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匠精神导向下的高职学前教育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2021-01-06李颉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1年19期
关键词:差异化教学学前教育专业工匠精神

李颉

摘  要 阐述工匠精神主要内涵,分析当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高职学前教育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路径,以期为高职学前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工匠精神;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差异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1)19-0126-02

0  引言

学生的职业能力关系到未来就业,同时与行业运作与发展有密切关系。若高职教育无法保障学生职业能力满足行业需求,学生就可能会陷入就业难题,行业也会因人才数量不足出现运作不畅、发展困难等问题。工匠精神能够给高职教育提供导向作用,时刻提醒高职教育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性,并促使高职教育深度挖掘学生职业能力内涵,再深入、全面地进行教育,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如何在工匠精神导向下有效进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有必要对此展开研究,此举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1  工匠精神主要内涵

1.1  精益求精

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是指人对待现有精良的成果不要太过满足,应当进一步追求更高水平成果,不断强化自身,这样才能让个人价值增长,同时推动行业发展。因此,在职业能力层面上,工匠精神的精益求精内涵的体现为:学生应当对自身职业能力有不断的追求,不可认为自身现有职业能力水平就已经达到最高水平,切勿自满,在职场中应当注重自我学习,主动追求自身职业能力的提升[1]。

1.2  脚踏实地

不可否认,每个人在自身的职业生涯中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追求,但部分人为了得到所追求的目标,会逐渐产生好高骛远甚至是不合规范的行为,使得追求过程无法实施,自身的职业能力自然无法提升。如某些学生就职后会想象自己未来发展,认为自己更应当作为管理者在职场中活动,因此不追求现有工作质量与相关能力的提升,反而陷入一种毫无边际的妄想中。这时,工匠精神就提醒学生要脚踏实地,人固然可以有自身追求,但要得到追求目标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攀升,不要沉迷于妄想。

1.3  勇于创新

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勇于创新的精神内涵脱不开干系,人们之所以能拥有现在的生活环境、工作条件,就是因为每代人在勇于创新精神下对传统提出质疑,随后不断改进得来的,其中很多创新壮举都体现了相关人员的工匠精神。如在数百年前,人类是无法想象网络环境的,而正是因为一些有勇于创新素质的“工匠”通过不断努力才创造出所谓的互联网。因此,对于任何行业,学生都应当具备勇于创新的素质,要勇敢指出传统中的不足,直面自身问题,并不断探索、研究,找出创新方法[2]。

1.4  敬岗敬业

我国历史上对工匠形象的描述一般都是比较固执的,但这种固执恰恰说明了工匠对自身职业的热爱、尊敬与执着。一些具体形象都表现出极高的职业操守,非常的敬岗敬业,这也是工匠在工作中能做到全力以赴,从不放过任何细节,力求完美的原因,体现了工匠的职业素养与能力。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也应当让学生把握敬岗敬业精神内涵,在职业工作中要认真负责,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尊重岗位要求,改进、推动个人职业能力发展。

2  当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侧重知识传授

由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表现可知,很多教师都非常注重知识传授,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去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但在实际效果上,侧重知识传授确实能让学生掌握很多专业知识,狭义上符合职业能力培养要求,而在广义上会让学生丧失追求更高职业能力水平的想法。这一现象如果延续到工作中,学生作为从业者就只会通过现有认知去完成工作,很少进行自学,说明侧重知识传授使得高职学前教育并未落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内涵。

2.2  教学忽视学生能力差异

当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都是统一对所有学生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不会因为学生个人能力差异而放慢教学进度或调整教学难度,所以部分学生会感到学习难度较大,逐渐丧失学习兴趣,同时出于心理因素开始无边际地遐想,说明教学未能落实脚踏实地的工匠精神内涵。即当某些学生感受到学习难度较大,且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时,就会开始放纵自我,但内心依旧希望自己得到教师的认可,希望自己在学业上有所成就。这种心理会让学生进入遐想状态,但又不付诸实践。如果这种现象延续到职场中,学生就不会脚踏实地地开展工作,到处跳槽,始终无法稳定。

2.3  教学模式传统

现代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所采用的教学模式普遍以教师为主导,而将学生放在被动地位上,促使学生逐渐养成被动学习习惯。同时,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学习中不会勤于思考,更多的是通过自身记忆力去记住教师讲述的内容,并盲目认为教师讲述的内容就一定是正确的,是不需要改变的。这样学生在勇于创新的精神内涵上就会显得比较薄弱,若进入职场工作,充其量只是一个专业人员,无法成为推动企业甚至是行業发展的人,价值相对较低,很难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内心抱负也难以实现。

