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事,在顺势而为

2021-01-14周航

商界评论 2021年11期
关键词:初创瓶颈创业者

企业做大做久,要经历无数次变革,跨越多次生命周期。每一次变革,就像是开车到了十字路口——如何决策才算明智?如何行动才有好成果?

顺为资本合伙人周航是一位连续创业者,他曾创办了红极一时的国内互联网用车平台易到用车,之后从创业者跨界投资人。所以,他能以创业者与投资人的双重视野来“重新理解创业”。

在他看来,所有企业的本质都是时代的产物,所有的企业都是大势所趋、应运而生、顺势而为的结果。

本文是周航“创业途中的思考”,一位经历过成功与失败的创业者和投资人的复盘与极其坦诚的反思,对于想要了解创业的人来说,是难能可贵的思考总结和经验分享。

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夜爆红”并不是企业成长的常态,不能根据“爆红”的速度去建构自己的创业路径。

不然,当你预设一件用两三年就能做成的事情,而事情进度没那么快时,你就会开始感到焦虑。

其次,要明白一夜爆红的企业,其背后一定历经百转千回的挫折与调整,你看到的只是爆红的结果,并没有看到努力的过程。

除了在速度上,创业者在规模上也容易有错误性的预设。

创业之初,大部分创业者会把自己要做的事情想得很大,把阵势拉得很大。但在创业的第一阶段,也就是企业从0到0.1的阶段,要特别小心这种做法。

因为初创企业,必然会面临“三无”状态:

一无:没有团队,即便有团队,其团队也不够健全或者不强大;

二无:钱不到位,没有足够的资金;

三无:没有成型的商业模式。

可以说,第一阶段从无到有的过程,是一个初创公司必然会面对的。而这个过程,跟一个孩子刚生下来不会说话、不会走路、不会吃饭是一个道理。

所以,创业者根本不用抱怨“我没有钱,没有人,什么都做不了”,而是应该重点思考如何启动自己的项目。

最小化启动

既然资源如此匮乏,生存环境如此恶劣,作为创业者,首先要做的就是保证活下来。

面对“三无”状态,解决办法就是把事情尽量做小、做少,而不是做大。

做小和做少,并不是说先赚点钱让自己活下来,保证盈亏平衡就好了。真正让你活下来的,是你能够创造出足够清晰的用户价值。

因此在启动阶段,要把产品刻意往小了做,也就是“最小化启动”,有意识地把事情做小,而不是勉强做大。

然而,大多数人都是后者的思维,总觉得企业做大才是对的。实际上,做大是最后的结果,而不是方式。

以易到为例,我们的初心很好,就是想要创造一种新的东西,希望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拥有私人专车,于是我们做了什么呢?

我们做了很复杂的系统,司机端App、用户端App,还做了一套撮合系统、一套计费系统、一套支付系统。

启动时,我们一共有20多个程序员,他们的水平都不错,但是很难平行推动这么多事情,所以说易到当时的成长速度是有问题的。

现在来看,我们应该把事情做得更小、更少一些,不需要去理会外界对易到有没有商业模式的质疑。

很多时候,创业者觉得自己必须讲一个大故事,才能吸引别人的关注,才有资本愿意投资,才有人才愿意加入。

如此一来,做一件事情就变成了都在追风口、说大话,然后希望通过一个大故事吸引资源、吸引人,再把事情做起来。其实,现如今很多创业者都是这样想的。

實际上,在0到0.1这个阶段,创业者首先应该考虑的是有没有清晰的用户价值,然后才是成长速度够不够快。在这个阶段,只有用户价值和成长速度才是创业者最应该关心的事情。

加速度比初速度更重要

我一直在强调做小,究竟怎么才能做小呢?做小了之后公司又该如何成长?

我的观点是:加速度比初速度更重要。我们总是希望企业有很大的初速度,希望一出生就很耀眼、业务好,处在万众瞩目的跑道上。

事实上,过去我们看到的一些企业刚开始确实因为所在的跑道好,创始人背景好,有很多的资金投入,但做着做着公司就倒闭了。

这样的案例很多,为什么会这样?

