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中渭北地区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生态复合性系统评价

2021-01-13张鸽娟何贞莹

中国城市林业 2021年6期
关键词:人居环境

张鸽娟 何贞莹

摘要:在广义生态观视野下,将传统村落作为社会、文化、生态复合性系统,研究其人居环境的生态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案例分析法,对关中渭北地区传统村落进行概括归类,初步筛选典型案例,针对村落的生态宜居特性及文化传承特质,制定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生态评价,以最终选出的党家村、柏社村、窑头村为代表,分析总结渭北地区传统村落在选址格局、建筑营造、公共空间、街巷空间、文化系统等方面的生态性营建经验。该研究可为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生态优化和保护性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人居环境,生态复合性系统,营建经验,渭北传统村落

DOI: 10.12169/zgcsly.2021.01.22.0001

Abstract: Under the broad ecological view,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ecological adaptability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as a complex social, culture and ecologic system. This paper adopts the case analysis method to summarize and classify the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the Weibei area of Guanzhong and preliminarily screen the typical cases. Th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s set up around the ecological livable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ural heritag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illages to carry out ecological evaluations, and then Dangjia Village, Baishe Village and Yaotou Village are selected to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of the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the Weibei Area in site selection pattern, architectural construction, public space, street space, cultural system. The study could provide reference for ecological optimization and protective construction of living environment in traditional villages.

Keywords: human settlement, complex ecological system,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Weibei traditional village

目前,中國传统村落正处于全面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1],村落人居环境作为“乡村建筑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地表空间综合体”[2],面临着乡村空心化、人居空间破碎化、文化基因碎片化和生态环境失衡等危机,并普遍存在人地矛盾、能耗物耗、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生态问题[3]。村落生态系统是一个典型的人工、半人工生态系统[4],兼具栖息、繁衍等居住功能和社会经济活动等生产功能[5]。传统村落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以及独特的非物质文化区别于普通村落,在融乡村社会、文化、自然于一体的广义生态观视野下,研究其营建活动与人居环境的适应协调方式,探索建立可持续的、和谐统一的人居环境秩序的途径,对于提高村落人居环境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6]。

关中渭北地区以平原及台塬地形为主,农业资源丰富,传统村落分布集中,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陕西境内人居生态环境相对优越的代表。对渭北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研究多集中于传统村落民居建筑保护、整体空间及形态、建筑环境、基础设施、文化传承等方面,且对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生态性以定性分析和个例研究为主。本文基于案例分析法对渭北地区传统村落进行整体研究,经过初步筛选,对典型案例进行量化评价,挖掘和总结渭北传统村落的人居环境生态营建经验,可为该地区的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生态优化和保护性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1 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案例筛选

案例分析法运用历史数据、档案材料、访谈、观察等方法收集数据,并运用可靠技术对一个事件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普遍性结论[7]。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生态性是高度依靠经验形成的,其生态问题的出现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由于传统村落具有历史文化方面的独特性,对其人居环境的研究常常会涉及到社会学、人文地理学等人文社科领域[8],案例分析法作为典型的经验性研究方法,对此类研究的适用性较强。

在案例筛选阶段,通过收集大量文献完成研究对象的基础资料分析,首先对研究对象的典型特征进行概括归类,保证初步筛选的案例具备典型性与代表性,进而保证其生态营建方法的普适性;然后通过建立适用于本研究对象的复合性生态评价体系,通过评价打分确定优劣排序,保证最终筛选案例的可借鉴性。

2 生态评价基本方法

2.1 评价指标选取依据及标准制定

通过对相关研究的分析[9-15],学者们对乡村人居环境的评价指标研究主要集中于自然生态环境、建筑格局、基础设施、文化环境等方面。

2012年,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联合发布了《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试行)》,采取赋值评分的方法体现村落价值[16]。相关指标的分类和具体内容见表1。

本文综合梳理各种既有的评价指标体系,强调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作为社会、文化、生态复合性系统,重点评价村落在物质层面的生态宜居特性及精神层面的文化传承特质,最后确定以“自然环境、建筑庭院、公共空间、人文环境、设施环境”作为评价的主要指标类型,并细化为三级指标,建立层次结构,以此作为量化评价的基础体系。

