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定文化自信 讲好中国故事

2021-01-08相光洁

国际传播 2021年4期
关键词:文化

【内容摘要】近年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了一批优质文化节目。这些节目以国家文化、民族历史为载体,将中华文化的精华、国家发展的历史融入引人入胜的故事讲述中,展现出中华文化旺盛的生命力及时代价值,充分体现了文化自信,获得了大众的广泛喜爱。在国际传播中,从文化自信中汲取营养,有利于开辟更广阔的节目创作、创新的路径,向世界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本文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热播文化节目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给国际传播带来的启示,并就主流媒體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为中国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提出建议。

【关 键 词】文化自信;中国故事;国际传播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下简称“总台”)自2018年成立以来,向着奋力打造国际一流新型主流媒体的目标不断迈进。在国际传播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既是总台的媒体责任,也是节目创新的出发点。近年来,总台先后推出了《记住乡愁》《国家记忆》《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故事里的中国》《中国地名大会》《美术经典中的党史》《典籍里的中国》等一批优质文化节目。这些节目都以国家文化、民族历史为主体内容,用丰富、生动、创新的手法,将中华文化的精华、国家发展的历史融入一段段引人入胜的故事中,展现出中华文化旺盛的生命力及时代价值,充分体现了文化自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口碑。虽然这些节目并非在总台的国际传播平台首播,但在媒体融合加速发展的今天,“对内”与“对外”传播需要做到内外贯通、同频共振,研究这些节目的成功之处,可以为做好国际传播、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提供借鉴。

一、挖掘中国文化中的动人故事

“联接中外,沟通世界”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和使命的重要组成部分。①对于新闻舆论工作者来说,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懂中国故事,而精彩的中国故事蕴藏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之中。在总台的一批优质文化节目中,《记住乡愁》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选取100多个传统村落进行拍摄,是一部以看得见的古村落为载体,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核心,以生活化的故事为依托,以乡愁为情感基础的大型纪录片;《国家记忆》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奋斗史、新中国腾飞史、改革开放进程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厚植爱国情怀,培养浩然正气;《国家宝藏》立足中华文化宝库资源,演绎文物背后的故事与历史,将古老中华文明浓缩在一件件“大国重器”之中;《经典咏流传》“和诗以歌”,将古典诗词与流行音乐相融合,展现了中国古典诗词之美及其时代意义;《故事里的中国》除了演绎现实主义题材经典文艺作品,更着力讲好新时代动人心弦的中国故事;《中国地名大会》以地名知识为切入点,从地理、历史、语言、民俗、文学等各个角度,全方位展现中华大地的万千风貌;《美术经典中的党史》以画为体,以史为魂,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美术作品中,遴选出100件最具代表性的美术经典作品,生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典籍里的中国》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通过“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讲述五千年历史长河中这些典籍的源起、流转及书中的闪亮故事。正是因为对中国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整理,并对其进行高水平的电视化表达,这些节目才获得了广大观众的青睐。具体来说,节目创作者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创作灵感、积累创作素材,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拓展,别开生面地讲出了打动人心的中国故事,最终成就佳作。

善于从中国文化中寻找故事,体现的恰恰是创作者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根基。“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②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①可见,文化自信是讲好中国故事最大的力量源泉。

(一)从优秀传统文化出发,向世界讲述中华文化故事和中外文明互鉴的故事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既包括诸多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蕴含在中华民族血脉中的深层次精神追求。文化遗产具有重大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受众有着相当大的吸引力。多数外国游客来到北京,都会去看一看故宫、长城,就是明显的例证。

因此,开展国际传播可以从浩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找出能够体现中华文明发展脉络,将有影响力、有吸引力的故事讲给世界听。《国家宝藏》在国内热播后,把故事讲到了海外。2018年4月,《国家宝藏》等中国优秀原创节目模式集体亮相戛纳电视节。节目模式的输出不仅意味着国外专业制作人对中国原创节目的认可,更体现了海外受众对中华传统文化题材的兴趣,有助于推动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之间的思想交流和更深层次的文化理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在精神层面上,就是中国人千百年来所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民惟邦本”的治国理念、“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等,构成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是中国人从古至今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同样也是国际传播中应该挖掘的“富矿”。在这方面,《记住乡愁》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从一个个历史文化名村到古镇、街区、古城,节目以有形的群体聚落样貌承载无形的价值取向,以现实的生活故事传递历史的文化基因,“乡愁”在其中凝练成行为准则、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成为中国的一种文化符号。

