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媒介时代艺术学的创新发展

2021-01-02林贞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媒介学科数字

林贞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河南商丘476000)

从艺术学的整体来看,其涉及到的门类主要包括设计、美术、音乐、戏剧等数十个学科,可以说,艺术学既具有理论性与学术性,同时又具有人文性。正如麦克卢汉所说:“媒介即讯息”,数字媒介的发展推动了社会产业发展的变动,数字媒介中蕴含着的新的可能性,逐渐以社会需求的形式呈现出来。艺术学本身就与数字媒介的联系较为紧密,很大程度上,艺术学为数字媒介生产传播的内容,也为数字媒介的发展提供一定理论支撑。但是,固有的艺术学体系难以满足迅速发展的数字媒介,也随之难以满足数字媒介时代下的相关性产业发展需要,在此背景下,艺术学亟需通过创新发展,来提高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同时也为艺术学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1]。

1 数字媒介时代和当前艺术学创新发展现状

时代发展背景下,媒介因素必然会对艺术学学科体系发展产生影响,这既体现在艺术学学科体系研究点的拓展,同时也体现在艺术内容媒介载体的变动上,换而言之,数字媒介时代下,艺术学理论在保持固有的体系的前提下,进行形式的变动与内容的拓展[2]。进入数字媒介时代以来,我国艺术学也逐渐进行改革与创新,主要表现在艺术学与传播学的融合、艺术学院与传播学院的联动发展上,除此之外,还包括艺术学本身的创新探索,如艺术学在虚拟现实等技术方面的探索。艺术学本身的这种融合与拓展,既是数字媒介时代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艺术学自身发展的必要举措。文化与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时又对实践有着指导作用。实践内容的变动,必然会推动艺术学的创新与发展。但是,就当前来说,我国艺术学创新发展的速度明显滞后于数字媒介发展的速度,主要表现在艺术学创新发展的后劲不足、体系不全等方面[2]。

2 数字媒介时代对艺术学发展的要求

2.1 理论要求:艺术学的数字化延伸

艺术学的理论体系是艺术学创新发展的基础,数字媒体时代,对艺术学的理论提出了数字化延伸的要求。所谓艺术学理论的数字化延伸,关键在于对数字的解读上,一方面,要能够将艺术学与数字媒介和数字媒介下的新兴科技联系起来,从艺术学自身的发展体系出发,对其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创新,是艺术学的理论内容能够彰显出数字媒介时代的特色、适应数字媒介时代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艺术学要能够将自身的理论内容以及实践内容,通过数字媒介的形式展现出来,如将艺术学实践的成果(音乐、摄像等)进行数字化的生产与传播[3]。

2.2 实践要求:从课堂走向应用

数字媒介时代下,艺术学本身的实践性也有所增强,尤其体现在艺术学体系在市场经济中的应用有所增强[4]。数字媒介时代推动了戏剧影视、音乐、美术与设计等内容的快速市场化和发展,这就要求艺术学能够在理论创新与完善的基础上,推动教学从课堂知识传授走向应用与探索。一方面,在应用探索中培养兼有实践能力和理论能力的适应人才,为数字媒介下满足市场需求提供基础;另一方面,艺术学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在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向应用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造能力,为艺术学的发展注入应用与实践的活力。数字媒介时代下,新兴技术与理论的更迭较快,只有转变艺术学教学方式、注重应用层面的内容,才能够充分地把握市场的脉搏,符合数字媒介发展的需求[4]。

2.3 人才要求:多元融合的综合型人才

数字媒介时代的发展也对艺术学培养人才提出了要求,即能够培养多元融合下的综合性人才,以推动艺术学本身的发展。数字媒介时代本身就是一个融合发展的时代,在市场层面上的融合发展体现在传统产业与数字化、网络化的融合;在理论与教学方面,体现在各个相关学科体系的融合化发展。不管是哪种层面上的融合,都需要有综合型人才的支持,在艺术学教学层面上,即要求能够培养出具有多个学科知识体系和结构的复合性教师团队,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对相关学科、新知识和新内容进行学习,为艺术学本身的融合与创新发展贡献自身的力量[5]。

