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宜幼龄果园生态豌豆品种的筛选

2021-01-08陈胜荣黄利国程学敏

四川农业科技 2020年11期
关键词:粒数结荚全生育期

陈胜荣,郭 伟,曾 彦,黄利国,程 磊,程学敏

(四川省南充市农业科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豌豆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种植范围广泛。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甘肃、内蒙古等20多个省区[1]。四川省豌豆主要种植在盆地及凉山、甘孜等地区,常年播种面积在8~10万hm2[2-3]。

南充市地处川东北,是四川的产粮大市。作为冬季豆类杂粮的豌豆在当地生产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冬季粮食作物中面积、总产占比都约为6%[3],也孕育了地方名小吃川北凉粉[4]、“李凉粉”“锅盔凉粉”等众多以豌豆为原材料的小吃。随着产业的逐步扩大,仅川北凉粉每年需要消耗豌豆600余t,本地产干籽粒豌豆商品化极少,所需豌豆基本上靠外运。而南充现有柑橘面积6.67万hm2,仅2018年新建晚熟柑橘基地就有0.6万hm2[5]。如何充分利用冬季果园,促进果园生态健康发展,选择具有养地固氮、保持水土等能力,不与果树争水争肥的矮生作物豌豆成为一个较好选择。这样既能保证果园有一定的产出,又能促进当地豌豆生产,进而促进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因此,筛选适宜我地生产的优质、高产、多抗等特性的豌豆新品种成为必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西充县复安乡大小湾村三年生橘园,柑橘栽植规格为3m×5m,果盘直径为0.8~1m。试验地海拔320.6m,106°12′E,31°8′N,前作空地,砂质红壤土,土壤肥力中等,地势平坦,通风向阳,交通便利。

1.2 试验材料

表1 试验材料及来源

1.3 试验设计

参试品种7个,以成豌10号位对照。随机区组排列,重复4次,其中1个重复作为取样区,以果树种植行间为重复。小区行长3.33m,行宽3m,10行区,小区周边走道宽0.5m。

1.4 试验实施

2019年11月2日拖拉机深翻耙细平整土地,整地前每667m2施复合肥(15∶15∶15)30kg,过磷酸钙30kg,然后耕旋地,划区。11月4日开播种沟,按每行30粒点播,小区播种粒数300粒。11月16日后陆续出苗,出苗率一般80%以上。1月20日、2月21日各喷1次灭蝇胺防治潜叶蝇,3月16日用甲胺磷+吡虫啉防治蚜虫。

4月26日取样考种,根据各品种的成熟情况分期收获脱粒,5月2日全部收获完毕,脱粒。晒干后完成实粒数、百粒重、产量等室内考种项目后准确分析试验数据。试验期间按照要求认真做好全生育期田间观察记载。

1.5 观察记载项目及标准

记载项目、标准、病害调查和室内考种的项目和方法参考《作物育种学各论》(第二版)[6]和《豌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7]。

1.6 统计分析

采用DPS9.50版本以及excel2003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

本试验误差变异系数仅为7.2007%,说明试验误差控制较好,能够较好表现品种间的产量能力。由表2可知,本试验参试品种折合产量平均为1979.4kg/hm2,变幅为在1541.7~2423.3kg/hm2之间,其中单产超过2000kg/hm2的品种有5个,但比成豌10号增产的仅2个,分别为云豌91、云豌1号,又只有云豌91与对照差异显著;其余3个品种与对照产量差异都达到显著标准,详情见表2。

2.2 生育进程

参试品种全生育期天数变幅172~182d。其中,云豌18全生育期天数最短为172d、其次为云豌8号、云豌1号;成豌10号和中豌4号居中,全生育期都为178d,云豌90、云豌91和云豌92全生育期最长,都为182d。

表2 参试材料产量表现 (kg、kg/hm2)

2.3 形态特征及经济性状

由表3可知,所有参试品种平均株高80.7cm,但仅中豌4号株高超过1m,为131.2cm;超过80cm的品种分别是云豌92(87.8cm)、云豌90(84.4cm)、云豌1号(83.4cm)、株高最矮的是云豌91(53.2cm)。

表3 生育期进程及抗性 (月/日、d)

平均一次有效分枝数为2.0枝,其中云豌92和成豌10号分枝最多,都为2.6枝,分枝数最少的是中豌4号,仅为1.2枝/株。平均主茎节数19.5节,节数最多的云豌90为28.2节,云豌18最少,为15.0节,主要集中在19~21节。平均最低结荚节位为13.9节,云豌8号最低结荚节位最低,为10.4节,最高的云豌90为22.6节,普遍集中在11~13节。主茎结荚节数平均为5.6节,云豌92最多,为7.0节,云豌18最少,为4.2节,大部分则在5节以上。主茎荚果数平均9.8荚,其中云豌92最多,为15.2荚,云豌18最少,为6.8荚,大部分约10荚。平均单荚粒数3.93粒,其中云豌1号最多,为5.25粒,中豌4号最少,为3.15粒。平均百粒重为20.56g,其中云豌90最高,为23.57g,中豌4号最低,为17.82g。

表4 主要经济性状表 (cm、g)

2.4 抗性

全生育期间,从播种到12月上旬土壤墒情较好,以后到初荚期一直雨日较少,且雨量较小,有轻度干旱,苗势普遍不旺。表4可知,云豌1号、云豌90号、云豌91抗白粉病,其余品种均有白粉病发生,其中成豌10号高感白粉病。

3 结论与讨论

在试验的7个品种中,仅2个品种较对照增产,其综合表现如下:云豌91平均产量最高,为2423.3kg/667m2,居试验第1位。生育期较对照长4d,株高仅53.2cm,单株结荚25.2荚、单荚粒数4.02粒,百粒重21.26g,抗白粉病,来年可进一步开展多点示试验;云豌1号产量2313.3kg/667m2,居试验第2位。生育期较对照短4d,株高83.4cm,单株结荚24.8荚、单荚粒数5.25粒,百粒重21.28g,抗白粉病,在生育期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来年可进一步开展多点示试验。由于试验设置在幼龄果园,生产上豌豆播种面积一般只有一半,而试验产量是计算净面积产量,因此,实际生产中的产量应折半计算。

本次试验所需肥料采用一道清,没有根据豌豆阶段需肥施用,可能会对对各品种产量表现有所影响;还有试验中由于各品种出苗率并不一致,平均为83.6%左右,最高的出苗率为92.0%,最低的云豌8号仅为65.3%,出苗率极低,且小区间产量表现差异较大,其产量表现可进一步观察。

猜你喜欢

粒数结荚全生育期
抽吸参数对电加热卷烟气溶胶粒数和粒径的影响
利用Ln位点进行分子设计提高大豆单荚粒数
大豆:花期结荚期巧管理
豆角开花多结荚少管理有绝招
小麦穗顶部和基部小穗结实粒数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杂交晚粳稻通优粳1号产量及构成因子分析
黄淮海地区主栽大豆品种抗旱性比较
温光条件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叶龄和生育期的影响
2016年靖远县春玉米全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中熟优质长豇豆——鄂豇豆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