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条件作业法在篮球教学中的运用
——以运球跨步急停、急起教学为例

2021-01-15张文华孔维勇

少年体育训练 2020年9期
关键词:跨步运球条件

张文华,孔维勇

(1. 南京市一中泰山分校,江苏 南京 210016;2. 南京市中华中学初中部,江苏 南京 210016)

学生篮球基本技术掌握不熟练或不规范会严重影响他们日后对篮球运动项目的学习与发展。条件作业法是指在体育教学中为掌握某一动作而设置的一定的作业条件,并把动作限定在一定的规格上,学生按照这种条件练习能够比较顺利地达到某一动作的要求。

1 条件作业法在篮球教学中的运用“三析”

1.1 析教材

篮球运球跨步急停、急起是初中教材中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也是较为普遍运用的篮球基本技术。以右手运球为例,运球跨步急停时,右脚向前跨出,落地时右脚后跟先着地,然后滚动至前脚掌,上体后仰,同时屈膝降低重心,左脚顺势跨出,两腿制动有力;按拍球部位准确,短促有力;跨步急停,手按拍球的前上方;运球急起时,蹬地有力,起动快,重心快速前移,按拍球的后上方,手、脚与身体紧密结合,协调一致。

1.2 析学情

篮球运球跨步急停、急起的授课对象是初中学生,对这一阶段的学生来说,男生的表现欲较强,学习兴趣浓厚,女生则由于技术储备不足和惰性较强表现为兴趣较低。在基本掌握高低运球和直线运球之后,才能学习好跨步急停、急起。但该技术对学生身体协调和控球能力要求较高,学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1.3 析重难点

1.3.1 教学内容的重难点重点:急停、急起时身体重心高低的掌控。难点:手触球部位,上下肢的协调配合。

1.3.2 教学方法的重难点重点:自主学习。难点:合作、探究。

1.3.3 教学组织的重难点重点:自主、合作学习中按要求完成练习内容。难点:学生自觉遵守练习要求及安全意识的提高。

2 条件作业法在篮球教学中的运用“三探”

2.1 探泛化阶段:创设运球跨步、急停急起自主学习的教学情境

在篮球运球跨步急停、急起技术教学的泛化阶段,学生动作缺乏一致性,易出现按拍球的位置不正确或步伐与运球的速度不一致,出现丢球等错误。本阶段利用条件作业法创设自主学习的教学情境,主要是规范学生的动作,在练习方式上采取的是不同技术的组合。

2.1.1 创设情境小游戏练习跨步急停步伐篮球运球跨步急停急起是运球与跨步急停急起的步伐结合,笔者根据跨步急停步伐的特点与“木头人”游戏相似,利用条件作业法创设“急停木头人”情境小游戏。具体操作如下。(1)上一步急停。两脚前后开立,左脚在前,离球一步距离。在学生听到教师口令后,右脚快速向前跨出,重心降低,手快速放在球上,左脚快速迈出,同时身体右转。(2)原地碎步接跨步急停。在练习“上一步急停”基础上加上慢跑。(3)学生后退3 步,做慢跑3 步接跨步急停。(4)组织木头人游戏。规则:学生站在距离球3 m 左右位置上做原地的小碎步练习,听到教师“鸣哨”,快速做上一步跨步急停动作,重心降低,手触篮球;教师背对学生,“鸣哨”后转身,观察学生是否做出规定动作。

2.1.2 “一心二用”的原地高低运球篮球运球跨步急停时,运球动作是由高运球迅速变为低运球,所以在练习跨步急停急起前,需要先复习原地高低运球,为后面的练习做控制球准备。重点是练习高低运球的球性练习,难点是高低运球转换时对球的控制。

条件作业创设练习情境操作:学生在进行原地高运球时,为了把学生的注意力从球上(学生习惯低头看球)转移到前方,教师在前面做出裁判手势或者分数,学生大声报出手势名称或数字,当听到“哨声”时,立刻变为低运球。学生在高运球变低运球时重心过低,要及时强调臀部的位置。

2.1.3 运球与急停急起步伐的结合教师讲解示范篮球运球急停急起动作,提示学生观察运球时的脚步动作和运球按拍位置的变化。组织学生练习原地运球接急停急起步伐,练习步骤与之前相同,由慢到快,逐步提高条件设置的难度。

2.1.4 行进间运球急停急起组织学生自主练习情境。条件设置:利用篮球场内的羽毛球场地线,由一端边线运球至另一边线,遇到羽毛球双打线做急停后接急起运球至下一个双打线。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练习情况,改变条件作业限制,设置为在行进间运球过程中听“哨声”做运球急停,运球2 次后快速做急起运球(图1)。此时不宜安排大强度的身体接触对抗,对抗形式应该采用自我对抗和心理对抗,以免学生出现过多错误动作。