2.2 评价权重确定

在确定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时,采用广泛使用的层次分析法(AHP)。具体过程为:1)建立人居环境生态系统层A,主要指标分类层B,以及具体指标层C,形成评价层次结构模型。2)构建判断矩阵,对相邻2个层级指标的重要性程度进行两两对比,以此进行权重赋值。赋值重点强调建筑人文环境生态性的优势,以传统村落在建筑环境、人文历史方面的特征和价值作为主要依据,并明确每一层指标的相对重要性。3)以方根法计算矩阵的权向量Wi;为避免在指标重要性比对中出现矛盾性误差,计算对应于权重比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 和一致性指标CI、平均一致性指标RI,最终计算出随机一致性比例CR;对权向量值Wi进行一致性检测。经过计算,本指标体系的B层次和C层次的CR值均小于 0.1,因此其数据误差在可容许范围之内,即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17]。根据计算结果最终確定各指标层的权重值(表2)。

按照各指标层权重进行指标位次排序和指标赋分,再以初步筛选出的典型案例为评价对象,通过问卷访谈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村民,分别对各个案例进行评级打分。根据评价分值,可以对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复合系统生态性的优劣进行初步的排序。

3 传统村落案例筛选及评价结果

3.1 案例概况

关中渭北地区处于渭河以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与关中平原的交界区域,属温带半湿润易旱地区,年平均温度 10~13 ℃ ,年平均降水量约500~670 mm[18]。

截止到2019年6月6日第五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公布,渭北的传统村落数量达36个。渭北地区传统村落兼容了陕北黄土沟壑地形与关中平原地形的环境条件,在台塬平地、坡地、沟壑谷地等不同地形上营造出形态各异的聚落组团,以及适应环境的合院式民居、靠崖式窑洞、下沉式窑洞、窑院与房居混合的民居院落等,并在村落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基于历史传统和当地特色形成了典型的宗族文化、防御文化、特色产业文化等。

3.2 案例初步筛选依据及筛选结果

案例的初步筛选依据主要包括5个方面:1)人居环境生态性,即综合对比传统村落的自然生态环境、人居生活环境、文化生态环境等,同时兼顾村落的经济及产业方面的发展条件;2)地貌特征典型性,即对比村落所处的台塬坡地、台塬平地、沟壑谷地等地貌特征的典型性;3)村落形态差异性,即结合Google Earth卫星遥感影像的村落形态,对传统村落整体布局进行观察,对比组团型、集中型等形态差异;4)村落民居代表性,即选取村落的代表性民居建筑,分析其在合院式民居、靠崖式窑居、下沉式窑居、窑居与房居混合等类型特征方面的典型性;5)文化形态识别性,即从文化载体保留完整度、文化本体保护传承现状、文化资源利用程度方面进行文化形态识别性的分析。

根据上述筛选依据,对比关中渭北地区人居生态环境方面具备代表性的23个传统村落,经过综合分析和要素叠合对比,最终选择能够体现各种对比要素和优劣程度的8个村落作为初步筛选的案例(表3)。初步筛选的8个村落为党家村、柳枝村、西原村、尧头村、柏社村、袁家村、程家川村、立地坡村。

3.3 案例量化评价与最终筛选

按照设定好的评价指标体系对8个村落进行专家问卷访谈及评分对比,最终评价分值从高到低分别为尧头村(83.4分)>党家村(76.4分)>袁家村(73.8分)>西原村(70.6分)>柏社村(70.1分)>程家川村(64.6分)>立地坡村(58.3分)>柳枝村(48.1分),其中,A等级(75~100分)的2个,B等级(50~75)分的5个,C等级(25~50分)1个。通过对分值排序结果的分析可知,村落营建中对自然环境及地形地貌的利用,村落民居的历史性、完整性、丰富性,以及村落文化形态识别性是影响分值差异的主要因素。

结合量化评价分值排序,综合考量村落的差异性、典型性与代表性,选取党家村、柏社村、尧头村作为典型案例。党家村是丘陵沟壑地形、关中四合院民居、宗族文化兼防御文化的代表;柏社村是台塬平地形、地坑窑院、特色民居文化的典型代表;尧头村是台塬坡地形、靠崖式窑洞、特色制窑文化的典型代表。

4 典型案例生态经验

4.1 选址格局生态性

渭北传统村落的选址和格局大都注重依托自然山水环境,兼顾防御功能,形成村寨一体的格局。村落选址优先考虑临近水源、地势平坦、土质肥沃之地,且基地土质稳定、排水流畅,易于防灾避险。