如果画一条成长曲线,一种是一开始起点很高,即初速度很大,但它一直保持着很平或者很低的增幅;另外一种是一开始接近于零,初速度很小,但是加速度很快。结果可想而知,一定是后一条曲线远远超过前一条曲线。

所以,加速度很重要。如果你在进步,天天都在成长,那么你很快就会超过一个起点很高的公司。

易到也是这样。2014年易到和优步谈合并的时候,我们互相开放过一段时间的数据。

当时优步的数据并没有很好,跟其几百亿美元的估值是不匹配的。但他们始终强调一件事情,就是对比微软、谷歌和脸书的成长速度。“优步是美国科技界有史以来成长最快的公司”,这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现在比规模大小,只是在看存量。对于一个处于0到0.1阶段的初创公司,存量并没有那么重要。

总之,持续进步的力量太惊人了,哪怕起点再低,天天进步,用不了多久就能超过别人。

没有绝对的坚持

对于一个初创公司来说,成长速度很重要。反过来看,如果一个初创公司成长得慢,创业者就会开始对自己产生怀疑,觉得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创业者产生怀疑很正常,这时我们只需要判断这件事情应不应该继续坚持,这还是得回到成长速度上。

初创公司成长很困难,这说明是有问题的。就好像刨地,刨了半天一点不动,那么不是地太硬,就是地方不对,要不然就是锄头不好。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坚持刨,意义也不大,不仅消耗了体力和资源,最后你还是会放弃。

遇到这种情况,你肯定得停下来,同时认识到“停下来”是正常现象。

有时候创业者会有一种这样的心态,觉得放弃了既没法跟员工交代,又没法跟投资人交代。但是,当你心里也没谱,可还是忽悠团队,说“没问题,跟着我走,最后一定能走出来”,这种打鸡血的方式对于真正解决问题其实没多大用处。

停下来,并不代表放弃。

创业遇到走不动的情况很正常,没必要坚持说“这条路一定是对的”。初创公司找错方向很常见,这个过程中没有绝对的坚持,更没有必要心存侥幸地坚持。

当然,如果你真的很笃定,看到了这条路的光亮,那么就继续走下去,哪怕你的判断最后是错的,也死而无憾。

但如果心里没那么确信,只不过是觉得应该要坚持就命令自己相信它,这是没有力量的,因为真诚比什么都重要,更不能拿“坚持”去忽悠团队。

当你不确定方向的时候,最好先验证你的设想,但是不要忘了初创公司是没钱的。

如果心存侥幸,做了一段时间之后才发现不对,于是彻底否定正在执行的A方案,马上转为B方案,那你又怎么能证明B方案一定是对的呢?

这个时候人的心态特别容易焦躁,特别容易出现赌徒心态,觉得既然前面都输了,就把所有的钱放到B方案上。

任何事情在未经证实前最好不要大规模投入。作为初创公司,我们不能按照大体量公司的打法去规划自己的成长路径。

当然,在融资的时候,创业者还是需要想办法融更多的钱,不管有多少,都要记住:钱是有限的,所以要特别谨慎地花錢。

基业常青

“基业常青”和打“持久战”是有相通之处的。

我认为,它不仅适用于初创阶段的创业者,也不只适用于已发展起来的创业者和企业家,还适用于所有人。

举个例子,如果你要活120岁,那么就可以不在乎现在的时间表,不一定非要在30岁成功、40岁实现财务自由或者成功。

对企业来说也是一样的,如果一个企业能做300年,那么也不急于一时之功,不需要今年或明年马上就做到成功。

当我们把时间感拉长了,就会发现很多事情做起来更从容。

你可能会疑惑,我刚才还在说要追求加速度、成长要快,现在又要把时间感拉长,要从容,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其实并不矛盾。

从我个人来说,当我把自己的时间感拉长了之后,我得到了一个全新的感悟。

原先我特别反对所谓的“基业常青”,但当我自己的时间感改变之后,我突然理解了:基业常青并不是在提倡保守,而是一种生存哲学,一种更积极的态度。

基业常青不是为了“常青”而去躲避风险,而是站在未来考虑现在。

如果用未来的视角审视现在,你会为了未来那个时代思考今天该做些什么,提早为未来做好准备,用更积极、更勇于探索的态度经营企业,这才是基业常青的方式。

当企业面临低谷时,首先,不要因为暂时的挫折和困难,就忘记了提高公司价值的根本使命。

因为身处低谷时,公司表面上的财务安全和公司价值相比,依然是价值最重要。

究竟什么是公司价值,公司价值最终通过什么体现?