2.4 方向要求:艺术学的多向“突围”

数字媒介时代下,艺术学的发展路径也在相关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进行了拓宽,不仅体现在学生就业的多样化,同时也体现在自身理论应用的多向化。数字媒介时代的发展培养出了具有灵活性与融合性的新媒体行业、数字化产业,这些产业的立足点均在内容上,通过生产与社会大众需求相符合的内容,进行内容的变现与盈利[6]。当前的数字化产业和新媒体产业中,涉及到最多的就是与艺术学相关的内容,如传统影视戏剧产业中出现的影视直播、新媒体影评等,均是依靠艺术学理论体系的支撑来进行。这就要求艺术学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能够根据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从多个角度进行自身的创新发展与融合,在为新兴产业提供理论支撑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突围”。

3 数字媒介时代艺术学创新发展中的问题

3.1 艺术学创新中实践能力不足

当前的艺术学体系中,多是侧重有理论性的内容,对于创新与创新实践的内容侧重较少,缺乏对创新实践的体系化指导,在常规的教学中,也未能够突出创新实践内容的针对性,影响到整个艺术学创新中的实践能力。从我们的调查来看,这种创新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主要存在两个方面。首先,艺术学各个二级学科下虽然逐渐搭建起了具有实践性的平台和实验室,但是在具体的应用中,这种实践性平台的推广层面较弱、创新意识也较弱,只是调动了个别学生参与,多数学生并未积极地参与到实践性的平台中,导致从总体数量上来看,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其次,艺术学自身在创新实践中的能力不足,即艺术学自身在理论探索的过程中,忽视了理论的实践与应用,教师对理论的实践积极性不高,由此形成一种在创新氛围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影响到艺术学的整体实践能力。

3.2 艺术学创新型人才缺乏

数字媒介时代艺术学的创新发展关键在于创新型教师人才的支撑,但是从当前的艺术学教师队伍来看,能够立足于数字媒介内容和艺术学体系进行创新的人才数量不足,并且这种人才的分布存在着不均衡性,如重点学校艺术学的创新型人才队伍较为充足,非重点高校的艺术学创新人才数量较少,这就影响到部分非重点高校在艺术学创新的过程中,缺乏核心人才的带动与支撑,影响到自身的创新能力。此外,多数学校在艺术学教学过程中,偏重于课堂的教学,而弱化课堂之外的实践教学和创新教学,存在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的模式化现象,这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群体中的创新实践人才培养。

3.3 艺术学的创新融合能力不足

数字媒介时代,出现了万物互联、知识融合的发展趋势,由此导致了各个学科体系的融合化发展。从艺术学来看,也在这股知识融合的潮流中与其他学科体系进行融合,但是这种融合的速度和深度均有不足。我国各高校艺术学学科普遍在2018 年左右进行跨学科的融合与发展,这种融合发展的速度整体落后于数字媒介发展的速度。从艺术学学科融合的深度与质量来看,多数院校的艺术学科仅是选择与传媒学科与计算机学科进行融合,并且融合的范围也有限,如在与传媒学院融合的过程中,侧重于广告媒介与传播媒介层面的融合,很少对深层的理论内容与理论体系进行融合。这就导致艺术学在创新融合与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依旧是侧重从自身理论体系出发进行创新的探索,很难突破学科本身的框架,也难以汲取其他学科中有用的理论内容。

3.4 艺术学创新缺乏产业支撑

产业是艺术学学科体系进行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艺术学实践的重要“场域”,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艺术学的创新发展来源于相应产业发展与实践中的探索,艺术学的创新发展成果也需要在对应的产业中进行检验。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艺术学的创新不缺乏产业主体,但是缺乏具有创新性和针对性的产业主体,产业主体的发展与高校的发展之间也缺乏对应的合作机制,学界与业界的联合能力较差。这就影响到艺术学在创新发展过程中,多数产业的创新成果只有经过学界的体系化与理论化以后才能够从创新理论与经验方面进行推广和应用,但是,一方面我国当前具有创新性的艺术学产业相对较少,多数创新只是以数字媒介的表面形式进行,缺乏在实践中进行的创新探索;另一方面,学界在与业界“脱轨”的过程中,难以发挥出理论与实践创新之间的关联性与作用性,影响到艺术学整体的创新能力。

