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2021-01-17刘世梅

名师在线·上旬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群文阅读活动,并采用多种方法提升学生群文阅读的有效性。文章对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基于学情,设计可议论话题”“注重结构性,组合适宜文本”“设计前置性学习单,自主探究”“做好阅读反馈,相机切入”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群文阅读;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34-0006-02

引  言

群文阅读的目的是让学生进行有效阅读,理解文章的含义。与其他阅读模式不同,群文阅读模式中,学生要阅读大量的文章,而教师要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作品[1]。由于阅读量增加,学生的阅读压力随之增大。所以,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指导,合理选择议题,整合文本,提升学生群文阅读的有效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基于学情,设计可议论主题

要想提升群文阅读教学效率,教师首先要选定一个可议论的话题[2]。教师要观察课堂生成情况,了解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然后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且和文章内容密切相关的话题,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好地进入群文阅读状态,提升阅读效率。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要更加注重阅读的趣味性,选择寓言、童话等学生容易接受的文本;对于中高年级学生,教师应选择探究性主题,在提升群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例如,在教学《北京的春天》时,教师发现学生都对春节心生向往,对传统节日也有好奇心,于是便组织学生围绕“传统节日”这个主题,将《北京的春天》和《腊八粥》《寒食》《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等作品整合起来,开展群文阅读活动。之后,教师让学生说一说想要了解哪些和传统节日有关的内容。有的学生想要了解一些和传统节日起源有关的内容;有的学生想知道传统节日分别有哪些风俗习惯;还有的学生想要了解古人的节日风俗和现代人是否一样。教师整合了学生想法,设计了群文阅读的主题,让学生展开自主探究。学生可以阅读课文,制作知识图谱,了解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并说出自己的感想;也可以利用网络收集传统节日的起源信息、相关古诗词作品,整理归纳节日习俗,并和当代节日风俗进行对比,说一说有哪些不同之处,尝试了解社会的变迁和发展。

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情,选择具有趣味性和探究性的主题。中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和分析能力,所以,教师可以让他们在群文阅读过程中围绕主题展开深层次探究,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3]。

二、注重结构性,组合适宜文本

教師能否成功组文,关键在于学生是否有意愿阅读,读完之后是否有强烈的欲望想要和他人进行交流。所以,教师在选文时要注重结构性,围绕人文内涵、文章内容、体裁、表达方式等选择文本,所选的文本要能明显体现出阅读主题。

例如,在教学习作“形形色色的人”时,教师发现学生不太擅长进行人物细节描写,不会抓住人物的典型特点进行创作。于是,教师针对这一点设计了群文阅读活动,选择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章,让学生分析作品是如何体现人物的典型特点的,并将总结到的写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首先,教师以《刷子李》为范例,让学生进行自主分析,找出作者描写刷子李的细节,说一说作者是如何体现其粉刷技能高超的。有学生提出:“作者采用了先抑后扬的写法,先写了怀疑刷子李出现了失误,然后写了他并没有将粉弄到身上,展现了他技艺的高超。这种写法十分巧妙。”还有学生认为作者擅长使用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其次,教师安排学生阅读《摔跤》《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两茎灯草》等作品,让他们采用对比阅读的方法,思考这些作品是从哪些角度入手描写人物的,体现了人物怎样的特点。这样的教学注重结构性,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选择文本时,教师要注意组文的主次结构,可以选择一篇最具代表性的文章,让学生细读,而其他文章则可以作为辅助,让学生开展对比阅读。这种结构化的群文阅读活动能启发学生思维,促使他们主动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自主发现作品的异同点,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三、设计前置性学习单,自主探究

在选定了阅读篇目后,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情,设计前置性学习单,并设置若干不同的探究主题,让他们据此展开自主探究。前置性学习单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对于中低年级要注重趣味性和操作性,要让学生明确阅读方向;而高年级的学习单则更注重实践性,要让他们自主探究并开展语言实践活动,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月是故乡明》《梅花魂》等作品都表达了思乡之情。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整合此类型的其他作品,然后展开群文阅读。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教师设计了前置性学习单,帮助学生明确阅读方向。根据前置性学习单,学生首先要了解“思乡”是一种怎样的情感,思考如果自己创作此类作品,会用怎样的方式表达这种情感。然后,学生要阅读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表达情感的。学生可以通过对比阅读,比较《月是故乡明》《梅花魂》两篇文章,看看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是否一致,有什么不同之处。最后,学生还要开展自主创作活动,思考如何在文章中倾注自己的情感,学着通过描写一件事情来表达出某种情感。这样的前置性学习单融入了各种教学重点,使学生明确了阅读方向。此外,教师还让学生及时记录阅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这样,在后续的课堂学习中,学生就可以围绕这些问题展开有针对性的学习探究。

有了前置性学习单,学生的阅读就有了可操作性,就能明确阅读方向。在此基础上,教师要监督学生做好阅读笔记,不仅要让学生完成既定的任务,还应要求其及时记录下自己的阅读感受,如果产生了阅读问题也可以记录下来,及时和伙伴进行交流讨论,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

四、做好阅读反馈,及时指导

教师要定期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或者组织学生编写阅读小报等。教师若发现学生在群文阅读时出现问题,要及时进行指导,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群文阅读的质量。

例如,《宝葫芦的秘密》《巨人的花园》《海的女儿》等作品都是精彩的童话,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主阅读童话故事,并展开对比,探寻童话的特点是什么;还可以让学生围绕课文进行故事新编,尝试用自己的方式编写童话。同时,教师要观察学生的自主阅读情况,并及时进行指导。比如,教师先让学生提交自己写的阅读笔记,然后让学生讨论这些作品的共同点,对比普通的记叙类文章,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在讨论中,学生认识到写作童话要有一定的想象力,从各种非人的事物身上找出“人性”。在了解了童话的特点后,学生就可以开展自主创作活动,如有学生续写了《巨人的花园》,想象自己来到了花园,和大家一起玩耍。

教师要给学生搭建交流平台,让他们积极交流、互动,说一说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

结  语

群文阅读有助于消除课堂教学单篇阅读的弊端,能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阅读效率,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方法。所以,教师要思考如何将群文阅读融入课堂教学中,合理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这不仅能更好地体现群文阅读的优越性,还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展开群文阅读。

[参考文献]

[1]张姝虹.浅论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7(05):140-141.

[2]胡姗.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0(10):17.

[3]王晓华.小学群文阅读的价值及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82):45-4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陜西省中小学教学能手专项研究课题“小学群文阅读中课内外阅读结合策略研究”(课题编号:GZZ1819080)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世梅(1982.8-),女,陕西榆林人,本科学历,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