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传统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档标准
——以刀郎舞为例*

2021-01-07哈尼克孜阿布都外里

文化遗产 2020年6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舞蹈传统

哈尼克孜·阿布都外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项目名录将非遗分为十大门类,传统舞蹈类是其中之一。非遗项目名录中各门类的设置和名称在2008年有所调整。之前,即2006年5月公布的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对舞蹈类非遗的冠名是“民间舞蹈”,而在2008年6月第一批扩展项目与第二批代表性项目名录中才由先前的“民间舞蹈”变更为“传统舞蹈”,并沿用至今。(1)参阅吴露生《“传统舞蹈”的阐释与旨向辨析》,《舞蹈》2020年第3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http://www.ihchina.cn/project.html?tid=1#sy_target1,访问日期:2020年9月6日。从已公布的四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来看,传统舞蹈类项目在数量上占据较高的比例,被视为具有艺术价值的非遗项目进行重点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明确规定:“国家对非遗采取认定、记录、建档等措施予以保存,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遗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2)《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http://www.ihchina.cn/project.html?tid=1#sy_target1,访问日期:2020年9月7日。显示了建档工作对非遗保护的重要性。建档是非遗保护中的一项最基础的工作。以身体记忆和传承为主要特征的传统舞蹈类项目更需要通过建档,将舞蹈技能与内涵从“无形存在”转换为“有形文本”。据中国知网上发表的相关文献情况来看,目前学界对于传统舞蹈类建档问题很少有人研究。(3)笔者仅查到两篇相关论文:刘芳、白国亮《基于动作捕捉技术的舞蹈类非遗数字化档案建设——以秧歌为例》,《电声技术》2019年第9期;赵云艳《浅析少数民族舞蹈档案的管理与利用》,《兰台世界》2013年第5期。本文试以刀郎舞为例,在梳理其结构及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传统舞蹈类非遗建档的标准要点。

一、非遗语境下的传统舞蹈概念及结构类型

传统舞蹈是“以人的肢体语言为物质载体”(4)马盛德:《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方法初探》,《民族遗产》2009年第2辑,第70-74页。的身体艺术。我国传统舞蹈多姿多样,内容十分丰富。林荣珍从狭义的和广义的层面对传统舞蹈进行解释,指出狭义的传统舞蹈是自古流传下来的、未经今人加工过的、迄今尚在民众中流传的舞蹈形态。广义的传统舞蹈则应包括民间层面的传统舞蹈、展演层面的传统舞蹈和创作层面的传统舞蹈。(5)林荣珍:《2018年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传统舞蹈发展研究综述》,《中国艺术时空》2019年第3期。吴露生认为,“‘传统舞蹈’的当代界定应是:世代相传,在相关地域承续至今已有百年以上,根脉清晰,谱系明确,尚存活态表现形式与传承人,属于传统文化遗产的一种舞蹈艺术。”(6)吴露生:《“传统舞蹈”的阐释与旨向辨析》,《舞蹈》2020年第3期。纵观文献资料,就舞蹈的分类而言,学者们从舞蹈的作用、目的、风格、功能、表演类型、体裁类型、结构等等方面进行了分类,其包括民族舞和民间舞蹈等类别,(7)参阅宋璐璐《民族舞》,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8年,第19-27页;党允彤:《舞蹈学概论》,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7年,第24-27页;陈沛晏:《音乐基础知识与节奏训练》,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92-97页;李海燕:《中外舞蹈艺术鉴赏与编创解析》,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8年,第1-6页;郭鹏飞:《艺术鉴赏》,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4年,第75-76页。但从未有过传统舞蹈这一类目。邱鸿钟对舞蹈进行分类时提出,“民族舞泛指产生并流传于各地民间,具有民俗文化风格,即兴表演的舞蹈形式。民间舞蹈通常是指由群众自创自演,表现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及人们精神风貌的群众性舞蹈活动。”(8)邱鸿钟:《音乐心理与音乐治疗》,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212页。就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中的传统舞蹈而言,都既带有民族舞又带有民间舞的风格、特点、内容及形式。因此,我们可以将以往为传统舞、民族舞和民间舞所做的定义融合在一起,同时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中国关于非遗保护相关的文件、政策中对非遗给予的定义相结合,给传统舞蹈可以下一个更为综合性的定义,即传统舞蹈是世世代代相传的,流传于民间已有上百年的,具有即兴表演特色、地域文化风格的,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紧密相关的活态的舞蹈形式。由于非遗语境里的传统舞蹈与各民族的“生产劳动、岁时节日、婚丧礼仪、信仰崇拜”(9)林荣珍:《2018年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传统舞蹈发展研究综述》。、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等方面息息相关,林荣珍将其分为生活习俗舞蹈、礼仪习俗舞蹈、节日习俗舞蹈、信仰习俗舞蹈等四种。(10)林荣珍:《2018年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传统舞蹈发展研究综述》。

