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青年教师发展诉求与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基于智慧教育视域

2021-01-17梁晓蓓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青年教师智慧理念

梁晓蓓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广东 茂名 525000)

引言

时代在不断发展更迭,随着现代化、信息化的发展,教育领域也在进步、发展,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对传统的教育观念、形式、方法及内容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在教育大数据越来越受到高校重视的形势下,“智慧教育”的理念应运而生。作为学校教学的“新主力军”,青年教师发挥着新生代的重要作用,在新环境、新技术、新理念的影响下,通过对青年教师的发展诉求进行研究,探索应如何加强青年教师对“智慧教育”的理解、如何拓展个人能力以更好地实施智慧教学、指引学生智慧思考、提高智慧教育质量等重要问题,为学校培养新时代人才和探索智慧化、信息化建设之路提供参考。

一、智慧教育视域下的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的背景研究

(一)智慧教育的内涵及发展契机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教育变革势在必行。2012年,国家发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其中强调:“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1]而在2018年4月,教育部又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指出:“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是顺应智能环境下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智能环境不仅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而且已经开始深入影响到教育的理念、文化和生态。”[2]可见,信息化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而智慧教育正是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影响下发展而来的教育理念。它强调的不仅仅是利用信息化、智能化等手段改进教学模式,更重要的是将技术和教育理念充分融合,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指引学生学会辩证思考、独立自主学习,以推动教育理念革新,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培养新时代的智慧人才,真正体现教育的“智慧”所在。

(二)高校青年教师的研究价值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提出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夯实教师专业发展体系,推动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自主发展;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3]。高校青年教师作为年轻一代的教育者,是高校教学的新主力军,亦是与学生交流更具共鸣性的群体。在信息化时代影响下,研究该群体针对智慧教育发展应具备何种能力、该群体的发展诉求、如何促进青年教师对智慧教育的理解、如何更好地利用青年教师的时代“优越性”来促进教育模式的变革,对于推进高校智慧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智慧教育与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的联系

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下,传统教育的传输知识已无法为学生提供更具丰富和个性化的教育途径,无法满足当前人才培养的需求。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就要求各高校教师要更加注重提升自我能力,强化终身学习的理念。信息技术的掌握、智慧教育理念的深入了解促使教师们全方位、多元化的发展,而青年教师对于技术的革新、新理念的发展往往会比其他教师更容易接受,他们愿意去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技术和模式,与时俱进,探索高效而符合时代发展、更能指引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新式教学方式,从而带动教学模式的推陈出新,提升智慧教育的质量。

二、智慧教育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智慧教育程度不高,技术与教育脱轨

从目前国内高校的信息化情况可见,大部分高校的智慧教育程度不高,未能真正深入理解智慧教育的内涵,践行智慧教育发展理念。近几年,虽然很多高校都在推动信息化建设,开展慕课、雨课堂、翻转课堂等线上线下教学活动,改善教学方法和模式,但往往课程质量参差不齐,教师信息素养不高,且未能改变教育理念的本质,流于形式,未能满足当前新时代发展对教育变革的迫切需要。学校往往更关注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模式的丰富、教学途径的拓展等,技术的发展成为了教学的“装饰品”,但却忽略了最重要的教学理念变革[4]。要真正理解“智慧教育”的“智慧”不仅需要提升信息技术水平,还要充分重视教育理念,促进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强化个性化教育,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学会智慧学习、智慧辩证思考,培养智慧人才。

(二)青年教师个人能力欠缺,对智慧教育内涵理解不深

青年教师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但在智慧教育理念的发展下,青年教师群体亦存在不足亟待改进。青年教师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强,对于新技术的理解和操作往往比从事教学工作多年的老教师要快,但由于青年教师教学经历尚浅,没有充足的教育教学经验,且缺乏学校层面的群体组织或互助式平台交流,个人提升途径少,有时难免会出现盲目自信或抵触情绪。虽然目前大部分高校都采用多媒体等技术进行教学,但由于对智慧教育理念的理解不足,教学方法、内容欠灵活丰富,对课程整合的把握有限,难以将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并使之升华,无法体现“智慧教育”的真正内涵。

(三)校园软硬件设施不足,缺乏诉求反馈渠道

在当前大数据时代下,新技术、新教学模式、新理念都是促进智慧教育发展的重要元素,但当前部分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实施智慧教育的教学条件不足,许多高校校园仍未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教学仪器设备等硬件设施亟待升级换代,智能化设备欠缺。除了硬件设施有待完善之外,各高校的软设施也有所缺乏,校园内智慧教育的文化氛围有待提升[5]。在智慧教育发展背景下,需要青年教师承担多元化的角色,但不少学校更注重教学质量的“结果”,而较少追根溯源地关注影响教学质量优劣的教师能力,对教师的发展不够重视。由于缺乏发展诉求反馈渠道,教师亦无法寻求相关组织反馈个人的发展诉求和意见建议,无法获得专业的职业和个人能力发展指导,这将极大地影响教师的积极性和可塑造性。

