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与当下:湘西苗族传统婚俗仪式音乐文化的变迁

2021-01-01李静杨声军

歌海 2021年5期
关键词:变迁历史

李静 杨声军

[摘 要]湘西苗族婚俗整体上来看可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羁縻制度实施以前,苗族男女对歌传情自由成婚习俗时期,其婚俗仪式古老而神秘;第二个阶段是唐宋羁縻制度下汉文化开始进入苗区,但是汉文化到苗族的底层——平民层,没有形成多大影响的一个过渡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改土归流”以来,随着汉文化的不断渗透,其婚俗深受汉族婚俗文化的影响,“媒妁之言、父母之命”成为了主流,逐步形成了和汉族婚俗“六礼”基本一致的媒聘习俗时期;第四个阶段是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球化、城镇化的不断深入,地处偏远的湘西苗族人民在经济与思想观念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婚俗仪式音乐文化也经历了一定的变迁,进入了自由恋爱与媒妁之言相结合的成婚习俗时期(主要指本地人联姻),其婚礼仪式音乐被不断的创造。本文用历时与共时的视角来阐释湘西苗族婚俗仪式音乐文化,把湘西苗族婚俗仪式音乐文化置于全球化、文旅融合、“非遗”语境下进行观照,以此折射出湘西苗族婚俗仪式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发展与市场化重建以及传承传播机制下被不断地“发明”。

[关键词]湘西苗族;婚俗仪式;历史;当下;变迁

一、湘西苗族婚俗文化概述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部,西与贵州省交界,西北与重庆市相依,北边与湖北省为邻;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历史悠久,战国时期属楚黔中郡1,秦属洞庭郡迁陵县2。自唐朝末年实施了羁縻制度、土司制度直到清雍正十年(1732)的改土归流3,湘西少数民族才打破了“蛮不出洞,汉不入境”4的惯例,族群的交流日益得到了加强,也进一步深化了湘西地区各少数民族的汉化进程。土家、苗、白、侗、维吾尔等少数民族相互杂居于此,生活方式上相互借鉴,文化上相互交融,湘西苗族为“五溪蛮、五陵蛮”5的后代。

苗族婚俗文化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情,对于“他者”更是古老而又神秘。在黔东南苗族地区,“游方”6是苗族青年男女社交娱乐、寻找爱情的活动形式,在恋爱形式的“游方”里,青年男女对唱情歌,确立爱情直至缔结婚姻。而在湘西苗族地区,青年男女除了在三月三7、六月六8、赶秋节9等民族传统节日活动中进行配偶社交和娱乐活动,“赶边边场”10更是赢得年轻人的喜爱。赶场时,看不到年青人买什么东西,却发现他们左瞟右看,那是他们正在物色自己的心仪对象。赶边边场上,男生向女生唱“讨糖歌”1。但是,随着全球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湘西苗族的婚俗仪式已经慢慢的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二、湘西苗族婚俗文化的几个阶段

(一)羁縻制度前的苗族婚俗文化

湘西苗族接触汉族的儒家教育从唐宋时代即有之,但是仅仅限于官宦子弟。羁縻制度以前“对于广大苗疆来说,汉文化渗透的不大,苗族传统文化仍占主流”。2苗族婚俗文化文献上记载的也不多,但是可以找出一些零零散散的文献进行大致的梳理,从苗族传说的祖先盘瓠开始,“妻帝之女,乃生六男六女,自相夫妇,是为南蛮”。3这里的自相夫妻其实就是苗族最为古老的婚俗了。南宋朱辅的《溪蛮丛笑》作为第一部描写湘西少数民族风俗人情的著作,曾记载:“山猺婚娶聘物。以铜与盐。至端午约于山上。相携而归。名拕親。”4“托亲之后年生子。引妻携酒归见妇家。名出面。”5上述材料中的山猺在宋代以前是指五溪流域的瑶族与苗族,那时候瑶族与苗族还没有严格区别开来。梳理上述文献可以看出,那时候苗族婚俗与汉族婚俗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汉族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是先结婚再生育,而上述材料说明的是苗族婚俗在头胎生下子女以后,男女双方才抱着小孩去女方家求亲,在女方父母同意后,才能正式举行婚礼仪式。

