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四史”教育初探

2021-01-16马文婷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四史大学生教育

马文婷

(安徽理工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淮南232001)

2013年6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1]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明确要求,“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把制度自信的种子播撒进青少年心灵,引导师生不断增强‘四个自信’”[2]。可见,“四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是党员、群众教育,尤其是青少年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全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推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保障。青年的发展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要坚持把“四史”教育作为新时期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不断强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其核心价值观理论体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何开辟新的教育路径,深化高校“四史”教育活动,推进“四史”教育系统化,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是当前高校开展“四史”教育的难题,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巨大挑战。

一、高校大学生“四史”教育的现实依据

(一)“四史”教育对象群体的特殊性

“00后”已经成为高校学生的主体,这一群体能够接受新事物、新观点,敢说敢想敢创新,但思想情绪的稳定性较差,容易冲动,渴盼自主,内心很容易遭到外界的干扰。随着科学技术进步特别是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青年人的价值判断与他们的父辈原有的价值标准相比较,出现了明显的代际断裂。数字传媒的普及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和价值行为取向产生了深刻影响。沈立峰指出“00”后大学生具有价值观多元,但辨识能力差;主体意识鲜明,重视话语权和平等,但集体意识淡薄;学习方式自主化碎片化,目标务实和功利;挑战精神强,但抗挫能力低等特征[3]。可以说,“00”后大学生的特征给大学生学习“四史”带来了历史虚无主义的威胁;给高校“四史”教育增添了价值引导的难题;给红色文化宣传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阻力。

另外,在校大学生“四史”学习的系统性不强,在校大学生“四史”的知识储备普遍不足。据陈志娟等对所在高校进行的党史知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10份,收回305份,得到的有效问卷299份,有效率约96.5%。进行数据分析后,只有43.8%的大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合格,还不到总体的一半[4]。

面对新时代、新环境下的党和国家的新要求,基于“00后”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行为特征,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四史”教育,必须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依据其特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二)“四史”教育的重要性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肩负的历史任务,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节点,我们更加需要坚定信心、统一意志,继承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5]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必然要面临和解决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和重重危机,必须要继续保持和发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接续奋斗。高校肩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必须将“四史”教育置于重要位置,培养学生的使命意识,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深度融入个人生活与事业的奋斗目标中。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四史”教育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通过学习“四史”,大学生会在精神上受到新中国创立和发展中、党的奋斗历程中、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涌现出的各类英雄人物、模范人物崇高品德的熏陶,从而树立崇高的道德标准和坚定的信仰,让道德标杆的根基更加牢固。同时,“四史”教育能够培育深沉的爱国情怀,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报国志。

(三)“四史”教育环境的复杂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社会正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入学、就业、安居等问题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大学生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思考;极少数党员领导干部违法犯罪、失职渎职、以权谋私、大肆铺张、不考量人民利益等问题产生了不良影响;当下学界的一部分人对党史国史中涉及的人物与事件以诸如“重新评价”或“历史反思”等方式极尽抹黑之能事,崇尚西方国家自由主义发展道路,误导青年学生。

当前中国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社会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孤立主义蔓延,挑动文明仇恨、扩大文明优越等思潮死灰复燃,全球各种思想全面交锋,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激烈,国际安全风险点增多,国际体系面临新挑战。面对复杂形势,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因势而新,而开展“四史”教育,就是应对新的外部环境变化的必然要求。“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教育引导全党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不断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历史定力,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6],高校要旗帜鲜明地教育广大青年学生以正确的历史观抵御各种思潮的侵蚀。

