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杂交水稻在乌干达的选育及产业化开发

2021-01-08段其龙王利强邓朝扬钟小龙敬树忠段文斌

四川农业科技 2020年11期
关键词:乌干达抗性资源库

段其龙,王利强,杨 丽,卢 斌,邓朝扬,钟小龙,敬树忠,段文斌*

(1.仲衍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41;2.成都大美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成都 610066)

依据仲衍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和乌干达农业科学院的合作备忘录,2019年,仲衍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四川省种子协会协商收集四川不同来源(系谱)杂交水稻品种37个,根据品种资源和乌干达地区生态条件,开展水稻适应性、丰产性和抗性研究,最终筛选出5个综合性状较好的组合,同时在试验过程中收集和分析了乌干达水稻抗性品种资源23份,丰富四川水稻育种材料多样性,初步建立四川杂交水稻-乌干达适宜品种资源库,为后续产业化开发奠定基础,也为四川后续非洲育种目标和方向的设定提供依据。通过参考借鉴其他境外合作及产业化的思路与成果[1-3], 以及近年中国对非洲理念和政策实践[4-5],设计和规划乌干达杂交水稻产业化道路,并对优势组合的制种技术进行相关研究,引导四川农业走出去。

1 品种收集和田间测试及分析

1.1 材料收集及田间试验

根据乌干达特定生态气候及研究要求,有针对性的收集不同来源品种37个(品种见表1),按照双方合作协议,对收集杂交水稻品种进行适应性,丰产性和抗性鉴定。双方对试验的设计,土地选择,田间管理及调查进行充分交流,提出了可行性意见和建议,制定了合理试验方案。试验设计:间比排列方式,不设重复。小区面积:长25m×宽2m ;行株距:25cm×30cm;小区穴数;8行×83窝;保护行行数:5~8行,每10个试验品种设置1个对照品种。

1.2 试验地基本情况

位置及周围环境:经度: 32°35',纬度: 0°19',海拔1040m。

秧田土质:粘壤;肥力:中下; 前作:水稻;本田土质:粘壤;肥力:中下;前作:水稻。

1.3 试验管理基本情况

1.3.1 秧田 种子处理:(浸种、拌种)58%代森锰锌1000倍25%嘧酰胺2000倍液浸种24h,然后用清水洗净,再用清水泡种24h左右。催芽:24h。播种期:1/5;育秧方式:水育秧;耕作:犁地1次,机耕1次,人工平田1次,人工开沟作埂。施肥秧田底肥:1/6 用51%复合肥15kg/667m2,呋喃丹1.5kg/667m2撒施,并浇足底水。追肥:16/5用46%尿素7.5kg/667m2撒施,51%复合肥10kg/667m2撒施。防虫治虫:17/5 每667m2用50%多菌灵70mL,58%代森锰锌80g,20%吡虫灵50mL对水喷施,28/5 667m2用25%嘧菌酯50mL,50%多菌灵70mL,40%丙溴灵+5%氯氟氰菊脂100mL对水喷施。

1.3.2 本田 移栽期: 1/6;秧龄:30d;耕作:犁地1次,机耕1次,人工平田1次。施肥:底肥:1/6 51%复合肥15kg/667m2、呋喃丹1.5kg撒施。追肥:16/6 667m2用46%尿素7.5kg撒施,51%复合肥10kg撒施。防虫治虫:19/6 667m2用25%嘧菌酯50mL,50%多菌灵70mL,40%丙溴灵+5%氯氟氰菊脂100mL对水喷施;28/6 667m2用50%多菌灵70mL,20%喹啉铜70mL,40%丙溴灵50mL对水喷施;24/7 667m2用50%多菌灵100mL,25%嘧菌酯80mL,40%丙溴灵+5%氯氟氰菊脂60mL喷施。12/8 667m2用50%多菌灵100mL,20%喹啉铜100mL,40%丙溴灵100mL对水喷施;除草:人工除草,随见随除。

1.4 田间调查记载及产量、抗性表现

见表1~表6。

1.5 试验结果分析

通过37个四川收集品种和当地CK(198)比较丰产性、抗性及适应性试验结果分析,其中23个品种的产量高于当地对照品种CK(198),占参加试验品种数量的62%,最高增产幅度为17.74%(B优3928),说明四川品种在丰产性上已经达到较高水平。根据综合表现,初步筛选B优3928,玉龙优1611,瑞优688,千乡优517,P6,5个品种进入四川乌干达资源库,并在2020年进行多点试验(MASAKA,DOHO,LUKAYA)进一步试验5个品种在乌干达的适应性,确保品种使用安全,筛选不同区域表现最佳的品种,为后续产业化开发奠定基础。

