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生态视域下西藏少数民族外语教育探析

2021-01-02王静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西藏地区外语西藏

王静

(西藏民族学院外语学院,陕西咸阳712082)

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校长Cremin Lawrence 于1976 年首次提出“教育生态学”,教育生态学将教育和其周围生态环境联系起来,并研究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机理。Cremin Lawrence 指出,教育的周围存在着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三种环境圈层,这三种环境以教育为中心,组成单个的或复合的教育生态系统。教育的文化生态是“以教育为中心,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着制约和调控作用的n 维空间和多元的环境系统”[1]。因此文化生态系统大致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以教育为中心,综合外部教育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组成单个的或复合的教育生态系统; 二是以单个学校或某一个教育层次为中心构成,反映教育体系内部的相互关系; 三是以学生的个体发展为主线,研究外部环境组成的系统。”[2]外语教育文化生态是以生态学的理论观点对外语教育进行的综观和整合性研究。

西藏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藏族为主要民族,还有门巴族、珞巴族、僜族、回族、夏尔巴族、怒族、独龙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多年来,西藏独特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背景、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的原因,西藏少数民族外语教育有别于我国其他地区的外语教育,受到居住环境、民族语言、文化和思维方式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其外语教育的普遍规律,又有着少数民族外语教育的特殊性,是中国外语教育体系中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西藏少数民族外语教育的外部环境,即文化生态系统呈现出复杂、差异较大的特点,这种语言文化生态环境对少数民族外语教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从文化生态的视角,对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西藏少数民族外语教育的发展进行研究,能提高西藏少数民族外语教育质量、推进我国外语教育发展。

1 文化生态视域下的西藏少数民族外语教育存在的问题

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文化生态环境,文化生态环境制约着外语教育的提高,而外语教育关系到西藏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和谐发展和不断进步,影响到我国外语教育发展的未来。

1.1 西藏文化生态环境影响了西藏少数民族外语教育的发展

文化是民族的标志,与民族的关系是密不可分[3]。西藏独特的文化体系决定了西藏的文化生态系统:第一,独特的宗教文化和文化习俗。西藏自古就有独特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习俗,宗教文化丰富和传播了民族文化,而宗教文化在传播的历史过程中也发展了藏传佛教和藏族传统教育。西藏的教育发展必然会受到宗教文化和宗教教育的影响。而独特的文化习俗形成受到自然环境、历史演变、经济发展和外来文化多方面影响,西藏在人们的饮食、居住、服饰、节日、礼仪、婚葬、禁忌等方面有着独特的文化习俗,例如藏餐、酒文化、茶文化、藏戏、藏历年、天葬等。第二,独特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思维方式。西藏地区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处于祖国边疆的封闭自然环境都决定了西藏人们思维方式呈现出封闭性、单一性的特征,例如多用唱歌跳舞这种非文字的形式表达多种感情色彩。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发现,西藏少数民族学生多喜欢接受比较直观、具体的语言信息,形象思维能力强于逻辑思维能力。第三,独特的民族语言文字。藏语是西藏少数民族的通用语言,但藏语又有卫藏方言(即拉萨话)、康方言(德格话、昌多话)和安多方言三大方言。藏语三大方言虽然是用相同的古藏语语音作为文字系统,但三者之间的发音有很大的差异。藏语和汉语虽然同属于汉藏语系,但藏文是一种拼音文字,属于藏缅语族,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属于汉语语族,两者之间有明显的区别。学生在学习外语时面临着母语(少数民族语言)-汉语-英语三者之间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加剧了外语学习和思维的难度。第四,独特的价值观和教育观。西藏自治区自然环境恶劣,艰苦的自然环境磨练了人们的性格,人们与自然做斗争的过程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传统,例如重农牧,轻商贾;重伦理,轻功利。而价值观传统在一定程度上又影响和支配教育观,例如重男轻女的思想使得很多少数民族女孩失去了受教育的权利,缺乏接受外来文化的思想使得异域异质文化难以和民族文化结合起来,少数民族学生对外语学习从心理上、行为上产生一种不适现象,这些都反映出西藏人们独特的价值观和教育观在一定程度了阻碍了西藏现代化教育进程的发展。

1.2 西藏少数民族外语基础教育文化生态失调

受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文化背景、师资力量等因素的影响,西藏自治区的基础教育比较差,外语教育处于滞后水平,学生外语学习年龄较晚,接受外语信息量较小,外语学习者数量非常少。随着近年来西部大开发的加强和西藏基础教育的发展,西藏自治区也从小学一年级甚至部分地区从幼儿园开始开设了英语课程,但由于师资匮乏,尤其是缺乏精通藏语和汉语的双语英语教师,对外语学习的忽视、藏-汉-英三语文化差异等因素,西藏地区的外语基础教育不尽如人意。从第二语言习得可以得知,外语学习的关键年龄期为2-14 岁之间[4]。学习者学习外语年龄越小,语音的准确性和地道程度就越高。根据笔者曾做的调查显示,西藏自治区的学生有68%是10 岁以上开始学习英语,由此可见,西藏少数民族学生错过了最佳的外语学习时期,外语基础教育文化生态失调。