(二)羁縻制度到土司制度期间的苗族婚俗文化

羁縻制度到土司制度时期,土司子弟就可以通过“特恩、岁贡、选贡”6三种途径入学,这一举措大大加强、加速了湘西苗族地区汉化的进程。但是苗族谈恋爱的方式也和汉族还是不一样,据宋朱辅的《溪蛮丛笑》记载:“竞渡。预以四月八日下船。俗聚饮江岸。舟子各招他客。盛列饮以相夸大。或独酌。食前方丈。群蛮环观如云。一年盛事。名富贵坊。”7上述材料的蛮也是指五溪流域的苗瑶等少数民族。从材料中的“一年盛事”可以看出,这是一个重大的名叫“富贵坊”的节庆仪式活动,同时这一活动的举行为青年男女的自由恋爱提供了条件与场所。

再据《黔南职方纪略》记载:“蚩尤代炎帝为政,尚利好杀,不耻淫奔,民间化之,于是跳月劫夺之风起矣。”8从上述材料看出,跳月这一求偶活动早已有之,这是一种从古流传至今的一种交流方式,也更能体现出苗族青年恋爱自由的一种思想观念。

(三)“改土归流”后的苗族婚俗文化

“改土归流”后尤其是民国前期新式教育的普及与抗战时期湘西苗族的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一时期湘西苗族的婚俗仪式也有一定的变化,由于汉文化的不断渗透,苗族婚俗也慢慢的受其影响,文献上记载的也比较多。

据《湖南通志》记载:“苗无同姓不婚之嫌,然同族亦不相婚配……其嫁女亦有父母主婚,媒妁相通,以酒肉牛只财物为聘。嫁之日。无轿马鼓吹之迎。无合卺花烛之礼。其新妇步行。自擎雨伞。負籠盛木枕被裙等物。亲属送至男家。欢饮三日。夜则新妇与母同宿。索婿家财物而去。妇后乃成配偶。其母所赠首饰簪环。十数两。至数十两不等。婿家照数还银。不能短少。”1上述材料可以看出苗族是同姓不婚,同族不婚的,但是同姓部分也要看具体的情况。

由于婚姻的决定权已经在父母手中,和汉族一样,这是封建婚礼制度对少数民族男女自由婚姻的一种束缚,打破了其原来的恋爱与婚嫁形式,一定程度上婚姻的主动权已经不属于婚姻的主体了。至于女方母亲赔送的首饰,男方家也要用银子如数归还。

从同治十年《保靖县志》得知,苗人婚俗迎亲有背媳妇的习俗,但是政府却出面干预,原因是不合时宜,不成体统,知县王钦命出示《禁婚嫁襁负的告示》:“为革除陋习,以重婚姻……民间嫁娶,皆系背负,或系徒行,殊乖体统……嗣后尔民完娶婚姻,即向乡耆借取捐发轿乘,备雇鼓乐迎聘,不得仍前背负步走。”2分析其原因是改土归流后,汉族的书院、私塾大量进入苗族地区,自然的汉族的礼仪也应该被苗族人们接受,其苗族原来的婚俗习惯和婚礼流程自然就是“陋习”。故湘西苗族的婚俗在熟苗区已经和汉族差不多,生苗区的一些地方依旧还保留着对歌恋爱的习俗,待两人情投意合之后,一般是男方请媒人先去女方家,则“如女家已有允意,媒人及告知男家,预备酒两瓶,由媒人送去,女家乃留媒人饮酒吃面,经过此手续即算初定,即‘放女儿之意,亦译称‘放口”。3现代的“放口”和提亲环节慢慢的开始简化为一个环节了。信息化的时代,女孩和父母交流男方家的情况有多种途径,就算是女儿和父母不在一起,照样可以通过电话等媒介详细的谈论男方家里以及男方的人品、长相以及能力等,这样减少时间和程序,但也简化了婚礼仪式的传统。

另据清道光《凤凰厅志》“先期以鼓乐花轿迎亲,用双鹅拜献于堂前”4从上述两则材料的对比来看,婚礼仪式坐轿和鼓吹乐队迎亲的习俗,以及喝交杯酒的礼仪湘西地区各地习俗有异。

