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运行模式探索与实践

2021-01-13武卫红史国玉商庆节杨怡君郑衍玲

科教导刊 2021年27期
关键词:运行模式职业教育

武卫红 史国玉 商庆节 杨怡君 郑衍玲

摘要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新举措,国内外尚无成熟的运行模式可供借鉴,探索科学合理的平台运行模式很有必要。本研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我省各平台的运行模式及存在的问题,并以“天药平台”为例进行探索实践,创新性构建了“一核心一平台五职能多资源有机结合的战略聯盟”运行模式,对推动我省各平台的科学化建设和内涵式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 运行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27.005

Research on Operation Pattern of Skills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Platform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skills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platform of natural drug quality control WU Weihong, SHI Guoyu, SHANG Qingjie, YANG Yijun, ZHENG Yanling

(Shandong Medical College, Jinan, Shandong 250002)

AbstractSkills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platform is a new measure in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re is no mature operation pattern at home and abroad. It is important to explore a scientific operation pattern for platform. On the basis of investigation,thevariousoperationpatternsaresummarizedinthisstudy.Takingthe"TIANYAOplatform"asanexample, we have innovatively constructed the operation pattern of "one core, one platform, five functions and multi resource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scientific and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of platforms in our province.

Keywordsvocational education; skills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platform; operation pattern

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建设项目是助力我国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和提质培优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我省率先行动,于2017-2020年间分批立项、遴选建设省级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共计348个,本人主持的“天然药物质量控制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简称“天药平台”)被遴选为山东省首批立项建设项目。平台建设工作为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新举措,目前国内外尚无成熟的运行模式可供借鉴,因此,研究探索科学合理的平台运行模式很有必要。本研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省内各平台的运行模式及存在的问题,以“天药平台”为例进行探索实践,创新性构建了“一核心一平台五职能多资源有机结合的战略联盟”平台运行模式,对推动我省平台的科学化建设和内涵式发展有重要意义。

1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常见运行模式

经调研,山东省内各平台的运行模式常见类型有以下五种。

1.1项目引领驱动模式

该模式以技术创新、产品研发为切入点,立足企业生产技术难题,通过院校技能名师与行业企业技术专家牵头联合申报科研项目,深入校企合作,以项目作为驱动,形成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团队,取得科研成果的同时,提升教师科技研发和技术服务能力。该模式多见于装备制造类专业,我省目前立项建设平台项目中,属于装备制造类平台项目93个,占比26.7%,因而该模式应用比较广泛,如首批立项的“智能制造自动控制技术传承创新平台”即采用此模式,成果显著。

1.2校企联赛赋能模式

校企深度融合,联合开展专业技能大赛、科技创新大赛等赛事。赛前由来自平台的核心成员对参赛选手进行理论、技能、技术全方位指导,以技艺技能的传承创新为宗旨,将行业标准与赛项内容紧密对接。职教师生与企业员工同台竞技,对教师专业技能提升有重要意义。企业也可通过技能大赛,储备优良的人才资源并扩大社会影响力。该模式多见于实践性、通用性、广泛性较强的专业,如信息技术、制造业、服务业等,虽然我省在建平台中该类专业占比70%以上,但由于具成熟办赛条件的院校数量有限,该模式的应用受限,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焊接技能传承创新平台”。

1.3师徒结对传承模式

促进绝招绝技代际传承为平台建设的总目标,在平台运行过程中,采取“大师引领、师徒结对”模式,团队成员通过跟岗访学、顶岗实践等方式向业内大师拜师学艺,承学绝招绝技。平台将业内大师聘请为项目导师,导师再根据这些“教师级徒弟”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分阶实施,锻造教师良好的专业实践能力与职业能力。该模式多见于传统技艺型专业,如曲艺类、工艺类、传统中医药类等,我省在建平台中该类专业数为131个,占比37.6%,如传统玉雕技艺平台、民间剪纸技艺平台等均采用该模式,成果丰硕。