1.3 藏族文化、汉族文化、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造成的文化冲突

藏族文化、汉族文化、西方文化(以英美文化为代表)之间都有文化冲突,这些冲突增加了西藏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的负迁移,加大了西藏少数民族学生的外语学习的难度。

首先,藏族文化与汉族文化产生了文化冲突。目前西藏地区没有既有藏文化知识体系,又有主流文化(汉族文化)融为一体的教材,西藏少数民族学生也使用全国统一的教材,藏族文化中独特的民族风情、风俗习惯等反映藏族人们生活的内容很少出现在教育课本中,难以反映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特点,课本所反映的文化也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特点不太符合[5]。其次,以英美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与藏族文化产生了文化冲突。伴着酥油茶和青稞酒长大的藏族学生无法理解咖啡文化,圣诞节、万圣节等西方节日文化对藏族学生来说是陌生的,藏族人们的姓名特征使得学生无法理解英美文化中的family name 和first name等等,这种文化差异和冲突给他们的心理和行为都带来了不适和压力,甚至产生了心理焦虑,从而影响了外语学习的动机和兴趣。

1.4 “藏-汉-英三语教育”的多元文化失衡

Cohen(1995)指出,二语学习者在对二语信息进行认知处理的过程中仍然较多地依赖母语思维[6]。西藏少数民族学生的本族语为藏族,汉族是他们的第二语言,在复杂的双语环境中再学习第三语言—英语,而在校学习外语的教学语言为汉语,少数民族学生要用本来不熟练、还未掌握的汉语再学习外语,这使得他们的语言认知过程更为复杂,增大了语言学习负迁移,三种语言的文化差异也给他们的思维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目前,西藏自治区的藏族外语教师数量还比较少,多数英语教师为汉族,这些汉族老师对藏语特征、藏文化等缺乏深入的了解,忽视了藏、汉和西方文化三者之间的差异,从而给学生的外语学习带来了文化冲突,导致了“藏-汉-英三语教育”文化生态失衡,给西藏地区文化生态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2 文化生态视域下西藏少数民族外语教育发展对策

从以上论述可以得知,西藏外语教育面临着复杂的、发展不平衡的文化生态环境,西藏的宗教信仰、文化习俗、经济发展、语言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等多方面都对西藏少数民族外语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西藏外语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母语(藏语)-汉语-英语三种异质语言的差异,异域文化的冲突等都给少数民族学生的外语学习带来巨大的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面临这些冲突和压力,发展西藏少数民族外语教育是广大民族外语教育者必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2.1 加强西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建设

首先,要在观念上加强整个社会对外语教育的重视,普及外语教育,使每位少数民族孩子在基础教育阶段都有公平的机会接受外语教育。其次,加强对西藏外语师资的培养。要培养精通“藏-汉-英”三语人才,鼓励藏族外语专业毕业生去西藏从事外语教学工作,对西藏现有的外语教师要定期到经济较发达、教学质量较高的内地城市进行培训和进修,学习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加强西藏地区和其他经济发达地区外语教学和研究方面的交流和合作。西藏的外语教育者不仅要研究汉语文化背景下的英语教学,还要研究西藏独特的多语言文化背景下的英语教学,做到“因材施教”“以人为本”,保持西藏外语基础教育的文化生态平衡,打好外语学习的基础,使西藏少数民族外语教育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2.2 加强西藏地区文化生态环境建设

目前,西藏地区的双语教育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在开展西藏少数民族外语教育时,就面临着三语教育的问题。要发展西藏少数民族外语教育,必须承认西藏“藏-汉-英”三语教育和多元文化背景的复杂性和任务的艰巨性,发展西藏少数民族外语教育必须要加强西藏地区文化生态环境的建设。加强西藏地区文化生态环境建设,政府部门和政策决策部门首先要保持民族文化生态环境朝着平衡、和谐的方向发展,要考虑到语言文化生态演变的客观规律和客观环境。其次,西藏地区的外语教育工作者要注重教育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既要了解内地外语教育和少数民族外语教育的普遍性和差异性,又要处理好少数民族学生外语学习中多元文化的交流和交融问题。

