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意象在文学作品中的教学价值开发及运用

2021-01-13曾小敏

教育·教学科研 2021年12期
关键词:意蕴文学作品意象

曾小敏

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于“象”,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在文学作品的鉴赏中,意象是理解文学作品丰富内涵的一把钥匙。

然而在当前高中语文课堂中,如何用好意象这把钥匙打开文学鉴赏的大门,并未得到教师的重视,更遑论开发其教学价值,这就导致文学作品的解读程序化、标签化、浅表化,极大地阻碍了学生思维活力,不利于学生审美鉴赏能力提升。本文从意象教学价值开发之“弊”与“利”两个角度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与思考。

(一)开发领域过窄

1.偏重于意象在诗歌尤其是古诗中教学价值开发

在中国知网输入“意象、诗词教学”关键词,系统搜索到1581条相关硕士论文和期刊论文;若输入“意象、古诗词教学”关键词,系统搜索到8643条相关硕士论文和期刊论文;若输入“意象、散文教学”关键词,系统搜索到103条相关硕士论文和期刊论文,并且论文直接讨论意象对于散文教学价值的文章一篇都没有;若输入“意象、小说教学”关键词,系统搜索到31条相关硕士论文和期刊论文,论文直接讨论意象对于小说教学价值的文章只有一篇。

根据以上信息研究,不难发现,目前对于意象在诗歌教学中的价值开发相关实践与思考过多、过滥,尤其是意象在古诗中的教学价值开发,更是汗牛充栋,但研究大多泛泛而谈,初尝辄止,或拾人牙慧,旧调重弹。

2.偏重于意象在中国文学作品中教学价值开发

在中国知网输入“意象、外国文学教学”关键词,系统搜索到99条相关硕士论文和期刊论文,并且论文题目直接讨论意象在外国文学教学价值的文章一篇都没有。而意象在中国文学作品中的教学价值开发,光古诗词领域就有8千余篇,这当然与中小学教材中中国文学选篇比例较高有关,但意象在外国文学作品中的教学价值则语焉不详,教师过多地关注和开发意象在中国文学作品中的教学价值已是不争的事实。

(二)解读程度过浅

1.标签式解读:忽略意象丰富意蕴的挖掘

同一意象具有不同内涵,同一内涵可以用不同意象来表达,意象的丰富性、深刻性往往在教学中被忽视。例如,在古诗歌中有很多关于“流水、落花”的意象,很多学生认为流水、落花代表了生命的短暂,人生的无常,但同时,它和芭蕉这一意象也有共同点,包含愁怨的含义,如果理解不透彻,在鉴赏的时候会出现差错。又如,“月”这个意象,有边塞“月”、时间“月”、愁绪“月”、情爱“月”,在不同的作品中,都会承载写作者不同的思想情感,但在日常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记住所谓“知识点”,教师往往将传统经典意象贴上“标签”,这种脱离文本和具体文学作品来谈“意象”的方式,大大削弱了意象丰富而深刻的意蕴。

2.孤立式解读:忽略意象群深度意蕴的解读

教师在教《故都的秋》时,往往会引导学生概括几幅画面:①破院秋色;②落蕊秋意;③秋蟬残声;④秋雨话凉。若只关注到这几幅画面是呼应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对于文本的解读就过浅显了。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北平高楼大院很多,秋天富有生气的景物也不少,为什么作者偏偏喜欢这些生命即将失去的或者已经失去的事物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如,租也要租一个“破”院,花要选一个似花非花而生命非常短暂又凋零了的“落蕊”,甚至于这蝉声还是“残”声。这一系列的意象组合究竟有无必然联系呢?若能将这些意象群勾连起来,发现其中的共性与个性,并能结合时代背景,联系写作者当时的人生境遇,对于作品的解读就会趋于深入、深刻。

又比如《云雀》这首诗歌的鉴赏。作为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代表,雪莱在对云雀的歌咏中究竟传达了哪些情感与思想,这对于学生而言是有难度的。若能引导学生聚焦“诗人”“少女”“萤火虫”“玫瑰”,能够发现这些意象的共性:是云雀“光明”“美”“善”的化身。同时,需要引起关注的是,这些意象用了“隐身”“幽居深宫”“深山”“被绿叶遮蔽”等来形容,结合时代背景和诗人的人生境遇,形象地折射出诗人的思想不为现实所容,不为同胞所理解的处境。只有找到这些意象的共性特点,通过意象群的把握,才能真正地走进诗歌,对作品的意蕴进行深度的解读。