世界文明多姿多彩,正因为文化间的差异性,国际传播具备了文明交流互鉴的色彩。讲述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故事,是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另一个维度。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提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②当前,“文明互鉴”已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是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在国际传播领域,向内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从中吸收更多营养;向外以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中华文化魅力和时代价值传播四海,已被证明是一条可行之路。

(二)从革命文化出发,向世界讲述百年大党“矢志奋斗、淬火成钢”的故事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向世界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中国奋斗历程的故事,有利于世界更全面客观地了解中国。中国共产党如何发展成为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在中国,为什么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广大人民走上和平发展之路?14亿中国人又为何如此拥戴这个百年大党?在国际传播中要回答这些问题,需要从中国革命文化中寻找答案。革命文化源于中國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与改革实践,体现了中国人民顽强不屈、坚韧不拔的民族气节和英雄气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都蕴含着革命文化的思想理论、价值追求和精神品格。由于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差异,革命文化在国际传播中存在难点。将火热的革命文化还原为人的故事,有助于找到与传播对象的精神共通点、思想共享点、情感共鸣点。

2021年4月,《国家记忆》栏目播出6集纪录片《绝笔》,该片通过十多位共产党员的临终绝笔,展现他们面对牺牲初心不改、信仰弥坚的革命精神。《绝笔》中的故事从生命的尽头开始讲述,节目中的主人公是共产党员,也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情的普通人,是生活中的丈夫、妻子、父亲、母亲。节目播出后,《光明日报》刊发评论称:“在这些绝笔书信的字里行间,观众读到了英雄们对国家、对人民的赤诚,读到了英雄们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读到了英雄们直面死亡、蔑视反动派的革命斗争精神,读到了英雄们直道而行、坦坦荡荡的乐观主义精神,也读到了英雄们的铁汉柔情,读到了他们对父母、对妻儿、对兄弟姐妹们无尽的爱。”①在死亡面前,共产党人对于亲人也有万般牵挂与不舍,他们为何能直面死亡,慷慨赴难?这些问题恰恰可以引发海外观众对于共产党人理想信念、价值追求的思考。

《故事里的中国》首期节目聚焦红色经典故事《永不消逝的电波》,讲述了“红色情报天才”李白与妻子裘慧英战火洗礼之下的革命爱情。在节目中,曾任西柏坡电台报务员的苏采青以亲身经历追忆了李白烈士发出的最后一封电报,并以一则来自“黎明”的回复感动了亿万观众。《故事里的中国》通过还原历史真实,呈现了《林海雪原》中的杨子荣、《红岩》中“江姐”的原型江竹筠、《英雄儿女》中“王成”的原型赵先有以及雷锋、焦裕禄、“两弹一星”群体等一批鲜活的人物,他们既是英雄,也是普通人。这样的讲述方法,由故事见人物,由人物见精神,这些人物的故事正是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历程的缩影。可以说,这些英雄形象以真实的人物和故事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何能在艰难困苦的革命斗争中百折不挠,从胜利走向胜利。理解了这些人物,也就能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歌唱祖国、礼赞英雄从来都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也是最动人的篇章。”①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需要英雄和榜样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在血与火中铸就的革命文化正是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在国际传播中,向世界讲述中国的革命文化,有助于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共产党这个百年大党,也有助于世界理解中国的道路选择。

(三)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出发,向世界讲述“中国道路”和“中国智慧”的故事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党领导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形成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代表着时代进步潮流和发展要求。”②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一脉相承,凝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文化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

