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科生学习性投入研究及对一流课程建设的启发

2021-01-15曹艳梅贾影董俊冯国臣范玲

教学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调查研究本科生

曹艳梅 贾影 董俊 冯国臣 范玲

[ 摘 要 ] 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国家一流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开发设计了北京交通大学本科生学习性投入调查问卷,分别从学业挑战水平、生师互动频度、主动合作学习水平、教育经历丰富度、校园环境支持度以及自我收获评价这几个维度,对北京交通大学本科生的学习性投入现状进行了调研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科生在学习性投入上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进一步反映出高校进行一流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需要从政策的引导、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创新等多方面加强本科生的学习性投入,加强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真正实现国家一流课程的内涵式建设。

[ 关键词 ] 本科生;学习性投入;调查研究;一流课程建设

[ 中图分类号 ] G642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05-4634(2021)06-0034-07

1 问题提出

2018年9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指出[1],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就必须坚持“以本为本”,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并将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明确确立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高等学校发展的根本任务。2019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其中明确提出了以“提升课程高阶性、突出课程创新性、增加课程挑战度”为内涵的国家一流课程建设要求[2]。一流课程是一流专业的基础,而一流课程建设的对象是高校学生。学生学习性投入的多少能够反映一流课程在建设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能够直接反映一流课程的建设效果,因此本研究通过开展大学生学习性投入研究,以期为国家一流课程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启发和思考。

国际著名学者Pace的研究发现[3],一旦学生进入大学,最重要的不是他们是谁或他们在哪里,而是他们做了什么。有“质量”的努力似乎是在大学里取得成就的关键。近年来,以生为本,以学为中心,关注学生,研究学习规律已然成为我国大学当前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趋势[4]。目前,在国外比较流行的大学生学习性投入研究当属美国的NSSE(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研究[5-6],它直接面向學生调查其在高校的学习投入状况及通过学习自身发展的程度,是美国的一项基于大学教育过程、关注大学生就读经验、旨在改进本科院校教育质量的评价项目。现阶段,大学生学习性投入的研究已经完全深入到了国内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的评估中[7-10]。近5年本科生学习性投入研究呈现出聚焦课堂投入的影响因素、关注课前学习中的学生表现、热议个人和院校背景特征三大热点与趋势,而且研究热点问题开始向着纵深方向发展[11-15]。

北京交通大学作为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其本科生的生源、在校学习情况、学习性投入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为优化该校学生学习经历以及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学习环境,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促进一流课程建设,本研究开发设计了北京交通大学本科生学习性投入的调查研究(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以下简称BJTUSSE),采用分年级随机抽样的方式,完成对其本科4个年级学生的抽样调查,并利用统计工具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研究结果不仅可以为同类院校的本科生学习性投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而且能够对一流课程的建设起到重要的启示作用。

2 BJTUSSE研究工具及有效性检验

2.1 BJTUSSE问卷设计及样本数据

北京交通大学本科生学习性投入的调查研究(BJTUSSE)的数据采集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问卷针对该校本科生的具体学情和学习特点,以国际流行的“全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NSSE”[16]为蓝本,同时借鉴清华大学组织开展的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CCSS[17]及高等普通院校的相关研究成果[18-19]设计而成。BJTUSSE问卷主要包括学业挑战水平、生师互动频度、主动合作学习水平、教育经历丰富度、校园环境支持度五个维度以及“收获自评”模块,并结合斯格费利的UWES-S学习投入量表[19]设置了从低到高依次为“没有、较少、一般、较多、很多”等诸如此类的1~5分制选项。本问卷共包含61道题,其中前11道题为测试者的基本情况采集,属于五个维度的共43道题,最后7道题属于学生的自我收获回答部分。

2018年11月~2019年6月,对北京交通大学大一至大四不同专业的本科生进行了全面的BJTUSSE问卷调查,获得有效问卷1 644份,样本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本次调查问卷共覆盖了13个学院,各学院的人数及所占比例如图1所示。

2.2 BJTUSSE问卷的信度检验

调查问卷的信度是指问卷的可靠程度,主要表现为检验结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可靠性系数愈高即表示该测验的结果愈可靠。本文采用目前检验信度最常用的方法“克隆巴赫系数检验”(Cronbach's Alpha-信度系数)[20],其计算公式如下:α=KK-11-∑S2iS2x(1)其中,K为量表中题项的总数,S2i为第i题得分的题内方差,S2x为全部题项总得分的方差。