又另据《永绥直隶厅志》记载:“苗姓吴、龙、石、麻、廖五姓为真苗,其杨、施、彭、张、洪诸姓,乃外民入赘,习其俗久,遂成族类。”5又据《乾州厅志》记载:“乾苗止吴、龙、石、麻、廖五姓。其杨、施者,曰仡僚,乃民入其巢,与之婚嫁,遂成其类者。今六里、永绥颇多此种。”6从上述两则史料都可以说明,此时期湘西汉族人与湘西苗族人已经互通婚姻,久而久之,汉族也就变成了苗族,有的苗族因长期与汉族来往、通婚,就由“生苗”变成了“熟苗”,再从“熟苗”变成了汉族。政府干预苗族婚俗习惯一方面说明封建统治已经渗透到苗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方面说明政府努力加强苗族对汉族的认同建构。

再据民国时期的《湖南各县调查笔记》记载:“苗之婚姻,由父母主婚,通先媒妁,继以酒肉牛为聘礼。嫁之日,无轿鼓吹之迎,无合卺花烛之礼,新妇步行。”7从上述材料说明清到民国时期凤凰地区的婚俗还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聘礼的变化;其次,鼓吹乐与花轿的变化,说明了民国以来一些传统的风俗受到了政府的打压。

(四)解放后苗族婚俗文化

解放后湘西苗族婚俗仪式已经进入一种男女愿意,父母允许的状态了,婚姻法的颁布促进了人们法律意识的加强,其婚俗仪式进一步同化。但是,依旧有对歌的传统保留着,“在湘西的花垣县与黔东的松桃苗族自治县交界的虎渡口,每年的正月初一至十五,两省边境的苗族青年男女都自发地举行玩年歌会,用歌声倾诉爱慕之情,寻觅理想的情人”。1

婚姻形式主要有“自由婚”“说亲婚”“招郎婚”等。自由婚就是男女雙方同意,与苗族原始的婚俗状态差不多,但是一般会征得父母的同意。说亲婚是湘西最为流行的一种婚姻形式,每场婚姻都会请媒人来牵线搭桥,促成姻缘。“招郎婚”便是男方嫁到女方的说法,这充分说明了湘西苗族人们男女平等的思想观念,而且此现象仍广泛存在。

订亲,也就是苗族的讨亲,苗话称为“级忍级撒”,是指男方相中谁家女子,男方家长会请媒人去女方家说亲。媒人第一次去女方家不用带太多东西,一刀肉、一瓶酒、一包面、一包“糖”2作为第一次的见面礼。初次去女方家,当地人称为去女方家“讨”。在麻老师的口述中得知:现在的婚姻习俗已经看不到之前媒人和新人家长以歌叙事,以歌讨亲的形式了。3

过礼,也就意味着这门婚事的真正定形。“男家一行二、三十人,衣冠楚楚,十几副担子沉沉甸甸,一路浩浩荡荡,唢呐暄天朝女家进发。”4这便是90年代湘西苗族婚俗的盛大场景。据歌师龙志明老师说:“在之前,交通不方便,过礼时男方家准备的礼物多,或者新娘家隔的太远的话,有时一个寨的人都会来帮忙挑担子,甚至隔壁寨子的人都会来帮忙。”5

在麻老师的口中得知:“在20世纪50年代时,我们还赶上了坐轿子的婚礼。我们寨子上的一些老一辈的人还有几个是坐轿子嫁过来的。那时候我还很小。”6但是在六、七十年代,婚礼大操大办、坐轿娶亲等习俗被禁止,到了80年代时这些传统习俗才慢慢得到重建。这也证实了笔者在进行口述采访时,有的苗族人们说自己是坐轿子进门的,有的人却没有。

娶亲,当天晚上的“堂上歌”仪式依旧存在,但这一时期,堂上歌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几天几夜通宵达旦的堂上歌仪式一般缩短成一个通宵达旦,本该由男女双方亲戚演唱的堂上歌开始以开工资的形式请当地一些会唱的歌师来演唱。在90年代末期,堂上歌仪式上出现了电声元素,歌师开始借助话筒、音箱设备演唱,为歌师减轻了唱一通宵的负担。

