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检验医学在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中的应用

2021-01-03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后防治未病乳腺癌

张 鹏 李 琦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 100091

当前,我国正处于卫生和医疗体制改革的热潮中,国家明确提出“以治病为主”向“人民健康”转变,2007年积极推进中医药保健服务,把“防病治病”的理念和技术更好地融入公共卫生服务和管理,是中医药卫生保健工作的重点[1-2]。中医“治未病”理论是中医的特色,然而在临床研究方面,中医“治未病”研究尚缺乏大规模、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证据。检验医学数据能够反映机体理化指标的变化,“治未病”与检验医学数据紧密结合,可以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愈后防复”三个层面提供客观量化的实验数据,在“未病”“未传”“未复”之时,可提供客观量化的实验数据对健康状态进行评估,通过早监测、早辨识、早发现,阻止疾病的发生、传变和复发。本文将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愈后防复”三个层面对检验指标在“治未病”诊疗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1 检验指标在“未病先防”中的应用

“未病先防”是指在疾病发生之前采取各种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林清志等[3]指出对于许多代谢性方面疾病如糖尿病、脂肪肝、高血压等病症早期没有明显症状,而在出现症状或是引发其他并发症时,再治疗为时已晚,早发现疾病,尽早实施健康干预是关键。例如,中医理论认为高血压前期属于中医“未病”范畴,对高血压前期的干预和调理则属于中医“治未病”的范畴。叶培汉等[4]研究中高血压前期痰湿质人群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明显高于其他体质人群。有研究[5-6]显示,痰湿质人群与糖、脂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是密切相关的,原因可能与糖和脂类等代谢产物导致血管顺应性降低、内皮功能损坏和动脉粥样硬化,继而导致高血压病的发生。翟哲民[7]研究结果为高血压前期组和高血压组之间TG、T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高于对照组,说明脂代谢异常在高血压前期就已经表现出来。孙瑞霞等[8]报道严格的控制TG、TC可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动脉的血管顺应性。糖脂代谢指标检测显示,对照组、高血压前期组和高血压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PG)、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IR)呈逐渐升高的趋势,高血糖作为糖代谢异常因素易合并高血压前期,高血糖可损伤动脉血管结构及内皮功能,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Mente等[9]研究也显示伴有高血糖的高血压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几率高于单纯高血压患者。所以FBG、TG、LDL-C、TC、IR等指标的检测在高血压的“未病先防”上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再如,在肿瘤的发展过程中,传播是快速多变的。早期预防疾病的各个环节对患者的长期生存具有重要意义。乳腺癌已成为女性患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与遗传相关的乳腺癌占全部乳腺癌的5%~10%[10],其中BRCA1和BRCA2两种基因与遗传性乳腺癌密切相关,携带BRCA1/2突变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会显著增加[11-12]。此外韩凤娟等[13]研究显示通过BRCA1/2基因是否突变的检测可以干预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这与中医“先病后治”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思路相吻合。对于乳腺癌和卵巢癌,“病前预防”是指采取必要措施,通过检测BRCA1/2基因突变,预防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生。

综上,高血压、肿瘤是早期无明显症状、体征变化,患者本身也不易察觉的疾病,通过检验指标来筛选出“未病”进行“先防”,有助于早期预防疾病,进而阻止疾病的发生。检验指标应用于“未病先防”,不仅使患者免去身体的病痛,而且能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长久来看,更是对国家医疗资源的节省。

