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同临床分型的CT特征

2021-01-14许玉环吕晓艳张见增安维民董景辉郑蒙董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12期
关键词:普通型右肺小叶

许玉环,吕晓艳*,张见增,安维民,董景辉,郑蒙,董力

1.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放射科,北京 100039;2.保定市人民医院放射科,河北保定 07100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1]。影像学检查是诊断COVID-19 快捷、方便的方法之一,胸部X 线检查漏诊率较高,CT 尤其是高分辨率CT 在本病的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拟探讨COVID-19 不同临床分型的临床表现和CT 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评估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疫情初期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与保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5 例COVID-19 患者,纳入标准:①2 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并符合临床诊断标准[2];②入院后首次行胸部CT 检查,其中男31 例,女24 例;年龄3~85 岁,平均(44±16)岁,年龄<18 岁5 例,18~50 岁33 例,>50 岁17 例。流行病学史:近期有湖北旅居史32 例,与确诊病例密切接触20 例,未明确暴露史3 例。

1.2 CT 检查 采用GE LightSpeed 64 排VCT 扫描,患者取仰卧位,头先进,吸气末屏气扫描。扫描范围为胸廓入口至后肋膈角水平。扫描参数:管电压120 kV,采用自动毫安技术(40~250 mA),噪声指数25,螺距0.984:1,矩阵512×512,层厚5 mm,肺窗设置窗宽/窗位2000/-600 Hu,纵隔窗350/40 Hu。轴位重建肺窗,层厚0.625 mm。

1.3 图像分析 由3 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阅片,意见不一致时经协商达成一致。观察内容包括,①病变分布:单个、2 个及以上肺叶;②病变部位及范围:位于胸膜下、中心、胸膜下与中心同时受累;③病变密度:磨玻璃、实变、磨玻璃与实变混合型;有无小叶内间隔及小叶间隔增厚;④其他表现:有无纵隔淋巴结肿大及胸腔积液。依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2]进行临床分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普通型与重型及危重型组间临床及CT 特征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 确切概率法,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55 例COVID-19 患者的临床分型及表现见表1,其中2 例儿童均为轻型。

2.2 实验室检查 55 例患者中,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52例(94.5%),淋巴细胞计数减少17例(30.9%),C 反应蛋白升高29 例(52.7%),见表1。

表1 55 例不同临床分型COVID-19 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例(%)]

2.3 CT 表现

2.3.1 病变分布 右肺上叶33 例(71.7%),右肺中叶23 例(50.0%),右肺下叶43 例(93.5%),左肺上叶34 例(73.9%),左肺下叶41 例(89.1%),以中叶最少,右肺下叶最多见。普通型可累及单个、2 个及以上肺叶,重型及危重型多累及4~5 个肺叶,重型及危重型双肺上叶及双肺下叶同时受累均多于普通型(P=0.03,P=0.01),见表2。

2.3.2 病变位置 重型及危重型组胸膜下向中心扩展病变较普通型更多见(P=0.03);重型及危重型组中病变多为对称分布(表2)。

2.3.3 病变密度及内部特征 普通型组有磨玻璃密度病变者最多;重型及危重型组中磨玻璃、实变及混合型病变无明显差别,实变较普通型更多见(P=0.001);重型及危重型组病变内小叶间隔增厚较普通型组更多见(P=0.036)。普通型组和重型及危重型组病变内均可见支气管充气征,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及图1~3。

表2 不同临床分型COVID-19 患者影像学特征比较[例(%)]

图1 女,39 岁,COVID-19,普通型。发病第7 天CT 轴位肺窗示右肺下叶胸膜下磨玻璃病变(箭),其内可见充气支气管影(箭头,A);治疗第4 天复查CT 示病变范围增大(箭,B);治疗第7 天复查CT 示病变范围缩小,密度增高,部分实变(箭,C);治疗第12 天复查CT 示病变基本吸收,残留少许条索影(箭,D)