娶亲的第二天上午摆席。“早餐过后,主家在堂屋正中分开摆两张方桌,架一块宽大的门板,再铺上崭新的红底印花棉布,成一‘长席,长席顺着屋的方向,正对两边中柱……酒碗盛半碗包谷酒,菜碗盛鸡块、猪内脏、菜碗上交叉摆放一双红漆新筷。”7在麻老师看来,“这个环节还有味些”。虽然歌师在这一仪式中会唱到堂上歌时唱到的内容,但歌师们还要清点女方家送的嫁妆,比如:被子、电器、婴儿用品等,在这一环节要表述来,谁送的,送谁的,要让能说会道的双方家人用优美的苗歌唱出来,现在也大多数是请一些当地的、懂这些的人来唱,把这一环节做的更完美更漂亮。不会唱苗歌的,说出来的话语也都是美言美句,一语重千斤。这一环节如今略有不同,之前是双方家长及亲戚来举行这一仪式,现在是请那些会唱这一环节苗歌的人,或者十分会讲话的来举行。此仪式结束,娶亲即结束。

三、湘西苗族婚俗仪式音乐文化的变迁

(一)苗歌——传统与现代的互文

苗歌,湘西苗乡人的生活中就是一种最为普遍的交流方式。由于苗族只有自己的语言,没有自己的文字,其交流交往与社会经验的延续主要依靠口头传承与传播,交流的载体沟通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苗歌是苗族的一个文化符号,就婚礼的对歌来说,对歌的内容广泛,早已经内化为一种生活方式。她们以歌传情,结交朋友,谈情说爱,私定终身。

“每逢赶集,多则七八人一伙,少则三五人一群的小伙子空脚空手,在场头巷尾游荡……他们游手好闲,其实,他们正在仔细观察挑选自己的“目标”——也是三五成群买糖选果的姑娘们,双方都在暗自‘对象”1除了大型的节庆仪式之外,“赶边边场”无论是青年男女或是老人小孩,都非常期待这一天的到来。湘西花垣地区,赶场的时间为五天一个场,这是人们最为日常的一种休闲娱乐的交流方式。大家会穿上漂亮的衣服,在场上结交朋友或是老友相会,宽敞的马路边上,凉爽的小山坡上,苗歌纤纤、嬉笑不断。就是这种以歌传情的形式,一段奇妙的姻缘就此产生。当地人经常谈到“在以前,要是男人不会唱歌,肯定讨不到老婆!”一句简单的话,透露出苗歌在苗家人民中的重要性。

而在边边场上的“讨糖歌”听起来极为有趣:

男唱:姐,你回场回场,回场回场。

大發财,背满背满押,小发财,拿满手满掌

……

眼不见,心不理,眼看见,心中喜。

你们生得好来长得汝见了你们我们流口水。

女唱:吃水要问水来历,

喝酒要问酒根底;

问郎姓张或姓李。②

比如“边边场”组合的文艺演出多定在中午12点8分,从节目单中可以看出,这是一场“传统与现代的互文”,苗族文化演出的节目有6个,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苗鼓《开场鼓》和一首苗歌高腔,另外的8个节目都具有现代性。从仪式中的流行音乐来看,苗族婚俗仪式的主体和参与者出现了身份模糊的现象。演员们认为,群舞《也孟也如》也是具有苗族传统文化的代表,因为歌名“也孟也如”是苗话越来越好的意思,并且舞蹈动作是由她们自己编创,服饰也是具有现代性的苗族服饰。以上这些因素都是她们认为演出中的大多数节目均为湘西苗族文化的传统代表。

这首敬酒歌属于波(读ba四声)蛮腔,全曲为七言四句式。全曲围绕主干音“do、re、mi”上下级进进行,结束音落在do上面。节拍自由,全曲有着较为严格的曲式特征与歌词特点,第一、二句和第三、四句旋律基本上重复,只是节奏上有所变化,歌词上有所改动,但歌词大意相近。歌词体为二加二加三的七字四句体式,例如“几色、蛮涝、剖郎波”。湘西苗歌衬词很有特色,例如上曲敬酒歌中的“呃”(额)就是苗歌前的引腔,独具特色的引腔一出来像是在让周围的人向“我”看来的一种呼唤。不光是引腔,歌曲中的“加腔”,衬词的数量与歌词的差不多,例如,第二、三句开始前的“合保蛮汉能啊”,结尾“呦呼唔”的衬词。同音反复出现在第二句以及第四句的末尾,这是苗族人近语言的表达,在一个音调上“讲”很久,不用换气,体现出湘西苗族人民热情好客的情谊。

