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内监督工作的历史经验、问题呈现及发展策略分析

2021-01-02陈祝娟

企业文化 2021年32期
关键词:从严治党权力意识

文|陈祝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工作在理论、制度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性成就,不仅为党内监督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也是对长期的实践探索党内监督的经验总结。当前党内监督在实践监督过程中,监督职能虽取得一定成绩,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党内监督体制建设,对各环节加以提高,增强党性意识,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着力提升监督科学化发展,倡导和弘扬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

一、党内监督发展历程与基本经验

回顾历史岁月,中国的发展目前已经进入了新时期。随着党内监督新时期的到来,监督工作的关键性也越来越重要。为了更好地完成党交给的任务,逐步完成思想、政治等工作,有必要对相关经验进行总结,为党内监督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一)发展党内民主

民主集中制为党内监督提供的经验,使得党内监督发展过程中,着重在内部发展民主,并采取责任逐级压实和自下而上的监督相结合的模式,但是在监督过程中,发现监督都是受权力因素制约,导致自下而上监督工作存在困难。决策力带来的影响,使得全党想要实现党内民主,保证党内监督工作开展缺乏一定保障。只有真正意义上实现监督,才能保证监督与人民群众意愿相符。

(二)完善党内监督制度

强化党内监督,始终要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政治立场和政治原则,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守正道、弘扬正气,坚持原则、敢抓敢管。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要落脚在看齐上。作为党员干部,应自觉向党中央对表,明确自身思想以及行为。

(三)制约权力

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提出的重要内容,保证党内监督开展过程中权力能够得到有效监督,是开展民主监督需要思考的主要问题,也是保证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面对新时期的党内监督工作,应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我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对监督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需要做好监督工作才能保证国家长足发展,更好地保持党的纯洁性,推动党健康发展。

(四)党内外监督相结合

无论何时,都应将党内外监督结合在一起,促进党内监督工作更有效地开展。党外监督包含舆论、群众监督等,可以说既是对党内监督的补充,同时也是满足党执行与民主化发展政治需求的关键。长期发展党内监督得出的实践经验,充分说明了党的发展离不开内外监督,只有保证双方相互配合,才能形成合力推动党更好地发展。

二、党内监督过程中呈现的问题

当前党内监督经过一定时期发展,已经彰显成效。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但是在严格的管理下,在新时期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需要持续性的总结和改进,严肃认真开展党内政治生活。

在党组织领导下,保证党内监督过程融入各环节。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十八大制定了许多规章制度,保障党内监督有据可依。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范围仍然有待扩大,也需要跟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创新。通过党支部、党委会等组织的方式来保证党务工作顺利实施。但是在实际监督过程中,其作用无法有效发挥,责任逐级压实的监督效果有待完善。自下而上地监督虽然能够有效约束党员的行为,但是一旦缺少自下而上的监督,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监督效果。

三、党内监督发展的有效对策

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的新阶段,从严治党与依法治国是共产党发展的重要依据。在新的党情下,需要全面加强党内监督,更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

(一)进一步强化监督主体能动作用

想要保证党内监督形成良好的氛围,需要促使监督主体意识增强,通过克服情绪和行动上的监督难题,加强监督主体的能动作用。

1.增强全员监督意识

保证党员监督能动作用提升,保证其主体地位,是目前要做的关键。党内领导、机关权力来自于党员,作为领导应遵守自下而上的内部监督的原则,自觉接受党员监督。新《党章》中明确规定了党员拥有检举、揭发等权力,对于干部出现的工作行为也有建议权利。可以说党内监督是党员监督过程中行使的重要权力。想要保证监督质量,需要增强党员主体意识,能够在监督过程中敢于监督、自觉监督。同时,保证党员监督地位平等,能够在执行监督权利的同时,也平等接受他人监督,政治角度不存在特殊对待。任何人都是党内平等的一员,大力培养监督意识目的在于将其作为重要手段,加强党内监督增强党员自觉监督意识,保证党员能够自觉接受群众和党的监督。

2.提高广大党员的监督能力

意识是工作的前提,能力是基础,确保党内监督形成良好的监督意识,提升监督能力较为关键,此举能够有效保证人员在监督过程中,形成监督合力。广大党员需要掌握相关知识,具备专业知识才能更了解监督方面的知识。贯彻落实好党内监督条例,对日常监督制度进行分类,确保不同人员负责不同的工作。能够保证权力在何处,监督就在何处。另外,广大党员也要肩负起监督的责任,敢于与不良行为和现象斗争,通过完善监督机制,保证党员主体监督权利能够得到保障,为党员监督提供保障。

(二)改革与完善监督体制

对于党内监督而言,需要在发展中进一步发挥监督作用,强化代表大会监督制度,确保民主选举代表们能够充分行使权利。加强对干部入口监督,确保任命人员自身廉洁。在重大事项中,确保党代会中监督机构发挥作用,适时听取工作汇报,保证监督质量加强;加强监督实践、做好监督实践,需要以具备能力为前提。监督能力优劣能够决定实际监督水平,而通过监督实践则能够提升监督能力。在日常监督实践中,党员需要不断加强实践能力培养,确保充分学习相关理论,并不断改进和创新发展监督方法,确保能够有效运用监督制度。

党内监督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长久战。想要保持长效的监督,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形成有效的制度,应着力制定配套实施细则,保证制度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并将各项权力运行置于监督工作之下,保证监督能够依据制度相互制约。党内应当强化监督机构工作条例,对内部监督机构的权力、领导隶属关系等进行彻底清查。确保权力能够得到党内监督审核,保证公权力行使公平公正。

(三)坚持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结合

进一步理顺党内监督体制,对于党内监督工作开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强化党代表大会监督员制度,加强代表大会的监督力度,这也是民主选择的代表,在党内工作充分行使权力的主要内容。党内监督具有局限性,当面对无法有效解决的问题时,借助外部监督可帮助强化内部执政监督职能。因此,需要积极将党外群众监督与党内监督结合在一起,保证监督渠道畅通,形成责任逐级压实和自下而上监督的良好局面。在加强监督的同时,能够明确民主党派监督职能,确保其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下,在制度的支持下行使自身权力。党政重要事宜也应征求民主党派意见,加强民主监督能力建设。同时,强化司法监督,在监督过程中,一定不能对司法机关工作强加干涉,保证党内风清气正。同时加强监督实践,确保做好监督工作的同时,监督能力能够不断提升。通过加强监督实践,促使党内监督能力进步,在实践中培养能力,不断改进创新,获得新方法将其运用在实际监督工作中。

综上所述,历史能够带给后人经验与前进的力量,为现有党内监督积累宝贵经验,为监督工作开展奠定基础。面对当前发展新形势,党内监督在常态化与程序化等方面仍待加强。需要提高党内人员的自觉性,不断完善制度体系,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度。总之在党内监督稳步向前的过程中,党组织领导应带领基层面对未知风险与挑战,朝伟大梦想前进,全面开展从严治党的工作模式,遏制不良风气滋生,党内监督工作永远在路上。

猜你喜欢

从严治党权力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从严治党的经典之作:《中央政治局关于巩固党的决定》
学校安排布署2021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全面从严治党,基层更应主动作为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权力的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