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建设种业强省的路径选择与对策建议

2021-01-11李国英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规模经济卡脖子技术

摘要:在国际种业市场快速转型、种业科技竞争愈演愈烈的国际形势下,种业供给端迎来颠覆式变革机遇。河南省是农业生产大省、用种大省和制种大省,在新一轮世界种业变革中,应着力夯实基础、找准优势,加快种业自立自强,构建现代生物育种创新体系,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河南现代种业体系,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关键词:种业商业化;种业安全;规模经济;“卡脖子”技术

河南省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适合多种动植物生长繁衍,种质资源丰富,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科企合作的市场化育种创新体系,有力促进了种业商业化发展。截至2020年底,已拥有育繁推一体化能力的企业8 家,在新三板上市种子企业3家。建设有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小麦工程实验室、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际小麦玉米研究中心、“2011计划”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级高水平研发平台9个,省家禽种质资源创新工程研究中心、猪遗传改良及养殖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中心等省级育种研发平台22个。在种质资源搜集和保护方面,目前建有中短期种质资源库14个、种质资源圃12个、畜禽水产保种场(区)21个,保存各类农作物种质资源4.66万份,其中小麦12099份、花生等油料作物7879份、玉米3997份、稻类4236份。食用菌种质资源种类68 个、菌株1347份,畜禽品种资源75个,水产种质资源1046个。通过对我省种质资源的鉴定、挖掘,创制出玉米王牌自交系郑58、昌7-2,小麦广谱杂交品系周8425B、C5/新乡3577,花生骨干杂交品种远杂9102、开选016等一批适应生产和市场需求的突破性新种质,种业技术创新体系已基本形成。

一、河南省种业行业发展的痛点与困境

河南省是农业生产大省、用种大省和制种大省,但却不是制种强省。种子企业虽然数量庞大,但普遍呈现“小、散、乱、弱”的分布格局,且品种同质化严重等问题,至今没有一家企业在主板上市,更没有在国内乃至全球有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在种业创新关键技术领域总体还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

(一)新技术运用和新品种选育亟待突破

我省小麦、玉米、花生、芝麻等品种选育虽居全国领先水平,但在生物育种新技术应用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创新能力明显不足,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基因编辑等仅在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农科院立项应用;在小麦优质专用及抗赤霉病、玉米易籽粒机收、大豆高产、抗病、抗逆等品种选育上未取得关键性突破;节水、节肥、耐旱、耐瘠薄品种数量不够丰富;白羽肉鸡、种猪等品种严重依赖进口;正在建设的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仅开展了农作物种质创新工作,种畜、种苗研发工作尚未启动。作为畜牧大省,我省还没有国家级畜禽研发平台。现有平台间协同不足、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不够,资源优势难以有效发挥,青年领军人才和创新优秀团队难以脱颖而出[1]。

(二)种子企业弱、小、散,缺乏核心竞争力

以小麦为例。我省是小麦种子生产大省,2020年河南小麦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8%,居全国第1位。拥有642家(2020年数据)小麦育种企业,但总资产超过1亿元(含)的种子企业只有11家。总体来说处于分散化、同质化的发展阶段,行业集中度很低。体现在销售收入上,2020年全省种子企业种子销售收入为77.89亿元,河南金苑种业、河南秋乐种业、河南金沃野农业等CR10企业销售收入总额为16.31亿元。同期先正达(世界第三大种业集团)全年销售额23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11.4亿元),国内制种龙头隆平高科主营业务收入为32.91亿元,而河南省销售收入最多的金苑种业仅为2.33亿元。在核心技术掌控方面,近年来,也培育了一批突破性新品种,如郑麦9023、矮抗58和玉米品种郑单958,但目前能抗赤霉病的小麥种子掌握在江苏大华种业手中,造成传统的小麦种子销售优势区安徽和江苏省北部的市场占有率逐年萎缩。