在现在的苗族婚礼中,一些传统的歌腔听到的越来越少了,就连一些本该由父母唱的歌也请别人代唱了。因为会唱的人越来越少,年轻一代的人,不但不会唱,有些听都听不懂。少部分人高腔、平腔的曲调大家都能哼唱,但能编歌词的人却很少,很多是跟师父直接学过来的曲和词,还有的是请师父和家里会编歌词的老人编词,自己演唱。现在苗族婚礼中,更多的是请一些当地小有名气的“非遗”传承人或是民间歌师来进行演唱,本该有的仪式娱乐逐渐缺失,新的现代化元素蜂拥而入。

例如吃席时的敬酒歌:

这首苗歌是以1987年上演的电视剧《乌龙山剿匪记》片尾曲《高山流水猎人魂》中采借的一首苗家敬酒歌。所谓采借是指“对它文化予以接受的行为之一”。1首先由于历史的原因,这部电视剧流传非常广泛,在八十年代几乎全国的村村寨寨都看过;其次这首等尾曲在媒体上也播放过很多次。在婚礼上,她们不光在正餐上高山流水敬客人时演唱,在拦门酒、舞台演出等环节都会进行演唱,且频率很高。如今在苗族人民拍摄的短视频中成为一首典型的背景音乐,已成为湘西苗族音乐的定性代表。

这是一首典型的起承转合加尾声的歌曲,六声羽调式(la、si、do、re、mi、so),第二句是第一句整体上的向下级进,节奏一样,第三句转的部分就是第一句纯五度音程的往上转位,第四句又落在主音上起到合的作用,尤其是尾声以及衬词,是完全苗族化了。多年以后,这就是传统的发明了,同时在改编后,曲中的几个音稍微有所改变,例如,第六小节“re、fa”变成了“re、mi”,第七小节的“si、do、re”唱为了“do、re、re”,改变了“si、fa”两个音后,整个的曲风已经更接近民族化了,似乎变得更加的朗朗上口。《猎人魂》原作是一首深情、悲伤的歌。如今改编成敬酒歌,从歌词和演唱上略微有些不太和谐,敬酒歌的歌词本是喜庆欢快的,所以在表演者进行演唱时,节奏会稍快一些,表情和动作也略微活泼可爱。

但从整首曲子上还是能听出来原版《猎人魂》的曲调,笔者认为,这些小的改变,不是演唱者刻意去改动的,是在传唱过程中多多少少的有着自己的演唱的味道了。湘西苗族地区会有这样一种情况,一个人(编创者)编成一首歌后,若是非常好听或有趣,在传唱的过程中,周围的人便开始学唱,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周围村寨的人便都会唱了。

婚礼仪式中的“堂上歌”2则是平腔的演唱特点。平腔和高腔的旋律特点至今没有很大的变化,至于演唱风格因个人而异,有的嗓音较为甜美,有的较为沧桑。变的是因个人才华所编创出来的歌词。苗歌演唱的内容十分广泛,但在歌词和韵律上有着严格的规范,这也是苗歌的最大特点,以下面这首堂上歌为例:

苗歌平腔《喜堂腔》

修洛照芘出能卡,汉语:欢欢喜喜把女嫁,

德怕送嘎蛮朗冬。汉语:张灯结彩喜洋洋。

度芘里生凶卡叉,汉语:东家把我们看大,

将将补重芶沙容。汉语:喜堂唱歌到天亮。

丫剖出沙丫剖恰,汉语:苗歌爱唱水平差,

那几几到啊得松。汉语:唱的不好,请原谅。1

这首苗歌的歌词就是典型的“双韵”。所谓“双韵”就是每首歌中的奇字句和偶字句都各有各的韵,而且要一三、二四句各自押韵,无论歌的长短,都是如此。歌中奇字句末尾的最后一个字为“卡、叉、恰”,偶字句中末尾的最后一个字为“冬、容、松”。因为喜堂腔没有固定的称谓,都是根据苗语翻译过来的,所以称法不一,有的叫做“堂上歌”,有的叫做“堂上腔”,无论称法如何,它表达的都是结婚嫁女喜庆的内容。

