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柴可夫斯基钢琴曲《杜姆卡》中的俄罗斯民族音乐元素分析

2021-01-16周立言

黑河学院学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柴可夫斯基民族音乐小节

周立言

(东北石油大学 艺术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000)

《杜姆卡》在柴可夫斯基故乡的语言中是“沉思”之意,也可以被翻译为“悲歌”。作品的创作背景是18世纪俄国沙皇的专制统治,从钢琴曲的题目就能感受到作品背后的沉重内涵。在各种有关柴可夫斯基的钢琴比赛中,《杜姆卡》是多数选手用来表现自己的曲目。然而其背后的意义,代表俄罗斯民族音乐元素与民族情怀的深刻内涵,却很难有选手能了解并通过双手成功演奏。所以,对柴可夫斯基作品的理解需要加深。例如,《杜姆卡》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柴可夫斯基自身的经历,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对相关知识进行研究。尤其要深入研究作品中俄罗斯民族音乐元素。《杜姆卡》充满了对人民美好生活的描绘,同时又表现了对沙皇残暴统治的不满,对于现实的残酷他并不只是感到悲观无助,而是主张用另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应对、去反抗。作品中的强烈的俄罗斯民族音乐元素与对美好的人民生活向往的真情流露,对当时俄国无力反抗沙皇的人民群众有着鼓舞与振奋人心的作用。

一、《杜姆卡》的创作与作者受到的影响

1.作者经历

柴可夫斯基1840年5月7日生于俄罗斯的沃特金斯克城市中一个普通的矿山工程师兼官办冶金工厂厂长家。俄罗斯浪漫主义时期被称为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有: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第四、第五、第六悲怆交响曲;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黑桃皇后》;交响序曲《1812年》。此外,柴可夫斯基本人还有大量声乐浪漫曲的创作[1]。其作品旋律优美,风格丰富,具有很强的叙事性与戏剧性。

柴可夫斯基开始创作时,正是俄国民主主义思想发展高峰时期,从基本面貌的创作道路来看,柴可夫斯基在前期多于表现对欢乐与美好事物的追求,而后期更多是反映现实与人物的悲剧无奈。乐曲风格多变,曲风或悠扬婉转或热情奔放,给予听众强烈的共鸣。

1876年,柴可夫斯基与Nadezhda von Meck即梅克夫人建立了友谊,梅克夫人的关照,给了柴可夫斯基极大的精神安慰。梅克夫人拥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并且非常喜爱柴可夫斯基的作品。从1877年开始,每年给予柴可夫斯基以优厚的经济资助,使柴可夫斯基有机会摆脱之前的工作,全身心地从事自己的创作。1877年7月柴可夫斯基与А.И.米柳科娃结婚。然而不幸的婚姻生活让柴可夫斯基感到极为痛苦,来自于生活、工作,还有婚姻的多种压力,使柴可夫斯基精神负担严重,甚至尝试过用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

柴可夫斯基对使用的民族元素充满热爱与情怀,他常常出没于民间乡村,只为收集整理俄罗斯传统民族音乐,并结合自己的音乐知识,为俄罗斯民族音乐创作新的作品。在同样的爱好与工作热情的指引下,柴可夫斯基遇见了热衷民族音乐并出版过自己记录的民歌选集的巴拉列夫,两位作曲家因此结缘,并在创作方面互相交流,为各自的事业与俄罗斯的民族音乐发展贡献了更多的力量。比如,《杜姆卡》的创作时期大概在1885年左右。

19世纪末的俄国社会处于一个封建社会,残酷的农奴制度依旧存在,政治上腐败风气在统治阶层泛滥,上层统治者不思进取、沉迷享乐,而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极其艰难[2]。在这种身边充满痛苦与苦难氛围下,柴可夫斯基也深受其影响,再加他忧郁而富有同情心的性格,使其将这种现实的矛盾转化为音乐的动力,写出了《杜姆卡》这一情感丰富的现实主义作品。