(三)种业研发创新缺乏良好的市场化环境

当下省内的育种研究虽然有成果,但缺乏科研机构与企业的良性互动。源于以下三方面的原因,很多研发出来的品种没法落地。一是种业育种周期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且研发周期长,例如,作物育种周期一般要6~8年[2],畜禽育种周期一般要10~15年,这种不确定性严重影响了科研的正常运作。二是种业育种的创新人才、种质和技术优势单位主要集中在农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绝大部分种业企业没有建立现代化、商业化育种技术体系,主要依靠从科研院所直接购买新品种经营权,研发与商业体系结合不够紧密、科研与市场脱节、品种审定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等现象成为育种研发领域的痛点。三是由于育种条件艰苦,工作量繁重,再加上工资少、待遇低,人才断层现象十分严重。目前,既懂田间常规育种,又会室内分子育种技术且会经营的30~45岁中青年人才缺乏,严重制约了种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系统性规模化的种质资源库缺乏

种质资源库是育种的基础数据库。无论是进行杂交配种,还是基因编辑,都需要尽可能地收集自然界里的不同种质作为实验基础。我省虽然也有这种储存机制,但由于经费的匮乏,相对分散、零散,缺乏系统性规模化的种质资源整合,造成种质资源库(圃、场、区)建设数量不足,部分珍稀、濒危、特色种质资源的丧失风险不断加大;种质资源挖掘不够、鉴定评价不足,资源共享机制不完善。这些工作近几年也逐步得到了国家和各地区的重视,并逐渐开展起来,但与西方国家长时间的积累相比差距仍然明显。

二、建设河南种业强省的发展路径

中央和各地方政府近期陆续出台关于推进种业发展的政策,“种业翻身仗”路径逐步明晰。

(一)培育龙头企业,以提升种业行业的规模经济效应

规模化可以提升育种企业商业价值空间,规模优势是国际种业巨头和国内龙头种企取得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而规模优势本质上是产量与销量的优势,西方种业巨头的产业优势源于其农业现代化较早,掌控着先进的生产力,而销量的优势则得益于前全球殖民地体系所形成的产业分工,使其垄断了大量的销售渠道与市场信息,叠加系统性的技术优势,确实能带来更短的技术产业化周期以及相应的经济效益[3]。河南的农业现代化起步较晚,农村发展相对滞后,农业的相对集中还没有真正实现,因此难以在农业产业层面形成规模优势。但我国有庞大的市场,河南省需要培育自己的超大育种龙头企业,以提升育种的规模经济效应,进而缩小与全球种业巨头的种源经济性状差距。

(二)改造既有的传统农业模式,扎实推动种业技术产业化

技术产业化优势是基础,也是世界种业巨头的核心竞争力。目前我国各地并不缺少先进的农业技术,但是由于“科研成果转化周期”“产业化成本”“回报预期”等因素的限制,缺乏有效的产业化发展路径。要提高种业的产业化能力,就要改造现有的传统农业模式,进而构造出良好的产业化环境,那么种业的现代化改造就成为了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从需求侧和产业配套两方面着手提高种业的产业化能力。理想的模式应该是市场向研究机构提出需求,研究机构立项进行技术攻关。这样才能保证新作物一旦问世就能以很短的产业化周期投入到市场上去,进而实现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双赢。

(三)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路径,加强种业核心技术攻关

新品种开发和育种能力是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我国育种企业的发展目标应着力于弥补中国与全球领先纯系种源的经济性状差距,突破性创新品种,拥有行业主动权,推动传统育种技术改造升级,实现育种精准化、智能化和工程化,以尽可能缓解“卡脖子”问题,降低对国际种源的依赖程度,以应对潜在“种源封锁”的危机[4]。

目前,我国种业的研发主要由种企、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承担,服务组织和社会公众在种业科技创新中也广泛参与,但是各创新主体各自为政,尚未形成完整的创新链条。需要以地方政府引导为前提,构建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以分工协作和利益联结为根基、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育繁推一体化”商业化育种体系。

