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低安全感问题的实务研究

2021-01-10刘一辉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6期
关键词:小组工作安全感农村留守儿童

摘要:学龄阶段的儿童往往处在生理、心理、社会化塑形的重要时期,但留守儿童在本阶段很难对“留守”这一情况进行很好的自我认识,导致该群体的“低安全感”现状。对该群体社会技能、自我意识、学业成绩等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将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感细分主要分为人际安全感和确定控制感。研究者通过调查问卷、参与式观察收集资料后,在优势视角及增能理论的指导下,以小组工作的形式开展了C专业小组。探讨了社会工作在优势视角理论及增能理论指导下在干预农村留守儿童低安全感方面的有效性并总结了经验,由此形成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感干预的新视角。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感;小组工作

一、背景

安全感是指一个社会人成长发展必不可少的内容,对于个体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支持性作用,安全感更强的儿童会表现更强的社会适应性,面对生活中的逆境与困难。

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但由于诸多原因的限制,只能将儿童留在农村供其他监护人照料。目前社会更多的注意力关注在留守儿童的生理性需求,忽视了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与照顾,会孤独、焦虑不安,缺乏基本的社会交流能力的现状,这是典型的“低安全感”的表现。因此,社会工作者从优势视角出发,探寻如何提升儿童安全感,对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育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回顾

(一) 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现状

目前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现状主要集中在教育问题与道德行为研究两个维度。

在教育问题上:范先佐认为父母教育的确实直接导致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产生,留守儿童父母与子女分离,放弃了亲子监护的责任,而代理监护也存在弱化或失效等问题。范菁。周宗奎等学者在研究中提出农村学校教育机制落后、师资不足,教师将注意力聚焦于教学上,着重留守儿童的学习,对学习以外的方面关怀与照顾甚少,而留守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受到教师的教育措施和学校教育机制的影响[1]。

在道德行为上:学者迟希新认为留守儿童没有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榜样作用的确实,对其到的成长引导不足,父母也不能对视监管留守儿童的行为,监控机制逐渐弱化,使得留守儿童得到的成长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主要表现在道德观念、情感、人格、行为等方面,有些甚至出现严重的越轨行为和强烈的反社会倾向。

(二)低安全感的干预研究

留守儿童安全感的介入研究:对于留守儿童的安全感相关的介入研究主要存在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工作领域。廖传景通过研究得出团队辅导干预能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帮助改善和提升留守儿童的总体安全感,帮助提升人际自信心,降低人际敏感,提升安危感知能力,增加对现实的安全感。[2]刘俊昊使用小组工作的工作手法积极开展实务工作,用专业性的服务来改善留守儿童的处境,让留守儿童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发生正向的改变,促进留守儿童的自我发展,体现了社会工作参与研究的显示意义。

三、介入前小组内留守儿童的安全感现状

本研究以D市N村7-9岁留守儿童小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N村妇女主任选定推荐15人,研究者运用心理安全感量表(SQ)及访谈法进一步收集资料,综合选定成员8人构成C小组。

(一)研究工具

本次研究使用心理安全感量表(SQ)分别从人际安全感和确定控制感两个维度来测量留守儿童的安全感状态,具体又从人际安全感分为自我接纳与人际体验两个维度,确定控制感分为生存感知和控制确定感两个维度。笔者使用了访问式问卷来收集资料,来保证问卷的效度,根据分值来综合评测留守儿童的安全感状态。

(二)N村留守儿童安全感状况

由于小组开展为暑假,从时间、人力等众多因素出发,研究者只针对N村妇女主任推荐下的15名留守儿童进行了心理安全感量表测量,问卷回收率100%。

1.N村留守儿童以低安全感为主

在针对15名典型留守儿童的心理安全感测量中,低安全感的儿童12名,占N村典型留守儿童群体的总人数80%,进一步分析留守儿童各维度的得分,其自我接纳、人际体验、控制确定三个维度分值为均分10.48(满分分值为20分)其中人际体验感分值最低,N村留守儿童因长期缺乏与父母交流,留守儿童缺乏在人际交往中的意识和能力。

