌,T3aN2b,EMVI评分3分 MRI示肠壁不规则环形增厚肿块,其右侧血管走行扭曲、管腔增宽,管腔内见类似肿瘤的中等信号 图5 患者男,53岁,直肠癌,T4bN2b,EMVI评分4分 MRI示直肠壁不规则环形增厚,左侧直肠上动脉于肿瘤左侧见较大块状软组织影

图6 mrEMVI阳性与阴性患者Kaplan-Meier生存曲线

研究中37.70%(23/61)患者CRM阳性,78.69%(48/61)为N2期肿瘤,均高于文献[6]报道的病理诊断结果,提示MRI判断CRM及淋巴结转移存在假阳性。

病理学是诊断EMVI的金标准,但BAE等[3]认为病理学会低估EMVI阳性率,可能与病理组织学对直肠癌EMVI的判断标准及取材技术不尽相同有关。另外,病理诊断EMVI须在术后进行,对制定NAT计划不具备提示和指导作用。MRI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高分辨率T2WI可清晰显示体内血管解剖结构及信号变化,可用于术前识别EMVI及其他不利局部预后特征,辅助制定治疗计划。研究[4]表明MRI诊断EMVI的敏感度为28%~69%,特异度88%~99%,以mrEMVI作为治疗前的预测指标具备临床可行性。

文献[8]报道病理确诊EMVI是低总体生存率、高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的独立预测因子。病理证实EMVI阳性Ⅱ期直肠癌患者与Ⅲ期患者3年DFS均较低[4]。 van den BROEK等[9]报道,mrEMVI阳性直肠癌同步转移率3倍于阴性者。ZHANG等[10]指出,EMVI是无转移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的预测指标。TRIPATHI等[11]发现mrEMVI与同步转移显著相关,且mrEMVI评分较高的直肠癌更易发生同步转移,可能与EMVI阳性肿瘤细胞更易进入血液系统而发生血行转移有关[12]。BUGG等[13]发现,随访1年期间,mrEMVI阳性直肠癌患者远处转移发生率是mrEMVI阴性者的3.7倍,未诊断及未治疗的微转移瘤可能是导致远处转移风险增加的原因。

本研究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组间3年D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mrEMVI亦是影响DFS的重要因素,提示可将mrEMVI作为预测直肠癌患者预后的指标。术前以高分辨率MRI判断直肠癌EMVI可为临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有助于提高患者DFS。

本研究的局限性:①系回顾性研究,可能存在选择偏倚;②建立模型时仅限于MRI特征和部分临床特征,未纳入更全面的临床及病理指标;③未对手术方式、NAT方案和辅助化疗方案进一步分类。

综上所述,mrEMVI对预测新NAT及根治术后直肠癌患者预后具有一定价值,mrEMVI阳性提示预后不良,可为辅助指导临床确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肠壁管腔直肠
结直肠腺瘤的中医药防治进展
肠壁增厚分层并定量分析对小肠坏死的诊断价值
清洗刷在不同管腔器械清洗中的探讨
16 排CT 诊断肠壁缺血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临床作用探讨
经会阴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管腔器械清洗灭菌方法的新进展
传统纯棉白条检查法与医用导光检测仪在管腔器械清洗质量评估中的应用
自制便携式光源管腔器械检测仪的应用效果
多层螺旋CT在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