以党家村为代表的沟壑谷地型村落多分布在沟谷支流沿岸或沟壑两侧坡地的向阳坡面。村落选址格外关注洪水线水位,在满足日常用水的同时避免洪涝灾害;利用沟壑坡面地形开垦适宜耕作的阶地,便于耕种、获取薪柴等原材料,同时注重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小气候。

以柏社村为代表的台塬平地型村落多沿各类支流河谷地带分布。聚落建在平坦广阔的塬面上,形态集中,外围分布大面积农田。以紧密相邻的水源、充足的生产用地满足当地村民的基本生存需求。

以尧头村为代表的台塬坡地型村落分布于塬坡区域。由于水流的切割侵蚀,塬面与台塬的面积大幅度缩小。当地村民利用其土质坚韧稳固,不易坍塌的特点,将坡地适度改造为阶地进行种植与居住,兼顾生活空间与生产空间的营造。

4.2 建筑营造生态性

渭北传统民居的营建考虑自然地形、日照朝向等因素,以适应夏季伏旱与冬季严寒的气候。屋顶形态及院落地形设计均考虑雨水的排放与收集(表4)。

党家村的合院式民居为关中传统民居布局方式,通常厅房与门房为双坡屋顶,两侧厦房为单坡屋顶,东西两边的厢房屋顶分别朝向院落内侧倾斜,能接收更多日照,同时利于排水。

柏社村民居以下沉式窑洞为主,窑院地坪面与塬面形成入口高差。下沉式窑院的客厅、卧室等主要空间通常位于南侧,接收足够的日照热辐射;内部庭院附近通常会设有渗水井,以疏导雨水,并供应部分日常生活用水。

尧头村民居主要为靠崖式砖窑。窑居院落沿单侧阳坡顺延塬坡的等高线呈阶地布置,节省建设用地并留出生产用地;村民在窑院内同时设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充分利用地形和建筑空间。

4.3 公共空间生态性

渭北传统村落的公共空间主要包括各种宗庙文化空间(祠堂,庙宇,戏台)、防御建筑空间(堡寨、寨门、寨墙、哨楼)、公共节点空间(广场、晒场、涝池、古树、街巷交叉口等)。这些公共空间是传统村落的核心场所,也是凝聚村落集体记忆的重要载体。

党家村的文星阁入口、泌阳堡下入口处的公共场地展示了村落建筑文化形象;道路两旁的活动空间、村内的大树、门户空间、商店、道路交叉口、街巷空间等小型节点类场所布局灵活,空间界限模糊,是村民日常使用频率及空间活力最高的场所。

柏社村窑院顶部的开阔场地,既是村民日常生产生活的区域,也是村民们共同生产、相互交流、联络感情的场所,反映了居民生活结合自然环境的协调智慧[19]。

尧头村以老街和窑神庙为空间核心向四周辐射,李家、白家、周家、宋家、雷家五大窑户宗亲家族祠堂也是村落重要的核心空间,同时具备集聚人群、承办活动与文化标志的作用。

4.4 街巷空间生态性

渭北传统村落的街巷布局较为强调利用轴线与网格形成严谨规整有序的空间,结合地形形成了棋盘网格状、单边或双边梳状、树枝网格状的形态格局。

党家村的道路骨架由20多条主次分明的巷道组成,出于风水及防御需求,巷道多曲折错落、曲直有序,并顺应排水方向[20]。主巷为东西走向,次巷沿南北紧密布置,为建筑争取更多阳光,并利于民居建筑的保温隔热。巷道交叉口、巷道两侧的院落入口均相互错开,起到挡风、遮蔽视线的作用(图1a)。

柏社村内的主要道路纵横垂直交叉穿过村落内部,同时串联村内各个主要公共节点。由于窑院下沉,地面有大量无明确界限的开敞式空间,故次要道路的布局比较自然,在窑顶空间与绿化空间之间蜿蜒曲折穿错分布,串联窑院组团并灵活避让院落天井(图1b)。

尧头村的路网结构由水平与竖向道路交织而成,水平道路平行于地形等高线,呈现单面围合的形态;竖向道路连接水平道路与民居院落,由道路两侧的建筑外墙形成双面围合形态。主要街巷一侧是由靠崖窑洞形成连续的实体界面,另一侧则是视野广阔的沟壑坡地、农田植被、河流等自然景色(图1c)。