截至2018年12月,中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的项目共计40项,其中,舞蹈类以及包含有舞蹈内容的项目占有一定的比重,例如朝鲜族农乐舞,还有藏戏、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麦西热普等项目都包含舞蹈内容。在2020年之前公布的四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中,传统舞蹈类非遗项目总共有324项(含扩展项目),占项目总数的10.3%,其中2006年有74项、2008年有139项、2011年有65项、2014年有46项,类属于大约131种舞蹈(部分舞蹈种类包括不同的地方性版本,在名录中以独立的项目名称出现,如河北省昌黎县的秧歌和辽宁省抚顺市的秧歌在名录中是两个项目)。(11)参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http://www.ihchina.cn/chinadirectory.html,访问日期:2020年9月8日。除此之外,还有部分舞蹈项目并没有被归属于传统舞蹈类之下,例如本文所要探讨的刀郎舞就是作为“新疆维吾尔族麦西热普(新疆维吾尔族刀郎麦西热普)”的构成部分,被列入了2008年公布的第二批民俗类非遗名录。麦西热普属于歌舞类艺术形式,是维吾尔族民间的一种娱乐活动,按其内容和形式的地方性差异来分,“传承至2008年的共有31种麦西热普(据一些口述和文献资料,20世纪末原有120多种)。”(12)哈尼克孜·阿布都外里:《新疆维吾尔族麦西莱甫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文化月刊》2015年第12期。刀郎舞等各种传统舞蹈是构成这种民间娱乐活动的主要成分之一。目前,刀郎舞已经被单独列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级传统舞蹈类非遗项目加以保护。

刀郎舞主要分布在新疆阿瓦提、麦盖提和巴楚等三县,是在人们举行各种仪式或者聚会活动时,在刀郎木卡姆音乐的伴奏之下由男女一起跳的舞蹈,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在这种集体性舞动中,人们可以体验到集体的力量,获取欢愉,调节心情,缓解心理压力。刀郎舞人人都可以跳,没有年龄、性别的限制,舞蹈中人人都是舞蹈家,人人都是观看者,人人都是教舞者,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舞蹈类型。舞蹈现场气氛热烈欢快,男女动作相同,但力度和身体情感表达方面略有差别,“一般男性的动作开朗大方,女性的动作婀娜妩媚,低眉垂眼。”(13)笔者于2019年8月在麦盖提县收集的田野调查资料。报道人:帕提古丽·热合曼(Patigül Raxman),女,41岁,刀郎木卡姆演唱技艺及刀郎舞表演技艺传承人。从舞蹈的内容来看,据相关文献资料和访谈可知,刀郎舞是对狩猎活动过程的简化模仿。麦盖提县刀郎舞表演技艺传承人帕提古丽说:“据我师父的解释,刀郎舞主要表示打猎活动过程,是获取猎物过程的象征。”(14)笔者于2019年8月在麦盖提县收集的田野调查资料,报道人:帕提古丽·热合曼(Patigül Raxman),女,41岁,刀郎木卡姆演唱技艺及刀郎舞表演技艺传承人。这种文化内涵通过身体律动的程式呈现在了可被感知的舞蹈审美形态之中。

在形式上,刀郎舞属于具有较强的固定化或稳定化结构的舞蹈类型。它主要由奇克提玛(Chikitme)、赛乃姆(Senem)、赛里卡(Seliqe)、斯热里玛(Sirilma)四个部分构成。舞蹈开始之前,为其伴奏的刀郎木卡姆中的“木卡迪玛”(Muqedime,“散板序唱”)部分用衬词以呼唤性曲调开始,然后接着唱正词。一段散板序唱之后,鼓声响起,乐曲进入“奇克提玛”部分时人们纷纷上场起舞。刀郎舞跟随着刀郎木卡姆各部分音乐节奏的变化按“奇克提玛”“赛乃姆”“赛里卡”“斯热里玛”等前后顺序改变步伐节奏和手的动作来进行。其各个阶段的主要表演程序和动作结构特征如下:(15)笔者根据2018年8月、2019年1月、2019年8月在麦盖提县通过参与观察和访谈收集的田野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所得。

