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管理与教学管理有机结合研究

2021-01-17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高校学生育人

郑 何

(福建江夏学院,福州 350108)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主要是为了日常教学服务,而学生管理工作服务的对象则是广大学生群体,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管理环境是学生管理与教学管理工作的基本职能。当前,在我国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与教学管理工作的目标虽然相同,但由于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导致二者发展步调不统一,甚至在个别问题上彼此理念严重背离。怎样实现学生管理与教学管理工作的深度结合、协同发展,是现阶段各大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学生管理与教学管理概述

(一)学生管理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是管理人员运用专业的基础理论与手段,通过切实可行的方法和策略,对院校内部所有教学活动实施科学合理的规划、指导、组织、协调、监督、管理、评估,带领并鼓励部门成员实现本校育人目标的一种管理实践活动。主要负责高校招生、育人计划、教学方案、课程选择、课程考试、学业成绩、学籍、教育质量、教学革新等方面的管理。现代高等院校体制框架下的校内教学管理的首要任务是积极调整、不断完善与创新传统体制安排及其过程的监督管理,以便确保教学过程始终在学术引导范畴内,而不仅局限于外在限制;要努力培养广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他们协调发展并将教学质量转变成授课教师自觉努力的根本动力。同时,还要营造良好的自由发展环境氛围,全面引导学生自觉进行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自主规范,真正为他们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有利平台。

(二)教学管理

学生管理也被称为学生工作,主要指的是面向广大学生,并直接作用于他们,在培养和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心理、个性发展以及行为规范等方面,由专门的部门和工作人员开展有计划、有针对性、有组织的教育、监管与服务的工作。具体工作内容有思政教育、课外实践活动、奖罚、心理辅导、贫困生资助、就业指导、校内秩序、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学生社团等。依据以人为本这一目标,全面促进广大学生的健康成长[1]。

二、高校学生管理与教学管理有机结合面临的困境

(一)管理观念不同

教学管理工作通常更加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讲解,对学生的教育缺乏重视,而学生管理工作注重的是学生思想引导和教育,对教学工作严重忽视,因而严重阻碍了广大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在当代的教育模式下,要求在培养学生成人的过程中确保他们成才,二者是彼此紧密联系的。但目前高校学生管理与教学管理工作却并未从全局出发,两大部门职责单一且过于片面,仅限于完成本部门的任务,缺少有效的合作与沟通。教学管理部门的所有工作都是围绕教学开展的,包括对教师的考评也是以教学为核心,而学生管理部门则是围绕学生开展工作,重点考察辅导员日常学生管理过程。从表面上二者没有明显的矛盾,但深入探究便能发现学生与教学管理工作相互脱离,导致学生专业和素养教育失衡。

(二)管理内容不全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在长时间的实践过程中,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但因各大高校之间在思政团队建设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尤其是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在课业辅导、未来职业发展规划、自主创新创业、科学技术创新、工作深入研究等各个方面仍需继续强化。教学管理工作在高校建设进程中现已形成了较为规范的工作体系,但由于许多教学管理人员日常仅负责本职工作,不涉及学生管理,因此对广大学生发展的整体情况和实际需求缺乏了解,在指导学生课业和处理教学管理有关事务时,无法体现出管理与服务育人。

(三)管理团队缺失

学生的有效教育和指引是高校全体教职员工的基本职责,并不只是学生管理工作团队的重要任务。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高校对于教师队伍的监管与要求有着一定的差异,使得某些高校的专业授课教师只将自身日常教书工作作为重点,并未全面深入地理解教书育人的内涵,久而久之,导致教书和育人成为两个独立的部分,彼此严重脱离[2]。面对这种状况,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成为了弥补育人不足的有力举措,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管理团队结构是单方向、纵向深入的层级体制管理,能充分管理好广大学生。如果从专业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当前高校已经陷入了注重教学忽视育人、注重育人忽视管理、注重管理忽视服务的困境中[3]。