4.5 文化系统生态性

渭北传统村落在保护与发展过程中,丰富和传衍了传统文化,并在当代通过村落相关社会组织的技术培训、经济带动、营销推广等使其得到充分利用,并逐渐发展成为成熟的产业文化,从而产生了多重价值。

党家村村落的宗族礼制文化及儒家文化依托村内的公共建筑空间节点、特色街巷系统,共同形成了系统完整的文化网络。作为陕西省内保存最完整也最具代表性的明清古建筑群村落[21],經过旅游开发成为了著名的人文景观景点,同时其宗族文化和耕读传统以动态更新的方式被传承下来。

柏社村村内的地坑窑洞群凝聚了丰富完整的人居环境发展历史信息,并具备良好的生态适应性。地坑窑聚落的肌理构成和群体营建的智慧吸引了当代学者的研究,同时也是村落产业开发利用的优势资源。

尧头村内的尧头窑作为传统制窑工艺和民间美术的集合载体,反映了当地的生产空间与生活建筑之间的必然联系[22]。产品的制造、销售、运输系统规范,相应的空间系统协调有序,非遗传承人的技艺传承、与外部各种美术展的交流互动等增强了当代村民的文化自信。

5 结语

本文通过对典型村落案例的评价、筛选及分析,试图找出关中渭北地区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各类优秀案例村落的共性,总结其指导意义与生态价值。由于传统村落具有相对丰富的历史建筑、非物质文化等资源,对其复合系统生态性的考量尤为重视社会文化生态。本文的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在充分考虑渭北地区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地域性特征的基础上,强调村落环境在“引导促进村民交往”“活跃村民文化组织”“推动文化传承”等方面指标的细化。在案例总结中,同样重视对传统村落宗庙空间、文化传承、文化产品开发等方面的分析,以此增加对传统村落人文生态方面的关注度,从而获得更加完整系统的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生态研究视角,以期为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生态化建设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伯华,曾荣倩,刘沛林,等.基于CAS理论的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演化研究:以张谷英村为例[J].地理研究,2018,37(10):1982-1996.

[2]张欣欣.乡村人居环境研究相关文献综述[J].城市地理,2015(14):272-273.

[3]史靖塬.重庆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的生态适应性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8.

[4]黄国勤.我国乡村生态系统的功能、问题及对策[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19,27(2):177-186.

[5]王智平,安萍.村落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特征[J].生态学杂志,1995(1):43-48.

[6]任鑫.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池沟流域村落人居环境实态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3.

[7]谢芳.案例研究方法[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25-30.

[8]黄源成,许少亮.生态景观图式视角下的传统村落布局形态解析[J].规划师,2018,34(1):139-144.

[9]李伯华,牛鑫,窦银娣,等.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地资源开发潜力评价:以大南岳旅游圈为例[J].中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37-44.

[10]吴恺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苏北乡村人居环境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D].苏州:苏州科技大学,2019.

[11]唐永芳.湖南省乡村旅游空间布局及生态环境安全评价[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39(5):231-236.

[12]刘学,张敏.乡村人居环境与满意度评价:以镇江典型村庄为例[J].河南科学,2008(3):374-378.

[13]王鹤.浙北地区乡村人居环境现状分析及评价[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4.

[14]李洁林.晋中地区传统村落营建的生态适应性评价研究[D].太原:山西农业大学,2020.

[15]罗航宇,文豪,孙晴,等.基于AHP的四川农村人居环境的评价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J].农业与技术,2020,40(24):151-153.

[16]新版中国人居环境奖评价指标体系出炉[J].浙江园林,2016(2):91.

[17]刘滨谊,陈鹏.乡村人居环境风貌评价与优化[J].中国城市林业,2020,18(6):1-8.

[18]梁园芳,吴欢,马文琼.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关中渭北台塬传统村落的空间特色及保护方法探析:以韩城清水村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9,26(S1):116-124.

[19]雷会霞,吴左宾,高元.隐于林中,沉于地下:柏社村的价值与未来[J].城市规划,2014,38(11):88-91.

[20]龚龚.陕西韩城党家村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J].城市规划,2012,36(7):57-60.

[21]马晶,刚家斌.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的困境及对策:以陕西韩城党家村为例[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27):152-153,155.

[22]滕腾.地域性视野下的尧头窑空间环境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

猜你喜欢

人居环境
我国城郊村人居环境安全性探讨
浅析绿色植物在室内环境中的作用
基于自然人文景观资源的人居环境优化探析
“创意人居城市”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小城镇人居环境宜居性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