2.创作受到的影响

优秀的作品往往受到作者家乡与文化的影响,《杜姆卡》是柴可夫斯基拥有强烈叙事性风格的作品。在柴可夫斯基的一生中曾经多次远赴西欧旅行,在此期间,他深受西方古典音乐影响,这点在其作品中也有体现。而《杜姆卡》中,柴可夫斯基本人将古典音乐的影响,结合俄罗斯本土的民间舞曲、民歌与城市音乐等民族音乐文化,将这些与作者的浪漫主义风格结合,风格交替变换,从而创作出这首时而深沉哀伤,时而蓬勃奔放,充满热情的著名曲目。

二、俄罗斯民族音乐的特点与发展阶段

1.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19世纪初,当时的俄罗斯音乐正处于模仿西方古典与浪漫主义的阶段,风格偏向于德国与法国音乐。因受1812俄国卫国战争的影响,这时的俄国民族音乐充满了英雄主义的气息,再加上西方古典与浪漫主义音乐的影响,让俄国诞生一批以格林卡为首的音乐大师,格林卡也被后人誉为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创始人。

第二阶段是19世纪中期,受格林卡等前辈的影响,俄国民族音乐已经有了浓厚的人文基础。但这时因为历史原因,俄国正处于十分艰难的时期,人民生活得不到保障。音乐风格开始向“悲情主义”转变。代表人物便是柴可夫斯基。柴可夫斯基喜欢从民间音乐中获得灵感,从而创作出新形式的俄罗斯音乐,其作品里有很强的“悲情主义”色彩。

第三阶段是20世纪,俄罗斯民族音乐进入全新的发展时期。在继承前人的浪漫与悲情主义的同时,强调个人情感的表达和音乐风格的多元化,其中代表人物是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3]。

2.俄罗斯民族音乐的特点

作为有浓厚历史文化与音乐艺术积累的国家,俄罗斯的民族音乐特点常体现在音乐中的丰富情感、人民独特的性格、“悲情主义”三方面。

第一,在俄罗斯作曲家的作品中,常会带有许多作者个人的情感元素。例如,柴可夫斯基在母亲过早的离世,不幸的婚姻,环境压迫,又遇到对自己帮助极大的梅克夫人,使柴可夫斯基形成孤僻但富有同情心,情绪内敛的性格。在其作品《三套车》中表现了底层人民生活的无奈;《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表现了对爱情的期待和对自然的喜爱;《杜姆卡》常借用音乐的形式表达对美好幸福的向往与描绘,对统治者压迫人民的愤怒与无奈。曲调有时欢乐激昂,有时沉闷抑郁,时而奔放急促,时而细腻温婉,表现了俄罗斯作者创作时的丰富的心理变化。

第二,即使是在音乐里,我们也能感受到俄罗斯人爱国、坚强、不畏强权、自强不息的性格。比如,格林卡的《伊万·苏萨宁》通过一个农民形象的主角苏萨宁为保卫祖国捐躯的故事表达出俄罗斯作曲家的爱国情怀。而本文介绍的《杜姆卡》也是通过描写乡村美好而热闹的生活从另外一个方面,反衬出统治者的腐败,表达了作者爱国情感与不畏强权的性格,以及俄罗斯人民自强不息的生活态度。

第三,“悲情主义”是俄罗斯民族音乐元素的另一种体现。在19世纪初,俄罗斯的音乐就开始包含着一层“悲情主义”。因为当时俄罗斯处于特殊的历史时期,人民生活在长期的苦难之中,无论是文化还是社会生活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国家的发展停滞不前。而“悲情主义”正是在这种环境里诞生的,本文介绍的《杜姆卡》也是大环境下“悲情主义”的代表作品之一[4]。