我觉得公司价值会体现在业务本身有没有用户价值,即有没有为足够多的用户提供了真正的价值,以及价值是不是足够大。

过去几年,我们确实比较容易受到竞争、投资、增长等方面的压力,可通常大家却选择在营销端做太多粗放型的投入。

大量烧钱到底有没有创造更好更大的用户价值呢?

不能说一点没有,但往往耗费太多精力,事倍功半,甚至会陷入泥沼。如果吸取教训,未来我们面临的挑战就是扎扎实实地为用户创造价值,从而体现公司价值。

同时,还要下苦功,把融到的钱更多地用在打造公司的核心业务上,提升为用户价值服务的核心能力,而不是简单地在营销上烧钱。

我们也不是要去“冬眠”,而是要更坚定地投入,下更多功夫去做好这件事。

为此,我们要更勇敢地争取资金,用更符合现实的方式去融资甚至可以降低身段去融资,争取得到已有投资伙伴的理解和支持。用好融资的钱,扎扎实实地把公司的价值做出来。

我相信,只要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把方向和未来想清楚,任何一家踏实的公司,都能够取得投资人的理解和支持。

老投资人是企业最好的朋友,他们已经真正和你站在一起了。他们陪你走过了一段路程,所以更了解你。

所以与其寻找新的投资人,把希望放在用一个崭新的条件去吸引新的投资人,不如继续用心取得老投资人的支持,一起走过这段艰难的岁月,迎来的肯定是双赢。

保持清醒的认识

在公司处在瓶颈期时,要重视的第一点是:要清醒地认识到,公司处于瓶颈是一个正常状态。好比一个人会生病、青春期会长痘,这都是一个必然会经历的状态,所以不需要过多为此焦虑。

只有当我们保持清醒,才不会陷入团队之间的相互埋怨,否则离心力或者内部的怨气会进一步加剧矛盾,从而导致团队散了,无法突破瓶颈。

当你知道自己遇到了瓶颈,肯定会希望有所突破,那么要注重的第二点是:不要指望企业能快速突破,瓶颈就是一个漫长的隧道。

也就是说,当意识到公司正处在一个瓶颈期的时候,就像火车进入隧道里,即便火车在隧道里只穿行10分钟,对你来说也会感觉很漫长。但是,我们不能一味地指望火车很快就从隧道中过去。

这时候,我们必须要乐观,笑对瓶颈,享受一下黑暗的隧道。

不急于突破瓶颈,但我们也要想办法去突破它,这也是我要说的第三点:不要急于否定自己全部的过去,认为过去哪儿做错了,哪儿做得不对,其实并不是,可能就是时机不到。

比如易到,我们曾经为了支付的问题纠结了好久,想了好多办法。

曾经,我们一直想解决支付的问题,想用SP(服务提供商)的方式发短信确认,再找中国移动代扣话费,弄个移动卡、神州行充值,再与信用卡直连,诸如此类。

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会发现当时的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还没有建好,移动支付的条件没有到来,无论我们多努力,也是事倍功半。

所以,我们当时就应该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本身是,移动支付和移动互联网的基础设施不完善。而在这种基础环境下,我们最应该做的不是解决支付问题,而是让用户先享受这个服务,直接线下支付。

至于这个服务是不是通过我们完成闭环,没那么重要。至少我们实现了部分价值,让用户通过一部手机打到了一辆车。

甚至在当时的条件下,我们干脆就只做连接,交易、计费都不用做,这就已经完成了我们应该做的事,剩下的就是等待时机成熟了。

我比较同意雷军的一个观点:顺势而为。如果这个“势”不到,做很多东西都会很累。上山推石确实很累,走一步退两步,你觉得付出了很多努力,但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

举个例子,早期的外卖网站,虽然找到了用户的痛点,即点餐、送外卖,做得也还可以,但是为什么那一批网站没有做起来,反而现在的美团外卖、饿了么做起来了呢?