一般地,Alpha系数-α值的范围在0到1之间,专家研究表明:α值大于0.9表示调查问卷及调查结果的信度很高;α值界于0.8至0.9之间说明调查结果非常好,表示信度可以接受;α值界于0.7至0.8之间说明调查结果相当好,表示问卷有些题项需要进行修正;α值界于0.65至0.70间是最小可接受值,表示问卷有些题项可能需要删除;α值低于0.65,表示信度非常低,问卷最好重新设计或放弃。表2给出了由公式(1)计算所得的本调查问卷每个维度的信度系数及总体信度系数。

由表2的数据可看出,本次调查问卷的总体信度系数α=0.932>0.9,并且各维度的信度系数均大于0.7,充分说明BJTUSSE调查问卷的信度很高,数据的可靠程度好,结果稳定。

2.3 BJTUSSE问卷的效度保障和检验

本研究在对信度进行检验的同时,分别通过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对问卷的效度进行了有效保障和达成情况检验。

1) 内容效度。内容效度可以通过规范细致的研究程度得以保证。在BJTUSSE问卷编制过程中,多次对一线任课教师、教务处管理人员、大学生群体进行访谈,开展社群活动,请他们对问卷项目的适合性、代表性、内涵及表述方式等方面进行评价和修改,能够确保问卷内容比较全面准确地反映大学生学习性投入的内容。

2) 结构效度。本研究通过因子分析方法对问卷进行结构效度的分析,即基于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比较变量间相关系数以及是否适合作因子分析。

KMO统计量一般取值在[0,1]之间,当所有变量间的简单相关系数平方和远远大于偏相关系数平方和时,KMO值接近1。KMO值越接近于1,意味着变量间的相关性越强,原有变量越适合作因子分析,问卷的结构效度越好;当所有变量间的简单相关系数平方和越接近0时,KMO值越接近0,意味着变量间的相关性较弱,问卷的结构效度越差。Bartlett球形检验用于检验相关阵是否为单位阵,即检验各个变量是否各自独立。表3给出了BJTUSSE问卷量表的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计算结果。

从表3可以看出,KOM值为0.937>0.9,说明非常适合作因子分析,即问卷的结构效度非常好。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的Sig=0.000<0.001,即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0.05的Bartlett检验,问卷调查的效度较好,数据非常适合作因子分析。

3 本科生学习性投入的调研结果分析

本研究采用IBM-SPSS-Statistics26作为数据处理软件,对测量结果作统计分析。本科生学习性投入的总体情况由调查问卷六大模块得分的平均分表示,其理论平均值为3.0分。

3.1 各维度量表项调研结果的分析

图2给出了所有题目的得分情况,其中横坐标对应各个维度题目的编号,纵坐标为其得分值,对应纵坐标3.0的粗虚线为理论平均值。为进一步比较学习性投入情况,将得分排名前10位和排名后10位的题目分别列于表4和表5中。

由图2和表4所列的调研结果可以看出:

1) 在这五大维度内,学习性投入得分最高者对应的题目为“学业挑战水平”中的“本学年你完成的所有作业中,自己独立完成的比例大约占多少?”,4.27分说明了在完成的作业中,本科生自己独立完成的比例位于“40%~60%”(4分)和“60%以上”(5分)之间。

2) 大部分题目的平均得分都在4.0以下,有些甚至在理论平均值3.0以下,尤其在“生师互动频度”和“教育经历丰富度”这两个方面。

3) 在“学业挑战水平”这一维度内,“你在选择一些专业选修课时,影响你选择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的得分为3.68分,答案介于“教师的影响”和“个人兴趣”之间,说明本科生在选课时不是一味追求容易通过、凑学分等,而是非常理智和客观的;但是该项的标准差也较大(1.269分),说明填答情况具有不小的离散性。

4) 排名前10位的题项中,有5项都涉及到了“主动合作学习水平”这一维度,并且标准差比较接近,均在1.0左右,这说明大学同学之间关系融洽,比较容易开展学习合作交流活动,这也比较符合我国大学生心理和日常生活常识。

5) 在排名前10的题项中,有1项属于“校园环境支持度”,即“如果有机会,你是否会向其他人推荐现在就读的这所大学?”该题得分3.63,表明学生对该校还是有一定的满意度。

6) 对于问题“你与大多数任课教师的关系(总体上)如何?”,得分介于“一般”和“良好,有亲切感”之间,且标准差为0.636,说明学生关于这个题的答案比较集中,离散程度小,进一步反映了教师在教学上具有较高的责任心,认真对待大部分的学生,本科生与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比较融洽。

7) 排名前10位的项目中,有1项属于“教育经历的丰富度”,对应的题目为“你经常参加课外活动(如学生会/團委、社团、运动比赛等)吗?”平均答案介于“有一些”和“经常参加(被动参加)”二者之间,这说明本科生在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还不是很够,反映出各单位与社团组织的针对本科生的活动在吸引力方面还有待突破。