2 检验指标在“既病防变”中的应用

“既病防变”是指在疾病发生以后,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心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且出现逐年递增的趋势,是影响人们健康,甚至威胁生命的重大疾病之一[14]。对患者的血糖进行严格的控制的同时,通过中医药治疗有效控制患者并发症的发生;邝丽霞[15]的研究显示通过监测患者血糖和血脂等指标可在糖尿病早期中止逆转患者的病情进展,延缓进程、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刘凤英等[16]研究显示尿酸、胆固醇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在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者联合检测可作为临床判断冠心病的重要指标,在冠心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阶段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所以,定期监测患者的检验指标,并按照检验指标进行治疗和控制,对心血管疾病的发展转归具有重要价值。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肺泡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尤其是CD8+)和中性粒细胞在肺不同部位增多。一些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导致气道反应性增强。此外,有研究发现[17-18],COPD患者诱导痰中CD40、CD86的表达和CCR6的含量显著升高,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表达也显著增加。近年来研究发现,COPD患者诱导痰中IL-8水平显著升高,诱导痰中TNF-α、IL-6、IL-8浓度与血清中TNF-α、IL-6、IL-8呈显著正相关。所以,通过检测患者血液和痰中的CD40、CD86、TNF-α、IL-6和IL-8等检验指标能够判断和衡量病情的发展演变。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ecline in ovarian reserbe,DOR)是指卵巢卵子生产能力下降,卵母细胞质量下降,导致女性生殖能力下降和性激素缺乏。如果不及时干预或治疗,其会进一步发展为卵巢早衰。王占利等[19]认为卵巢功能下降和衰退使雌、孕激素降低,尤其是当雌激素快速下降时,应警惕闭止倾向型月经,因此要重视实验室检查,防止进展成为卵巢早衰。目前,基础卵泡刺激素(bas Fstimulating stimulatin,bFSH)、基础窦卵泡计数(AFC)、抗苗勒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AMH)、卵巢颗粒细胞抑制素(INHB)和基因检测是应用较多的评估卵巢疾病转归的指标[20]。其中AMH作为一种新发现的卵巢功能评价指标,能更灵敏、更稳定地预测女性卵巢储备功能的变化[21]。所以bFSH、AFC、AMH和INHB等指标的检测在卵巢功能的“既病防变”上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外分泌腺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研究发现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免疫反应有关。温丽娴等[22]的研究认为病毒感染与该病密切相关,尤其与EB病毒感染具有高度相关性[23],EB病毒相关抗体的检测能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干燥综合征的突出临床表现是口干、眼干,但常被患者忽视。随着病情的发展,腺体外器官受累,导致全身系统性损害,血液系统受累时导致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和(或)血小板(platelet,PLT)下降,因此可以通过检测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等指标来判断病情的进展和转归。

综上,由于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疾病本身的发展并不完全同步,仅依靠临床医生的经验判断并不能完全掌握病情的进展,检验指标应用于“既病防变”有利于医生对疾病病程的了解和分析,可为疾病后续的转归提供依据。在某些感染疾病诊疗中,检验指标的阳性能够警醒医生的自我安全保护,同时尽早防止和阻断此疾病的扩散和传播,减少宝贵医疗资源的浪费,避免了不必要的社会恐慌和不良影响。

3 检验指标在“愈后防复”中的应用

“愈后防复”是指愈后防止疾病的复发。流感的发生易反复感染,波及范围广,所以防止流感的复发极其重要。胡芸文等[24]的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流感流感早期淋巴细胞计数(lymphocyte,LYMPH)下降较为明显,并伴有血小板计数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inophil,EOS)的降低,治疗后者 PLT、LYMPH及EOS计数均明显升高,提示这些血象指标可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指标。另外,重症患者C反应蛋白(CRP)水平升高更为显著,提示CRP水平可用于区分轻、重度患者,有助于临床医生判断患者的预后。通过PLT、EOS、LYMPH和CRP等检验指标能较迅速、直观地反映身体各组织器官的功能状况,对流感的“愈后防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IgA肾病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其临床症状复杂,主要表现为血尿,有时会伴有蛋白尿、高血压或肾脏功能受损。姚木铭[25]研究认为,IgA肾病患者出现短暂或反复的肉眼血尿,多数伴有上呼吸道感染,少数伴有肠道或泌尿道感染,提示IgA肾病与感染有关。学者们在IgA肾病患者肾小球中鉴定出多种抗原,包括多种病毒、副流感嗜血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抗原[26]。大量临床研究显示,大量蛋白尿是反映患者预后不良的临床指标。所以可通过尿蛋白、病毒、副流感嗜血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抗原的监测来防止IgA肾病的复发。

综上,检验指标在流感和IgA肾病的“愈后”能客观准确的反映疾病的复发概率,防止疾病“愈后”复发。对于某些担忧疾病复发的患者而言,检验指标可作为患者了解自身疾病的依据,减轻患者的精神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4 展望

中医“治未病”思想是我国传统医学中的瑰宝,倡导人们珍惜生命,重视“未病”,也是我国今后卫生工作的重点之一。检验医学为“治未病”诊疗提供了科学依据,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愈后防复”三个层面都有积极的应用。检验指标应用于“治未病”,有助于患者免去已病之痛,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节省医疗资源,能够尽早防止和阻断疾病的恶化和传播,也有利于防止疾病的复发和复燃。遗憾的是,目前关于哪些检验指标可以应用于“治未病”,以及如何将检验指标准确应用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愈后防复”中的研究还较少,检验医学服务“治未病”的理论体系还未建立,这也是中西医结合检验医学同仁们今后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猜你喜欢

后防治未病乳腺癌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新烟标实施后防排烟设计若干问题探讨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大学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孙思邈治未病观与养生理论探析
朱长刚:大医更要“治未病”
体质辨识在社区糖尿病“治未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