因为做互联网的不能跑得慢,我们必须跑得足够快,不能觉得遇到瓶颈,又想着做的事很伟大、很复杂,因此就心安理得地慢。

当慢了的时候,就要及时做出调整,尤其在瓶颈阶段,我们必须做出各种各样的调整。

战略摸索期应如何调整?

既然是瓶颈,你就要踏入另外一条路,也就是战略摸索期。所谓摸索就是你根本不知道哪条路是对的。

在这个时候,团队往往自己搞不定,他们会天真地认为CEO能告诉他们走哪条路,但是CEO也是普通人,他可能也会迷惘。可团队不会这么想,反而会觉得CEO不能指出道路,就是CEO的不对。

所以,越在这个时候,CEO越应该告诉大家,我们现在就是处于一個迷惘期,需要我们整个团队一起去摸索,一起来探索,这并不是我一个人的责任。

要注意,一般遇到瓶颈,我们总以为既然是现在有问题,就贸然否定现在执行的方案A,认为应该走方案B,但其实也没有人知道方案B一定是对的。

再者,方案B并不是唯一的选择。我们可以看到同样的一类企业,虽然同时出发,但是它们后来长成的样子可能完全是不一样的,它们自己的选择决定了未来的路。

所以,我们寻求成功的过程,没有标准的答案。想明白这一点,对处在瓶颈期的我们会有很大帮助。

你会发现争论方案A与方案B的对与错,没什么太大意义,因为可能都对,只要坚持做下去都是好结果。遗憾的是,我们很容易否定企业之前的事情。

比如,“爱回收”刚开始的时候也没有突破用户的问题,根本不知道去哪儿收手机,即便购买了巨大的流量,用户也没上来。

可是从趋势上分析,每年手机的销售量越来越大,理论上存量的手机也会越来越多,用户就应该换机,实际的情况却是用户还是不会去换。

无论是选择街头发传单,还是开实体店,都没有实际效果。但度过瓶颈期之后,爱回收一下子实现了突破,怎么做到的呢?

从“以旧换新”这个点切入,现在它80%的回收量都是来自以旧换新,京东也给它贡献了很大的流量。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瓶颈期时战略上的突破并没有标准答案。这个时候,我觉得公司内部更不应该相互否定,也不要心存侥幸。

什么叫心存侥幸呢?就是说方案A不行,所以认为方案B一定行,然后将全部的资金与精力投入到方案B上去。

一定不能这样。我们应该把可能性通通列出来,不要陷入某一个选项,而是应该派出“侦察队”去摸索。

这就是一个战略摸索和试错的过程,相当于我们公司当下就在做战略摸索,甚至可能接下来两三个月的时间都处在战略摸索期。

在整个公司处于瓶颈和突破阶段的时候,最怕的是还没出现问题,内部就进入了相互否定的状态,这对公司的战斗力是最大的破坏。所以千万不要埋怨,而是要把多种可能性排列出来,在代价有限的前提下去摸索。

比如,阿里面对过很多挑战,经历过多次的生死抉择。当时在国内,有B2C(企业对消费者)模式对淘宝C2C(个人对个人)模式的挑战,在美国还有一种购物搜索的模式——电商搜索平台的存在。

面对这3种模式,谁也说不清楚电商未来的发展方向到底是什么。

于是马云就想了一个办法,把整个公司一拆三,淘宝商城做B2C,原先的淘宝C2C也继续做,然后让一淘去对抗电商搜索。这3个团队的目标就是把对方干掉。

做了半年,很快就知道了“正确答案”。最后的结果也被验证出来,在中国没有独立的小B2C平台存在的可能性,购物搜索这种模式也就不可行,于是阿里就把做购物搜索的一淘团队重新塞回阿里体系内,现在看来这是非常成功的一次战略探索。

因此,在战略探索期,不管你的模式想得有多好,没踩实之前最好不要大规模投入,不要一次在一个模式上花太多的钱,而是应该选择小规模地试。

所以我现在给创业者的建议是,多去融资,融资之后要谨慎地花,模式没踩实之前一定不要花大钱。

找到创业的初心

在战略探索期,还要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因为这个过程可能不是很顺利,结果可能也不好,那么这个支撑你走下去的最坚定的信念是什么呢?