4 数字媒介时代艺术学创新发展的策略

4.1 立足实践,探索创新理论

数字媒介时代下,各高校中的艺术学学科要能够从实践的层面,进行创新理论的探索,通过推动创新实践的实施,来为理论的创新注入活力。具体来说,各个高校中的艺术学学科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构建创新理论探索的渠道[7]。

首先,各个高校中的艺术学学科应当积极打造出实践与理论并重的教学体系。数字媒介时代,艺术学的应用性不断提升,市场对于艺术学的应用需求也有所扩大。艺术学各个学科体系应当在把握市场发展需求、数字媒介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在原有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通过技术性教学与实践教学,来满足市场对应用性人才的需求。在课堂教学中,艺术学各个学科的教师应当将新技术、新实践成果引入到课堂中,在对学生进行讲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身进行探索。

其次,艺术学学科的创新实践也应当拓展教师与学生的实践平台。各个艺术学二级学科,应当通过打造自身的校内外实践平台,为教师与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基础支撑,通过激励机制的引入,来调动学生与教师的创新探索积极性,形成“师生联合”的实践探索机制。

4.2 多元培养,打造创新人才团队

数字媒介时代下,艺术学的创新发展也应当通过培养创新型教师人才、打造创新型人才队伍来推动。一方面,积极为各个教师的学习与提升创造条件,支持教师在学术方面的继续发展,通过国内外的教学资源来打造出创新型的教师人才队伍;另一方面,要能够积极构建数字媒介时代下艺术学教师的跨院系、跨地域的交流机制,引导教师在自主交流与制度交流的过程中,完善自身的多元知识框架,提升对相关学科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从而为艺术学的多元创新奠定基础。

4.3 兼收并用,提升艺术学创新融合力

数字媒介时代下应当积极推动艺术学学科与其他学科进行创新融合,推动艺术学学科从其他学科中汲取营养,从而适应数字媒介发展的趋势,也为自身的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艺术学的创新融合与创新发展,不应止于浅显的层面,而应当深入到各个学科知识的具体内容中,选取与数字媒介时代下艺术学创新融合相关的内容进行融合。如,在推动设计学科与新闻传播学进行融合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吸收传播学中“警钟效果”“第三人效应”等深层的理论知识,为艺术设计的调研工作、推广宣传工作提供理论支撑。数字媒介时代下,艺术学创新融合的关键不在于固守学科思维,而在于敢于打破学科的界线,在相关学科中吸收创新的营养。

4.4 研学产合一,培育创新产业

数字媒介时代下,各个高校的艺术学学科要在发挥自身传播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推动自身向“研发中心”的转型。艺术学的创新发展需要有创新产业的支撑,这首先需要建立起各高校艺术学学科与产业之间的合作机制,通过高效创新成果的培育,促进各个产业创新的实施,同时也从产业的创新探索中,对创新成果的不足之处给予弥补,对突出的优势进行推广。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为高校艺术学的创新注入活力,同时也能够拓宽艺术学的实践平台,通过学界与业界的合作与互动,共同促进艺术学的创新发展[8]。

5 结束语

在数字媒介时代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凸显出了艺术学体系在创新层面的不足之处,同时也为艺术学体系创新提供了思路与技术的支撑。艺术学的创新与发展,不仅要从人才队伍方面入手,同时也要通过各种激励制度的引入、实践平台的打造,调动教师与学生的创新探索积极性。数字媒介时代下,艺术学与对应产业的合作化发展成为一种趋势,这也是艺术学本身创新的一种动力来源。各个高校的艺术学学科,应当充分地把握住创新发展的机会,凭借自身原有的体系基础,进行创新化的探索与发展。

猜你喜欢

媒介学科数字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书,最优雅的媒介
答数字
“超学科”来啦
数字看G20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