2.3 整合教学目标,发展有民族文化特点的外语教育

西藏地区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其外语教育必须制定多元文化教学计划并编写相应的教学材料。目前,西藏地区外语教育“费时多,收效低”,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外语教育目标单一化,教学多以“考试”和“分数”为取向,“重知识,轻能力”的“应试教育”教学方式。外语对西藏少数民族学生来说是第三语言的学习,这还有别于内地汉族学生学习属于第二语言的外语,少数民族学生外语学习的文化背景、生态环境、学习条件方面有很大的独特性,文化传承和语言负迁移对外语学习产生非常明显的影响,这些因素使得少数民族外语教育不可能与汉族学生的外语教育均衡发展。因此,西藏少数民族外语教育应得到全社会的重视,应该在教育均衡发展理论的指导下为少数民族外语教育制定专门的有别于汉族学生的外语教学政策大纲、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编写少数民族学生使用的教材和课程资源。西藏外语教育教学目标的整合就是要将外语教育目标朝着多元化、层次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成为具有民族文化特点的外语教育,满足不同文化背景的学习者的不同文化需求,培养适合西藏地区经济发展的有用人才。

2.4 融入民族文化,课程设计要突出“民族性”

目前,西藏基础教育阶段和高校目前所使用的英语课本均为全国主流统编教材,这些英语教材重视语言知识和英美文化相关材料,中国文化非常鲜见,更何况藏文化和民族文化更难在英语教材中出现了。长期在西藏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少数民族青少年,普遍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希望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能用学到的语言来阅读、介绍中国文化和传统民族文化。因此,西藏的外语教育教学要把外语语言和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融合起来,课程设计中融入民族文化,吸收本土知识,使学生学会用外语来介绍本民族文化,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在发扬光大民族文化的同时接受一种陌生、新奇的外国文化,使学生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学习的自信[7]。课程设计可从以下几点融入民族文化和西方文化:第一,为西藏少数民族学生编写融入民族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英语教材和阅读扩展读本。教材在不改变英语语言知识结构和框架体系的前提下,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可适当增加一些包含民族特色的英语材料,例如西藏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节日等。阅读扩展读本可将西方社会与文化、中国文化、民族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作为英语阅读材料,该读本可以作为学生课外阅读的补充材料,也可作为学生了解世界的窗口。第二,课堂举例可以融入西藏元素,将英语文化和西藏文化结合起来,增加学生的亲切感,更加容易产生共鸣,将枯燥、艰难的英语学习变得轻松、愉快。西藏的外语教育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课程设计突出“民族性”,才能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的特征,满足西藏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外语教育的需求。

2.5 发展教师专业教育,保证民族教学质量

西藏少数民族外语教育不仅仅是普通的外语教育,不仅仅局限于一般外语学科知识,还是一门集外语学、教育学、语言学、社会学、民族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学科。因此,根据西藏少数民族外语教育的知识,外语教师应该具备多方面的知识体系,在具备外语教育的基础技能外,还要具备其他综合学科的知识和少数民族外语教学规律的特点。外语教师还必须了解中西文化、西藏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语言的发展和特征、西藏历史的发展、生活经验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文化背景。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要注重加强西藏地区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第一必须增强外语教师的民族外语教育意识。因此,西藏有关部门和教育部门在外语师资的培养和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方面,要考虑到西藏少数民族外语教师与其他地区外语教师的共性和个性,要有针对性、有倾斜地培养和发展少数民族外语教师。第二,目前,西藏地区的外语教师学历普遍较低,教学任务繁重,外语教学也只局限于机械操练、死记硬背上,因此,要鼓励教育部门和学校多开展科研活动,以科研促教学,使科研为教学服务,弥补西藏少数民族外语教育研究的空白,从而改变教学现状。第三,西藏地区目前高等学校仅有六所,高等学校的外语教育长期和西藏的基础教育相脱离,缺乏联系和沟通,难以使外语教育“一条龙”发展。因此,西藏地区的高等学校要加大和基础教育在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交流和联系,既能开拓基础外语教师的知识面和接触范围,又能为高校外语教师和外语师范专业学生提供研究和实践的场所,只有这样才能加强西藏地区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之间的和谐发展,使基础教育得到真正延伸和发展,提高西藏地区外语教学质量。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西藏少数民族外语教育教学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教育, 涉及到独特的文化生态环境和三种异域异质的语言文化,外语教育工作者和少数民族学生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文化冲突和学习压力,外语学习与教学有着艰巨性和复杂性,外语教育的发展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因此,广大民族外语教育工作者要认清外语教育的文化生态环境对外语教学和学习的影响,要加强西藏地区基础教育和文化生态环境的建设,整合教学目标,教学中融入民族文化,也要意识到教育的后续性和延伸性,强化教师的自我发展和提高,加强和高等院校的交流和学习,发展少数民族外语教育,从而真正提高外语教育质量, 使西藏少数民族外语教育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从而开创外语教育的新局面!

猜你喜欢

西藏地区外语西藏
都是西藏的“错”
西藏地区云地闪电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浅谈西藏地区阅读推广工作——以西藏自治区图书馆“阿佳讲故事”为例
西藏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
西藏:存在与虚无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