三、《杜姆卡》作品赏析

杜姆卡是充满独特俄罗斯音乐风格的作品,曲子分为呈示部、发展部、再现部三部分,曲风层次丰富,曲调优美,变换多样,耐人寻味。

1.呈示部的情感流露

初次接触《杜姆卡》的听众往往会被作品浓厚的悲剧色彩与叙事性的表达惊艳到,一开始平静而舒缓,用1到45小节的降F大调作为呈示部,特别是其中的1到16小节,旋律动人而优美,情绪温婉而忧伤,带有俄罗斯传统民歌的风格。而到了17—23小节,为了与作品主体风格呼应,转为低声部。23—45小节力度逐渐放缓,节奏密度却增加,加深了听众对作品的印象。

2.发展部的变换与递进

在作品46—113小节中,可以发现许多关于俄罗斯民间舞曲的运用与借鉴,不同于发展部的平缓而略带悲伤的情绪,发展部的情绪活泼而热烈,节奏速度加快,力度加深,欢快而粗犷的风格与前面的铺垫形成鲜明对比。在46—77小节,为了表现热情的跳跃的戏剧效果,运用小连音技巧在八分、十六分、三十二分音符里,展现了作者从悲伤到愉快轻松的情绪变化。64—73小节,则在旋律上多使用保持音、跳音等多方面的技巧,顿时将一个欢快热闹而盛大的舞蹈场面烘托出来。

而在热情洋溢的舞蹈的后半段,钢琴的节奏开始放缓。在78到97小节,将原本以降E大调为主的曲子,慢慢准备调离到g小调上来。比起前半段,多用附点音符与延音连线,再加上即兴表演的片段。情绪层层递进,风格逐步转化,既给乐曲添加了对比反差的冲击感,又呼应主题给人深思的余地,为接下来的演奏做了铺垫。

3.再现部的表达

在到达107小节之前,曲调结束了前面的欢快氛围,又变换以E大调为主,bE与g大小调互相交互,作为情绪的过渡。而到了107小节则转换到#c小调。和声简洁,律动变得欢快而充满朝气,表现了和平幸福生活的歌颂。在113小节,开始低声部和弦伴奏配合声部的变换,情感再度变为低落。节奏加强,用快速而急促的旋律在138小节结束,将主题中被压迫人民生活的无奈与哀叹展示给听众,引人深思,将作品的思想高潮带到全新高度。

四、《杜姆卡》的艺术特色分析

1.乐曲中的民族性

柴可夫斯基作为一个从小在俄罗斯长大的作曲家,其创作风格也被各种俄罗斯民族音乐所影响。正如《杜姆卡》的副标题“俄罗斯的乡村的景色”所写,《杜姆卡》的通篇都表现出作者的独特个人风格与强烈的民族性,采用的复调手法,结合俄罗斯本土音乐的特点,将柴可夫斯基对于俄罗斯民间抒情与舞曲民歌的理解融入曲谱。跟着曲调的节奏变化,一个栩栩如生的俄罗斯乡村与俄罗斯人民的风土人情得到生动刻画,将人们在乡村生活里热闹欢快的舞蹈场面,生动地展现在人们眼前。

柴可夫斯基对自己的民族有着一股天生的热爱,他曾说过,自己喜欢有关俄罗斯一切的元素展现,并表示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俄罗斯人。所以,在柴可夫斯基音乐作品中,经常可见贯穿了整首曲子的民族意识,并有效地结合了俄罗斯的旋律和其出色的创作技巧,以此打造一首首具有民族特点的卓越作品,《杜姆卡》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俄语中“杜姆卡”一词也有着“沉思”与“想”的意思。在《牛津简明音乐辞典》里,介绍表明了其是斯拉夫的民间叙事歌,发源乌克兰,其将快节奏和悲伤互相交换着表达。在19世纪,斯拉夫民族译制成了《悲歌》,因此,《杜姆卡》标题的本身也充分地表明了其题材是俄罗斯独有的,并以此为依托形成了俄罗斯风格,此外,副标题也把俄罗斯民族音乐形象融入进去,让整个音乐的展现朝着具象化又迈出了一步。所以,《杜姆卡》的民族性从标题可略见一二。

