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别告诉她》中的文化回望与认同倾向

2021-01-03宋铮铮

今传媒 2021年12期
关键词:认同冲突文化

宋铮铮

摘 要:电影《别告诉她》呈现出经历离家、出国的人们身处中西文化冲突和撞击下建构自我文化认同的过程和努力。从“告别”和“秘密”两个维度展开叙事和思考,在经历了文化之间的撞击和摩擦而形成的困惑和挣扎后,从一味追求西方文化,到开始欣赏父辈、祖辈的人生智慧,他们重新思考流淌在自己身上的文化血脉,回望自己的文化身份,形成了对母族文化的认同倾向。

关键词:《别告诉她》;文化;冲突;回望;认同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1)12-0095-04

美籍华人青年女导演王子逸执导,讲述中国家庭故事的电影《别告诉她》(The Farewell)2019年7月在美国上映,电影获得北美多项影评大奖,被李安导演评价为“年度最爱”。影片由导演亲身经历的故事改编而成,讲述了一位华人家庭的奶奶被诊断为癌症,家人们纷纷回到中国,并选择对奶奶隐瞒真实病情,希望以一场婚礼的名义最后团聚,与奶奶告别的故事。影片没有曲折离奇的情节,也没有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而是围绕该不该告诉奶奶实情展开整个故事。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一些跨越国家、民族的流动使得许多跨国华人渴望在现实中找到一种积极的、内在意向上的文化认同。而该影片导演在这部电影中流露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回望与认同倾向正是这一内在意向的体现。与其他华裔导演不同的是,王子逸是一位自小移民美国的二代华裔,生活在与父母截然不同的文化环境里。在经历了文化之间的撞击和摩擦而形成困惑和挣扎后,他们在文化回望过程中,重塑自己的双重文化身份,逐渐认同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形成跨文化品格。

一、有“秘密”的“告别”

该电影原名The Farewell,中文意思是“告别”,电影的海报上是从小移民美国的比莉和家住中国长春的奶奶与家人们的合照。无论是从海报还是从剧名中,受众很容易预测到这是一场和告别有关的故事。当得知国内的奶奶身患癌症时,在父母不同意回国的情况下,比莉偷偷刷信用卡买了回国的机票为见奶奶最后一面,陪她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并正式道别。与温情的家庭故事一样,影片给观众传递出中国家庭在面对亲人即将离世时的不舍和对内心痛苦情感的压抑,以及家人之间隐忍而又深沉的爱。

电影的中文译名为《别告诉她》却隐喻了这场告别里有“秘密”,那这个秘密是什么?家人在得知奶奶身患癌症,商量后决定不告诉奶奶实情,以给堂兄举办婚礼的名义,让旅居海外的孩子们回到长春的家中,来完成与奶奶的最后相聚。当得知此决定后,比莉认为,这样的隐瞒不但不尊重奶奶,而且在美国,隐瞒病人病史是违法的。基于尊重人权的价值观念,奶奶有权得知自己的真实病情。但是长辈们选择不告诉奶奶实情是因为医生诊断结论是癌症,而且已经无药可治。家人害怕病人因心理压力大影响心情,与其痛苦地走完人生的旅程,还不如轻松快乐些。这是善意的谎言,目的是为使奶奶精神上能轻松些。

父亲:大家都认为不要告诉她。

比莉:她应该知道真相。

父亲:不,她已经无药可救了。

母亲:患癌者,死之将至。往往杀死他们的不是癌症,而是恐惧。

大伯:我们之所以不告诉奶奶是因为我们在分担她的思想压力。

大姑:为什么說再见?那太痛苦了。

面对大家选择集体性隐瞒,比莉感到非常困惑与迷茫,并不能理解父辈们的决定。该影片以自小生活在美国的比莉为视角,因奶奶生病回国探望,从与患病奶奶进行告别展开,创造叙事契机,同时围绕该不该告诉奶奶实际病情而展现出的中西文化冲突将故事推向高潮,带观众感受了两代华人因中西文化的异质产生冲突从而形成焦虑与茫然,从“告别”和“秘密”两个维度,一主一次,一显一隐,展开叙事和思考。