(三)教学方式过时

1.教学导入过时。

要将知识与生活产生链接,开展情境化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我们往往看到教师心中只有教材,手中只有教案,而唯独少了眼中的“学生”。导入教学的时候,往往选择从意象的概念出发来开展教学,课堂导入少了些灵动,多了些呆板,非常不利于后续教学的展开。

2.教学过程过时。

有关意象的教学设计还是停留在“你问我答”的传统窠臼里,对于教材读本的教育价值的挖掘和定位不准,对达到教学目标的环节设计不连贯、科学,对学生活动设计意识不强,这些都会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3.教学评价过时。

教师没有转变教学理念,以“知识掌握”作为最终评价目标,不重视多元化评价、过程化评价,评价理念与方式的滞后,反过来会影响意象在文学作品中的教学价值开发及运用。

(一)基于“适切性”原则,拓展意象的教学时空

1.诗歌:寻找除意象之外的其他鉴赏途径

意象,是鉴赏诗歌的重要手段。倘若每一首诗歌都通过意象去赏析,一则会导致教学的程式化;二则会导致忽略“这一首”诗歌的独特魅力。需要教师突破思维惯性,聚焦诗歌独特性,设计更适切的教学路径。

以《终南山》教学为例。苏东坡评价王维的诗歌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以此作为这首诗最显著的艺术特征,探讨绘画中的一些艺术表现手法在其山水诗创作中的运用,从而走近作品澹远、空灵的内在意蕴。突破以意象为切入口鉴赏诗歌的惯性思维,设计以下活动来开展教学:一是开展小组交流与讨论:作为写景如画的山水佳构和五律诗艺的典范存在,苏轼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请同学们:①找出《终南山》中能体现“诗中有画”特点的诗句进行赏析;②提出欣赏过程中的疑问。二是开展论辩双方思考与辩驳:吴齐贤认为王维《终南山》“前四句雄伟磅礴,后四句难以为继,特别是尾联为弱,未能振起全篇”。而沈德潜说:“或谓末二句与通体不配。今玩其语意,见山远而人寡也,非寻常写景可比。”(《唐诗别裁》卷九)你对此怎么看?

2.散文、小说:基于意象的全新视角探索

在散文、小说的教学中,教师会循着情景关系、人物、情节、环境惯常路径开展教学。意象在散文、小说中的教学价值被忽略,没得到很好的开发与运用。意象作为文学作品中寓意深远的某种特定的艺术形象,它的作用如《易经·系辞上》所说,是“圣人立象以尽意”,能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不容忽视。

例如,《变形计》作为现代派小说的代表作之一,故事情节淡化,有更多幻想和象征的因素,若从意象角度,通过几个问题设计来引导学生走入文本,挖掘荒诞背后的现实价值,则可以做到事半功倍。可以设计以下问题。问题一:文中的甲虫有什么特点?问题二:甲虫揭示出了格里高尔什么样的生存状态?问题三:是什么原因造成格里高尔的变形?以三个逐层深入推进的问题为思维连接线,通过“甲虫”这一意象特点的全面呈现,让学生在文本的细读中逐步理解了作品的象征意义和批判现实价值,并能反观当下,给予更多启迪和警醒。

(二)基于“阶梯性”原则,引导意象的深度解读

以意象为切入口,通过问题链的设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涵。在《病梅馆记》教学中,如果以传统授课方式,教师可能设计这样的问题:“《病梅馆记》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作者是用什么手法表达的?为什么要用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这显然是以获取知识为导向的教学设计。“梅花”是中国古典诗词作品中的经典意象,如何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通过设计“认知冲突”,引发学生思维走向深入,从而走近作品的主旨要义呢?

笔者进行了再设计:①同学们以前学过有关“借花言志”的诗歌或散文吗?作者通过作品中的“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思想。请举例说明(明确:回忆以前知识,理解通过具体的“物象”表达情感的写作手法)。②作者为什么一定要用梅花来比作被摧残的人才,而不用别的花(明确:意象的某种特征与作者的“志”之间的相似性)?③同学们以前学过有关“梅”的诗歌或散文吗?作者通过作品中的“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思想?请举例说明(明确:同一意象可以表达作者不同的“志”)。

第一個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积累,帮助理解文本“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第二个问题紧密联系文本,引导学生发现“病梅”与“被摧残的人才”的相似点,从而明确意象选择助于准确表达作者情意;第三个问题,拓展点染,以“点”带“面”,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素材中寻找意象选择的规律。