从表5给出的得分排名较靠后的一些题项来看,本次调查结果还反映出以下几点。

1) 该校本科生学习性投入程度最低的项目主要集中在“教育经历丰富度”和“生师互动频度”这两大维度上。

2) “生师互动频度”得分较低说明了该校当前课程教学环节中学生与教师缺乏足够积极的交流和沟通,学生的主动性还需加强,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还有待改进。

3) “教育经历丰富度”中,得分较低的几项集中在“参加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获得专业资格证书”“参加竞赛或比赛等”“辅修第二语言或第二学位”这几方面,集中反映出该校学生在知识的广博度以及参加实践活动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4) 针对“本学年,你主动参与或聆听学术讲座、专题报告,或参加学术论坛的次数如何?”,学生的平均答案主要在1~2次,这也提示在开展针对本科生的专题报告、提前挖掘有科研兴趣的本科生方面还有很多工作可做。

3.2 年级对学生学习性投入的影响分析

由表1可知,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其他的取样人数分别为:442、595、445、149、13人,满足取样数据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对参与问卷调研的不同年级本科生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不同年级的学生对学习的投入程度是不一样的。

图3给出了他们的学习性投入平均得分。可以看出,本科生在学习性投入上,平均分随着年级增高而提升。一般来说,一年级学生刚从高中进入大学,高中的学习习惯会使其学习性投入程度较高,然而调查结果却显示一年级学生平均分最低。图4给出了大一到大四共4个年级在各维度上的得分比较,统计结果再一次明显反映出大一学生在“学业挑战水平”“主动合作学习水平”“生师互动频度”“教育经历丰富度”四个维度上的分值与其他年级相比都是最低的。

出现该现象的可能原因主要有两个:(1)由于数据取样时间为11月份,此时大一学生刚刚入学两个月,他们还没有完全适应大学生活。大学生活的自由度要比中学大很多,致使一些学生比较迷茫,缺少明确的学习目标,再加上自我管理能力稍差,导致学习性投入降低。(2)一年级学生主要学习基础课,参与社会实践、研究学术等活动的机会不多,他们还不善于利用课上课下与教师、辅导员、班主任进行沟通交流。

大学一年级是大学学习生活的开始,是比较关键的一年,因此让大一学生由中学学习状态平稳过渡到大学,并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的节奏和学习方法,是任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及相关工作人员的一项比较重要的任务,也希望相应管理部门在这方面制定相应政策,采取相应措施,有意识地培养大一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时间规划能力,引导他们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为之后的大学生活打好坚实的基础。

3.3 综合成绩排名与学习性投入的关系分析

为探究学习性投入的程度是否会影响学生的综合成绩排名,本研究进行了二者之间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其中标准差反映了调查问卷结果数据集的离散程度,F值是通过数据计算出来的检验值,Sig是检验的显著性。本研究取统计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为0.05,Sig小于0.05则意味着统计检验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从数据可以看出,本科生学习性投入与综合成绩的排名之间具有显著差异性,说明它们存在明显的相互影响关系。

图5进一步分析了处于各个范围综合成绩排名的本科生所对应的学习性投入得分情况。可以看出,学习成绩位于90~100分的学生的学习性投入平均分值明显较高,随着学习成绩分数降低,其学习性投入得分也随之减少。

4 本科生学习性投入研究对国家一流课程建设的启发和思考  2020年,教育部认定了首批国家一流课程的建设,开启了高校一流课程建设的高潮。一流课程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化学生的参与式学习和融入式体验,从两性一度、融合创新、课程效果、持续改进等多个方面对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6)。

本研究运用BJTUSSE调研工具进行了调查,获取第一手数据资料,并分别从学业挑战水平、生师互动频度、主动合作学习水平、教育经历丰富度、校园环境支持度五个维度以及收获自评模块分析研究了北京交通大学本科生学习性投入的现状。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学习性投入的“学业挑战水平”能够反映课程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体现课程的高阶性和挑战度;“生师互动频度”不仅能够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而且能够反映课程思政、新型教学等在教学过程中的融合创新程度;“教育经历丰富度”和“校园环境支持度”则能从侧面反映出高校为一流课程的建设所提供的教育环境;“自我评价”模块能够从学生的角度观察教育的效果。因此,本科生学习性投入研究与一流课程建设的内涵和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通过本次调研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目前该校本科生的学习性投入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进一步反映出高校进行一流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对于大学生的学习模式,一方面,调查结果显示了高校本科生同学之间关系融洽,比较容易开展学生间的学习合作交流,这给教师在一流课程建设过程中进行互动式教学和学生的参与式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支持和鼓励。另一方面,调研结果发现本科教学过程中生师互动频度频率不高,这不得不引起教育管理者和一线教师的思考。如果政策引导和鼓励适当,教师愿意在教学上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情怀,相信完全能够使课堂“活”起来,使学生实现从“学会”到“会学”进而到“乐学”的转变,真正实现一流课程的内涵建设。