华人移民们对祖国和中国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的身上往往带有中国文化的烙印。而二代移民与其父辈不一样,他们大都生在美国或者很小就去了美国,价值观受到美国大环境的影响,但同时又因生活在华人家庭受中国文化的熏陶。在电影《摘金奇缘》中,女主人公瑞秋的母亲对她说,“你在美国长大,你看起来是华人,你讲的是中文,可是头脑、内心就是不一样”[1]。

文化存在于思想、情感和起反应的各种已经模式化的程序中,我们通过各种符号获得并且将之继承、传播。文化的基本核心由传统思想和与之相关的价值观念两部分构成。该影片中的父辈们因为在移民前一般都在中国生活过很长时间,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对传统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在国外生活多年,尽管“会追求经济和工作上的同化,语言上的整合”,但“在家庭、婚姻和饮食等问题上却采用分离的策略”[2],保留在国内生活的习惯。而对于子女来说,生活地理空间的转变与文化的非直接性浸润,使得他们在建构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时常常感到无所适从。比莉因为自小被带去美国,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甚少,她很快适应了美国的语言和生活习惯,形成了符合美国社会主流的思想和价值观。影片中她与家人在价值观、伦理观、思维模式等各个方面产生的矛盾折射出中西文化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道、佛三种文化精神对中国人影响深远,提供了我们立身处世的行为规范和精神归宿,成为中国人的集体心理深层沉淀。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仁义、礼仪和道德是中国人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注重大局意识和集体意识。“家”是华裔导演电影中表现中西文化冲突的主要载体之一。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家”包含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以血缘关系维系的组织形体“家庭”;第二层是“家族”;第三层次是“国家”。影片中,父辈们在经历了离家、出国,对“家”的情感变得复杂而深沉。“精神怀乡”成为他们内心永远的情感守望。在家庭聚餐时,大伯说“无论护照是哪里,我们永远是中国人。”当得知母亲患病,游子们立刻回到家中商量,共同面对。“在西方观念中,生命是个体的,在东方人的观念中,生命更加是家庭的,社会的,集体的”。而西方的“家”没有强烈的家族观念,更没有国家观念。古希腊支离破碎的地形环境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使他们的商品经济繁荣,以平等交换为核心的商业原则促进了希腊人个体意识的觉醒,孕育出西方个体本位的文化精神。美国学者罗伯特贝拉认为,“美国文化最核心的东西就是个体主义”[3]。比莉从小便来到美国,接受的是西方文化,思想上更倾向于美国文化价值观,崇尚美国式的自由和独立。30岁的比莉是个单身女作家,与父母分开独自租住在外面。写作资金的申请被拒,连续两个月没能交上房租遭到房东催缴,生活和事业上都出现了危机。但性格独立的比莉始终没有与父母、奶奶透露自己面临的困难与危机,而是选择独自面对。

在思维模式上,西方文化以理性为特点,而中国文化则先从伦理道德层面去考虑。在告不告诉奶奶实情这件事情上,比莉始终认为隐瞒事情是侵犯人权,但是长辈们却认为这是分担了奶奶的压力和痛苦,让奶奶开心是他们最后能为奶奶做的事情。在家庭伦理观念上,父权制度和悌孝观念在家庭中的表现是只要父母在,家长权威始终存在。当比莉情绪激动地责问父亲为什么不把这件事情告诉奶奶时,大伯对比莉说“你不可以管你父亲”。中国人极其重视集体的看法和评价,形成了“面子观念”。与西方的“自尊”不同的是,“面子观念”是社会性的,是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而“自尊”是从内在层面讲,是对自我的感知。这种“面子观念”也体现在比莉家人身上。当一家人坐下聚餐,比莉妈妈总爱说美国的优点,炫耀比莉小时候如何拥有钢琴天赋,但实际上,比莉一家在美国的生活并不如意,比莉也早已不彈钢琴。在比莉看来,这样的炫耀让她觉得十分尴尬。在参加婚礼前,奶奶嘱咐比莉“懂礼仪”,“不能给家人丢面子”。

文化不仅是抽象的符号,它已经从生活方式、社会行为模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情感表达方式等方面成为人存在属性的一部分,从心理和精神上内化为“自我”[4]。相反,对于某种文化的否定,在心理上等同于对某个个体存在价值的否定,意味着一种自身与自然,与社会的分裂。