当天晚上的堂上歌环节,二位歌师开始对歌之前,堂屋里会摆放上文艺演出时用的音箱(约140厘米)一个、话筒两只,在稍后的对歌环节中,歌师们会使用话筒进行。笔者对吉首市矮寨镇排兄村的龙志明歌师进行采访时得知,歌师们在堂上歌使用话筒大概是在1997年左右。我们知道在之前的苗族社会里,话筒这种现代的电器是不会使用的,更不会在苗族传统的婚礼中出现。年轻人和老年人同在一个堂屋里,老年人专注于歌师们的唱词及唱腔,年轻人随坐在这里,却沉迷于手机娱乐之中。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这些现代化的东西便随之出现在我国每一座大山里,每一条河流旁。传统婚礼中,不管是讨糖、媒人讨亲、新郎迎亲,或是婚礼上吃酒席、晚上的堂上歌、迎亲次日的摆酒宴亲,还是最后散席送客都会有“韶萨”或“韶唔”的歌声。不光能听到动听的歌声,歌词的幽默和内涵,更能展现苗家人的才华与智慧。

(二)苗鼓——神圣与世俗的互通

苗族鼓舞,简称苗鼓。是苗族人民祭祀、娱乐中必不可少的舞蹈,但苗鼓在婚俗仪式中的运用还是近些年的事。

苗鼓与苗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刳长木,空其中,冒皮其端,以为鼓。使妇女之美者,跳而击之……男左女右,旋绕而歌,迭相唱和,举手顿足,疾徐应节,名曰‘跳鼓藏。”2“鼓有庆年、庆神两种。庆年俗谓年鼓,庆神俗谓之神鼓,于秋冬时,椎牛椎猪隆重举行祭典,宾客毕至,演乐行法时行之。”3在以上文献中可知,苗鼓是在“椎牛”“椎猪”等祭祖仪式中使用的舞蹈,在仪式中具有一种神圣的祭祀功能,在苗族人民过年时节则是苗家人们欢聚一堂、其乐融融的娱乐活动。

在“赶秋节”国家级传承人吴海深老师的口中,苗鼓有着更为神秘和强大的功能:“在原始社会,还没有兵器的时代,苗族人民生活在深山老林,经常有野兽出没,为了吓唬凶猛野兽,人们想办法做了鼓,把粗壮的树干掏空作为鼓身,把动物的皮晒干包起来,用树脂敲打鼓面,声音洪亮,驱赶野兽……这也是老人们传下来的神话故事。”4从材料看出苗鼓是一件神圣而又伟大的器物。之后,由于战争不断,苗鼓便作为团结人民奋勇抗战的一种兵器。相传,苗族人民战到哪里,苗鼓就会搬到那里,在蚩尤好战的许多年,苗族人民留下来的最为宝贵的就是苗鼓。苗鼓的精神便是苗族人民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苗族精神。

现在苗鼓表演的形式更为多样,受到更多年轻人的喜爱,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风格编创苗鼓动作,穿上更为靓丽的苗族服饰,展现出苗族男女更为青春靓丽的一面,故苗鼓逐步进入到婚礼和各种仪式活动当中。其实我们从名称上就能看到苗鼓的与时俱进,之前苗鼓有《鸡公啄米》《巧妇织锦》《黄牛摆尾》等较为古朴的名称,现在的苗鼓叫法华丽动听,《苗鼓神韵》《迎宾花鼓》等。这种节奏较快的、符合年轻人审美的苗鼓,不光习者学起来起劲儿,观众赏起来也是非常精彩。现代鼓舞花样越来越多,成为现代苗族鼓舞的主流。