(一)“奇克提玛”。在乐曲的“木卡迪玛”阶段,男人们陆续上场到想一起跳舞的女方跟前,邀请她做为舞伴。女方接受他的邀请上场后,两人面对面站立,将右手贴紧摆在自己胸前相互鞠躬施礼后,等待音乐节奏的变化准备开始舞蹈。随着音乐节奏进入“奇克提玛”部分,舞蹈者成双结对地随其起舞。首先,左手贴紧摆在胸前,右手贴紧摆在背后,右腿向右侧方向岔开45°迈出一大步,右脚踏地的同时左脚抬起向右侧方向,从右腿前穿过岔开45°迈上一大步,左腿踏地的同时右腿抬起回到左腿处点跺。再右手贴紧摆在胸前,左手贴紧摆在背后,左腿向左侧方向岔开45°迈出一大步,左脚踏地的同时右腿抬起向右侧方向,从左腿前穿过岔开45°迈上一大步,右腿踏地的同时左腿抬起回到左腿处点跺。每次点跺时双手展开,保持两人面对面的状态。腿部动作的基本特征是“两走一跺”式,手上动作的基本特征是“一拢一开”式。男女通过改变腿的方向、往前迈步的方式可以调换位置。就这样,两人面对面一会儿向右向左,一会儿互相换位,直到音乐进入第二阶段为止。

(二)“赛乃姆”。左腿往右方向从右腿前以斜线形式穿越后迈一步踏地,右腿点跺原处并左腿点跺踏地。接着,交换右腿往左方向从右腿前以斜线形式穿越左腿前迈一步,左腿点跺原处并右腿点跺踏地,这一舞步的特点是“一走两跺”式。点跺踏地时腿稍微移动,将身体处于改变方向的合理状态,接着换腿一个内转身360°,这时变成为退步式“一走两跺”动作,且两人肩对背对视换腿保持退步式“一走两跺”状态,直至两人回到面对面姿势。这一组“一走两跺”动作以前进两次、退步两次的形式改变身体的方向,共做四次完成一套舞蹈动作。双手位置为前进方向迈出左腿时右手贴紧摆在胸前,左手贴紧摆在背后,迈出右腿时换成左手贴紧摆在胸前,右手贴紧摆在背后,退步时随着转身双手慢慢展开,擦肩时双手举高。这就是第二部分的一整套舞蹈动作的基本结构,可以重复地跳。在这一基本结构的基础上步伐和手动作可以灵活地发挥个体特性。

(三)“赛里卡”。这一阶段的最大特点是从个体的舞蹈转变成为统一的集体舞蹈。舞者们从二人独立跳舞慢慢变为一个大圆圈,在保持大圆圈的基础上,先以逆时针方向向前运行。步伐右腿迈步左腿跟上点跺,右腿再次迈步,两腿换着点跺,以“两走四跺”式向前运行。手上动作为刚开始的左手贴紧摆在胸前,右手贴紧在背后,“两走”后原地两腿换着点跺时右手摆在胸前高过头部,左手放下轻微摆动。以这样的形式保持大圆圈,步伐和手的动作重复着向前运行。

(四)“斯热里玛”。舞蹈者保持着大圆圈队形,随着音乐节奏步伐变成为两腿交换着的“一走两跺”式动作。舞步以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向前运行一会儿再保持大圆圈前行状态、两脚点跺着各自不停地旋转,反复多次。旋转很有规则,转一圈脚原地点跺时身体右侧和面部朝着圆圈中央并右手抬高。随着节奏越来越快,舞蹈也趋于激烈,舞者、乐师的情绪和场所的气氛都走向高潮,在圆圈前行的基础上保持着各自旋转动作直到剩下最后一个胜利者为止。

