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老师模式”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

2021-01-10韦恒伞

广西教育·A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小老师教学形式初中历史

【摘要】本文阐述“小老师模式”的定义与作用,提出“小老师模式”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策略:体验备课,提升预习效果;体验授课,促进知识内化;组织活动,提升综合能力。

【关键词】初中历史 小老师 教学形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33-0101-02

阐述发生在过去的事情,是历史学科的课程特征之一。学生在面对历史知识时,容易产生陌生感、模糊感,难以开展高质量的历史学习。而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快记住知识,通常直接向学生灌输知识要点、难点,导致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空间,不能经历主动探索的过程,最终影响学习效果。当前新课程改革仍在继续进行,教师在摸索教法的过程中,总结了许多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法,其中“小老师模式”应用较多,其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笔者尝试引入“小老师模式”,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对教学过程做如下论述。

一、“小老师模式”的定义与作用

(一)定义

“小老师模式”是脱胎于我国教育学者陶行知提出的“小先生制”,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下,许多教师汲取“小先生制”中“即知即传人”的思想精华,提炼出可运用于新时代课堂的“小老师模式”,即鼓励已经掌握一定知识的学生,在课堂中扮演老师的角色,通过讲台展示、小组群讲及结对帮助等多种方法授课,帮助其他同学掌握知识。

(二)作用

“小老师模式”能够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的地位,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体验当学习主人的感觉,进而调动积极性、自主性,认真学习知识。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将已经内化的知识通过自己的理解传授给其他同学,以生生互动或生生互助的形式,將学与教融为一体,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凸显“以生为本”的新课改理念,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自主探究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二、“小老师模式”的应用策略

(一)体验备课,提升预习效果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预习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它能帮助学生提前阅读新课内容,了解课文梗概,做到心中有数,进而掌握听课的主动权。教师备课也是提前准备新课的教学,与学生预习有异曲同工之处。因此,利用“小老师模式”指导学生学习,可以从体验备课开始。初中历史教材每一课的信息量较大、知识点繁多,学生要熟悉、掌握知识需要较强的理解能力、论证分析能力、概括总结能力。由于学生缺乏备课的经验,教师指导学生备课,应从其熟悉的内容入手,如预习。让学生先按照自己常用的方法预习一遍课文,大概了解课文内容,初步列出知识的重点、难点,备课时就将知识的重难点作为教学的主线任务;然后鼓励学生根据所定的教学任务查阅、补充更多的资料,以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习的宽度。

例如,统编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主要讲东汉末年开始曹操为统一北方,发起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基本史实,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小老师”备课时明确这一主题之后,就要对教学环节进行设计。观察到课文两则“相关史事”提到曹操、袁绍、刘备、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事迹,许多学生马上想到与他们都有关联的名著《三国演义》,里面有许多著名的战争场面描写,也有许多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故事,便积极翻阅该书籍。通过阅读《三国演义》,学生不但对课文提到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有了更细致、更全面的了解,也找到了三国时期一些历史名场面,如“偷袭乌巢”“草船借箭”“三顾茅庐”等,将相关的故事片段截取出来作为课文拓展内容,可以有效吸引学生听课的注意力,也能拓展学生的学习面。又如,“小老师”对统编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进行备课时,补充了商鞅立木取信的故事,并考虑到初中学生爱看动画影视作品、喜好“酷”图的特点,在网络上搜集了战国时期的动画影视片段,以及一系列战国时期的兵器,将这些内容作为教学的扩充资料,帮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战国时期的社会现实情况。

学生在准备课程教学时,先要认真预习课文内容、熟悉教材,然后厘清教学思路、广泛查阅资料,最后将设计思路写成具体的教案。这样的过程既能让学生体验平时教师为教学所做的大量准备工作,从而体谅教师的辛苦,端正学习态度;也令其在亲自设计教学时不断扩充历史知识,学习历史论证、历史分析等方法,使其在真正的授课过程中得心应手。

(二)体验授课,促进知识内化

授课是“小老师模式”实施的重要一环,学生只有体验过授课,才能算是真正的“小老师”。历史教材是教学的主要参考资料,但受到篇幅的限制,教材通常只对重要的、影响巨大的史实做概括性的叙述,理顺其发展脉络,也就是说,教材上的历史知识大多是结论性的。教师指导学生担任“小老师”授课,要提示其避免直接宣读教材,因为这样的授课方式平淡无奇,也令听课者受益不多。教师应该鼓励、引导“小老师”严格按照备课时所写的教案进行授课,确保教学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流程,同时适当扩充教学内容,使课堂更精彩、生动。