2.4  缺乏职业概念教育

事实上,很多学生在职场中都普遍缺乏敬岗敬业精神内涵,对待工作不认真、不全力以赴,因此,纵使学生职业能力达标,也无法实际发挥出来,这也是学生职业能力不足的表现。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在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工作缺乏职业概念教育,即在整个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工作中,教师更多的是通过讲解理论、模拟实训方式来进行教学的,在这些方式下学生的职业能力虽有提升,但很难对职业产生清晰的概念,不知道职业为何要得到自己尊敬,导致缺乏敬岗敬业精神内涵。

3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路径

3.1  围绕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自学习惯

建议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围绕学生兴趣,在教学中提出一系列符合学生兴趣,能激发学生探索欲、求知欲的知识点,同时为学生提供自学资料,让学生在兴趣驱动下进行自学,并通过自学来获取成就感,逐渐喜欢上自学,养成自学习惯,也了解自学对自己的作用。这样学生就会开始追求更高的职业能力水平,不断通过自学来强化自己,做到精益求精。例如,某教师发现学生很喜欢研究心理问题,随后在教学中提出“学前教育中幼儿有哪些心理特征”的问题,该问题成功引起学生的探索欲与求知欲,根据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料,举一反三地找到幼儿心理特征、不同心理特征对幼儿行为的表现、应对幼儿不同心理特征的教育方法等。这些成果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工作质量,让学生从容应对不同心理的幼儿。若学生能一直保持这个习惯,则职业能力会不断提高。

3.2  了解学生能力差异,实行差异化教学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应当意识到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如果忽视这一点,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提升,还容易导致学生好高骛远,不脚踏实地。因此,在职业能力培养路径上,建议教师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同时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由此分析得出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最终实施差异化教学。在差异化教学下,学生接触到的问题虽然也有一定难度,但难度非常合理,问题都是“学生踮脚就能摘到的桃子”,使得学生能循序渐进地提升个人职业能力,逐渐养成脚踏实地实现个人发展的习惯与意识,避免出现好高骛远的想法。如某教师发现部分学生在学习能力上比较弱,因此在统一的教学计划中调整了教学进度,并根据学习能力相近原则将学生分组,对不同分组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进度,这样就能使得学生顺利学习,毕业后有良好的职业能力提升,懂得脚踏实地地自我学习。

3.3  改革教学模式,加强教师引导

要让学生具备勇于创新的精神内涵,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就必须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建议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有良好的主动性。同时,学生学习不再是通过记忆力去记住教师讲述内容,而是通过思考去理解知识,加之教师的引导,了解自身不足,最后加以改进,实现职业能力培育,落实工匠精神的勇于创新内涵。如某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就采用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会根据课本先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随后对问题进行分解,参与学生思考过程,通过分解后的细化问题引导学生沿着正确思路进行思考。当学生发现自己无法解决某个问题时,就能了解到自身不足,或者发现现有知识点掌握上的缺陷,最后通过自学弥补短板;或者提出创新建议,利用自身所学去探究建议可行性。

3.4  開展校企合作,树立清晰职业概念

建议高职院校在学前专业教学中开展校企合作,让一定年级的学生进入职场开展学前教育工作,接受工作组织的管理,这样就能对职业有更清晰的理解。同时,为了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全面培养,工作组织在合作关系上也要承担一定的育人责任,要依照院校要求向学生发放工作任务,同步增强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并对工作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嘉奖,培养学生敬岗敬业。

4  结语

综上,本文对工匠精神主要内涵、当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高职学前教育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路径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可知,工匠精神在教育领域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其主要内涵应当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有所体现,应贴合内涵培养,才能让学生的职业能力更加完整、优质。对此,本文针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路径,并阐述了培养方法,以期有效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廖俐.工匠精神视阈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探究[J].广西教育,2019(39):184-187.

[2]邓海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1):77-78.

猜你喜欢

差异化教学学前教育专业工匠精神
差异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刍议幼儿语言的差异化教学
美术教育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有效实施的探究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铜仁市学前教育专业新生科学素养现状的调查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谈差异化教学在作文课堂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