二、对母族文化的回望

在多元文化交融的时代中,文化认同的问题便凸显出来,成为每一个个体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尽管人们可以像比莉一样,完全融入移居外国的文化生活,但归根结底,还是无法摆脱固有的文化身份。因为肤色、血液和语言是无法选择,也是无法改变的。

影片前后贯穿着一条情感主线,那便是比莉与祖母之间浓烈的祖孙亲情。电影一开始出现奶奶在医院就医的画面。孙女打来电话,听出奶奶不在家,忙问奶奶在哪里?奶奶为不让孙女担心,谎称那是电视发出的声音。当比莉生活出现危机时,她却假装轻松地对奶奶说“我很好,您不用担心我”。比莉出国多年,语言、习惯、思维都发生了变化,唯有与奶奶经常通话的习惯还一直保留。可以说,奶奶对孙女的疼爱是比莉精神世界重要的情感支柱,即使生活不顺,这份情感也始终能为她带来温暖与力量。当得知奶奶患病后,比莉情绪崩溃,要求与父母一起回国看望奶奶。在父母不同意的情况下,她偷偷刷了信用卡,买了机票回国。回到国内,老家的巨变让比莉十分陌生。儿时对“家”的记忆随着城市建设而寻不着“根”在何处。当年的小院子和院子里的大树已不见踪影。因为家中地方有限,回国的子女们只能住宾馆。入夜的街头摊贩聚集,大排档烟气缭绕,喇叭反复叫卖着,与热闹的市井生活产生强烈对比的是比莉所表现出的无所适从。导演用离间效果呈现给观众强烈的孤独和伤感:记忆中的家再也回不去了。在宾馆房间的夜晚,比莉在梦中见到了去世的爷爷正倚着窗台抽烟,刚想走近,爷爷却化成一缕青烟消失。“从美国回来,爷爷没了,记忆中北京的家没有了,奶奶马上也要没有了”。电影以超现实的手法将比莉的茫然与崩溃展现无遗,巧妙地将对爷爷奶奶浓烈的祖孙情与比莉“寻根”“回家”的愿望揉捏在一起。她就像一个无根的漂泊者,寄寓着精神归依的故乡在记忆的长河里渐行渐远。与她维系内心里最温暖美好亲情的爷爷奶奶先后离她而去,她迷茫于自己的文化身份,内心充满着强烈的民族孤独感,变成了文化中的“他者”。

处于中西两种文化矛盾中的人们,经历了西方文化价值观念对他们生活的影响和同化过程,努力寻求着自我的文化认同。“转换的每个片段都会倾向于变成一种认知的危机。由于与客体世界建构性特征相关的自我知觉变得模糊不清,正在发展的焦虑会威胁自我的认知”[5]。焦虑是所有形式危险的自然相关物,其成因包括困窘的环境或其威胁,但也有助于建立适应性的反应和新的创新精神。

三、对文化认同的倾向

对于比莉来说,回国之旅既是为见奶奶最后一面的探亲之旅,又是流淌在她血液深处的文化回望与认同之旅。

从一个文化空间到另一个文化空间,这个适应过程显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错综复杂、缓慢曲折的过程。电影中的比莉在面对巨大的文化差异时采取了积极主动的文化适应策略,她主动融入国内的家庭生活,一面自己消化内心因巨大文化差异而产生的心理变化,另一面随着与家人长时间相处,对新的环境有了一定了解。通过对母族文化的逐渐认同来完成心理层次上更好的适应,“逐渐找到方法应付新的文化,在情感方面的创伤也逐渐恢复”[2]。比莉刚回国时,在面对儿时记忆中“家”的消失,爷爷的去世,奶奶的患病,她心中充满悲伤与孤独。本以为回国后会参加一场正式的告别——充满悲伤气氛的临终关怀与愿望实现,但回到家中竟然发现,家人们准备办一场婚礼,只为找到能够让大家都回国的理由而不被奶奶怀疑自己患病。这是在国外生活多年的比莉无论如何也无法想象和理解:为什么大家不能告诉奶奶实情?为什么大家要压抑自己的悲伤情感?是大家淡漠而冷情吗?当看到父亲和大伯在酒桌上喝个烂醉以排遣内心真实的情感,在夜晚的黑暗里找一处无人的角落互相安慰,比莉体会到父辈们内心充满着对离家多年未能尽孝的负罪感和对母亲即将离世的不舍,但他们压抑自己的情感,努力不表现出伤心和难过,只为让母亲轻松地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但是,随着婚礼的进行,看似比比莉更加擅长掩盖真实情感的家人陆续崩溃。大伯,作为长子在婚礼上发言,泣不成声;堂哥浩浩在自己的婚礼上嚎啕大哭;强势的比莉妈妈从不轻易表达内心真实情感,但在去机场的出租车上她再也压抑不住泪流满面。东方人含蓄内敛但深沉厚重的情感在影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至于要不要告诉奶奶她真实的病情,比莉的摇摆不定在电影中贯穿始终,比莉始终担心如果奶奶知道全家人都在骗自己的话,会不会生气?比莉的小姨奶奶告诉她,其实奶奶在爷爷生病时也做了同样的事情:选择隐瞒。家人最后是否告诉了奶奶实情,电影里没有明确回答这个问题。奶奶很可能早已心知肚明。家人隐瞒,是为了让她安心;看破不说破,也是为了让家人安心。这场婚礼的意义便是一场与奶奶正式的告别。告不告诉已经不重要,家人陪伴和爱才是奶奶最需要的。

