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教育中美育的渗透

2021-01-13刘婷曹嵘

艺术评鉴 2021年24期
关键词:调查研究音乐教育美育

刘婷 曹嵘

摘要:教育部2011年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阐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课程理念,强调音乐教育中美育独特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彰显出音乐课程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本文针对当前音乐教育中美育渗透的现状,并在課堂中采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进行音乐教学实践,剖析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

关键词:音乐教育  美育  调查研究  渗透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24-0084-04

音乐是通过作品展现美的一种艺术。实践证明,音乐作为一种艺术课程,是渗透美育的重要途径,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实施美育教育,可以提高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音乐教育中美育的渗透是当代教师应当着重考虑的问题。

一、音乐教育中美育存在问题分析

美育,也被称为美感教育。即通过培养,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个学科,使学生在审美过程中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和发现美。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美育”也会产生特定的审美观念。在西方,从奴隶社会开始就产生了很卓越的美育思想,其发展历史悠久,“美育”一词最早出现在18世纪50年代,鲍姆嘉通建立“美学”体系后,由席勒提出来的。在中国,最早由蔡元培对美育下定义,即:“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阐述了美育学说的理论归属于实践应用中。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于2020年10月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对提高学生的审美具有重要作用。渗透美育,可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美育是学生打开心灵之窗不可或缺的过程。笔者对音乐教育的现状提出相应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传统

由于受到教学内容的限制,学校缺乏教学实践活动,对音乐课程的重视度不高。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书本式灌输的教学方法,传授知识、识谱、教唱歌曲等,教学方法陈旧,学生主动性不高。

如今,音乐课大部分采用以教材为主的教育方式,教学方法缺乏新意,学生对于音乐的好奇与探索度减弱,而学生具有个体差异性,对音乐的兴趣度、掌握音乐知识的能力不同,音乐的认识、感知能力与鉴赏能力也会有所不同。例如:课堂上使用音频、视频创设多种情境的老师与机械式教唱歌曲的老师,两者的教学效果、趣味性截然不同,因此美育渗透的效果也受到影响。

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等独特的教学方法研究不足,未运用于音乐课堂,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只是被动的听音乐,老师教唱一句学生跟唱一句,缺乏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美的能力。缺少将音乐课堂从室内扩展到室外,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去感受音乐的美,从而使美育渗透于小学音乐教育中。

(二)课堂内容单一

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来源于课堂内容,但由于音乐课堂中讲授的乐器受到限制,学校无法满足师生学习各种乐器的条件,有40%的同学认为没有做到钢琴与简单的打击器乐相结合。有部分学生因为性格内向、胆小等因素,缺乏自信心,不善于与老师交流互动,与老师互动不频繁;教师与学生互动时,学生模仿教师,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缺乏即兴创编的能力。

教师未能充分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缺乏增添丰富多彩的内容,如:做游戏、情境表演等,课堂内容单一化,枯燥的音乐使学生失去对音乐的兴趣,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缓慢。

教师对如何从音乐知识层面提升到综合素养层面的研究不充分,美育深入渗透于学科的方法不全面,需要寻找美育在音乐学科中的渗透点,从而为学生营造快乐的成长环境,调动学生热爱音乐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理解美。

(三)校园艺术氛围不足

校园艺术文化建设与美育渗透有着密切联系,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能潜移默化的让学生感受到浓烈的艺术氛围。学生天性爱玩,但学校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很少,学生体会不到除了课本之外的实践经验,主修课程安排过多,导致课后作业多,而活动课程安排过少,课外活动时间缩减。学校缺乏依据现有的资源开展特色的文化活动,可以将美育渗透于活动中,让学生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下感受校园艺术文化的熏陶。

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降低,学校没有开设一些校本内容,学校课外的艺术实践活动不容乐观,一些学生除了元旦的班级自行组织活动、运动会,都没有上台展示自我的机会,这些都导致校园艺术氛围的不足。