图1 快速做急起运球

2.2 探分化阶段:创设运球跨步急停、急起的合作练习情境

在篮球运球跨步急停、急起技术教学的分化阶段,学生可以顺利地做出运球跨步急停、急起的动作,步伐和球速基本一致,能够挺得住,起动迅速。但是还不够熟练,易受外界因素干扰,所以本阶段仍需强化练习。

2.2.1 创设迎面运球接力比赛的练习情境利用条件作业法创设一个小团体的竞赛情境。条件设置:4 人1 组,各持1 球,篮球每条边线站立2 人;两边的学生同时迎面运球,当2 人相遇时击掌3 次后运球至边线后再击掌1 次,边线学生运球出发。以此类推,看哪一组回到原位用时最短。(图2)

图2 相遇击掌后运球至边线再击掌

2.2.2 创设技技结合的练习情境当学生动作练习到一定程度,就会有体验所学技术实际运用的欲望,所以笔者利用条件作业法创设了运球急停急起与投篮相结合的练习情境,以满足学生的投篮欲望。条件设置:运球至第一个标志桶前,做运球跨步急停,然后运球急起运球到第二个标志桶后,再做急停投篮(有能力的学生接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为了使练习安全有序,要求第一个学生投篮后离开篮下时,下一名学生才开始运球(图3)。在练习跨步急停、急起时,安排对抗强度适中情境,如可以安排2 人1 组的固定路线的攻防练习可以规定防守人消极防守。

图3 安全有序投篮

2.3 探自动化阶段:利用“条件作业法”创设运球跨步急停、急起的探究练习情境

在篮球运球跨步急停、急起技术的自动化阶段,学生熟练掌握了动作要领,能够做人球同速,且能灵活运用,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做出相应的处理对策。本阶段宜创设强化技能的练习情境,可以安排适合学生探究的情境。

2.3.1 创设模拟实战的练习情境篮球运动场上实战情况瞬息万变,要求队员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快速做出调整。运球急停急起是一项进攻技术,就要要求持球队员运球急停后,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向左或右或前3 个方向做急起,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分别设置3 条路线,使学生熟练掌握模拟练习,为实战运用打下基础。

2.3.2 创设实战演练的练习情境一项篮球技的练习,是为了在实战中熟练运用,当学生熟练掌握后就要融入实战中。例如,学生熟练掌握运球急停急起后,创设“一对一”教学比赛情境;或者加入同伴的掩护,形成“二打一”的局部小配合,甚至还需要结合其他技术融入战术进行综合运用。

2.3.3 创设体能与技能结合的练习情境急停急起对下肢的练习比较多,相当于做了大量的蹲起,下肢力量练习充分,而上肢力量没有充分锻炼。鉴于此,在安排体能练习时,做到既对上肢的补偿练习又加强运球技能练习,从而创设“螃蟹运球”的练习情境,即:手脚撑地,面朝上,将球置于腿腹之间,在篮球场地边线向另一侧边线移动,到先后快速运球返回。练习时加强对抗强度,学生根据情况随机应变。值得一提的是,每一阶段的练习只是有所侧重,并非割裂开来对待。

3 条件作业法在篮球教学中的运用“三利”

3.1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教师在创设篮球情境教学时要充分方能激发学生对练习的兴趣,生动有趣或者具有挑战性的练习情境,能够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动力,如本文中所创设的“迎面运球接力”比赛,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3.2 有利于规范学生的技术动作

技术的规范性有时只靠讲解示范并不能使学生完全理解,可适时利用一些限制性、诱导性的环境条件,构建有助于规范动作的练习情境,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难点,形成规范的动作技能。例如,笔者创设的“木头人”游戏,在游戏中做运球急停时,强调重心迅速降低,但要求臀部不要低于膝关节,就是防止学生出现“深蹲”而不利于急起的错误动作。

3.3 有利于促进学生技战术发展

一项篮球技战术的学习就是为了能够在篮球运动中运用,当学生的技术达到一定熟练程度时,在教学中创设模拟实战情境,有利于根据不同的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

4 结 语

篮球比赛可以说是瞬息万变,千锤百炼的训练就是为了实战中的良好发挥。当学生熟练掌握一项技术后,在教学中创设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在练习中主动地思考、探究技术技能在篮球实战中的应用与配合。

猜你喜欢

跨步运球条件
Usman’s Books乌斯曼的书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完形填空一则
幼儿园大班篮球运球活动的实践探索研究
篮球运动员行进间投篮跨步起跳能力的测量与分析
为什么夏天的雨最多
“双人运球”乐翻天
“虎虎生威”的隐含条件
认同或对抗——论执政条件下的党群关系互动
黄筝的诗(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