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比较

2021-01-16杜倩

公关世界 2021年24期
关键词:中德高校

杜倩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在全世界教育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实施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各个国家都积累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的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虽然中德两国不同,但不同的政治制度和主流意识形态主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严格形势复杂的新时期,更加系统化的理论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德国具有重要意义和研究价值。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丰富经验和成功实践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启示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中德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比较

一、中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异同点

1.中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相同点

(1)重视课程作为主渠道的作用

中国高校思想政治课堂承担着对大学生可以进行管理系统的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基础教育的任务,承担着促进大学生成长和培养人才的重要作用,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德国也同样把政治理论课视为重要渠道,“政治教育”在德国全部联邦州里具有强制性,在德国,政治教育主要通过政治和历史两门课程进行[ 1 ]。通过对多种学科和专业课的渗透,以及对大学生进行课程理论教育即发挥“课堂”的主渠道和前台功能。

(2)重视综合多种教育方法

我国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中一般使用对比教感染教育法、科学理论教育法、管理教育法等教学方法。德国高校总体使用活动教育、理论教育和心理咨询的教育方法。

(3)重视心理咨询教育方法的应用

近年来,中国和德国高校都特别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身体固然重要,但心理健康也不应被忽视。在面对援助学生解决心理冲突和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的问题上,两国的学校都投资于心理咨询结构,以确保学生心理健康和发展健康的个性。

(4)重视教育与实践相结合

中德两国的大学不仅注重校内教育,更注重学生的校外实践。社会生活实践在对大学生进行管理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但能在学校更好地培养大学生呈现出高水平的道德建设,而且使其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水平。社会实践活动在中国和德国的高校中大范围传播,已然可见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地位。

2.中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不同点

(1)教育主导方式不同

许多学校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称为“两课”,是我国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教育方式更积极、直接、正式,更倾向于显性教育。德国大学没有专门的道德教育课程。德国大学善于在大学的其他学科和专业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他们认为,更好的是在实践中受到影响和感染,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加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此外,在德国大学中,通过企业、社会管理机构和团体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和政治发展的培训相对普遍,偏向于隐性教育。

(2)教育主体方式构成不同

我们大学的思政教师主要是兼职人员。在中国大学的培训人员中,主要是教授思想理论、政治理论、哲学、社会科学和其他的教育人员。德国大学教育团队的组成与中国大学有很大的不同。除教育工作者外,该教师系统还包括为会计管理学生工作的研究人员、职业指导和心理健康领域的技术人员、神职人员等;总的来说,兼职工人的数量更多。

(3)不同运用“灌输”教育

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所采用的理论教育法的实质是理论知识的灌输、单边和强制灌输[ 2 ],它很少考虑到有问题的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实力。在德国,灌输的使用主要是间接的,提高了教育者作为主体的地位。它能最大程度考虑其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并将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种间接灌输的优势在于,教育对象能够坚持自己的实践的同时,理解掌握相应“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二、德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我国的启示

1.发挥信仰作用,坚定推进信仰教育工作

信仰是人类社会发展取之不尽的动力,也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之务。在德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信仰教育作为一种主要教育方式,在其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信仰,促进国家发展,其有益经验值得借鉴。我们要坚持和信仰社会主义,大学生可以作为一个国家的棟梁,更应有实现发展信仰教育理论和实践的自觉。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就是一门信仰课,大学生不断吸收其蕴含的科学智慧以及强大的理论力量。只有通过这样,大学生才能坚持正确发展方向,彰显社会主义信仰的魅力。我们可以借鉴德国的方法,积极主动发挥理想信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功能。大力坚持“主渠道”和“主阵地”前提下,积极推动大学生的主义信仰教育。

2.增强“渗透”与“灌输”,显隐结合

通过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德国高校在实施管理思想政治发展教育中主要采取“显隐结合,以隐为主”的方法[ 3 ]。我国高校应积极采取德国高校的隐性教育的主要方法,显隐结合,增强灌输与渗透。结合我国高校实际,高校在坚持坚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地位同时也应把隐性教育方法重视起来。

3.发挥大众传媒功能,提高网络教育影响

在德国,大众传媒被称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之外的“第四权利”。可以说,德国政府非常重视大众传媒的作 用[ 4 ]。现在政府和高校领导逐步考虑关注到大众媒体的广泛影响,尤其是在高校培养学生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但远不及德国政府和大学。政府和高校应该紧紧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建设的契机,主动展开网络宣传教育,全面开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工作。当代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慕课、微课等在线课堂教学形式不断发展,丰富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一些教育教学名师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慕课平台,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方式共同发展。一些名师运用超级明星课堂学习、智慧课堂学习等各种教学软件,进行形式丰富多样的师生互动,完善教学手段,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从二维平面变为三维课堂教学空间。

4.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政治性和思想性特征,决定了讲授思政课应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的教学研究方法。坚持灌输与启发的统一,正确认识理論的灌输方法是前提。成功的灌输离不开正确的方法,那就是不断提高“灌输”的艺术素质,坚持灌输与启发的统一,充分重视启蒙教育。思想政治理论和实践中始终注重教学内容丰富,促使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问题的研究、分析、思考,不断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水到渠成地得出以下结论,使学生在春风化雨、滋润心灵中提高掌握和运用社会科学理论的能力[ 5 ]。

5.建立健全高校心理机构机制

各种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作为培养和发展高水平素质人才的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对提高学习能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实现人生价值具有重要作用。对大学生社会心理健康素质教育的极高重视,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是高校人才培养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工作,为切实形成优质学生心理素质奠定坚实基础,健全人才管理和对国家未来建设研究。在大学设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已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

6.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团队

教师在课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在这些理论课程中,科学、完善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设计都应是教师主导设计的,需要更高的综合素质。在德国当大学老师不易,你必须有一个相应的最高学位。至少两年的工作经验;他们不是常年终任,在招聘过程中教学能力应该得到更多的提升。否则,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不足将被学校开除。

从对我国的分析以及教师资格的不完善制度、教师质量不平衡问题,这些问题一般难以满足教育和技术教育模式改革的要求,是限制学生在高等教育机构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的教学能力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提升方面具有关键作用。

三、结语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改革和创新,完善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借鉴其他国家有关成功经验,以提高我国大学生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工作水平。从中国的情况和大学人才培养的实际问题,吸取利用德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有利经验,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改进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信仰作用,坚定推进信仰教育工作;增强“渗透”与“灌输”,显隐结合;发挥大众传媒功能,提高信息网络环境教育活动影响;注重实效性,灌输性和启发性两者统一;建立健全高校心理机构机制;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团队。

(责任编辑:姜秀靓)

参考文献:

[1]唐克军.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时胜利,崔华华.中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比较研究[J].《探索》,2010(11):19

[3]田佳鑫.德国高校政治教育的经验与借鉴[D].长春理工大学,2017

[4]李萍.二战后德国政治教育研究[D].吉林大学,2020

[5]党评文.坚持”八个相统一”推动思政课守正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07):30

猜你喜欢

中德高校
鼓乐活动中德艺融合教育的实践探索
中德艺术歌曲之间的差异性及启示
从中德职业教育的对比与借鉴谈改进中职机械类专业基础课教学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德两国高校教师发展中心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