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贫困群众心理扶贫对策研究

2021-01-14封林秀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5期
关键词:贫困群众

封林秀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让中国人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但是在一些贫困地区,仍然有一部分人民群众面临着生产资料短缺、生产劳动能力不足、脱贫动力不足的问题,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进而享受现代化建设成果,这显然不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文就以贫困群众心理层面的问题为出发点,对增强贫困人口主体意识、加强对贫困人口的心理疏导、增加贫困人口社会认同感等一系列心理扶贫策略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贫困;群众;心理扶贫

引言

我国的扶贫工作持久而坚决,经过漫长的努力后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以精准扶贫、造血式扶贫为代表的各类扶贫新思想切实改变了我国扶贫工作状况,从根本上提升了扶贫工作的质量,让贫困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生产能力得到了增强。但是与此同时也必须要看到,时至今日仍有很大一部分贫困群众存在心理方面的问题,安于贫困、将贫困归于宿命的问题比比皆是,这对于长期脱贫致富十分不利。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有关人员应对贫困群众心理扶贫对策进行持续的研究。

1将心理扶贫纳入国家顶层设计

心理贫困是导致很大一部分贫困群众迟迟无法脱离贫困状态的主要原因,尽快加强心理扶贫,并将心理扶贫纳入国家顶层设计,是今后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的意识会对客观世界产生一定的影响,自然也会影响着贫困群众的行为,想要在心理贫困问题比较严重的今天实现心理扶贫,党和政府必须要从精神扶贫、物质扶贫两方面分别入手,不能只关注物质扶贫却忽略了心理扶贫,否则贫困群众将缺乏内在而持续的脱贫动力,给后续的扶贫工作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1]。第一,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战也取得了初步胜利,在这种情况下党和政府的有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尽快认识到贫困人口的心理贫困问题,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扶贫策略,对心理扶贫的目标、方法等进行细化,为心理扶贫提供理论上的支持。第二,要让心理扶贫政策更加灵活。基层扶贫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利用国家的政策法规,为贫困群众提供有效的心理疏导,并根据其具体问题进行帮扶和引导。第三,要加强基层扶贫干部的考核和监督,制定扶贫工作管理制度,将心理扶贫的效果与扶贫干部考核结果结合起来,从根本上解决扶贫干部不关注贫困群众心理状态的问题。

2增加贫困人口社会认同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标志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升,也反映了我党在经济建设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建树,但是与此同时这也体现出我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从这角度出发不难发现,很多贫困群众的心理问题,实质上就来自于社会发展不均衡、社会认同感比较低,在今后的工作中,扶贫干部、地方政府等都必须要扭转工作思维,在已经取得的扶贫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地区经济、行业经济的协调发展,解决贫困群众的主要心理问题。同时,还需要尽快加强社会公平正义建设,让贫困群众能够感受到社会发展为他们带来的切实好处,抵消他们对地区性不平衡的负面情绪,让贫困群众产生社会认同感和民族归属感,增加贫困群众心理资本、使之在脱贫之路上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确保心理扶贫的有效性[2]。

3加强对贫困人口的心理疏导

从实际工作经验来看,即使是在党和政府提供大量生产资料和致富渠道的情况下,也还是有一大部分贫困群众无法顺利脱离现状,这主要就是因为贫困人口思想观念比较消极、心理因素不够积极导致的,因此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并实现心理脱贫,有关部门及扶贫干部就必须要做好贫困群众的心理体验优化上,组织和提供心理干预,让贫困群众的积极情绪和竞争意识得到唤醒[3]。对因为心理贫困而致贫的群众进行筛选,对他们的心理问题进行集中研究,采取行之有效的心理帮扶措施,定期到帮扶对象家中进行走访慰问,除了要提供一定的物质资料之外,还需要和贫困群众进行心贴心的交流,消除干部与群众的隔阂,基层政府应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召开心理扶贫对策交流研讨会,组织专业人士对心理扶贫的方式和策略进行研究。同时,在心理扶贫的过程中,基层政府还需要加强学习与借鉴,对心理扶贫已经取得成效的地区进行学习,了解其工作方法和工作特点,并对其进行本土化改造,使心理脱贫方案更符合本地区贫困群众的实际需求,引导贫困群众产生追求美好生活、追求人生价值的想法,提升他们在扶贫干部支持下顺利脱贫的可能性[4]。

4增强贫困人口主体意识

在传统的扶贫模式下,贫困群众主要扮演着扶贫开发对象的角色,地方政府不断投入大量资金为贫困群众提供物质扶助,采取了“结对帮扶”、国家惠农政策、产业经济帮扶等一系列措施,这些尝试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随着扶贫工作的进步,这些短期性输血式扶贫策略已经不再具有合理性,尽快引导贫困群众产生劳动致富意识、解决其心理层面的问题,才能激发他们通过劳动迈进新生活的热情,扶贫工作才能起到长久效果[5]。在今后的工作中,扶贫干部必须要在适当地提供物质扶助的同时,对贫困群众的心理问题进行了解,并从鼓励贫困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为贫困群众提供心理访谈等方式,解决不良心理认知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使贫困群众成为扶贫活动的主体,增强他们对生活的主人翁意识,鼓勵贫困群众根据自己的能力参与到社会生产当中去,从根本上解决贫困人口心理层面的问题。

结语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建设成果、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的今天,党和政府始终未放弃扶贫攻坚,从政策、资金、干部队伍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持。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一些贫困群众之所以无法脱贫,主要是因为心理上的原因,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要增强贫困人口主体意识、加强对贫困人口的心理疏导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增加贫困人口社会认同感,保障心理扶贫的有效性,促进贫困人口产生自主脱贫的想法和积极性,实现精准扶贫、造血式扶贫的工作目标。

参考文献

[1]孙皖江,陈芳洁.贫困人口心理扶贫问题研究[J].知与行,2019(03):113-118.

[2]龚立新.心理扶贫:激发贫困者内生动力的新途径[J].天中学刊,2020,35(02):28-36.

[3]慕德芳. 加强心理扶贫 决胜脱贫攻坚[N]. 青海日报,2020-10-26(010).

[4]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陈雪峰. 在贫困治理中加强心理扶贫[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01-07(005).

[5]刘雨菲,马宁,王珮桦.思想扶贫在精准扶贫中的价值与路径探析[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21(05):247-248.

猜你喜欢

贫困群众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吃瓜群众的真相,你怎么懂
我国贫困高中生资助制度的建设
悬置的“贫困”:扶贫资金资本化运作的逻辑与问题
从权利观点分析中国贫困问题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5
各界群众参加陈忠实遗体告别仪式
农村留守老人贫困问题研究
牧民生活贫困问题研究
不怕群众找我,就怕群众不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