1.4协同研修交流模式

协同研修是指教师基于特定的研修主题,通过建立研修互助共同体,开展研修活动的一种形式。依托平台,采取集中面授、远程协同、项目合作等方式,利用优质研修资源,组织中高职衔接专业的教师开展团队研修、协同创新和技艺技能传授活动,形成定期研修、常态合作的中高职研修团队,促进中高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协同提升。该模式多见于平台所依托专业在全省乃至全国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品牌专业,如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创新平台所依托中药学专业为山东省高水平专业群核心专业。

1.5社会服务推广模式

平台运行过程中,积极开展智慧公共服务和技术创新服务,以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聚集学校和行业企业专业理论功底强、行业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通过承接培训项目,举办论坛、研讨会,开展社区公益活动等方式,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需求,为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贡献智慧。该模式多见于依托公共实训基地、师资培训基地、创新研发中心等载体而建設的平台,如依托富士康(烟台)模具培训基地而建的“模具制造技术技能创新平台”则采取该运行模式。

2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运行模式存在的问题

虽然各平台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运行模式,但依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2.1平台功能定位不全面,运行方式单一

准确的功能定位是平台成功建设的根本,《山东省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管理办法》中明确了传承创新平台的主要职能包括:传统(民族)技艺传承、新技术技能的开发与应用、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实习实训资源开发、创新创业教育经验交流、协同研究与创新等。调研结果显示,各平台在运行过程中功能定位模糊,多围绕其中某一功能开展活动,而忽略了其功能的多面性,导致运行形式单一,成果涉及面较窄,平台建设进展缓慢。

2.2缺乏整体规划,尚未形成系统的运行体系

传承创新平台是多方参与的高端学习组织,依照巴纳德系统组织理论,[1]平台是一个多元素相互作用的复合体,平台主持人、绝招绝技技能名师、一般成员、教育行政部门、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社会团体均会对平台运行产生一定的影响,各方的有序参与,良好协作是平台有效运行的基础和前提。而从现今各平台运行的情况来看,与校内外各行政管理部门、相关行业企业的交流合作尚未形成成熟的运行模式,系统性较差,缺乏整体规划,项目的开展往往具有突击性、随意性,有的项目重复性大,有的项目未涉及。

2.3平台成员自我效能感和团队支持感较低,团队创新绩效不理想

平台团队的创新绩效除受外部环境影响外,内部微观环境,即团队成员的影响是决定性因素,而团队成员的表现又取决于其自我效能感和团队支持感。[2]调研发现,平台团队负责人的立项自我效能感、建设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一般成员。一般成员对平台建设工作的积极性较低,究其原因,团队负责人发挥传帮带作用意识不强,一般成员参与到整个平台建设周期中的机会并不多,对平台价值和平台运行缺乏全面认知,从而合作与协同的意愿受到影响。此外,由于平台主持人担子重、压力大,在团队管理中,往往忽略构建团队的协同文化,缺乏良好的激励机制,从而削弱了团队成员对团队支持的感知,不能充分挖掘成员潜能、肯定成员成果,也是团队成员自我效能感与团队支持感低的原因。

2.4重单独创建轻资源共享

整体提升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的技艺技能传承创新能力,强化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积累作用是建设传承创新平台的宗旨。调研发现,各承担院校重视平台的单独创建,从人力资源到物质资源都在单独组建,即使同专业领域内各平台间的合作也比较少,容易形成技能的壁垒和隔阂。具绝招绝技技能名师本是社会的稀缺资源,同特色平台所拥有的技能名师之间更应互通有无,资源共享,才有益于带动同专业领域教师队伍技艺技能的整体提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创建一核心一平台五职能多资源有机结合的战略联盟运行模式

3.1构建完善的内外部支持系统

平台运行的外部支持系统主要包括:(1)管理主体,即教育行政部门,含省(市)教师工作处、学校平台建设行政管理机构,该主体应通过方针、政策的制定,充分发挥其对平台的领导、保障、督促、考核与激励的行政职能;(2)行业企业,行业企业具有丰富的技能人才及实践资源,其参与度高低直接影响平台运行的成效,行业企业如能向平台注入技能型人力资本,[3]同时提供实训场地,必定会促进平台的有效运行;(3)其他社会组织,平台建设工作的实施过程离不开校外行业协会、学术团体等社会组织的支持与合作,作为平台建设的协作主体,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对平台的运行大有裨益。

