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

2021-01-17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结果显示主观幸福感

耿 秀

(徽商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1201)

一、主观幸福感的含义及研究意义

1.主观幸福感的含义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是指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作的整体评价。这是Diener提出来的在心理学界得到公认的概念,是量化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指标之一。[1]主观幸福感主要包括生活满意度和情感体验两个基本成分,前者是个体对生活质量的总体认知评价,即在总体上对个人生活作出满意评判的程度;后者是指个体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包括积极情感(快乐、轻松等)和消极情感(抑郁、焦虑、紧张等)两方面。

2.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意义

2019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开篇明确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2]通过对高职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调查分析,可以使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做到因材施教,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形成校方、学生、社会多方共赢的良性互动。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调查程序与方法

本文采用的测量工具为Campbell等人于1976年编制的幸福感指数量表(Index of Well-Being),用其测量高职院校大学生群体的幸福感程度,即用幸福感指数来衡量主观幸福感。量表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总体情感指数量表,由8个问题组成;第二部分是生活满意度问卷,只有1个问题。总分的计算需要把总体情感指数的平均分与生活满意度问卷的得分(权重为1.1)相加。量表分值范围的分布从2.1(最不幸福)到14.7(最幸福)。测量后采用SPSS19.0进行描述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

1.调查时间安排

2019年5至6月,项目组成员研讨并确立问卷的核心脉络,编制了《高职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情况调查表》,整个问卷分成三个部分:“个人基本情况”“幸福感指数问卷”以及自编的“高职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问卷”。“幸福感指数问卷”采用较为成熟的Campbell幸福感指数量表,用来调查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现状,自编的“高职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问卷”,主要用来分析现象背后的影响因素。7至8月选定安徽省具有一定代表性的5所高职院校,随机选定在校生作为调查样本,对反馈资料进行搜集、整理。9月,梳理问卷信息,完成调研分析。

2.调查对象

选取徽商职业学院、安徽汽车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安徽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共5所高职院校部分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有效问卷1 393份,其中男生829份,女生564份;文科生726份,理工科649份,艺术专业18份;一、二、三年级大学生大约各占三分之一。

3.调查方法

为了使抽取的样本具有代表性,利用项目组成员所任职单位,在上述5所高职院校中进行抽样调查。设计要求每所高校调研300人,每个年级100人,文理科各一半,利用问卷星编辑问卷,采用网上调研方式,随机抽取调研对象。此后,对于一些反馈较特殊和具有代表性的学生,由负责心理咨询的专业教师进行一对一的面谈,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力求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主观幸福感动态。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文章采用Campbellet的幸福指数法衡量高职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

(一)学生幸福指数的总体分布

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学生总体主观幸福感得分在9.85±2.84,这说明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处于比较高的水平。

(二)学生自身特征的影响因素分析

1.学生幸福指数的性别差异

调查研究结果显示,t=1.195,p=0.232>0.05,说明男生(829人)和女生(564人)的幸福指数不存在显著差异。

2.学生幸福指数的年级差异

调查研究结果显示,F=0.547,p=0.579>0.05,说明不同年级的学生(大一459人、大二487人、大三447人)幸福指数不存在显著差异。

3.学生幸福指数与个人性格特征的关系

调查研究结果显示,t=4.569,p=0.000<0.05,说明性格偏外向(623人)与偏内向(770人)的学生幸福指数存在显著差异,偏外向的学生幸福指数(10.24±2.98)高于偏内向的学生幸福指数(9.53±2.67)。

4.学生幸福指数与个人兴趣爱好的关系

调查研究结果显示,t=4.754,p=0.000<0.05,说明个人兴趣爱好广泛(862人)与没有爱好(531人)的学生幸福指数存在显著差异。个人兴趣爱好广泛的学生幸福指数(10.12±2.93)高于几乎没有个人兴趣爱好的学生幸福指数(9.40±2.61)。

5.学生幸福指数与电子网络使用时间的关系

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电子网络使用时间对幸福指数的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8.050,P=0.00082<0.001)。使用时间在1小时以下(A)、1~3小时(B)、3~6小时(C)、6小时以上(D)的学生幸福指数得分分别为10.90±3.33、10.39±2.84、9.68±2.56、9.05±2.95。经过LSD事后检验得出:幸福指数高低排序为B>C>D,A>C>D。