柴可夫斯基在创作《杜姆卡》时,将其分为三部分,把整首《杜姆卡》分成了c小调单三部曲。三部分分别是Andantino cantabile、Con anima、Andantino cantabile再现,简称为A段、B段、A’段。A段囊括了1到45小节,B段囊括了46到113小节。A段名字的意思是似歌的小行板,调性被设定为c小调,会表现得深邃且惆怅。B段名字的意思是英勇的,活力四射的。该段在46到77小节的调性被设定成bE大调,在78到113小节被设定成g小调,在98到113小节被设定成调性游移。这段整体的风格是舞曲,并且音乐十分活泼,体现了快乐的情绪,与A段深邃且惆怅的感情形成反差。A’段使得整首曲子的调性回到了c小调,突出了较为悲伤的情绪。c小调是整个《杜姆卡》核心的调性,并且俄罗斯民歌的调式也是小调特色。在器乐曲演奏《杜姆卡》时,“活力四射与哀婉抑郁的交替”是其主要特点。柴可夫斯基创作《杜姆卡》时,巧妙地将调性和调式进行了转换,为乐段增添了颜色,把斯拉夫杜姆卡这样的题材刻上了鲜明的民族元素。

歌词与曲调之中涌现出有次序的重音,是俄国社会歌曲呈现的特点,这样的特点被称为“节奏重拍交替”,俄国城市民歌将这种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样的节奏伴随着俄罗斯18世纪后城市的发展而发展,是最能体现俄国普通的市民每天作息的曲子。城市歌曲在有机结合俄罗斯民族特点下,主要分成进行曲、圆舞曲、叙事曲、浪漫曲。这些类型的曲子具有重音节的特点,具有规律性的特点,具有新型词谱的特点,其节拍规矩与旋律整齐,歌词与曲调一致。柴可夫斯基在创作《杜姆卡》时,也把节奏重拍交替的元素加入进去,具体可见B段的第78小节到87小节,这段频率较高地出现了这类俄罗斯风味的节奏重拍交替。例如,《杜姆卡》曲谱中的一小节,同音连线的切分,破坏了稳定的十六分音符节奏型,产生了反复且有次序的节奏重拍,以此充分展示了俄国民间乐曲的节奏特点。

2.乐曲中的现实性

柴可夫斯基的作品常表现出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杜姆卡》不但有对乡间美好生活与人民欢快舞蹈场面的描绘,还包含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在俄罗斯发展史中,原本是属于斯拉夫民族中的一员,但因为斯拉夫人曾经有过长期被外族的奴役、压迫从而反抗的历史,从而造就了斯拉夫人乐观向上、不畏权贵,追求自由与美好生活的性格品质。在19世纪的80年代左右,随着俄罗斯政治上的腐败,统治者越来越残暴而专制的统治,人民的生活正处于一段十分艰难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柴可夫斯基正处于个人创作的高峰期,对统治者的所作所为充满愤慨,同时又对生活在沙皇暴政下的俄罗斯人民充满同情,但又苦于自己无力改变现状,每天都处于矛盾的心理状态下,而《杜姆卡》就是作者结合自身情感,并对环境的控诉,是送给广大人民群众的代表作品[5]。因此《杜姆卡》也具备一定的悲情颜色。在《杜姆卡》的第一部分里,柴可夫斯基对往事表达了感慨之情,展现了寸步难行的状态。第二部分呈现了积极活泼的舞曲形式后,又再把调子设定为低八度跨入了乐曲的第三部分,又再一次为听众展现了抑郁、沉闷的情绪。创作《杜姆卡》时,柴可夫斯基看着矛盾被持续激化的社会,内心一遍又一遍地希冀着变革,但面对着当时黑暗时代的压迫,也只能将变革的期望埋藏在心底,将之注入到哀伤而又美丽的曲子中。柴可夫斯基也清楚,只要是俄罗斯有理想的人,都能不懈地对变革进行探索,因此,柴可夫斯基内心深处也怀揣着希望,期盼着明天。《杜姆卡》(Op.59)压抑沉痛的旋律中不乏积极坚毅的旋律,如同夜空中泛着暗暗微光的繁星。《杜姆卡》最后在c小调里利用了3个有力量感的和弦进行收尾,与第二部分呈现的节奏与舞曲形式相呼应,将非传统性的和声留在了曲子的尾部,给整首曲子增添了耐人寻味的曙光,以表达当下已然破败的社会很快会变革。