(四)与其他艺术门类结合不融洽

现如今,随着国家对艺术门类的重视,美术及舞蹈艺术也在迅速发展,音乐与舞蹈是紧密相连的,没有音乐的舞蹈就失去了灵魂,两者并存、相辅相成。音乐与美术的融合,是丰富音乐课堂的主要途径。学校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单纯的进行单科式教学,忽略了两者之间的联系,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培养。

音乐教师只倾向于单一的音乐教学,对于舞蹈、美术相关知识了解不多,还没有教师同时具备音乐、美术、舞蹈等三方面的综合能力,对其他相关艺术门类知识介入不充分,大大降低了学生视觉上对于艺术的审美能力、行动上的感受能力。

学校对于主科课程的重视,未能使得与其他艺术门类相融合,而流行音乐对学生的吸引力远远超过教材上的音乐,因此需要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究方法,因材施教,找到吸引学生的方法,与其他艺术门类多元融合,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艺术之美,使美育渗透到音乐教育中。

二、音乐教育中美育渗透的改进建议

(一)转变教学方法,教会学生欣赏美

音乐教育中有多样的美育教材,如果不运用于教学实践活动中,美育的功能将无法得到充分渗透,针对音乐教育中美育渗透的现状,笔者认为通过两个方面调整其教学方法。

1.结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种独特的教学方法,由卡尔·奥尔夫创造。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艺术的综合性,将律动、语言、声势与音乐教学相结合,通过捻指、拍手、拍腿、跺脚等方式进行节奏练习,也可以做游戏、音乐与舞蹈结合、融入乐器:双响筒……多种形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乐感,潜移默化地将美育渗透于音乐教学中。

例如:节奏模仿可以是老师和学生之间,也可以是学生相互之间。边看声势谱的同时,加入声势律动进行节奏训练。捻指对基础阶段的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可通过拍桌子来代替,其目的是学生是否掌握节奏。模仿的节奏可以由慢到快,从易到难,时间不宜太长,否则会让学生失去兴趣,减弱了教学效果。在《幸福拍手歌》一课中,老师与学生围成一个圈,当老师放音乐时,学生跟随着音乐线条做律动,音乐停止时,学生原地保持不动;可以做拍拍肩膀、拍手等声势动作,使学生感受音乐的起伏,从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2.改变为上课而上课的教学观念

国家越来越重视音乐教育,教师需要不断探索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高效的教学方式,改变为上课而上课的教学观念。如今,绝大多数学生都为大班制的课堂教学,在音乐课堂中,偏向于理论知识学习,很少有机会参加课外音乐实践活动。学校需要重视音乐课程,既要在教会歌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渗透美育,又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例如:丰富教學模式,将课堂由室内拓展到室外操场等,可以带领学生边听音乐,边学习舞蹈、画画或盘腿坐玩游戏等,使美育渗透于音乐教育中,完善学校教学机制。

(二)增开艺术节,鼓励学生创造美

为进一步渗透美育,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校园艺术氛围中成长,学校可增开艺术节。例如:“以美育德,以德促美”为中心思想,立足学校,面向全体学生,设定“高雅艺术节”主题,以美术作品、音乐舞蹈表演、书法、演讲、诗歌朗诵等为内容,可由团体或个人报名,各学科教师进行宣传,鼓励学生积极踊跃报名参加,学校将在艺术文化节设立优秀组织奖、优秀班集体奖、优秀个人奖、三等奖、二等奖、一等奖、优秀奖等,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团体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对美的认知。

通过增开艺术文化节,挖掘学生的才能,丰富学生校园生活,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增加自信心的平台,加强校园艺术文化建设,用多元化的艺术活动促进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从而渗透美育。