平台运行的内部条件即指平台自身,是平台运行的实施主体,包括平台主持人、职业院校骨干教师和企业核心技术人员。在不存在上下级关系情况下,团队成员能够各司其职、精诚合作、刻苦钻研,力图打造一个成员结构合理且人尽其用的团队,从理论、技能、技术三个维度均能有所突破与创新的能长期存续的团队。此外,平台团队主持人的专业能力、领导组织与协调能力也是平台建设质量得以保障的核心要素。

3.2形成多职能的平台运行体系

平台的首要职能是技艺技能传承,以“天药平台”为例,聘请全国知名中药鉴定、炮制技术传承人担任平台技术指导专家,通过开展系列讲座、技能大赛、协同研修等活动,实现技艺技能的传承。其次是产品研发、技术创新、技能开发应用之职能,以团队成员正在承担的科研项目和创新项目为依托,围绕中药材的种植技术、产地加工、炮制工艺、快速质量评价等领域攻克技术难关,实现中药新产品的研发和技术标准的创新,并推广应用。

实习实训资源开发是平台的又一大职能,除了拓展技能实训基地,还可通过虚拟仿真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平台建设成果数字化,提供线上实践教学资源,以弥补传统实训模式的不足。此外,通过开展“工匠精神”教育活动、多层次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等充分发挥平台的创新创业教育职能。最后,各平台尚需发挥其协同提升职能,组织全省同专业教师定期研修、协同研究、常态合作,充分发挥平台的示范引领作用。

3.3树立共同愿景,增强团队支持感与自我效能感

平台团队不是简单的个人集合,而是由不同的个体组成的实践共同体,个体间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存在差异,相互关系较为复杂,严重时会影响到平台的运行。因此,需要将成员的个人利益与平台的整体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在平台运行过程中,团队负责人要凭借过人的技术技能水平、学术能力、领导才能、个人品质去影响成员对团队支持的感知,并通过研究经费、设施设备、学术思想方面的支持、精神上的鼓励认可、良好沟通机制的设置,构建“传帮带协同发展”的团队文化,树立“在贡献中发展”的理念,激发团队成员合作与协同的意愿,增强自我效能感,从而促进团队的良性发展。

3.4创建平台运行模式

在前述工作基础上,以绝招绝技技能传承人为核心,首先向校内教师开展传承活动,然后与校外同仁一起研修,使省内本专业教师的技艺技能得到大幅提升,才能在人才培养中进行技艺技能的有效传承。所建平台除具有传承功能外,还应发挥新技术技能的开发与应用、实习实训资源开发、创新创业教育经验交流、协同研究与创新的职能。最终,形成了以绝招绝技技能传承人为核心,五大职能齐头并进,各部门协作配合的一核心一平台五职能多资源有机结合的战略联盟平台运行模式,见图1。

如今,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走上增值赋能的快车道,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是职业教育的使命,而抓好培养高素质专业化职教师资,打造更多“巧匠之师”“工匠之师”是关键。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的立项建设在提升“双师”素质行动中颇具前瞻性,如何使其发挥更大的价值和作用,研究探讨平台科学的运行模式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

通讯作者:郑衍玲

基金项目: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资助项目《职业院校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建设研究——以天然药物质量控制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为例》(编号:2019061);山东省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资助项目(201712)

参考文献

[1]卞辉,姚小萍.加拿大大学教学发展中心的巴氏组织理论分析——以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为例[J].现代教育科学,2017(3):143-148.

[2]周菲.团队支持感、科研自我效能感对高校科研团队创新绩效的作用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

[3]武卫红,葛淑兰.创新体制机制——推进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建设[J].现代职业教育,2020(24):64-65.

猜你喜欢

运行模式职业教育
产业协同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模式探究
新常态背景下“互联网+零售业”时代运行模式
开放实验室的思考与实践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运行模式与市场结构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供暖季土壤源热泵系统运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