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壮族天琴称谓变迁的人类学阐释

2021-01-01邱晨侯君

歌海 2021年5期

邱晨 侯君

[摘 要]壮族天琴的称谓经历了从民间自称“鼎叮”到学者定称“天琴”的变迁,这其中不仅仅是能指的变化,同时也阐明了其能指背后所指的变化。民间自称“鼎叮”有着辅助定弦的功能,而新称谓“天琴”中的“天”谓其义,“琴”谓其形,这一称谓是音译与意译的双赢,体现了器物的非物质层面与物质层面的契合。“名不正,则言不顺”,称谓之重,由此可鉴,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对天琴称谓如何变迁予以合理的文化阐释。

[关键词]壮族天琴;鼎叮;文化阐释

一、自称释义:“鼎叮”

在没有“天琴”这个优美又响亮的名字时,壮民统一称其为或,音译后汉字记作“叮”“鼎”或“鼎叮”。《岭表纪蛮》记:“以匏为乐器,状如胡琴,其名曰鼎。”1《宁明县志》也记:“挎包作乐器,状如胡琴,其名曰鼎。”2可以看出,文献中记载的“叮”抑或“鼎”,都取自发音相同的ding。那么,为何壮民称其为ding,其中又具何意?

(一)拟声而称

在调查过程中,笔者为探求“叮”在生活中是否还具有其他含义,常向当地人们询问诸如“什么是‘叮”或“‘叮是什么意思”等问题,执仪人往往会拿起手中的天琴说道:“就是这个。”普通村民则会回答“侼公做(法)事时候用的”或“那都是天婆弹的玩意”。答案相对较为一致,都将目标指向了这一器物。此外,在龙州地区执仪人弹唱的经书中,有对“叮”的特殊记载,将其记作“糹呈”,音也唱作“ding”。这是一种针对其特殊的信仰含义而特意创造的字,“糹”代表的是早期制作乐器琴弦时所用的棉线;而“呈”是“王”与“口”叠加,意为“神王之口”,“糹呈”的内在含义为乐器之音即为神王之声。由此可见,无论是发音还是文字记载,都可以确定“叮”在壮民心中确实是用来直接特指“天琴”,并非来自他用语的隐喻。

之所以被称为“叮”的原因也较为一致,即模仿乐器发出的声音。在龙州金龙镇的桂平村还有一则有关拟声造琴的传说:据说在商鞅时代,有一个男孩路過山上的石洞,听到里面不断传来非常悦耳的“叮叮叮叮”声,这声音立刻把他吸引住了,他遂进山洞想看个究竟,发现原来是水滴滴到石头上发出来的声音,之后他就据此制作了一件乐器,流传至今,并称之为“叮”3。拟声即为模拟乐器的音色,通过拟声定称谓是由于在早期原始社会中,音色是人们感知与审美的重要元素。伊沃·苏皮契奇在《社会中的音乐:音乐社会学导论》一书中指出:“在原始的或古代的音乐里,音色和节奏一般作为基本的因素占据统治地位。这个观点不仅来自原始人的艺术层次,从文化的和心理的观点考虑,而且也来自用于表达他的音乐情感的方式。”1

由此可见,拟声而称是古代人们为乐器命名时较为普遍的方式,常见于各类乐器称谓之中。如古代乐器“齋篥”:“据《全唐诗》卷,李颀《听安万善吹齋篥歌》记载,‘南山截竹为齋篥,此乐本自龟兹出。故此是一种吹奏的管乐器。齋篥二字,应是吹奏这种乐器的一个象声词。齋篥二字是古象声词中的一个常用字,有点像噼啪之声。”2少数民族乐器中的此类现象更为常见,如傣族乐器“光邦”,“光”即“鼓”,“邦”为敲击鼓面的声音;傈僳族乐器“呃咬”,“呃”即“锯”或“拉”,“咬”是拉奏此类乐器发出的象声词。同样地,“叮”即为模拟弹响天琴的象声词。

值得一提的是,“ding”并非仅仅存在于壮族,居住在我国西南边陲及东南亚的不同民族中同样存有自称中含有“ding”的乐器,例如云南傣族(Yunnan,Dai/tai)的玎嘎那(Dingana,一弦拉奏琴)、玎俄(Tinge,即牛角琴,“俄”即黄牛角,二弦拉奏琴)、玎叨(Tindao,二弦或三弦葫芦琴)、玎胆(Tingdan,三弦板状拨弹琴);布朗族(Yunnan,Bulang)的赛玎(Saiting,布朗族二弦一组的四弦弹拨琴);景颇族(Yunnan,Jingpo)的玎(三弦弹拨琴);越南北方的傣族、侬族也将天琴称为“叮”,而在泰国也有被称为“叮”的乐器。3在上述乐器中,确有拉奏类与弹拨类之分,但是共同点为都为弦鸣类乐器。由此可知“ding”是不同民族对弦鸣乐器的通用读法,只是在汉译时选字不同而已。用“ding”来指代整件弦鸣乐器的起源,是由于最早在许多民族中“ding”即为“弦”的意思,这一点从沙捞越州的肯雅族关于萨佩(lute)的民族语言中亦可探出一二:

弦:ting(读若“玎”);

弦轴:Otah(读若“阿塔”);

岳山琴码:Kiep(读若“吉仆”);

码蜡:Lanyut(用以固定琴码的蜂蜡,读若“兰约”)④。

肯雅族对萨佩的不同部位有着固定的称谓,其中的琴弦便读作“玎”。在肯雅族,“ding”不再是指代整件乐器,而只是“琴弦”的意思。结合各民族对乐器的称谓可以推测,早期的百越杂居时期的各民族应是以“ding”来指代弦,随着民族的独立、发展,语言文化也有相应的变迁,但模仿弦震动发声的象声词“ding”却在各个民族都保留下来了,并随着乐器形制不断地发展变化而有了不同组合的新名字,如玎胆、玎叨等。从这些乐器的称谓可以得知,“叮”并不是某一地区、某一民族独有的乐器,而是古时百越民族共有的弦乐器。“ding”蕴含的是多个民族对语言的共同记忆,即使许多民族已经不能准确地言明“ding”的来源及其历史含义,但被称为“ding”的一系列乐器却记录了西南跨界各族群之间的文化交融与涵化。

(二)“鼎叮”释义

在调查中发现,除了日常将天琴称作“叮”或“鼎”外,几乎所有执仪人还将其称作“鼎叮”。从上述已知“ding”即弦的意思,那么“鼎叮”同样还是指弦,如此一来为何还要多此一举地多加一个声调不同的字并称其为“鼎叮”?这个问题几乎被其他学科的学者都忽略了,但音乐学者的本能告诉笔者这不应该是一个被忽略的问题。

笔者在一次观摩李训英师傅调弦的过程中得到了答案:

“鼎叮”说的就是这个(指天琴),“叮”有两根弦,音不同。我们每次弹奏前都要调音,弹奏的时候觉得音不对了也要调回来(指弹奏过程中弦轴滑落造成的跑音现象)。于是我们就在心里念着“鼎——叮、鼎——叮”(边拧转琴轴边说),然后就把它调成“鼎——叮、鼎——叮”(已调成五度),这样就对了(音已调正),就是这样啦。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