表1 四川(收集)品种试验结果

表2 四川(收集)品种试验结果

表3 四川(收集)品种试验结果

表4 四川(收集)品种试验结果

在非洲水稻病害中黄斑驳病是常见病害之一,目前没有有效药物防治,通过昆虫传播,主要通过治虫和拔除病株控制;细菌性条斑病是卢卡亚(Lukaya)的水稻主要病害;以及稻瘟病、胡麻叶斑病。四川大多数品种对非洲当地病害特别是黄斑驳病抗性弱,容易染病。对非洲市场需要品种的选育在抗性上提出了要求,在非洲使用品种选育上注意以上病害抗性的测试和筛选。

表5 四川(收集)品种试验结果

表6 四川(收集)品种试验结果

2 四川-乌干达品种资源库建立

利用2018年收集和鉴定的5个品种,初步建立四川-乌干达适宜品种资源库,2019年在分析了2018年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通过四川省种子协会重新收集四川水稻品种34个,进一步筛选适宜乌干达品种,逐步完善丰富四川-乌干达适宜品种资源库,为四川品种走出去和后续产业化提供高产栽培技术和品种资源。

收集乌干达当地抗性材料,分析当地品种抗性来源,为以后利用乌干达抗性材料,选育抗乌干达当地主要病害的品种,丰富四川-乌干达品种资源库的品种数量提供支持,助推四川农业走出去。同时,为四川与其他境外国家建立同样资源库提供参考。目前,已经收集乌干达抗性品种材料23份,提供给四川相关农业研究机构分析、鉴定,并纳入四川-乌干达品种资源库,为四川后期乌干达育种提供材料资源支持。

3 制种技术研究

根据筛选出的优势组合,成都大美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在成都对亲本的特征特性,特别是播抽期、肥水适应性、温光敏感性做了相应的试验,形成了优势组合的制种技术方案,探索了全程机械化制种技术方案。

4 促进农业“走出去”和产业化开发

仲衍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与乌干达农业科学院已经签订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开发备忘录。对四川省研究培育的(或收集)杂交水稻新品种,通过筛选米质优、熟期适中、抗性好,具有良好开发前景的品种,通过成果交易和技术转让,授权乌干达农业科学院,在其适应的种植区域建立示范片,通过中试熟化、组装集成和试验示范,促进我省杂交水稻高效走出去。同时,可以推动乌干达农业生产和水平,解决乌干达粮食安全和促进乌干达农业发展。

该研究探索了四川农业领域境外育种相关科学技术问题,推动了四川农业走出去;获得有价值的农业科技研究资料、新材料、资源和最新研究信息,有助于引导和提高四川农业科学技术在非洲的研究方向和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拓宽了四川农业国际合作渠道,推动四川科技活动国际化,提高四川国际科技影响力和总体水平。该研究所取得成果的科学价值在于对后续研究具有较高参考价值和有效利用国际科技资源(包括人才资源、技术资源和自然资源等),双赢互利,形成了良好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环境;收集了完备的试验数据、资料,为以后境外研究提供坚实基础,为进一步加强四川参与国际合作打下了基础。

通过国际科技合作促进我省科技创新发展,进一步促进国际产、学、研合作,将乌干达建成四川农业“走出去”的桥头堡。该研究开展杂交水稻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乌干达水稻种质资源的引进和有利基因的发掘及产业化种植模式及高效利用研究。利用现有的优势资源和科研团队,结合“南南合作”打下的坚实基础,通过引进先进的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在乌干达本地吸收再创新及合作研究,解决杂交稻(大米)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填补技术空白,缩小差距,节约时间及投入,降低风险。通过政企校企合作,产业链抱团,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科技融合跨越式发展。

猜你喜欢

乌干达抗性资源库
不忘初心,回归经典!养虾至暗时刻,海茂坚定高抗苗,携抗性更强“普利茂”回来了
幼儿园课程资源库建设之浅见
冻干益生菌微胶囊保护剂及抗性研究
健身气功开放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
《五女拜寿》
数控加工专业资源库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乌干达贸易投资机会渐多
中国资助乌干达农业交易组织
2013/2014年度乌干达咖啡出口量预计为380万袋
锥栗抗性淀粉消化前后的益生作用及结构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