2.低安全感留守儿童表现形式差异显著

在笔者与留守儿童接触的两个月中,发现N村低安全感留守儿童表现形式差异较大,具体表现在大部分留守儿童内向,在初期接触中拒绝交流,自我效能感低,缺乏自信,怕在社交中得不到尊重。少部分留守儿童以忽视社工提问,离开位置等来逃避回答问题,出现行为不适等问题。

四、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安全感提升

经过自愿原则以及小组时间设置考虑后,社会工作者成功招募到的8名留守儿童组成心理安全感提升小组,针对小组成员在自我接纳、人际体验、控制确定三个维度低分值的现状,以提升其在各个群体中人际交往中的能力,认清接受自我,提升自身安全感水平作为本次小组的目标。

(一)小组基本信息

1.小组性质:支持性、成长性小组

2.小组活动时间至次数:2021年6月至2021年8月初进行7次小组活动,每次小组活动60-70分钟,以一节课为准,可适当延长。

3.小组地点:N村党群服务中心内儿童之家

(二)具体介入流程

序号 主题 目标

1 心有千千结 组员相互认识,建立小组并制定小组契约

2 认清自我 帮助小组组员增加对自己的认知,并且通过小组组员初步体验控制情绪,提升其确定控制感。

3 直面问题 帮助直面了解自身及其周围存在的问题,提升其解決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帮助组员树立自信心与控制感。

4 情绪疏导 帮助组员感受到自身情绪的变化,改善组员对自身情况以及社会交往关系的认知。

5 提升人际沟通(同辈群体交往) 提升组员在人际沟通中的安全感树立信心,提升自我效能感。

6 学会求助(学校社会交往) 提升组员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提升组员的确定控制感,明白寻求支持的重要性。

7 大声说出爱(家庭交往) 提升组员联系监护人的频度,维护亲子情感,处理离别情绪,巩固成效。

(三)小组评估方法

本次小组结束后,根据前测后测数据(心理安全感量表(SQ))、小组进度记录、社工与组员的访谈记录、督导评估及服务对象改变成效等资料出发,综合考虑服务成效。

五、社会工作介入结果分析

在目标实现程度上:项目实际执行中,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安全感提升的七次小组活动已经全部完成,在项目服务对象的改变方面:笔通过用心理安全感量表对8名成员进行了前后测,从前后测得结果显示,8名小组成员的安全感状况在原有均有提高。小组效果较好,特别是有两位较为内向的组员交到了朋友,在小组过程中变得会主动与他人交流。有一位组员认为没人喜欢他,希望通过不适应的行为来获取关注,通过小组纠正了自己的错误认知,学会用正向的沟通来表达自己想法,提升了其自信心。

在社会效益方面:由于小组时间集中在暑期期间,并未很好的联动学校资源,虽已合理调动了父母、监护人、社区工作人员、同辈群体等多方面的资源,但是在资源整合和社会支持网络的可持续拓宽有待加强,相关发展模式并未提炼。

机构内项目督导周思宇通过日常小组活动督导、项目成效实地督导等多种形式认为本次小组活动从实际出发,制定的小组工作计划适应服务对象,同时在执行期间,社工良好运用了社工专业方法,以理论支撑推动了困境儿童的心理建设与发展建设。通过面谈、电话访问的形式,对小组成员、小组成员的监护人、小组活动相关方进行了访谈,项目服务整体满意度大于90%,对社工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提升儿童心理安全感、丰富儿童文化生活、培育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等表达反馈。

六、研究结论

(一)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低安全感的效果明显

留守儿童问题复杂,是社会、生理、心理等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而社会工作的助人自助理念、专业工作技巧等,可以从多层面介入,链接多方资源进行帮助。同时社工的一系列工作方法是经过反复实践,被证实有效的科学方法。所以社会工作是针对留守儿童低心理安全感问题介入的不二人选。