二、高校大学生“四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目前高校大学生“四史”教育中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四史”教育的目标、机制、内容和方法等几个方面。一是“四史”教育目标的针对性还不够强。在教育目标上,一些高校把“四史”教育等同于一般的历史教育或者偏重专业课教育,对“四史”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多是知识和理论的灌输,忽视情感、信仰和行动的培养,造成“四史”教育内化环节和外化环节出现一定程度的脱节。二是“四史”教育的机制还不够完善。不少高校没有成立“四史”教育的领导机构和教育的实施机构,只将教学活动放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学系(部),还有学校把大学生“四史”教育职责放到学工部或校团委。在运行机制方面,没有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在保障机制方面,缺乏基本的经费和人员保障,“四史”教师配备数量不足,缺少专门的师资力量。另外,“四史”教育的评价机制亟待完善,“四史”教育的考核要突破原有政治课程的考试方式。道德层面考核在操作时应从教育内化的程度和外化实践的深度整合上入手,不能简单通过分数检验“四史”教育成效。三是对理论教育重要支撑地位认识不足,“四史”教育方法的创新性和时效性不强。理论教育的形式不够丰富,与当代大学生的现实需求结合不够密切;缺少高水平的符合大学生需求特点的“四史”研究成果。四是少数高校对大学生“四史”教育的方法创新性不够,传统的“四史”教育模式始终占据主流,较多采取单一的理论知识灌输。课堂外,多停留在举办几场报告会或组织几次参观活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与现实需要和“四史”教育模式之间出现了脱节。

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复杂的社会环境、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给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带来挑战。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思想尚不够成熟,政治判断力不强,容易对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放松警惕,对西方的资产阶级价值观免疫不够,造成国家主权意识淡化、社会责任心弱化,不关心集体,产生精致利己主义思想。同时,大学生在自身政治稳定性和理论素养上的欠缺,以及社会锤炼经验的匮乏,再加上受到来自社会、家庭等一些非积极因素的影响,缺少正确的引导,缺乏“四史”学习热情,这些都会影响“四史”教育的成效。

2.高校开展“四史”教育质量不高,落实落细不够。一是人才培养存在功利倾向,“四史”教育不受重视。表现在课程学时分配不够合理,政治理论课内容多,相对课时安排少;学生培养教育途径单一,缺少实践教育,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不够紧密,这些导致高校学生“四史”教育效果不佳。二是校园文化中“四史”元素不足,“四史”教育氛围不浓。一些高校在“四史”教育过程中相关校园文化建设缺失。高校没有将“四史”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没有将其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影响教育效果。三是“四史”教育队伍建设投入不足。一些高校“四史”教师配备数量不足;少数教师对如何将“四史”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研究不够,缺乏必要专业素养,没有形成“四史”教育的合力。

3.“四史”理论研究的成果转化不能满足高校师生的需求。随着高校“四史”教育的逐步深入,学习教育活动越来越期待该领域提供更高水平的学术研究著作。加快理论研究成果转化速度,推出一批质量高、师生喜爱的专题研究著作,是做好“四史”教育的先行条件,也是做好理论教育的重要基础。

三、新时期开展大学生“四史”教育的路径探求

(一)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功能

课堂始终是高校学生接受“四史”教育的重要阵地,课堂上的“四史”教育始终有着强烈的权威性、针对性、系统性。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四史”教育主渠道,可以帮助大学生充分掌握“四史”的主要线索,进一步深化对相关知识的认识以及对相应理论及其实践的认识,不断强化学生爱国情怀,更加坚定“四个自信”,让高校大学生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为保证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发挥到位,目前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推进:

1.加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力度。首先,要树立“四史”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石的教育观念,积极构建“四史”教育的立体化育人模式,建立宣传机制,形成高校“四史”学习教育的良好氛围。其次,要整合课程中“四史”教育的内容,开设必修课或选修课,推进“四史”教育课程化,结合专题化教学,优化整合“四史”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有效统一。最后,要通过对常规学习方式的变革,让课堂教学的主体完成从老师到学生的转变,强化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能动作用;通过开启学生对热点话题的辩论活动,鼓励大学生积极思考,提升学生对事物和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

2.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四史”教育工作队伍。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是“四史”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也是开展“四史”教育的人才保障,要采取切实措施把这支人才队伍建设好。担负“四史”教育教学的教师应潜心钻研“四史”,下真功夫提升自身“四史”教育教学能力和学术水平,努力成为大学生学习“四史”的榜样和标杆。

3.坚守课堂教学原则和纪律。第一,要始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高校在开展‘四史’教学过程中,首要的就是把握其政治性,必须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7]“四史”教学要引导学生做到两个“深刻认识”,即:深刻认识现代中国的发展脉络;深刻认识中国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此,课堂教学要把握好当代中国发展的整体线索,讲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历史观。同时,课堂教学要对大学生关心的国际国内热点问题答疑解惑,以史为鉴,帮助学生认清当代国际国内发展趋势,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努力奋斗。第二,要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党和国家发展历史过程中取得的重大成就,要让学科专业建设与社会实践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