三、智慧教育视域下高校青年教师发展诉求及创新路径探索

(一)加强学习培训,完善软硬件设施建设

智慧教育理念是新时代发展的产物,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而作为高校的重要力量,青年教师应当提升信息素养,具备灵活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要提高信息化水平,不仅仅是能够灵活使用多媒体、新平台等新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更重要的是加深教师对“智慧教育”的理解,强化技术与新教育理念的深度融合。

学校应完善智慧校园硬件设施建设,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提升多媒体等教育技术装备水平。其次,加强智慧教育的培训工作,营造智慧教育的文化氛围。通过邀请教育专家来校开展智慧教育讲座、观看线上直播公开课、线下座谈会沟通交流等方式,协助青年教师加深对智慧教育理念和内涵的理解,真正思考应如何加强学习,并通过提升自己的能力以更好地引导学生主动、积极思考,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进行更加全面的个性化教育、跨学科教育,培养新时代的智慧人才。

(二)增强合作共享、互助学习的能力

时代在不断变化,教育改革也必须与时俱进。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从教师个人发展的角度出发,应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智慧教育背景下,多元化、跨学科的知识积累成为教育的重点,青年教师更应增强合作共享、互助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强化知识储备。通过塑造教师队伍的智慧学习共同体,青年教师能够与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进行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的经验交流,而青年教师也能为老教师学习新技术提供支持,互助共赢,共同进步。

(三)拓展国际化视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要“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宽广视角,对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思考和把握”[6]。青年教师作为新时代的知识传播者,应学会“以史为镜”的同时具备国际化视野和将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能力。从全球视角进行问题的思考,学习世界范围内最前沿的教育理论及技能,对比西方教育与中国教育的异同,加深对“智慧教育”的理解,探索符合中国式发展的智慧教育提升策略。通过提升教师个人能力,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学生的融会贯通能力,避免因理论与实际脱轨导致学生个人发展不平衡、思想观念和教育理念存在偏差等问题,指引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四)建立创新教学合作平台,健全激励奖惩机制

2015年11月,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其中指出了首要任务是要“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要遵循教师成长发展规律,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优化中青年教师成长发展、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团队,增强人才队伍可持续发展能力。”[7]可见,国家也非常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与发展。要推动智慧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高校应建立创新教学合作平台,尝试推行智慧教育试点项目,通过青年教师与老教师合作开课,在充分了解智慧教育内涵的前提下,对课程教学进行整合研究和创新,通过合理配置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建立学生自主学习“小分队”、建立学习效果和情绪反馈追踪机制等措施,加强学生的个性化教育,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变化,鼓励智慧思考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率,促使学生反思“为什么学”“学到了什么”“怎样去学”等系列问题,促进学生成长和进步,为将来知识的拓展和技能的掌握做好准备,塑造个性化发展的智慧人才。

此外,学校应完善和健全激励奖惩机制,这是激发青年教师的潜能和积极性的重要途径,亦是提升青年教师队伍素质和凝聚力的重要手段。学校应为促进智慧教育创新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对作出重大贡献的教师个人或团队提供物质或精神奖励,而对于不积极作为、固守己见、排斥进步的教师应一视同仁积极采取引导措施,制定奖惩制度,鞭策教师不断提升和进步,发掘自身潜力,提高个人能力,在教育事业发展中勇于担当,积极作为。

(五)畅通教师诉求反馈渠道,建立教师发展档案

现代年轻人注重个人未来发展,青年教师亦是在不断寻求完善和提高自身水平的途径。为促进学校智慧教育建设,有效推进教育管理和提升教育质量,应畅通学校教师提出发展诉求的反馈渠道,了解他们的发展需求及意见建议,将学校的发展与教师个人发展密切联系起来,发挥稳定的纽带作用,提升青年教师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幸福感。当组织的目标与个人目标相一致时,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针对反馈平台中收集的意见,学校应及时进行跟踪及反馈交流,建立教师发展档案,协助教师进行职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需求并为之提供可行的方案建议。通过指引青年教师掌握开展智慧教育应具备的各项综合能力,有助于提高他们开展智慧教学的热情,为学生提供更丰富、跨学科发展的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提高综合竞争力。

结束语

在智慧教育时代下,教育理念的改革势在必行,任重而道远,而青年教师作为新时代的重要教学力量,其“时代感”对智慧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应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力量,关注该群体的发展诉求,积极为他们发挥作用提供有效途径,通过开展智慧教育理念推广和培训学习,完善校园的软硬件智慧教学设施,提升青年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和创新思维,在不断提高教师个人能力的同时,持续提升高校信息化教学水平,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积极践行智慧教育理念,培养智慧发展人才。

猜你喜欢

青年教师智慧理念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