对外讲好中国故事要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例如,《故事里的中国》讲述了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立志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故事,钟南山院士面对疫情、耄耋之年逆行出征的故事,几代医务工作者在武汉一线同心战疫的故事,以及科学家南仁东燃尽生命点亮“中国天眼”的故事。这些故事发生在当代中国,是中国人民精气神的体现,是亿万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不懈奋斗的体现,这样的奋斗实践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蓬勃活力。

这样的生动实践还有很多。例如,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我们可以向世界讲述中国保护“绿水青山”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的故事;中国承诺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我们可以向世界讲述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故事;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可以向世界讲述中国创造人类减贫奇迹的故事;上海自贸区、海南自贸区加快建设,我们可以向世界讲述中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故事。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③这充分说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蕴藏着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精神“符码”。在国际传播中正确“解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意义巨大,有助于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需要注意的是,讲好当代中国故事,除了讲发展、讲进步,也应该讲问题、讲不足,讲清楚中国面对的挑战和解决问题的努力。外界有疑问,恰恰是做好国际传播的机遇。

二、创新讲好中国故事的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要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讲好中国梦的故事,讲好中国人的故事,讲好中华优秀文化的故事,讲好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讲事实才能说服人,讲形象才能打动人,讲情感才能感染人,讲道理才能影响人。”①在国际传播中,讲好中国故事,赢得国际社会广泛理解和认同,需要创新讲故事的方式方法。

(一)融通中外,讲出中国故事中蕴含的共同价值

总台推出的许多文化节目从中国文化和社会建设实践出发,寻找和国际受众的共鸣点,更容易被受众接受。

《故事里的中国》多期节目以广西百色、湖南湘西等地的扶贫故事为素材,讲述了中国精准扶贫所创造的伟大成就和感人故事。消除贫困是当今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之一。中国的减贫努力是世界减贫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消除绝对贫困是对世界人权进步事业的重要贡献。从这个角度出发,中国的努力更容易获得世界的理解。

《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以《尚书》为主题,通过大禹治水、武王伐纣等故事,诠释书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人本”思想。在对西方文化有着深厚影响的古希腊哲学中,也存在人本主义命题。“人本”思想在东西方古代哲学中有着相通之处,这样,“中国故事”的讲述也就有了“世界基础”。

《典籍里的中国》第二期讲述了“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天工开物》的故事,通过回溯宋应星撰写《天工开物》的经历,聚焦中国古代科学精神。十七世纪,西方出现了牛顿、伽利略、笛卡尔等科学家。当时,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科学技术都在发展。在中国主要表现为应用科学的发展,而在西方主要是基础科学的积累。科学无国界,从科学的角度入手,阐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引发共鸣。

2018年4月,在法国戛纳电视节上,《国家宝藏》等中国原创节目进行了模式推介,主创者将“历史”(History)的英文单词解读为“嗨,故事”(Hi-Story)。世界上多种文明共存,每个国家都有历史,每段历史都有故事,这正是中国文化节目在海外受到欢迎的基础。

分析上述节目不难发现,其话题都具有“世界性”,具备融通中外的基础。在国际传播中,“要把刚性的国内政治话语转变为柔性的学术话语,转化为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实际做法和生动故事。”①讲述这样的中国故事,其中所蕴含的共同价值可以让更多海外受众听得懂、听得进、听得明白。

(二)创新表达方式,打造生动平实的国际传播新语态、新概念

在《经典咏流传》第二季节目中,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合唱团用中、英、法、德、俄五种语言演绎《登鹳雀楼》,诗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被翻译成多种语言,让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了解中国诗词的意境,进而更好地理解中国人的“世界眼光”;华尔街著名投资人罗杰斯的两个女儿在节目中用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演唱《声律启蒙》,中国语言和文化的魅力在外国人的歌声中被传递,国际文化交流的意味更加浓厚。

《中国地名大会》融文化传播于地名的历史沿革中。节目第二季创新性地推出“地名评书”“地名飞花令”“地名故事汇”“地名拼字题”“旅行达人讲述题”等多种全新玩法。花样翻新的出题方式,让赛制更具趣味性和沉浸感,既有中国文化特色,又轻松活泼,没有生搬硬套,没有文化灌输,更贴近海外受众的心理。