希望学校能利用课余时间多开设一些艺术文化节,在浓郁的校园艺术氛围中烘托出崭新的学校文化,推进国家素质教育,切实做到“以德树人,以美育人”。

(三)课堂内容多样化,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音乐是学生情感激发的催化剂。课堂内容多样化,可以实现师生互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在音乐实践中感受和理解音乐,使音乐更加生动,课堂丰富多彩。

1.音乐游戏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以节奏为主的基础技能训练是教学中的一个重难点。美育要渗透于音乐课堂中,需以学生为主体,将音乐游戏与学生的天性结合起来,寓学于乐。

例如:声势游戏《两只老虎》,师生围站一圈,一边有节奏地做着声势动作,同时加入拍手、跺脚等,一边对答歌曲。歌曲《墨西哥草帽舞》,老师演示草帽舞的动作要领,学生学会基本舞步后,跟随音乐韵律,男女两两一组,分组比赛,既体验和表达了墨西哥舞蹈的热烈和欢快,又锻炼了学生小组合作能力,激发学生对于美的认识。

2.钢琴伴奏与打击乐器相结合

器乐教学方法多种多样,被视为感受美与欣赏美的过程。在指导学生演奏器乐时,可使用钢琴为学生进行伴奏,将乐器与音乐融为一体,欣赏音乐美,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扩展音乐视野;又陶冶情操,给人以美的熏陶和感触。

例如:演唱《去果园》,可以提供手鼓、双响筒、三角铁、沙锤等乐器训练学生,并进行合奏创编、合唱练习,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丰富学生的音乐听觉感知能力,赋予学生美的“魔力”。

3.情境表演

与学生互动时,学生跟着老师模仿,制约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即兴创作并上台展示,给予奖励,增加学生自信心,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培养学生对美的音乐的理解,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从而渗透美育。

例如:歌曲《小红帽》,我们可以邀请两位同学上台欣赏音乐,同时表演狼外婆与小红帽的故事。歌曲《鸭子拌嘴》,教师带领学生根据节奏朗诵歌词,模仿小鸭子走路姿势,排成一列进行表演,让学生走进音乐课堂。通过各种形式的情境表演,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大胆、勇敢地表达自己。

(四)融合其他艺术形式,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

将音乐与美术、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融为一体,例如:歌曲《小红帽》导入环节,老师展示森林的剪贴画,让学生分组剪出心目中狼外婆和小红帽的模样,再让一些同学剪出装饰来创设情境;老师提前准备好简单的森林、小红帽等道具,邀请学生表演,让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进入童话剧的氛围中,呈现出一种美感。通过融合美术、舞蹈、戏剧等元素,将音乐与其他艺术门类有机联系起来,深化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感悟,开拓学生对美的需求。

将音乐与舞蹈相融合,如果舞蹈失去了音乐,就等同于失去了灵魂,音乐是舞蹈的灵魂伴侣。例如:在学习《新疆舞曲》时,学生听到音乐就会活蹦乱跳,通过学习轻快灵巧的步伐感受活泼优美的新疆舞,学生能准确地掌握音乐的节奏、节拍,感受浓郁的西域风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音乐与其他艺术的融合可以呈现一场视觉与听觉上的盛宴,二者相辅相成、相互渗透。例如:歌曲《美丽的音符》,由音符引入下一个环节,以“美丽的音符”为主题的美术作品,实现双课程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的美。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目标,不断挖掘探究,开拓学生认知美的视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美育是小学音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两者相互渗透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推进国家素质教育发展、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必然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华.音乐教育中渗透美育的策略探究[J].教育观察,2017(20):128-129.

[2]蔡元培.教育大辞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3.

[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R].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0.

[4]张佳欣.中学音乐课中的美育教育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年.

[5]蒲奕菲.美育视野下审美音乐教育思想探究——解读《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D].西安:西安音乐学院,2018年.

[6]胡美彤.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猜你喜欢

调查研究音乐教育美育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企业管理视角下村级财务人员素质研究
西安体院学院体育专业学生人生规划研究
西安市体育旅游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美育教师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