例如,统编历史教材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其中一个教学难点是分析五四运动的意义,个别“小老师”在预讲时感到非常吃力,讲来讲去也讲不清楚。笔者检查他们的教案,发现补充的资料不够充足,线索不够清晰,于是帮助他们补充更多的资料,如《上海学联告同胞书》。“小老师”根据其中记载“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学生释,工商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等内容,思考五四运动获得初步胜利的因素,分析五四运动中参与斗争的已不局限于学生,工人阶级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并立刻显示出其伟大力量。这种结合史料寻找线索、梳理因果的方式,给了“小老师”极大的启发,也帮助其厘清了授课思路。在接下来的授课中,“小老师”做了这样的分析: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的参与,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同时五四运动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好了思想准备,这二者为新革命力量、革命文化和革命斗争的诞生创造了条件。因此,可以说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群众爱国运动,它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实践证明,“小老师”通过授课,不仅能加深自身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在讲解过程中逐步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维方式,习得“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这有利于其在今后的历史学习中获得进一步发展。

(三)组织活动,提升综合能力

任何学习都离不开实践活动,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能够进一步印证、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也能不断开阔眼界、拓展知识面。对理论性较强的历史学科而言,设计相应的学习活动,加强学生的探究、论证、分析、总结等综合能力培养,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也是发展历史学科素养的必要途径。“小老师”缺乏组织活动的经验,他们往往不知道从何处着手组织历史学习活动,对此教师应该先给“小老师”一个示范,帮助他们搭好活动的框架,然后引导他们往框架里填充内容,最后指导他们如何开展活动。

例如,教学统编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一课时,笔者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学习活动。因为本节课内容主要分为青铜器与甲骨文两大板块,所以笔者指导学生分为两个小组,分别以“青铜器”和“甲骨文”为活动课题。确认分组后,笔者让学生思考后面的活动应该怎样推进,大家给出的答案不一,有人说自由分配任务,谁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有人说要选出一个领头人,由他指挥行动;还有人说要先想好活动的内容和流程是什么,再分配任务……综合学生的意见,笔者梳理归纳出整个活动的流程方案:确认活动课题→按课题分组→推选1~2名“小老师”→“小老师”调配任务→组员完成指定任务→汇总资料、形成报告→讲课。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小老师”需起到核心领导的作用,首先要准确、公正地分配任务给组员,或按特长分,或以民主投票、自愿的方式分,保证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其次“小老师”要根据活动的进展进行人员调度,如发现有组员提前完成查阅资料的任务,可以要求其协助制作道具的同学一起完成任务,这样能够加快活动进度,提高学习效率。最后由“小老师”根据本组研究成果进行教学。“青铜器”小组的“小老师”向学生展示由组员通过网络下载、实地拍摄等方式收集到的一系列青铜器图片,讲授青铜器的发展、分类及器型,并用动画形式演示青铜器的制作过程;“甲骨文”小组的“小老师”则从王懿荣购买“龙骨”的故事导入教学,然后沿着甲骨文的发现讲解甲骨文早期的一些研究,并以PPT的形式展示大量甲骨文图例,分析甲骨文的造字特点。两位“小老师”绘声绘色地奉献了一堂内容翔实、生动有趣的课程,而其他学生因参与了课程内容的研究,在听讲时格外认真,甚至有组员不时举手做一些内容补充或表达见解的发言。“小老师”授课结束,全班师生展开热烈的讨论,课堂学习氛围浓厚,取得较好的活动效果。

可见,将“小老师模式”应用于历史学习活动中,不仅能显著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印象,同时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分析能力、交际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等均得到锻炼,有利于其提升个人综合素养。

三、“小老师模式”实践反思

“小老师模式”是一种注重体验又讲求实效的教学方式,它不但能充分激活课堂学习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参与积极性,还能凸显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认真对待学习。将“小老师模式”应用于教学,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但在实践过程中,笔者针对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总结与反思,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教师应该给予担任“小老师”的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力,为学生提供学习内容、授课方式、教学评价等多方面的选择机会,并认真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与其共同设计教学形式和课堂规范,确保课堂活泼有序、生动有趣,让学生获得良好的体验,进而更加认同并乐于接受这种学习方式。第二,教师应当注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将学生始终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当学生感到自己受到充分的尊重和信任时,就更乐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并更加积极地追求学习目标;第三,初中生受能力所限,无法真正掌握教师的教学技能,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灵活设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避免“小老师模式”流于形式。第四,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相互激励、自我肯定,例如讲课效果好的“小老师”,笔者要求学生集体为他们鼓掌致谢;对回答问题精彩的学生,笔者也要求“小老师”对他们进行表扬;对表现突出的合作学习小组,笔者通常以小组为单位予以奖励等。这些激励措施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有利于他们更积极地投入历史学习。

总体而言,教师利用“小老师模式”进行历史教学,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历史知识、思考历史问题、把握学习进度,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同时,“小老师模式”的应用使每名学生都能有机会自由、自主表达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个人观点,而他们表达之后教師给予及时的反馈,让他们通过教师的反馈改进学习方法,提升学习质量。

【作者简介】韦恒伞(1979— ),女,壮族,广西贵港人,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现就职于玉林市玉东新区第一初级中学,研究方向为初中历史教育教学。

(责编 黄健清)

猜你喜欢

小老师教学形式初中历史
谈也让学生做老师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湖南保靖县:“小老师”派下去农村校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