《美术经典中的党史》讲述的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切入点是经典美术作品,其中包括绘画、雕塑等多种艺术形式。节目将艺术创作与党史再现相结合,融党史讲述于经典美术作品中,新颖的形式有利于激发受众的收看热情。

以上这些,都是总台热播文化节目在表达创新上的实践探索,在国际传播方面具有借鉴意义。

用创新表达方式讲述中国故事,需要用更平实、更生动、更有说服力的语言。2014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引用清代思想家魏源的名言,指出弘扬丝路精神,要尊重道路选择:“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②,即不能要求有着不同文化传统、历史沿革、现实国情的国家都采用同一种发展模式。习近平主席在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时候,这样引经据典、陈情说理、娓娓道来的例子还有很多。媒体在从事国际传播时,应该学习这样的表达方式。

当今中国正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加强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营造于我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对于中国的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要求我们拓宽思路,把“我们想讲的”和“别人想听的”结合起来,在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时候,更加精准地找好着力点。

(三)拓展传播媒介,丰富国际传播的新模式、新手段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兴媒体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国际传播也应该与时俱进,在表达中体现互联网思维,丰富国际传播的新模式、新手段。

“大屏节目+新媒体产品”已成为电视节目融合传播的“标配”,但真正的融合不应该止步于简单的“节目切条”,而是要根据不同传播平台、不同的受众定位,推出互融互补的媒体产品,寻求“1+1>2”的效果。例如,《國家宝藏》是一档带有舞台化元素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继该节目之后推出的短视频产品《如果国宝会说话》则以短小的篇幅、新颖的视角、生动的叙事、精良的制作,获得了观众,尤其是年轻群体的广泛好评。《如果国宝会说话》没有简单复制《国家宝藏》中的故事和叙事模式,而是采取了每集5分钟的模式,与互联网时代的碎片化传播特征相适应。在短视频中,先进视频技术手段的应用让一件件文物“活”了起来。跟随这些“活”的国宝,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在手机等移动平台上,用很短的时间完成一次次历史文化穿越之旅。《如果国宝会说话》既是《国家宝藏》的配套新媒体产品,又是独立成章、短小精悍的短纪录片,两个媒体产品的定位优势互补,形成合力。

又如,《经典咏流传》在第一季推出“诗词知我心”融媒体产品的基础上,第二季又推出“读诗成曲”新媒体产品,借助歌声合成、语音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参与者只需朗诵喜欢的诗词,就能将自己的声音转换为“歌星同款”,来演绎经典歌曲。这样的互动方式让更多普通人成为手机前的“经典传唱人”,提升了节目的影响力,更加广泛地传播了中国古典诗词这一优秀传统文化。

当今世界,媒介生态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以社交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已成为国内外年轻群体接收信息的重要渠道。这意味着,讲好中国故事既不能脱离中华文化之根,又要不断创新方式与方法。

三、壮大讲好中国故事的平台和讲述群体

中国有优秀的文化、生动的故事,以此为基础创作媒介产品,不仅要选择强有力的传播平台进行对外传播,尤其要让西方主流社会听到、听清、听懂中国故事,还需要不断壮大讲好中国故事的平台和讲述群体。

(一)加大多语种传播力度,通过媒体“走出去”带动文化“走进去”

对于海外懂中文的华人群体而言,中文节目比较容易接受,但中国节目要进入西方主流社会,还要进一步加大使用对象国母语进行传播的力度。建议依托中国主流媒体日益完善的全球报道网络和合作平台,将更多讲述中国故事的好节目,更多地以多语种的方式,传播到更多国家和地区,在逐步加强能力建设的基础上,根据对象国家和地区的受众特点,深入开展本土化传播,以软性传播、好感传播影响海外主流人群和年轻受众,通过媒体“走出去”带动文化“走进去”。

