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古诗文吟诵教学探析

2021-01-10时娴

广西教育·A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古诗文小学语文

时娴

【摘要】本文论述小学语文古诗文吟诵教学实践,建议教师先提升吟诵的认知度,奠定应用基础;然后找准切入点,推动吟诵入课堂;最后优化实践策略,提高吟诵教学效率。

【关键词】古诗文 吟诵法 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33-0052-02

中国诗词歌赋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多姿多彩。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虽说诗词歌赋的创作表达形式有所变化,但其表现形式通常离不开唱、吟和诵。其中吟和诵更能充分表达古代诗词的韵味,令读者深刻领略当中的意境和底蕴。当下的古诗文教学,渐渐丢掉了吟诵法,导致学生在朗读古诗文时,只得其象,不得其境,又或者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要更好地传诵经典、传承诗词歌赋文化,教师应在教学的过程中重拾吟诵方法,让学生领略古诗文优美意蕴的同时,还能传扬吟诵这一文化传统。

一、提升吟诵认知度,奠定应用基础

吟诵是古代教育的一个基本方法,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经过历史的变迁以及教育的不断改革发展,吟诵这一方法逐渐湮没在各种新颖的教法当中。在当今时代,要重新将吟诵引入课堂,前提是提升其认知度,通过多样化的传播形式,让大众认识吟诵在教学中的价值与优势。

具体采取什么传播形式提升大家对吟诵的认知度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专家讲座。利用这个形式传播的内容,往往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可参考性,因为大多数人对专家的话具有比较高的信任度。专家开展关于古诗文吟诵知识的讲座,对教师、家长或者其他的公众进行教育和引导,可使他们意识甚至认清吟诵这一教育方式的重要性,也为这一教育方式的传承和发展奠定思想基础。第二,诵读比赛。主要指在校园内部或者社区内部组织朗诵或者吟诵的比赛活动,这样的传播形式普及面比较宽广,不局限于学生参与,让更多的人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提升对吟诵的认知程度。第三,网络传播。网络时代到来后,人们使用互联网的频率增加,尤其在当前“互联网+”的背景下,网络可以作为一种出色的传播媒介应用于教育教学中。利用网络的形式传播吟诵优势明显,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自由选择公共网络平台、自媒体平台或者个人社交平台,如网站、博客、微信公众号、论坛等,把吟诵的文化知识更快、更便捷、更高效地传播出去。

二、找准切入点,推动吟诵入课堂

(一)以学科课程标准为切入点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因此,课程标准可作为教学的依据,也可作为教学评价的标尺。教师理解、掌握课程标准的理念和内容,是进行教学的基础。吟诵是读书的一种方式,可归为阅读范畴。对课程标准进行深耕,找到“阅读”内容中关于诵读的要求,即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将吟诵引入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应用中。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最新的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不同学段对诵读有不同的目标与要求,例如第一学段(1~2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与内容包含“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3~4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与内容包含“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第三学段(5~6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与内容包含“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虽然课程标准中没有明确提及“吟诵”这一方法,但教师可以由诵读的要求引申到吟诵,如第三学段(5~6年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的要求中,关于“语调、韵律、节奏”的要求可以理解为吟诵的要求。找到这一依据,教师需重新思考传统吟诵方法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并且依照课标、立足教材梳理吟诵教学思路,设计“由易到难、螺旋上升”的吟诵教学任务,让学生从第一学段开始接触吟诵方法,逐渐过渡到灵活运用吟诵方法,在读时把握准确的语调、韵律、节奏,深切体味古诗文的优美意境与深厚内涵。

(二)以学科教学需求为切入点

小学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读”是其中一项重要教学内容。而语文教材中文字材料十分丰富,学生需要通过诵读、朗读、默读等多种阅读形式,熟悉教材、积累语言、体验情感,以及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基于语文学科这一教学需求,教师应该以此为切入点,对教材中的经典诗词歌赋加强阅读教学。吟诵作为一种自古沿用的教学方法,因为各种原因在当今的教育教学中已不受重视。近年来,学习国学的热潮逐渐被掀起,新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也入选许多古诗文内容,如统编语文一年级教材中就有《咏鹅》《江南》《悯农》《春晓》《赠汪伦》《静夜思》《池上》等14首古诗词,说明语文教育越来越关注古诗文等经典国学文化的传承发展。为了配合这些内容的教学,除运用常规的方法教学,运用古法吟诵可以说是一种创新。吟诵教学,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古人学习的方式,体会古代文人墨客作诗赋词的风雅,加深对历史文化的理解;且在吟诵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诗词的旋律音韵特性,学习控制运用“语调、韵律、节奏”,形成吟诵的腔调,加强对诗词音乐美学的理解。