(三)基于“灵活性”原则,优化意象的习得过程

1.贴近生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老师习惯概念先行,让学生先记住“意象”概念,再通过具体的作品来进行阐释。文学的诗意和美感全然没有了。若要学生走近“意象”与“意境”,可以从其知识认识的“最近发展区”、生活阅历的“最近发展区”出发进行情景创设,让学生在不知不觉、轻松愉快中就理解了“意象”。比如,在《从歌词看诗歌鉴赏——走近“诗歌意象”》教学过程中,作为一节“意象”专题课,笔者通过两个活动带领学生走近“意象”:①出示许巍《蓝莲花》、罗大佑《野百合也有春天》作品歌词,播放音乐作品,让学生先体验歌词与音乐的美感,并让学生谈一谈两首作品歌词中“蓝莲花”、“野百合”分别传递出怎样的情感;②通过击鼓传花的形式,让学生唱出一首有关“月”歌词的音乐作品,或者一首诗词作品,并让学生思考,同样都是“月”,它传达的情感是一致的吗?

第一个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阅历“最近发展区”,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对“意象”有一个初步认识;第二个问题贴近学生的知识认知“最近发展区”,能够调动“已知知识”来迁移、探索“未知知识”。

2.更新理念,优化设计,把握意象的文化意蕴

王荣生教授认为每个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是多元的。《哦,香雪》作为一篇抒情意味浓厚的现代派小说,应该允许学生对其主题进行多元化解读。以意象为出发点,设计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推动学生挖掘意象丰富的文化意蕴。问题如下:

有人说,香雪不喜欢她父亲亲手做的“小木盒”,而用她娘辛苦攒下的四十个鸡蛋换了一个铅笔盒,是虚荣心的表现,意味着纯真而质朴的乡村文化的失落。有人说,换铅笔盒的“历险”,正是小说的重点和高潮,表现的是香雪的自尊与自强,意味着城市文化和现代文明不可抗拒的魅力,是乡村社会走向开放的起点。你更赞同哪种观点?凭你对城乡生活的了解,你觉得“香雪”的未来更可能是怎样的?如果要你来规划,你希望未来的“台儿沟”是什么样子?

打破小说教“人物、情节、主题”的窠臼,聚焦小说本身的独有特点,以此作为教学起点,并抓住“小木盒”和“塑料铅笔盒”这样的关键物象,牵一发而动全身,通过认知与情感相互统一的解读,加深对作品的感受,也认识到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的复杂关系。

3.评价多元,关注过程,提升意象的习得效果

重视教学评价对于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若能将评价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不断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和自我成长的成就感,则会提升意象的习得效果。在《再别康桥》教学中,通过师生、生生互评、创意性评价等方式,在学生活动过程中,将意象的解读融入到具体的文本语境中,提升意象的习得效果。

以“朗读诗歌、赏析诗句、探究质疑”三个角度展开评价,通过小组内部自评和小组之间互评等方式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各个小组提出“阅读疑问”,进行思维的碰撞。比如,为什么用“沉淀”来修饰彩虹似的梦;“悄悄是别离的笙萧”,为什么是笙萧而不是钢琴,萨克斯;诗歌中的意象组合“云彩、彩虹、梦”有何特殊的意味。在互相质疑和回答中,寻找答案:笙萧吹出的旋律都是很低沉、舒缓的,很适合离别康桥时的这种氛围;“云彩、彩虹、梦”都是虚幻容易逝去的事物,正如徐志摩追忆的美好康桥时光。通过充分分享、自由辩驳,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力。

经过师生的深入品读,赏析了作品的形式与内涵美,通过小诗创作的作业形式进行创意性评价。为每位同学的诗歌配图,进行班级诗歌微信公众号的推送,同学在诗歌创作与互相欣赏中提升了对诗歌意象的理解、辨析与应用能力。

意象作为解读文学作品的一把重要的钥匙,在一草一木一枝一叶中,学生懂得了去欣赏美,更能够通过意象的组合去赏析作品深层次的内涵与意蕴。因为一草一木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叹息与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也透露了作者内心幽微的思想,是我们走进文本的捷径;而意象的组合,则是我们更深层次进入文本的一个桥梁,通过意象群的共性和个性的比对,从而更好地探寻与作品内涵意蕴的关系。教师要基于“适切性”原则,拓展意象的教学时空;基于“阶梯性”原则,引导意象的深度解读;基于“灵活性”原则,优化意象的习得过程,从而引导学生用好意象这把钥匙,搭好意象群这个桥梁,为更深入地走进文本,欣赏文学作品的魅力提供更多的路径与方法。

猜你喜欢

意蕴文学作品意象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我们为什么要文学
来自林间的风
发掘动漫创编的德育意蕴——兼以“疫情防控”主题动漫德育剧为例
文学作品与电影文学作品间的对比分析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文学作品与数学
融合本土文化意蕴的中国现代平面设计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