经统计, 32.5%的学生(452人)每日使用电子网络1~3小时,41.1%的学生(573人)每日使用3~6小时,20.9%的学生(291人)每日使用6小时以上。由此可见,手机、电脑等设备已经深度侵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使用网络时间越少,幸福指数呈现越高的态势。经个体访谈,有相当多的学生甚至存在网络成瘾的问题,而过度沉迷于网络并不能使自己感觉更好,反而有较低的自我评价,甚至产生愧疚感,但愧疚感并没有使其减少或停止该项行为,反而呈现恶性循环。

(三)学生在校情况的影响因素分析

1.大学生幸福指数与学习成绩的关系

经统计,学生成绩优良(551人)、成绩中等(603人)、挂科严重(239人)的学生比例分别为39.6%、43.3%、17.1%。

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幸福指数的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1.662,P=0.00068<0.001)。成绩优良(A)、成绩中等(B)、挂科严重(C)的学生幸福指数得分分别为10.68±3.00、9.57±2.53、6.65±2.60。经过LSD事后检验得出:幸福指数高低排序为A>B>C。

2.学生幸福指数与担任班干部、加入学生会或学生社团的关系

调查研究结果显示,t=4.091,p=0.000<0.05,说明担任班干部、参加学生会或学生社团的学生(344人)幸福指数与没有参加的学生(1 049人)幸福指数存在显著差异。担任班干部、参加学生会或学生社团的学生幸福指数(10.02±2.81)高于没有参加的学生(7.31±2.86)。

1.4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则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3.学生幸福指数与未来规划的关系

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三种未来规划对幸福指数的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8.029,P=0.00073<0.001)。准备参加自考或专升本的(A)、准备直接工作的(B)、对未来没有规划的(C)高职学生幸福指数得分分别为9.98±2.85、9.93±2.78、8.98±2.86。经过LSD事后检验得出:幸福指数高低排序为A>B>C。

经统计,准备参加自考或专升本的、准备直接工作的、对未来没有规划的高职学生分别为369人、603人、151人,这说明只有少数高职学生对未来没有任何规划。通过学生幸福指数与未来规划的关系研究,可以侧面反映出高职学生对于高职身份的认同状况,选择自考、专升本与直接工作的学生数目相当,能够在学历上有进一步深造的学生幸福指数高于直接就业群体,少量对未来没有规划的学生幸福指数最低。

(四)学生家庭环境的影响因素分析

1.学生幸福指数与家庭成长环境的关系

调查研究结果显示,t=2.199,p=0.028<0.05,说明家庭成长环境偏严格的学生(713人)与偏松散的学生(680人)幸福指数存在显著差异。偏严格的学生幸福指数(10.01±2.91)高于偏松散的学生幸福指数(9.68±2.75)。这说明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普遍认可来自家庭的约束对今后的发展有一定的正向驱动。

2.学生幸福指数与是否与父母长期(5年以上)分居两地的关系

调查研究结果显示,t=13.043,p=0.000<0.05,说明与父母长期分居的学生(935人)与没有与父母长期分居的学生(458人)幸福指数存在显著差异。与父母没有长期分居的学生幸福指数(10.34±2.77)高于与父母长期分居的学生(8.28±2.43)。

调查显示,有三分之二以上(935/1393)的学生与父母长期(5年以上)分居两地。经过大量个别访谈发现,高职学生来自于农村的比例较大,并且有相当数量的学生父母常年驻外务工,留守儿童比例十分庞大,有些学生与祖辈生活,有些在寄宿制学校就读,有些甚至在小学期间便一个人独居。与父母长期(5年以上)分居两地的学生幸福指数明显低于没有长期分居的学生。

3.学生幸福指数与父母及家人沟通交流的关系

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与父母及家人的沟通交流情况对幸福指数的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9.995,P=0.00079<0.001)。与父母及家人交流紧密的(312人)、交流一般的(697人)、很少沟通交流的(384人)学生幸福指数得分分别为10.41±2.83、9.46±2.54、8.06±2.95,说明交流紧密的学生比交流一般和很少交流的学生幸福指数高。

四、小结

文章采用Campbellet的幸福指数法衡量高职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调查显示,当前高职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处于较高的水平。运用SPSS数理统计发现,高职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主要与自身特征、在校情况以及家庭环境有关,具体影响因素有自身性格、兴趣爱好、日常使用网络的行为习惯、学习成绩、学生活动的参与情况、对未来的规划以及家庭成长环境、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情况等。

猜你喜欢

结果显示主观幸福感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最严象牙禁售令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对立与存在
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