虽然刀郎舞在不同地区会在音乐、歌词和舞蹈动作上呈现出不同的地域风格及特色,但其大体框架都保留着统一的结构和程式。

二、传统舞蹈的文化特征及其保护手段

传统舞蹈的表现形式生动美丽,内容简明易懂,载歌载舞,娱人娱己,舞者在相对稳定的大体框架之下即兴发挥自身艺术能力,向他人展示自己的表演技艺,表达情绪情感与文化内涵。从传统舞蹈整体面貌和内容来看,大多具有自娱性、全民参与性、地方性、结构性、狂热性、象征性等特征。以下以刀郎舞为例进行分析。

(一)自娱性

自愿、自娱是刀郎舞的最大特点。刀郎舞为发泄感情、娱我娱他而跳,欢乐是其最基本的目的,是当地人情感最简单、直率的表现。刀郎舞作为集体性圈舞(16)集体性圈舞指由多人跳的、以圆圈队形为主要特点的舞蹈。我国传统舞蹈类非遗中圈舞比较常见,例如有锅庄舞、锦鸡舞、铜鼓舞、刀郎舞、鲁日格勒舞等等。,它的舞蹈过程中没有特别复杂难做的动作,手和脚的动作简单、干净,重复性强,规则性明显,如果舞者能坚持舞蹈可以持续到比较长的时间,动和静相结合的规则性动作能使人品尝到参与其中的身心欢愉感。刀郎舞第一阶段的平稳动作使人心情舒缓,第二阶段的豪迈大方的动作使人情绪激动,第三阶段再次使人进入舒缓状态,到最后阶段通过比赛性旋转动作使人欢乐尽兴。并且它不只是个人的欢快,而是一种集体的共同欢娱。

(二)全民参与性

如前所述,刀郎舞是包容性很强的民间舞蹈,凡是会跳的或者不会跳的男女老少都能参与,对性别和年龄没有特定的要求。不会跳的人跟着会跳的人学习,会跳的人自愿并积极地去教授,舞蹈水平高的舞者决不会嘲笑不会跳的人。大家彼此尊重,彼此欣赏,彼此包容,鼓励更多的人参与舞队,感受舞蹈的美丽,体会愉悦的心情。

(三)地方性

传统舞蹈的最大特点是地方性,同一种舞蹈类型因流传在不同地域而具有不同的地方性特点。就刀郎舞而言,麦盖提县和阿瓦提县的刀郎舞虽然舞蹈、结构方面具有统一性特点,但舞蹈动作的力度、方向、节奏方面也有着明显的地域性差别。

(四)结构性

刀郎舞是一个结构性很强的舞蹈,它有一整套固定的结构程序,有严谨的前后顺序,从不可违背。在这一固定的结构框架之下,将动和静、快和慢完美地结合,形成一个潜在的运行规则,其中的每一个小动作都被有规则地不断重复。

(五)狂热性

狂热性是传统舞蹈的最基本特征之一,可以说它是人们发泄情感的工具。舞蹈中的人通过全身舞动进入狂热境界。刀郎舞中人们陆续上场跳动起来,慢慢都会自动地投入其中,忘情地手舞足蹈。狂热性在刀郎舞的第四个阶段中表现得极其明显。这时节奏加快,舞者们进入十分兴奋的状态,根据一定的舞蹈程式狂热地转圈。正如易中天所言,在这种集体参加的“而又能使每个人都愉快的活动中,人们暂时地抛开和忘记了个人的利益、相互的猜忌、双方的对立,暂时的消除和抹煞了长幼之分、贵贱之序、男女之别,共同投入一个如醉如痴、如火如荼的狂热之中。”(17)易中天:《艺术人类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354页。又如格罗塞针对原始舞蹈之狂热性所描述的那样,“许多参与者都混合而成一个,好像是被一种感情所激动而动作的单一体。一方面,舞蹈者感觉到舞蹈,却看不见舞蹈;观众没感觉到舞蹈,倒看见舞蹈。另一个方面,舞蹈者因知道他已引起群众对他的善意和赞赏也可以得到一种补偿。因为这个原故双方都激起了热烈的兴奋;他们渐为音调和动作所陶醉了:热情愈涨愈高,最后发展到成为一种真正的狂热。”(18)格罗塞:《艺术的起源》,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68页。此处转引自易中天《艺术人类学》,第354页。