(四)管理评价单一

现阶段高校学生管理评价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重点评价学生课业成绩,二是考察学生综合表现,依据一定的比重全方位考核学生的课业成绩、道德素养行为、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各种竞技比赛等。第一种评价方法其实就是所谓的“一刀切”,严重忽视了全面健康发展这一育人目标,并未遵从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相比较而言,第二种评价方法则更为合理。高校对于广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源自育人目标的实现,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生发展评价机制,是推动学生不断进步的根本动力,更是专业人才培养计划顺利实施的前提保障条件,可目前高校对广大学生的评价整体却较为单一。

三、高校学生管理与教学管理有机结合的可行路径

学生管理与教学管理间有机结合的内核就是将学生与教学工作、学生与专业建设进行全方位融合。这样的双融体系应从服务育人和实践育人的角度出发,在实践中不断坚持创新,充分实现教育和管理的统一,从根本上提高育人质量。高校的本质工作是教书育人,其服务的目标群体是高校大学生,而教学管理是深化教书育人这一基本要务的关键所在,高等院校必须要高度重视这两项工作。因此,应坚持深入探索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工作的结合发展,争取形成强大的合力,保障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防止两项工作出现“两张皮”的不良现象,体现教书育人的协同性。

(一)服务育人

1.立足学生成才,开展全员育人

学生管理与教学管理虽然是高校两大不同职能部门,但却不能将其单纯看成相互独立的部门。在专业培养目标的推进下,两个部门应具有主动结合的强烈意识,这样才能顺利开展工作。当前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对此,就需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努力协调好当代大学生成长和成才之间的关系,构建有效的合作机制。高校教师的首要职责就是教书育人,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正确育人。学生管理人员是高校大学生思想引导的中坚力量,而学生的学习风气培养、日常管理等都需要全体成员的参与。因此,营造全员育人的浓厚氛围,形成强大合力,是育人质量的重要保障。所以高校应建立良好的沟通协调关系,以此形成健康积极的舆论导向。高校分管负责人应自觉协调,思想一致,主动指导,争取将其变成常态。其次对其他有关来讲,彼此之间要加强互动,制定精细化协同制度。教学管理部门的思想意识必须要和教学院部保持一致,进一步促进工作联盟制度、专项监督指导制度的落实,并要加大规范管理力度,优化以往工作流程[4]。在工作实践中既要尽职尽责,又要保证工作紧密衔接、效果显著。最后对教学院部来说,要建设协同合作的主体,分管负责人应主动协调,统一思想,建立融合体制,促进协同举措的有效落实。学生管理者、教学管理者以及授课教师之间应进一步明确自身责任、彼此联通、紧密合作、默契配合,以便建设良好的育人环境。高校思政教育需提高对“思政课程”建设与革新的重视程度,积极鼓励广大教师踊跃开展“课程思政”,学生管理人员应善于借助网络优势来实施“网络思政”,同时还要在工作职责中充分突出岗位思政。

2.确立育人目标,转变传统理念

学生和教学管理工作人员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本职工作任务的同时,积极转变传统工作观念。具体分析,一要加强学生联络,充分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与鼓励学生参加日常管理工作。二要加强工作探索,基于人才培养组织与高校各专业紧密相关的主题实践、专业能力展示、科研项目探究与创新实践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三是高校学生管理与教学管理工作要始终保证节奏一致,默契配合,友好合作,革新传统管理和服务模式,为广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保障。四要建设相融平台,比如班级辅导员和专业课程授课教师、院校副书记和广大青年教师、副校长与辅导员、学生管理部门与教研中心等之间的积极互动等。五要开展一些相对较为专业,且学术性强的特色化校园活动,鼓励专业教师和年轻教师负责指导,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们的专业优势,进一步促进师生的交流和沟通,从而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高校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工作应始终以学生为本,这一思想观念是高校管理的根本,并将其融入到全面、多维、深层、高效的育人过程中。许多辅导员和教学管理者所学专业通常都与学生较为相近,虽然自身经历和真实体会为学生管理提供了一定的帮助,但对于专业相差较大的某些辅导员和教学管理者来说,可能就会变成一种优势。不同的人看待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角度是不同的,无论是擅长还是不擅长,只要找到相应的教育规律,不断钻研、创新,终将会变成专家。