(四)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

生物育种是现代农业的“芯片”,也是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十四五”规划将“生物育种”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2020年以来我国在种业发展方面的政策频出,包括转基因安全性状的公示与证书发放、加大对非法转基因的打击力度、修订法律法规,为未来转基因种子的商业化创造了法律条件[5]。持续的政策支持为创新技术(特别是转基因技术)的加快落地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市场环境,转基因商业化趋势逐渐明朗,在“有序推进”的基调下,叠加我国自主技术先进性逐步显现,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逐步落地以及龙头企业商业化育种体系的逐步建立,我国种业竞争门槛将大幅抬升。育种企业要在生物育种产业化方面获得更强的竞争力,快速提升市场占有率,就要在增加研发投入、强化创新能力、储备丰富的转基因技术方面下功夫。

三、建设河南种业强省的对策

河南省“打好种业翻身仗”要立足本地优势和发展潜力,顺应国际种业发展的新趋势,对标国际种企,合理规划产业区域布局,不能贪大求全、重复建设。

(一)为推动行业加快兼并重组创造条件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高新技术为核心,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推动种业全球化,跨国种业巨头市场份额不断增加,“两超、四强、差异化发展”的种业垄断格局已经形成[6]。全球种企并购已接近尾声,国内种企并购正在加快速度。河南种企必须尽快有所行动,加入并购浪潮。政府应通过用地政策、税收减免、资金扶持、提供上市融资扶持、支持社会资本、大型企业投资或参股种业企业等手段壮大省内秋乐、金苑、牧原等种业龙头企业迅速做大做强,促使其加快成为市场创新主体。

鼓励、支持优势种企在种子贸易、投资合作、技术转让、资源整合等方面加快海外布并参与国际竞争。扶持省内龙头企业向多元化、集团化与国际化发展,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进一步做大做强,实现从封闭型发展到开放型发展,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种业龙头企业,以降低对国际种源的依赖程度。

(二)实施育种创新能力提升工程

要对育种基础性研究以及重点育种项目给予长期稳定支持,建立新型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体系。具体措施:加快國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建设进度,适时启动种畜种苗育种平台建设,实施更大力度的开放合作、更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更加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机制,把中心打造成为全球生物育种创新引领型新高地、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种业“航母”集群和我国种业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

以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建设为引领,以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小麦工程实验室、国际小麦玉米研究中心、省家禽种质资源创新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为支撑,以秋乐、金苑、牧原等种业龙头企业为载体,构建现代化商业育种体系。以农科系统和涉农高校为依托,以企业为主体,加快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协同创新,开展联合攻关,着力提高种业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三)构建完善的种子质量检验、检测体系

1、优化种子质量监控。积极有效利用全国农技推广中心构建的审定和登记作物DNA指纹数据平台,建立并推行重点作物种子质量监测机制,形成审定作物与登记作物齐抓共管的监控氛围、抽查与监测相结合的质量监控机制、种植鉴定与分子检测相结合的品种真实性鉴定平台。

2、升级种子质量与检验标准。按照全国农技中心工作部署要求,完成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修订,健全DNA指纹检测方法和田间鉴定标准,制(修)订并采信一批种子健康与活力标准,修订一批种子质量标准,进一步提高种子质量要求。

3、稳步推进种子认证制度。广泛开展国家级和省级种子认证示范,扶持并引导企业开展种子认证,打造种子质量品牌,推动我省种子“走出去”。

参考文献:

[1]魏启文.砥砺前行创新发展努力开创我国种业事业工作新局面[J].中国农技推广,2021,37(01):5-10.

[2]王向阳.保障粮食安全要抢占全球种业技术制高点[J].人民论坛,2020(22):64-65.

[3]邹婉侬.基于专利数据挖掘的全球生物技术育种技术及产业竞争态势分析[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20.

[4]袁永波.加快种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N].河南日报,2021-05-21(06).

[5]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评论员.筑牢农业现代化的种业根基叫农民日2021-08-04(01).

[6]胡霞,周旭海.中国现代种业发展的路径分析——基于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视角云南社会科学,2021(03):76-83+188.

作者简介:李国英(1970-),女,内蒙古赤峰人,博士,研究员,研究方向:农业现代化。

(责任编辑曹雯梅)

猜你喜欢

规模经济卡脖子技术
本期导读
本期导读
卡脖子与保鲜问题
浅谈国际贸易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浅议成都银行跨区域经营的必要性
城市规模经济文献综述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