小学生目前处于对父母的依恋感逐渐下降、发展童伴依恋的阶段[3]。社会工作利用小组工作方法,通过有目的地组织小组活动,促进了组员互动,帮助小组组员在组员互动过程中学习群体经验,激发自身潜能,达到悦纳自己与在社会化的目的,更能为小组组员提供支持和归属感。同时由于社工角色较学校老师等较为轻松,社工保持真诚的态度,更能通过小组氛围为组员提供情感释放的表达环境,学习或者模仿其他组员好的经验,增强自身能力,提升自己对生活的确定控制感。

(二)社工在整合多方法资源来构建社会支持关系网络有奇效

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与安全感之间显著相关,但是留守儿童的父母因为“留守”的原因导致角色部分缺失,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缺失。社会支持的压力大部分由农村教师与留守儿童监护人承担,但是由于农村教师以及监护人素质的参差不齐,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方式、需求差异都各不相同很难对农村留守儿童的需求进行反馈。在本次小组中社工不仅关注小组组员的个别化,更注重组员在小组过程中的表现与变化,积极回馈每个小组组员的变化。同时社工在家庭、社会、同辈群体等三个维度赋予不同的、有针对性的社会交流能力。促进师生相互沟通,为隔代监护者提供代际沟通、关系调试和相关监护抚养能力。

农村留守儿童的可利用资源不够集中,社工通过正式资源与非正式资源给孤立无援的留守儿童变成“学生-学校-家庭-社区”的生态系统,能合理的调动服务对象的自身资源、提供社工已有的资源,为留守儿童织牢社会支持网络,提供最有效的服务[4]。

(三)针对组员的特征在设置不同的切入方法是有效的

C小组服务对象是N村的留守儿童,服务对象群体界定清晰。通过量表前测、对村妇女主任进行访谈了解该村留守儿童普遍需求进行活动设计。通过结合多样化的游戏、寓教活动等,将活动与服务对象的需求进行有机的内在结合,针对整个小组的需求来设置了专属的介入方式。

同时,C小组组员的低安全感的表现并不一致。针对不同儿童的情况社工设置了的不同介入方式,使不同性格的留守儿童能共同在小组中得到提升,同时对一些有行为偏差的儿童开展了具有针对性、持续性的行为矫正的服务,帮助儿童习得新的规则意识,助力后续的社会融合。

七、结论和反思

基于前文的案例分析,可以发现由于社会工作灵活性和可持续性、个别化等特点,在儿童安全感干预问题上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在灵活性上,根据专业的理论来设计有针对性的工作方式,不拘泥于特定形式。在可持续性上,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观“助人自助”不只关注解决问题,更注重在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上。此外,C小组工作经验表明,在小组过程中要注重不同性格的小组成员需求的解决和能力培养。

在C小组执行过程中,虽然心理安全感提升成效显著,但是在服务过程中,社工自身感受上仍有问题需要改进和反思,主要是需要提高服务的有效性,在执行小组过程中不仅需要注重服务的有效性,将小组分目标融于小组活动中,让小组活动目标和小组总目标相一致,更要让组员感到满意,提升其后续的在小组内的动力。

参考文献

[1]范菁 .《社会工作参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安全感提升研究》[J].2019.

[2]廖传景.《留守儿童安全感研究》[J] .2015.

[3]王练,尚晓爽.《6—12岁农村留守儿童依恋状况的调查研究——以河北省某市F村为例》[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9.

[4]白文慧.《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实践探索——以临县L寄宿制小学为例》[J]2019.

作者简介

刘一辉(1998.05——),性别:男,民族:汉族,籍贯:四川省南充市,学校:西南石油大学,学歷:社会工作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

猜你喜欢

小组工作安全感农村留守儿童
让产权“安全感”来得更实在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小组社会工作游戏带领的几点注意事项
小组工作方法在提升初中生抗逆力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