(二)实践育人

1.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指导,强化工作职责

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落实,使得专业人才资源储备成为了我国建设发展的关键,这为各大高校人才培养带来了全新挑战。高校学生与教学管理这两项工作需要结合学生当下需求,积极改革传统工作模式,深化自身职责。要在服务实践中主动帮助学生实现他们的自我完善,促进他们的自我成长;要在育人过程中努力做好执行者与探索者,在深入研究工作的同时推动工作创新;要立足学生全面发展建设教学体系,有效整合有利资源,为人才培养提供针对性的优质服务,提高工作质量。学生社团创办是高校学生管理的基础性工作,而校内专业建设则是教学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基于两项基础性工作的紧密结合来优化思维,是学生管理与教学管理有机结合制度有序实施的关键所在。因此,要将思政教育、学风培养教育、双创教育以及学生专业课程知识学习与日常实践活动对接,以此来突出实践育人。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在学生社团活动设计过程中,应将活动与专业进行融合,在校园文化实践活动中体现专业实践,在学生社团思想引导中深化学风建设,真正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同时,还要在技术创新、知识竞赛活动中彰显专业特色,利用比赛来加强训练,促进学习能力的提升,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为专业课程革新及专业建设提供丰富经验。二是在专业建设中,应根据专业特征,建设科学完善的学生发展服务体系。学生管理人员和教学管理人员都应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专心探寻专业实践内在的科学规律,切实成为学生开展专业实践的指路人。对于学生管理人员来说,作为社会实践项目的带头人,应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创新,参与科研活动,与学生一起提升和进步。而对于专业教师而言,则要踊跃负责学生项目的辅导工作,可根据个人在研究上的优势,帮助学生有序开展科研项目活动。

2.以学生成长成才为重点,革新组织结构

要想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构建全员育人的新格局,就需要学生管理与教学管理全面改革自身原有组织结构。要根据广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及时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指导、帮助和引领,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来划分各种工作职能;要按照当代大学生成长规律,将过去服务性、支配性管理革新为协同参与、共同协商性的管理;要依据育人目标的具体要求,将以往管理性的决定方式革新为交互性的决定方式。多鼓励学生踊跃参加校内各种管理服务活动,成为得力的助手,辅助管理部门处理日常事务。学生团体组织是他们自觉约束、自主服务以及自我监督的主要依靠,也是高校学生管理与教学管理的重要保障。其中学生组织的健康成长、方向清晰正确均需要教师的帮助和指导。在高校不断建设中,学生组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具有纽带和桥梁的积极作用,还是联络师生的主阵地。努力增强学生组织体制建设的科学性,是学生组织纽带作用得以最大限度发挥的基本保障,也是其组织充分表达和保护其他学生自身权益的前提。例如,中南大学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参与院校管理,专门搭建了管理平台,并成立了学生工作协会,将其纳入到校内章程中,详细规定了学生协会成员人数比重不能少于50%,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此外,中南大学的校长日常还亲自阅览学生邮件,党委副书记也积极参与校内学生工作委员会的工作,进一步提高了管理和服务效率。

四、结束语

高校想要形成全员、全程、全面育人的新格局,就要领导决策层拿出切实可行的革新举措来实现。学生管理与教学管理工作应充分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积极转变传统管理与服务观念,创新实践模式,完善工作流程,有效地结合制度,在服务和实践方面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从而更好地促进广大学生的发展,确保学生管理与教学管理工作协同进步,真正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所需人才。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高校学生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
小学体育教学管理七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