图2 男,36 岁,COVID-19,重型。发病第4 天CT 平扫轴位及冠状位肺窗示双肺下叶胸膜下多发磨玻璃影(箭,A、B);治疗第8 天复查CT 示病变范围明显缩小,呈实变并条索影(箭,C、D)

2.3.4 随访 55 例患者中,35 例复查CT,其中2 例轻型患者CT 复查未见阳性表现;1 例普通型患者3 次复查病变均未见明显变化;13 例复查病变出现不同程度进展,CT 表现为病变增多、范围增大,密度增高,再次复查进入吸收期,CT 表现为病变范围缩小、密度减低或形成条索影;19 例第一次复查病变开始吸收;32 例进入吸收期的患者中5 例又出现进展,再次复查病变吸收。

3 讨论

本研究纳入COVID-19患者多数以发热为首发症状,轻型患者大部分仅表现为低热、咳嗽;普通型患者多伴咳痰,重型及危重型患者多伴乏力。实验室检查主要表现为病毒感染的血象特征,如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低、淋巴细胞计数减低、C 反应蛋白升高,与黄璐等[3]的研究结果有一定的差异,可能与本研究纳入病例以轻型及普通型为主有关。

46 例呈阳性CT 特征的COVID-19 患者表现为:①病变以多发为主且多肺叶受累,双肺下叶最多见;多分布于肺外周及胸膜下,可能与病毒性肺炎早期易累及终末细支气管和呼吸细支气管,进而累及整个肺小叶以及弥漫性肺泡损伤等病理机制有关[4];②病变密度以磨玻璃病变为主,部分实变,可伴小叶间隔增厚或充气支气管征,极少数伴有胸腔积液和纵隔淋巴结肿大,与Chung 等[5]和陆雪芳等[6]的研究一致。

普通型COVID-19 CT 表现为双肺多发不规则斑片状磨玻璃样病变,部分病变中心实变,周围见“晕征”,为磨玻璃与实变混合型,病变密度多不均匀,内可见充气支气管征及小叶内间隔或小叶间隔增厚。重型及危重型COVID-19 患者CT 多表现为双肺多发斑片状或相互融合的大片状磨玻璃样病变、实变影或磨玻璃与实变混合型病变,同一患者可以3 种病变同时存在。1 例死亡病例病理组织学检查提示COVID-19的病理特征与SARS 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冠状病毒感染的病理特征非常相似[7],胸部X 线检查示右肺呈大片实变影,组织学检查提示有明显的肺泡上皮脱落和肺透明膜形成,提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左肺呈大片不均匀实变影,组织学表现为肺水肿和肺透明膜形成,提示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因此,COVID-19 的CT 表现与SARS 很难鉴别[8]。

本研究结果显示,重型及危重型COVID-19 患者实变及小叶间隔增厚比普通型更多见,表明该组患者多为进展期病变,可能与就诊不及时有关。病变范围胸膜下累及中心者更多见于重型及危重型患者,提示病变累及范围与病情轻重有关。

本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仅纳入3 例危重型COVID-19 患者,故重型与危重型患者未进行分组统计,且所有重型及危重型患者均未见既往研究报道的白肺征象[6,9]。此外,本组患者仅部分在发病早期行胸部CT 检查,其动态变化规律尚需进一步研究。

总之,COVID-19 患者早诊断、早隔离及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多次核酸检测呈阴性但有明确流行病学史者,应及时行胸部CT 检查,尤其是薄层CT对于较小病变及早期病变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在COVID-19 治疗过程中,CT 复查可以动态观察肺内病变进展或好转,进一步了解治疗效果或病情变化,为临床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普通型右肺小叶
两种手术入路对胸腔镜右上肺叶切除术可行性及术后康复的影响
Positive unlabeled named entity recognition with multi-granularity linguistic information①
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胸部HRCT影像分析
成人新型冠状病毒重型肺炎早期预警指标探讨>
调峰保供型和普通型LNG接收站罐容计算
防治苹果小叶病 流翔高钙来助力
苹果小叶病的防治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合并肺腺癌1例
选择性肺叶切除治疗同侧多发结核病灶一例
小叶樟树下的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