4.将“第二课堂”融入到“四史”教育中。“四史”教育要和学生社团工作,各类校内竞赛、学术交流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营造学习“四史”的良好气氛,让教育学习活动拥有更强的吸引力。“四史”教育要把以社会实践为主的“第二课堂”和以理论教学为主的“第一课堂”充分融合,使“四史”教育学习活动多层次、多角度展开,更加具有立体感。

(二)发挥理论教育的重要支撑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深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认识,教育他们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分析世界,真正搞懂面临的时代课题,深刻把握世界发展走向,认清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让学生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科学思想基础”[8]。“四史”教育不仅是历史教育也是理论教育。理论上自信,才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对理论真学真信真懂真用,才能真正指导工作实践。

大学生通过“四史”理论学习,可逐步提高对社会现象的本质认识,增强改造社会的能动性。“四史”理论的学习可以帮助大学生从更为客观科学的角度来理解、辨别和认识身边的事物及其本质,提高大学生的思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较于多类型的教育模式,理论教育在思想性理论性政治性上更具有优势,这也是理论教育成为高校学生“四史”教育主要支撑的原因所在。但在当下以课堂为基础的讲座和培训等理论教育活动中,教育内容体系不够完整,教育形式吸引力不足,大学生参与度不高,对大学生的影响力有限。可从三个方面改进:一是引导高校学生学好经典著作。组织大学生认真学习研读《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有关“四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1949-2019)》《新中国70年》等理论书籍,从中汲取力量,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二是积极推进“四史”理论研究。习近平总书记说:“思政课教师的历史视野中,要有5 000多年中华文明史,要有500多年世界社会主义史,要有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要有中国共产党近100年的奋斗史,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的发展史,要有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史,要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9]高校应组织专业骨干教师编写适应大学生多层次需要的“四史”文献和读物,为大学生“四史”理论教育打下坚实基础。三是要提升高校学生“四史”理论学习的主动性。遵循当代青年的思想行为特点,理论教育要尝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师生互动交流与情感交流,让大学生主动加入、自觉融入,成为教育教学的主体。在学习教育过程中,通过把“四史”理论知识与当今国内国际热点问题、与时代发展和大学生的历史使命相结合,培养其问题意识、时代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其探究问题、提出解决问题思路的能力。通过常态化的“四史”讲座培训等教育活动扩充理论教育对象的覆盖面,在保障学生党员及预备党员的理论教育的同时,也要吸引其他大学生参与进来,提高理论教育的辐射力、影响力、感染力。

(三)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0]高校开展“四史”教育必须要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教室、图书馆、办公楼、学生宿舍、餐厅、宣传栏等硬设施,把中国共产党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会议、新中国建立和建设中的重大成就、改革开放标志性事件绘制成图片,张贴在宣传栏和建筑物室内合适位置,通过直观图片营造“四史”教育浓厚氛围。同时,要充分优化校园文化软环境,把“四史”教育元素融入校园文化中,做好“四史”教育进校园网、新媒体等工作,鼓励大学生创作“四史”题材的文艺作品等,让“四史”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让红色基因、革命精神传承下去。

高校应积极探索借助网络和新媒体开展“四史”教育,提升“四史”教育在学生群体中的受欢迎度,使教育效果更佳。在“四史”学习教育中,网络教育要发挥校园网的主阵地作用,让校园网络成为全新的“四史”教育中坚力量;要利用好高校的官微、官博等载体,开设“四史”教育的专栏或专题,丰富教育内容,使教育活动多元化、多维度展现。

高校“四史”教育要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理论教育需在课堂教学主战场重点铺开,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也是必备条件,这些要素相辅相成,只有充分发挥这些因素的作用,“四史”教育的效果才能得到保证。高校“四史”教育就是要让广大青年学生守住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四史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高举队旗学“四史” 红色基因我传承——“四史”教育教你一招
小主播上微课 团队员学四史
队史连“四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聊斋志异》与前四史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