这时,我们需要回到原点,找到初心,即当初为什么要做这件事?这件事情有没有发生变化?回归初心去考虑,可能你会发现事情已经发生了变化。

比如当初的飞信,可能有着很大很好的理想。但在那个时间点上,智能手机的时代出现了更便捷的通信方式,用户对短信的需求已经没那么强烈。

既然这个基本面已经改变,就不需要再坚持了。

再比如易到,我们的初心是“随时随地私人专车”,这个初心应不应该变?我现在回过头来看,它是有价值的,所以不需要变,不管中间多么曲折,都应该坚持。

我们可以怀疑路径、怀疑战术、怀疑执行,唯有一点不可怀疑的就是初心。

初心本质上也是信仰。你相不相信这件事情、愿不愿意为此付出足够的努力,这才是回到初心。

我的一个启发是,要把自己的初心时刻放在不同的边界去想问题。比如,“随时随地私人专车”,这句话可能每个人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我当时就非常强调专车、私人专车,所以就认为它应该是取代那些本身有司机的人。

现在看这个边界太小,全北京有专职司机的又有多少人呢?当我把这个边界放到这么小的时候,已经把事情的格局想小了,因此才造成战略选择上的问题。

如果同样是这几个字,但把边界放到给所有人提供服务,那后面我的选择肯定会更务实。比如“随时隨地”,如果一定要选择其中一个,到底是“随时”重要还是“随地”重要?

我觉得这才是一个比较高水平的战略思考,光喊口号没有意义,因为口号如果不落实或者不能分解成一个现实的战略选择,它就没有任何意义。

如果当时想实现“随时随地的私人专车”,就分解这几个字分别要做的具体事情,可能也就对了。

比如选择“随地”,到底应该是多少个地方?是200个城市、100个城市,还是北京全域,或者仅仅是城区全域?所以,应该把它分解为可执行的具体目标,否则就毫无意义。

再比如“随时”,是7×24小时吗?我们当时就是这么理解的,认为随时即7×24小时,所以那时候虽然一天才200单业务,但我们设置了7×24小时的客服中心,设置了400个客服电话,现在想来这么做的实际意义并不大。

可见,在瓶颈期的时候,我们必须一点点地积累具体的进步,才会让整个团队产生巨大的前进动力,只是这个时候目标一定要小。

之前我在谈战略的时候也谈到了,愿景要大,战略要小。

现在谈瓶颈期,我还是类似的观点:突破瓶颈的过程可能就像挖一口井,突然有一天,一个泉眼真的被你挖到了,就井喷了。

井喷往往不是被规划出来的,而是在你不懈的努力下不经意到来的一个意外惊喜。

对瓶颈的突破也是这样,它不是规划出来的。这几年我发现在中国互联网或者全球互联网领域,能够在一个跑道上坚持下来的,基本上都是因为没犯错或者少犯错才活下来的企业。

当你在一条正确的大跑道上,只要有足够的坚持,把对手都“熬”死了,可能也就胜出了。因为站在投资角度考虑就是这样,在一条大跑道上,总得至少选一家来投。

那么应该投谁呢?

只能说去投那个存活率最高的。如果你能够保持初心,坚持下来,你就是存活率最高的。此外,在初心这件事上,没必要钻牛角尖。

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重新去看待你的初心,重新理解它,看看基本面有没有变。

比如,AI时代来了,一个新的智能时代来了,怎么结合时代背景理解你的初心,这是一个比较难的思考过程。

可是如果不去思考,就更不会有自我颠覆,就像微信对QQ的颠覆,阿里自身的颠覆,都成就了它们的今天。

如果阿里最初就像慧聪那样做B2B,没有去做淘宝,就不可能有今天的阿里,可能只是另一个慧聪。

我觉得需要放在不同的背景下去理解这件事情,一方面坚持初心,另一方面要不断突破自己在认知上的局限。

猜你喜欢

初创瓶颈创业者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互联网创业者
突破雾霾治理的瓶颈
突破瓶颈 实现多赢
如何渡过初创瓶颈期
和初创企业做朋友
初创公司如何捍卫商标权
创业者要勇敢地喊出“我要”
绕过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