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幽径悲剧》给我带来的悲喜剧

2021-01-02周慧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23期
关键词:藤萝幽径伟人

周慧

《幽径悲剧》是季羡林写的一篇优美而寓意深刻的散文,没想到在上此文时,我也经历了悲喜两剧,回想起来真是颇有收获。

当时,在备课的过程中,我捋了一下上课的思路:本文的文眼是“悲剧”,何谓悲剧?悲剧就是把美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越美的东西被毁灭,其悲剧性就越强。为了让学生更好更透彻的了解本文的悲剧,就先要让学生知道幽径之美,藤萝之美,然后再了解这些美最终被无情的毁灭,从中体会悲剧的深刻含义,我想这应该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事情。

上课时,我先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山上、湖中两个方面来介绍了幽径之美。然后从嗅觉、听觉、视觉三方面来介绍了藤萝有形有声有色的外在美,接着从与人和睦相处、从无害人之意、为人间增添美丽三方面阐述了藤萝具有“真、善、美”的内在美。大家一起朗读那些优美的语句,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此时完全按照我的教学设想在顺利进行。

但是,当我说到:藤萝被砍,像个“吊死鬼”,那些花儿仿佛成了失掉母亲的孤儿时,我发现学生的情绪不太对,他们的脸上没有我预料中的忧伤之感。更让我始料不及的是,当我说到作者悲伤至极,要闭眼走过幽径,似乎听到藤萝在哭泣时,居然有一个学生说了一句“至于吗?不就是一棵藤萝吗?砍了就砍了,真那么喜欢再种回来不就完了!”学生们哄堂大笑,好多学生表示赞同!看着他们不合时宜的笑脸,我很生气,严厉的指责了他们“你们真是一群没有爱心没有同情心的人,你们无法听到藤萝的哭泣,也无法体会季羡林老先生的悲伤,更无法和老师产生共鸣,你们很让老师失望!”学生们被我批评得抬不起头来,个个阴沉着脸,那堂课不欢而散。

从教室回到办公室的路上,我的心情就像悲剧里的人物一样,伤感而阴郁。真想不明白自己怎么教出这么一群无情无义的家伙,对自己做教师的能力也不由的产生了些许怀疑。

回到办公室,我冲了一杯热茶,慢慢吮吸着,心情渐渐平静下来。我想,我的学生真的是无情无义之人吗?不对!当同学生病时,遇到困难时,为灾区献爱心时……我不止一次的看到他们的爱心涌现。还有平时上课,我不是常常夸奖他们能迅速理解老师的言语,体会老师的心境,和老师心心相通颇有知己之感吗?怎么在这堂课上就无法和我产生共鸣了呢?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我深深的思索着。我再一次的翻阅课本,参考书……突然我发现自己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背景!这个悲剧产生的背景是文化大革命,只有在那个年代才会产生这样的悲剧。而这些九零后要理解那个时代的事情确实是很有难度的,要让他们产生共鸣就更难上加难了,问题就出在这里!

课余时间,我立刻冲上教室,布置今晚的家庭作业,上网查询文化大革命的有关资料。

第二天,我先让学生来介绍自己收集的与文化大革命有关的资料,学生的资料还挺多,红卫兵、大串联、抄家、右派、牛棚、贴大字报、资产阶级情调、张铁生交白卷、划清界限……学生热情高涨,整个课堂热闹而激烈,一改昨天的阴沉之气。在交流资料的同时,学生对文化大革命有了一定的认识,在这样的基础上我再来继续昨天的课程。有了认识思想做基础,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他们很顺利的明白了藤萝之痛,体会了季老先生的无奈与哀叹,理解了藤萝的悲剧既是人的悲剧也是燕园的悲剧还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课程上到这里,已经算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了,但是没想到有一个学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老师,在《幽径悲剧》中所说的“伟人”是贬义词,是指那些滥杀无辜、冷酷无情的人,老师,你也曾经说过毛泽东是一代伟人,在文化大革命这件事上,这两个伟人可以划等号吗?”当我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十分愕然,感慨于现代学生思维敏捷的同时,也深感要让学生理解中国的历史是多么任重而道远的事情。

我没有急于回答这个问题,我慢慢的把黑板擦得干干净净,然后用粉笔在中间划了一条线把黑板一分为二,我告诉学生:左边写毛泽东的优点,右边写毛泽东的缺点。然后我退到教室后面,看学生纷纷涌上讲台书写。学生写完之后,我看到优点的那一面黑板写得满满的:有领导才能、有大将风度、知识渊博、文武兼备等等,细数了一下有十六条,缺点那一面有三点,一个就是文化大革命,一个是喜欢吃红烧肉不注意身体健康,一个是脾气有点暴躁。

我和学生一起总结了毛泽东这个人物,我特别说到了人无完人这个詞,还强调了要学会一分为二的看待、处理我们所遇到的问题,最后学生一致赞同毛泽东“功”远远大于“过”,都心服口服的认为他是个令人尊敬的一代伟人!

此时一个学生调皮的问“老师,我们不是没有爱心没有同情心的人吧?我们还是你的知己吧?”我微笑着回答“你们是极富爱心而又聪明敏锐的孩子,我们一直都是知己!”学生们都笑了,就像喜剧故事的结尾一样,笑得舒心而满足。

《幽径悲剧》这篇课文,我整整上了三个课时,从中我得到了两点启发:

第一:散文,形散而神不散,要让学生准确的抓住“神”,也就是主旨,一定要先让学生了解文章的背景、作者的经历,及相关的历史。

第二:要考虑学生的现状,我们的学生毕竟还只是十几岁的孩子,他们的生活阅历还太少太浅,但是他们这个年龄思维却是极其敏捷。在上课时要考虑到,怎么才能照顾到他们初浅的阅历,激发他们敏捷的思维。

让我们在备课时考虑得更多、更深、更广,让“悲剧”少一些,“喜剧”多一些,努力去营造轻松、开心、愉悦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喜剧”的殿堂自由、快乐的走进五彩斑斓的语文世界!

猜你喜欢

藤萝幽径伟人
任何人都可以发光发热
访友
农家即景
前行
藤萝架下的童年
智珠
一不留意(二)
登翠微峰
一弯藤萝月
民族领袖一代伟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