3.作者的创作特点

《杜姆卡》全篇并没有采用一种曲调作为整体风格的创作方式,而是用音阶递进的创作方法,将旋律与技巧结合,在或忧伤或欢快的风格下切换、交替,并用平缓的乐曲片段作为过渡,给人不同的听觉享受。作者用主调与复调互相配合,复调增加了音乐本身的形象,前后对比,加强了声部的独立性。主调发挥主体的作用,读句工整清晰。在其他声部的配合之下,让旋律的变换显得更有层次。

4.音乐的意境与演奏

在研究音乐作品时,了解作品中作者想表达的意境是很重要的。《杜姆卡》本身带有舞曲、民歌等多种元素,既为听众描绘了充满魅力的欢快乡村生活,又表达了作者现实中苦难的矛盾心境,最后结束在这种激烈矛盾带来的惆怅无奈的情绪中。演奏时注意触键的快慢深浅、连断等不同手法会对产生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放慢演奏速度来看,手指尖其实是在做着高难度又十分精细有序的活动。一般被称为“指尖(或手指)的控制”。这一技术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通过无数次的反复练习与长年累月不断积累与学习的。对于演奏者来说,演奏需要很强的触键水平,对于不同阶段的人来说,方法与效果也不同,需要自身去发掘积累。

5.《杜姆卡》的音乐特征

在《牛津简明音乐词典》中,对《杜姆卡》是这样评价的,“一种斯拉夫的民间叙述诗”,称其使用欢快的节奏与悲伤的曲调交替出现,让人同时感到哀伤忧郁与朝气蓬勃。在波兰、俄罗斯、乌克兰等斯拉夫人聚集的地区,音乐作品常常包含了对生活国家的深思与伤感情绪,《杜姆卡》也是如此。但《杜姆卡》仅仅是将其以“悲歌”来欣赏是不正确的,其也包含着人生哲理的深意。柴可夫斯基曾感慨道:“他们从一出生仿佛就是为了一直和厄运搏斗,一直朝理想进发,去追逐,但是却永生达不到目的”。柴可夫斯基看似悲观的话语,其实也是永无止境地解释着人生的目标。《杜姆卡》所有的旋律表达喜怒哀乐的同时,也是在发出灵魂的呐喊、渴望的感召、给其生命的布道。虽听众的阅历有着不同,与作曲家步调一致稍显困难,但仅仅是欣赏情绪翻滚的旋律,也定能得出人生哲理的深意。但除此之外,《杜姆卡》还有截然不同的另一种慷慨激昂的情绪在其中,这种表现方式既有俄罗斯民族音乐元素的影响,也是《杜姆卡》本身的独特音乐特征。柴可夫斯基的作品中处处体现出民族性格,比如《杜姆卡》在其曲调的变换中所蕴含的是对国家、民族无限的热爱与人民未来与深切希望。

五、结语

《杜姆卡》是根据俄罗斯当地的文化与政治背景创作的,包含了许多俄罗斯民族音乐元素。《杜姆卡》曲调变换丰富,情感真挚热烈,反映了当时俄罗斯人民深受苦难的现实,与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歌颂,是俄罗斯民族音乐史上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

猜你喜欢

柴可夫斯基民族音乐小节
采访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选拔赛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羌族萨朗舞歌巴茸的音乐分析
——以羌族舞歌《叶忍》为例
柴可夫斯基的曲子有什么魔力?
快把我哥带走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浅谈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德沃夏克
——《幽默曲》赏析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柴可夫斯基都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