(六)象征性

传统舞蹈是象征意义非常强的艺术类型,它是对社会生活的再现,用身体动作象征着劳动过程、生产和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等。根据传承人的介绍,“刀郎木卡姆的‘木卡迪玛’阶段表示大喊叫集人们赶快准备打猎,告知人们有猎物的信号;刀郎舞的‘奇克提玛’阶段的动作表示在丛林里推开树枝前进,寻找猎物的过程;‘赛乃木’阶段的动作表示找到猎物,跟猎物斗争的过程;‘赛里卡’阶段展示的是猎人打败猎物的过程;‘斯热里玛’阶段表示宣布并庆祝胜利。”(19)笔者于2019年8月在麦盖提县收集的田野调查资料,报道人:帕提古丽·热合曼(Patigül Raxman),女,41岁,刀郎木卡姆演唱技艺及刀郎舞表演技艺传承人。

从目前的保护手段来看,众所周知,我国政府和自治区有关部门都对列入名录的项目制定了有效的保护措施,对列入名录的代表性传承人提供了资助,并给予各种形式的鼓励和支持。据麦盖提县文化馆提供的资料可知,当地列入刀郎舞表演技艺地区级名录的代表性传承人共有三人,其中两男一女。笔者在实地调查中也了解到,包括刀郎舞在内的非遗保护工作目前主要从抢救、传承、利用和宣传等四个方面展开。

抢救性保护方面,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对包括刀郎舞在内的非遗项目均以文字、录音、摄影、录像等方式进行记录,但仍缺乏对已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并开展系统化的建档工作,保存的文字、照片、录像档案资料也十分有限。(20)笔者于2018年8月、2019年8月在麦盖提县收集的田野调查资料。

传承性保护方面,除了要求、鼓励、支持代表性传承人从事个人传习,地方政府也会组织不同等级、不同规模的培训活动。另外,有地方政府通过各种措施和形式努力将刀郎舞引进学校教育体系中,即将其纳入小学、中学、职业高中、高校等艺术课程体系,邀请刀郎舞传承人进校园,承担刀郎舞培训项目教学任务及艺术实践交流活动。

利用性保护方面,地方政府将刀郎舞引入到了社区或者村落举办的各种文化艺术活动中。据传承人介绍,“近几年以来,按照‘每个村应有一个艺术队、队伍必须包括刀郎木卡姆民间艺人’的工作要求,村落里组织举行艺术文化活动的工作活跃起来。每周一早晨的升国旗仪式结束后一般都会举行一场麦西莱甫,在国旗之下村民跳刀郎舞。”(21)笔者于2018年8月在麦盖提县收集的田野调查资料。报道人:吐尔逊·艾买提(Tursun Emet),男,42岁,刀郎木卡姆演唱技艺及刀郎乐器演奏技艺传承人;艾麦尔·吾斯曼(Emer Osman),男,77岁,刀郎舞表演技艺传承人。“麦盖提县有一个业余艺术团,我被县领导们邀请参加此艺术团的各种活动,算是这个艺术团的一名工作人员,月薪有1500元。我每个月表演8次,主要表演舞蹈,另外,指导艺术团的艺术节目排练实践,以及负责节目编排工作。这个艺术团的主要任务是每周一去一个大队(村)升国旗仪式结束后表演一场艺术节目。”(22)笔者于2018年8月在麦盖提县收集的田野调查资料。报道人:艾麦尔·吾斯曼(Emer Osman),男,77岁,刀郎舞表演技艺传承人。同时,各地政府鼓励刀郎舞参与各种企业活动,并且举办与传统舞蹈有关的旅游节。在麦盖提县,刀郎舞已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艺人们和旅游业界建立了合作关系。该县打造了村落刀郎舞体验式旅游服务,为刀郎舞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23)参阅马振《旅游对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影响——以土家摆手舞为例》,《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年第5期。

宣传性保护方面,地方政府大力鼓励、支持并创造条件,让刀郎舞打破村落民间实践的有限空间,在国内外的各种舞台上表演。政府还通过举办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规模的展演与竞赛活动,让更多的人认识这种舞蹈,并唤醒人们参与其中的热情。

从刀郎舞的保护现状来看,相对于传承、利用和宣传而言,抢救性保护是最基本的措施,即将非遗以字、音、视、图、表等实在的载体归档保存。如何将舞蹈类非遗以实在的载体来存档,应使用怎样的标准才能建立一个有保存、参考及利用价值的舞蹈档案,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三、传统舞蹈类非遗建档标准的基本要点