(二)加强对外合作传播,打造海外受众更易接受的传播模式

加强对外合作传播,请海外人士从他们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出发,来表达他们对中国的所思所想,这是中国形象的“他塑”。在“他塑”过程中,由于传播者和目标受众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所传播的内容也就更容易获得目标受众的认同。这种“他塑”所传达出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在每一个细微之处,都可能会影响海外受众对中国的认知。

在纪录片《记住乡愁》国际版第二季中,以英语作为讲述语言的华裔主持人在中国展开一段“文化寻根”之旅。虽然国际版的主要内容选自国内版,但是因为讲故事的人身份变了,观察中国文化的视角也随之改变,表述的语态与国内版也有明显区别,更易吸引海外受众。近年来,总台与海外主流媒体合办节目,获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例如,《文化之约》是CGTN西班牙语频道与拉丁美洲最大的跨国媒体南方电视台(TeleSUR)联合开办的文化栏目,旨在向全球西语国家观众展示中国丰富的文化,提升中国文化在西语国家的认知度,并力求搭建中外文化对话的平台。节目播出后,在对象国反响积极;CGTN阿拉伯语频道与突尼斯国家电视台互派摄制组,拍摄《中国人眼中的突尼斯》和《突尼斯人眼中的中国》等特别节目,为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日益活跃,中国主流媒体对外合作传播的空间也在不断提升。在国际传播领域,可以依托上合组织、金砖国家、中非合作论坛等平台,打造形式多样的媒体联盟,不断扩大媒体“朋友圈”,实现多层次、多形态、多模式的深度合作。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为媒体合作拓展了更大的空间。2020年12月15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办、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承办的“2020丝绸之路电视国际合作共同体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丝路电视国际合作共同体是全球首个以“丝路”为纽带、面向全媒体的国际影视媒体联盟。自2016年成立以来,丝路电视国际合作共同体已连续举办五届高峰论坛,成为业界高度认可的媒体综合性论坛。经过四年多的发展,共同体成员及伙伴已发展到60个国家和地区的136家机构,其中G7、G20国家成员占比近60%,已成为推动媒体国际合作与影视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加强多元文化交流和促进中外民心相通搭建有力平台,①在增进多元文化共融、推动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充分利用民间平台,借助多元主体讲好中国故事

当前,民间外交已成为公共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也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民间平台,让更多的人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大量的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在文化领域,众多中国高校在海外开展了教育合作;在艺术领域,中国文艺团体频频登上国际舞台;此外,各类民间智库和非政府组织也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合作交流。面对世界,每一个走出国门的中国人,既是中国故事的“故事中人”,同时也是中国故事的讲述者。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自媒体已成为新的传播平台,越来越多的普通人都有可能、有能力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中国故事讲述者”。因此,要更加重视并更大限度地发挥民间多元主体在讲好中国故事中的作用。

结语

中国5000多年不曾中断的灿烂文明,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底气和自信之源。中国自信,说到底,来自坚韧不拔的奋斗,来自扎扎实实的成就。当前,中国已经与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界需要更好地了解中国,中国也需要更好地了解世界。文化是衡量社会发展的价值维度之一。应秉持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进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了解和理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责任编辑:林凌 潘东辉)

作者简介:相光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新闻部编辑。

① 杜尚泽:《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 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人民日报》2016年2月20日。

② 赵银平:《文化自信——習近平提出的时代课题》,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

2016-08/05/c_1119330939.htm。

①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

②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人民日报》2014年3月28日。

①何辉:《纪录片〈绝笔〉:为英雄们再立新传》,《光明日报》2021年5月5日。

①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日。

②汤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系》,《红旗文稿》2019年第19期。

③《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9年11月6日。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212页。

①陈亦琳、李艳玲:《构建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中国政治话语传播研讨会综述》,《红旗文稿》2014年第1期。

②习近平:《弘扬丝路精神 深化中阿合作——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6月6日。

①央视新闻:《2020丝绸之路电视国际合作共同体高峰论坛举行》,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6141623036633231&wfr=spider&for=pc。

猜你喜欢

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文化镜头
文化生活更丰富了
传统文化
传承 民族 文化
什么是文化
文化摄影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