导演用黑色幽默的方式诉说悲伤的故事,并没有用力煽情去营造死亡主题的悲情。电影的人物设定、戏剧节奏、视听语言,无一不显现出美式表达方式的底色,但内里的精神气儿却彰显着中国传统的价值观。最后,比莉一家即将启程回美国。面对比莉的依依不舍,奶奶笑道 “你还是会回来的”。回到美国后,比莉的生活依旧失意,但是她想起奶奶话:“生活中遇到苦难不要钻牛角尖儿,不光是我要做什么,還有我如何去做。一个人的精神支柱非常重要”。“没事多喊喊,身体里的浊气都出去了。”奶奶用她传统朴实的价值观教会孙女面对生活的不顺,排遣压力,让内心充满力量,重获希望与信心。她明白了中国人血脉维系的亲情即使远隔千里,依旧分割不断并给人以力量。

四、结 语

电影《别告诉她》呈现出经历离家、出国的人们身处中西文化冲突和撞击下建构自我文化认同的过程和努力。作为一名二代移民,导演王子逸提到,“我与我的长辈们有着截然不同的想法,因为我从两方面看待问题”。“一方面,从中国文化的角度,我理解他们隐瞒病情的原因;但另一方面,成长在美国的文化环境中,我认为奶奶有权利知悉真相。”“这段艰难岁月让我意识到了奶奶的坚强,也意识到了中西方文化和家庭观念的差异。”母族文化给予的力量和智慧使得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的双重文化身份。“在我小时候,为了融入美国生活,变得更加‘美国’,我总是想要把自己身上关于中国文化的部分刻意隐藏起来”,“年岁渐长,在父母等长辈的影响下,随着我的不断成熟,我逐渐意识到作为美籍华裔,最重要的事情是勇敢而真诚地接纳我们的文化根源,而不是刻意远离或隐藏。” 从一味追求西方文化,忽视自己的传统文化,到开始回望与欣赏父辈、祖辈的人生智慧,他们重新思考流淌在自己身上的文化血脉,重塑自己的文化身份,逐渐回归到母族文化的认同之中。“生活在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我们有权利发出自己的独特声音,讲述关于自己群体和文化的故事,让更多人了解华人,了解中华文化”[6]。

参考文献:

[1] 黄立玮.以电影The Farewell为例分析国产电影海外发行之路[J].艺术科技, 2019,32(13):88-90.

[2] 余伟,郑钢.跨文化心理学中的文化适应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5,13(6):836-846.

[3] 段连成.美国人与中国人:中美文化的融合与撞击[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93.

[4] 郭晓川.文化认同视域下的跨文化交际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5] 杜华,黄丹.“家”的寓言:李安电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隐形书写[J].当代文坛,2011(1):116-119.

[6] 她是国际导演界最令人瞩目的新星[EB/OL].https://new.[KG-0.5mm]qq.com/omn/20190703/20190703A060 M P.html,2019-07-03.

[责任编辑:武典]

猜你喜欢

认同冲突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回避冲突不如直面冲突
冲突管理
谁远谁近?
认同的崩溃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跨性别者认同矛盾研究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全面冲突管理的构建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