非遗保护专家王霄冰、胡玉福曾言:“在现代化、商业化的背景下,在不偏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我国关于非遗的各项政策和法规的基础上,“制订各类项目行动规则和保护标准,以保证非遗保护工作的顺利推进,参与各方的价值理念、经济和文化利益都得到相应的保护”,“是目前中国的非遗保护实践中的一个重要命题。”(24)王霄冰、胡玉福:《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规范化与标准体系的建立》,《文化遗产》2017年第5期。同时,有专家指出:“目前,我国对非遗保护工作虽然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政策,但在标准化方面却显得非常苍白,仅有少量的几个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缺乏与之相匹配的标准体系。”(25)王海瀛:《标准化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科学》2015年第2期。2010年,中国艺术研究院承担了“非遗数字化保护工程”的建设任务,2013年12月顺利完成“六大门类非遗数字化保护标准”(草案)的制定工作。(26)参阅《六大门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标准(草案)顺利通过验收》,《中国艺术研究院官网》,http://www.zgysyjy.org.cn/201/28098.html,访问日期:2020年9月10日。近年来,有关非遗保护标准的研究成果明显呈增加趋势。

“档案工作固有的‘记忆守护’功能与社会服务性质”(27)何永斌:《谈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中的几对关系》,《山西档案》2009年第3期。,使它在非遗保护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传统舞蹈类非遗档案是以非遗保护为目标和宗旨,通过文字、声音、图画、影像、图表等多种方式,详细、系统、全面、真实地收集、记录和整理舞蹈事项而形成的文化记忆库。它主要由舞蹈本体档案(文字、图画、舞谱、声音、影像资料)、实物档案(关于舞蹈事项的一系列实物)和派生档案(各种政策、规则、条例、工作计划、方案和总结、实践活动的实录等)构成。一个详细、系统、清晰、全面的舞蹈档案能为它的“保真”“真传”(28)何永斌:《谈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中的几对关系》。提供基础条件。

(一)舞蹈本体档案

1.舞谱

舞谱是记录舞蹈核心要素的最基本的文本方式,是舞蹈档案的精髓,是呈现舞蹈本体特色和特性的文献资料。舞谱档案首先要有一个统一的术语体系,可以是词,也可以是词组,用来正确标记舞蹈中的过程、事物、特性、现象和关系。将舞蹈中的人体各部位如头、肩膀、手、腿、脚等的运动(例如,胳膊的方向:往上、往下、推开、展开、收回等;腿的方向:前进、退步、岔开等)的标记术语统一化、标准化,以及对每一个术语做出清晰、易懂的解释。并通过文字、符号及图文结合的方式,详细、具体地记录舞蹈中的人体的每一动律以及舞蹈整体的程式、结构、秩序。另外,舞谱本体档案的内容也可以包括与舞蹈相关的民间故事、历史叙事、神话传说等。

2.传承人档案

舞蹈是以传承人的躯体动作为主要载体的艺术形态。在传统舞蹈类非遗中,其代表性传承人“在活态传承中不仅仅是传承者,而且亦是艺术创新的创造者”。(29)李晓燕:《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花鼓灯舞蹈生存现状及发展对策》,《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正如何永斌指出的那样,“人是非遗的传承和保护中最重要、最宝贵的载体,传承人的存在与延续是非遗存续的决定性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讲,传承人档案资源的建设才是非遗档案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30)何永斌:《谈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中的几对关系》。因此,要保持传统舞蹈类非遗的完整性面貌必须高度重视民间艺人的保护工作。传承人相关的知识库能反应出某一类非遗的纵向性(历史)和横向性(地域)信息,因此,该档案要全面覆盖传承人相关的所有信息,包括技艺水平、传艺方式、生活史、口述史、个人生活质量、社会地位、与外界交流情况等等方面的资料。

舞蹈档案建档标准(试用样本)

3.音像档案

传统舞蹈类非遗作为一个特殊的艺术类型,要全面、清晰、科学地对其进行保存,只使用单纯的文字记录是不够的。舞蹈的律动、各动作之间的关系处理、与音乐节奏的磨合、展现的表情、用身体表达的寓意、与舞蹈相关的实物特色等等仅靠舞谱、符号、图画、图表记录下来很难体会到活生生的舞蹈形态,而必须通过能让人“看”和“听”的方式,才能真正领会到这种艺术的意境及其独特的魅力。所以建立舞蹈档案时必须尽可能形成一个包括照片、音声、视频等在内的多媒体档案资料体系,有效使用多样化的信息载体。