学生的学习性投入会极大地影响其学习成绩及个人的发展,如何实现多维度多层次融合式教学,如何强化学生的教育丰富度,如何通过政策的引导、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创新等加强学生的学習性投入,如何针对“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较弱的学生开展重点帮扶,这都是在一流课程建设过程中进行教育改革的方向。

特别需要引起重视和思考的是,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寓德于教,及时与学生进行学术以及课程以外如理想、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互动,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教育的良性循环,真正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培养出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参考文献

[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EB/OL]. (2018-10-08) [2021-08-05].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10/t20181017_351887.html.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EB/OL]. (2019-10-30) [2021-08-05].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910/t20191031_406269.html.

[3] PACE C R. Achievement and the quality of student effort [R]. Meeting of the National Commission on Excellence in Education, 1982: 1-40.

[4] 史静寰,叶之红,胡建华,等. 走向2030: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之路[J]. 中国高教研究,2017(5): 1-14.

[5] EWELL P,MCCORMICK A C. The 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 (NSSE) at twenty [J]. Assessment Update, 2020, 32(2): 1-16.

[6] 马明远,李锦宏,董银丽. 美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研究及启示[J].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1(3): 158-160.

[7] 劉珊珊,吕林海. 本科生学习参与对其能力发展的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南京大学SERU问卷调查[J]. 教学研究,2015(5): 1-5.

[8] 史静寰. 走向质量管理:中国大学生学情调查的现状与发展[J]. 中国高教研究, 2016(2): 37-41.

[9] 常桐善. 中美本科课程学习期望与学生学习投入度比较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2019(4): 10-19.

[10] 王洋,胡庆喜,张浩.大学生学习性投入比较研究——基于C大学2019年CCSS调查数据的分析[J]. 高教论坛,2021(4): 104-110.

[11] 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 Engagement insights: survey findings on the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Annual results 2018 [R]. Bloomington, In: Indiana University Center for Postsecondary Research, 2018.

[12] MU L,FOSNACHT K. Effective advising: how academic advising influences student learning outcomes in different institutional contexts [J]. The Review of Higher Education, 2019, 42(4): 1283-1307.

[13] KEVIN F,ROBERT M G, POLLY A G.The relationship of first year residence hall roommate assignment policy with interactional diversity and perceptions of the campus environment [J]. 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2020, 91(5): 781-804.

[14] PAULSEN J,MCCORMICK A C. Reassessing disparities in online learner student engage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J]. Educational Researcher, 2020, 49(1): 20-29.

[15] 巩红冬. 本科生学习性投入研究的新动向及其启示[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21,40(1): 15-24.

[16] NSSE.Survey Instruments of 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 [EB/OL]. [2021-08-05].https://nsse.indiana.edu/nsse/survey-instruments/index.html.

[17] 清华大学NSSE-China课题组. NSSE-China 2010《问卷使用手册》介绍[Z]. 北京:清华大学“全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课题组, 2011.

[18] 唐巍华. 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生学习投入度研究[D].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 2011.

[19] 朱梦娇. 我国本科教学质量评估问题研究——基于学习性投入视角[D]. 杭州: 浙江大学, 2017.

[20] 张勇. 大学生自主性学习量表编制方法的研究[J]. 教学研究, 2010, 33(6):7-10.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the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idea, the student engagement of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is investigated by the self-developed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data analysis, in which five aspects are measured including level of academic challenge, frequency of student-teacher interaction, level of active cooperative learning, richness of education experience, the support level of campus environment, and self-evaluation of achievement. The results show there are still some steps to improve in student engagement, which reflects the necessity and urgenc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first-class courses. Furthermore,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effective reforms to improve the student engagement by guidance of policy, renewal of teaching ideas, and innov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strengthen the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of merging esthetic shaping, capacity cultivating, and knowledge imparting so as to realize the connotative construction of first-class courses.

Keywords undergraduates; student engagement; survey research; construction of first-class courses

[责任编辑 刘 冰]

猜你喜欢

调查研究本科生
能为与应为:从本科生成绩单看绩点制的功能
“Without Contraries is No Progression”: Contraries in William Blake’s “The Sick Rose”
An Analysis of the Absence of Maternal Care in The Bluest Eye
院士给本科生上课本不该成新闻
The Analysis of the Protagonist’s Pursuit of Self-identity in Invisible Man
本科生论文流于形式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
企业管理视角下村级财务人员素质研究
西安体院学院体育专业学生人生规划研究
西安市体育旅游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