三、优化实践策略,提高吟诵教学效率

(一)营造吟诵氛围,提升吟诵兴趣

古诗文蕴含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知识,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精神文化代表,但由于其行文格式与学生熟悉的白话文不一样,加上其创作的年代久远,学习起来会给人一种枯燥、乏味的感觉。尤其对小学生来说,古诗文难以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也是他们学习的一个难点。对此,教师应该改变常规古诗文教学方式和形式,加入吟诵的策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营造吟诵氛围是实施吟诵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学校语文教研组可以牵头组建一个吟诵社团,给学生创造一个吟诵交流、吟诵展示的平台;教师可以布置古色古香的社团教室环境,让学生穿上古风服饰上课,体验古人吟诵诗文的情景;上古诗文課程时,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创设情境,让学生沉浸在吟诵的氛围中。这些策略的应用,使学生能够真正地体味古诗文的美学内涵,并对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以古诗《梅花》教学为例。笔者先采用梅花等道具布置教室,使学生仿佛置身于梅花园中;然后利用多媒体播放名家朗诵《梅花》的音频,为学生扫清字音障碍;接着为学生讲解该诗创作的背景,整体感知该诗蕴含的意境;接着指导学生感悟诗人当时的心境,再鼓励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分享,进一步体会诗人孤独艰难的心情与梅花傲雪的共通之处;经过层层铺垫,最后进入吟诵环节,让学生在吟诵过程中产生共情。

(二)反复吟诵,提升鉴赏能力

由于小学三个学段对诵读的要求不同,因此吟诵教学的方式也应有所不同。一、二年级的教学对象是初涉古诗词的低学龄学生,想要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团队的力量,将小学必背的古诗文进行分类、整理,最后汇编成册。对同类诗文进行反复吟诵,实际上是运用了“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策略,能加深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提升学生古诗文鉴赏的能力。

如以“梅花”为意象,汇总包括王安石的《梅花》、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卢梅坡的《雪梅》等诗词,统一安排在吟诵社团进行教学。教室场景的布置围绕“梅花”主题,如在四周的墙上张贴一些描绘梅花的画或梅花摄影作品,在讲台或窗边摆放一些梅花工艺品,同时播放一些展示诗人吟诵风采的古风影视剧。在氛围的烘托下,学生的心境发生变化,会不由自主地模仿影视剧中的诗人吟诵诗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指导学生反复吟诵,体会古诗文所要表达的意境,体味古诗文中的真情实感,让学生逐渐提升自己的鉴赏能力。

(三)统一规范发音,凸显吟诵韵律

在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引用吟诵策略需要保持高度的统一性和规范性,即在一些硬性要求上,如节奏、平仄、押韵等方面,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样才能让学生对吟诵的方式、方法达成共识。我国的语言系统从古代时候就开始发展,如今已经形成比较规范的语言发音系统。其中吟诵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的对古诗文的诵读方式,最初的时候是有曲调的,所以古诗词普遍被认为具有平仄、节奏、押韵等音乐特性,蕴含着丰富的艺术美学因素。因此,在指导学生吟诵古诗文时,需要重点关注其发音情况。

其一,古代汉语的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平”指四声中的平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平声是没有升降的,音调绵长高扬;而仄声的三声是有升降的,音调短促清澈。在吟诵中注意平仄交替,有利于声调多样化,显示诗文的韵律美。其二,节奏的学习也是古诗文吟诵的一个关键性内容,传统的吟诵有腔有调,节奏完全依照自然的声律划分。吟诵出节奏,能够展示古诗文整齐匀称、朗朗上口的韵律美。如《春晓》一诗,采用的是二二一节奏划分方式,这是五言诗基本的,也是最经典的声律节奏,这样的声律节奏意义在于表现诗句更具顿挫、变化之美。其三,古诗文中,尤其是古诗词,特别注重押韵的学习。“押韵”是指在韵文的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或者平仄统一,使朗诵或咏唱时的音调和谐优美。一般而言,古诗的押韵规律都是偶句押韵,如《悯农》中,第二句“汗滴禾下土”的“土”和第四句的“粒粒皆辛苦”的“苦”,都使用了相同的韵母“u”,因此读起来朗朗上口、和谐自然。

学生认識吟诵中平仄、节奏、押韵等发音的要求,并掌握其中的规律,能够凸显吟诵的韵律美感,同时有助于推动吟诵法在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实现阅读教学的目标。

总体而言,要重拾吟诵法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需先通过多种传播形式,提升吟诵的认知度,为其进入课堂奠定思想基础;其次要找准切入点,展示吟诵法的优势与作用;最后要优化吟诵法的实施策略,通过营造吟诵氛围、反复吟诵、统一规范发音,提高教学的效率。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广西考试招生和教学研究专项课题“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经典诗文吟诵实践研究”(课题立项编号:2018ZJY27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时 娴(1992— ),女,汉族,广西南宁人,二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现就职于南宁市中兴小学,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

(责编 黄健清)

猜你喜欢

古诗文小学语文
Radiomics of rectal cancer for predicting distant metastasis and overall survival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古诗文用典功用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