(二)实物档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都将与非遗相关的物质性要素即实物作为重要的成分列入了非遗的定义内容。舞蹈中也包含了许多物质文化要素,实物是舞蹈意境的延伸,是它生命的一部分。有了幕前幕后的实物,舞蹈才更有色彩,更有表现能力。将传统舞蹈类非遗相关的实物如民族服饰、道具、乐器及其制作技艺等纳入到建档标准要点中,才能确保档案的完整性,为舞蹈相关的“意”“俗”“人”的理解提供更具体、更详细、更全面的资料。应当注意的是,实物档案并不只是收入舞蹈语境中出现的一系列“物”,即乐器、服饰、装饰品、道具等,而应同时包括对于“物”及其使用方式的描写,也就是文本档案。和实物档案相关的文本档案包括:1.术语。即与舞蹈相关的各类实物的统一化术语及其定义。2.制作工艺。舞蹈的伴奏乐器、服装、饰品及道具是民间手工技艺的产品,具有较高的、固化的、独特的制作要求,因此,该档案需要对制作工艺的核心要素及其制作过程使用文字、符号、图画(效果图、流程图)、图表、视频等方式进行细致并全面的记录。3.使用方式。对于各种实物在舞蹈中的使用方式也应以文本或图像的方式加以一一记录和说明。

(三)派生档案

派生档案主要是指与舞蹈形成间接关系的各种资料,可涉及到两个方面:1.与舞蹈类非遗保护相关的管理政策、条例、法规、意见、责任书、声明等政策性文件资料;2.在传统舞蹈基本动作与程式的基础上创作出的各种作品,包括各种参赛作品、主题活动作品、社区或村落艺术生活参与作品等,应对其进行分类建档,档案内容则应包括与舞蹈实践活动相关的通知、方案、节目单、实录等等。

结 语

正如赵云艳所言,“档案可以直接、清晰、完整地记录群体或个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它具有真实性、历史性等特点,为社会提供证据、知识,并为人们的决策提供依据。档案工作具有‘存史、资政、惠民’的重要作用。”(31)赵云艳:《浅析少数民族舞蹈档案的管理与利用》。传统舞蹈档案的建立在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在传统舞蹈本体的层面,一个有条理、有层次、有深度的传统舞蹈档案是对舞蹈的真实写照,能将传统舞蹈结构的程式、秩序、动律转化为文本或图像,为保护与传承提供永久性的依据。其次,在群体记忆层面,传统舞蹈事项中蕴藏着所属群体的历史记忆,标准且规范的传统舞蹈档案能为人们查询或了解民族舞蹈历史乃至所属群体的社会史提供重要的文献资料。第三,在社会文化层面,传统舞蹈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息息相连,与所属群体的民俗文化密不可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一个标准、细致的传统舞蹈档案能将其潜在的文化意涵生动、清晰地记录下来,为人们认识、了解该舞蹈所属群体的社会文化提供更为切实的参考资料。第四,在工作效应层面,层次分明、分类科学的标准化传统舞蹈档案不仅能细致地记录舞蹈本体特征,而且包含了舞蹈事项的演变过程、现存状况、展现空间等相关资料,有助于保护工作者了解、认识和评价保护对象的发展规律、生存状况,把握保护工作的整体面貌,发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适时制定解决方案,有利于促进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第五,在创新发展层面,一个全面细致的传统舞蹈档案,也能为该项目的创新性发展提供基础和方向。最后,在研究教学层面,标准化的传统舞蹈档案能为从事传统舞蹈教学与研究的人员提供超越时空的珍贵而全面的第一手资料。我国虽然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舞蹈资源,但专门化、标准化的传统舞蹈档案库的建设似乎尚未正式启动。作为基础性的工作,地方文化部门应当高度重视舞蹈事项档案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注重档案的规范性、全面性、可用性,为建设一个统一的“中国传统舞蹈类非遗档案数据库”做好准备。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舞蹈传统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学舞蹈的男孩子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舞蹈课
Tough Nut to Crack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文化遗产是“价值富矿”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