“插秧舞”是苗鼓中使用非常多的一个鼓舞动作,关键是看两个鼓手配合的默契度,鼓边的右手节奏均匀,主要是强调重拍;敲鼓边的左手节奏后半拍休止,具有跳跃性;鼓手的节奏相对变化多,休止一般在强拍上,与鼓边的左手形成对比,鼓手的舞蹈动作自然流畅。“插秧舞”是依照苗族人民农耕时劳作的生活情景改编而来,如今插秧动作的苗鼓出现在了婚礼上,不仅使用语境发生了变化,插秧的动作更是与前不同。

例如图3中,苗鼓斜放于鼓架上,鼓架较低;鼓槌极其简单,没有任何的装饰;打鼓、打边二人衣着简略,打着赤脚,其动作较为生硬,“两足成矮马桩”的动作中带有武术的技巧,谈不上美观,但可以看出当时苗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图4则是苗鼓在婚礼上的演出,红色的地毯、蓝粉色的背景、金红色的喜字、七彩的装饰小旗和气球,一眼看去,色彩鲜艳,极为喜庆。苗鼓正摆于鼓架;鼓架较高,用金属制作,并且装以滑轮便于挪动;鼓槌也变得美观了,鼓槌身为红色,并且加上了飘逸的黄色鼓绸(有的是红色);打鼓的演员衣着华丽、妆容浓郁、银饰亮闪;他们动作夸张,柔中带刚,打鼓时显现出了舞蹈的优美技巧,打得起劲时还会喊出“嘿!嘿!嘿!”的口号。台下的观众也“嘿!嘿!”的一起应和。

对于苗鼓表演的这一巨大变迁,时节海老师说道:“这样给你说吧,没有哪一套鼓是特定的定为迎宾鼓,是根据不同的场合来定的,不要被误导,只有一些动作是迎宾的动作,但很少,不管是男是女的鼓,很多都是生活中的一些动作,比如播种,插秧,割谷子,打谷子,梳头,织布等等。过去都是传统的打法,比如农耕生活,是一些传统武术的动作,近代加进去的是一些体育和舞蹈动作的基本功,所以近代的苗族鼓舞比原来的好看多了。”1

据湘西花垣双龙镇毛坪村民间唢呐艺人麻四章老师说:“苗鼓系团结围妖时,打死了老妖后,人们只有剥其皮用皮蒙了三面鼓,一面送雷公,一面送皇帝,最后一面送巴代。巴代代表人民领了一面,除其还傩愿用外,人民在正月玩年可打,正月时上刀梯可打,七月的赶秋节可打,还有过去大富豪家庭中吃牛可打。至于現在是改革开放年代,民俗文化活跃,在涌入广场舞的顺行,各元文学艺术参入,苗鼓涌入其中,大小喜事也参合,五花八门。大概是“文革”结束以后才参合。”2

在上文苗鼓文献中我们知道,苗鼓只有两种功能,一是庆年,二是庆神。顾名思义,表演场域只有在新年正月里和椎牛、椎猪的祭典中进行表演。即使是庆年娱乐,也是本民族自身的一种娱乐方式。如今,苗鼓不仅搬进了苗族传统婚俗中,更是以一种演出报酬的形式搬上了婚礼文艺演出的舞台。

苗鼓,在不同时代、不同语境,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与功能,苗鼓本是用于神圣的祭祀仪式当中,但在全球化和“非遗”的语境下,苗鼓变成“非遗”后其功能慢慢的发生了变迁,到哪里都可以看到苗鼓迎宾仪式。苗鼓搬进来各种仪式活动中,旅游景区的演出、苗族婚俗仪式的文艺汇演,甚至是商店开业表演都能看到苗鼓的节目。苗鼓从神圣走向了娱乐,从娱神娱人走向了苗族文化记忆符号。

(三)唢呐——老艺人的守望与年轻艺人的“发明”

唢呐,苗语称“松纳”。苗族还有木唢呐、竹唢呐。“唢呐。用桐木制木管,前开7孔,后开一孔,上插带有小圆盘的铜嘴,按小哨子。下套铜质喇叭……苗族接亲嫁女,红白喜事,歌舞欢庆,戏剧表演等都要吹奏唢呐。”1在苗族,举行椎牛、椎猪祭典以及接龙仪式中唢呐是必不可少的,在苗乡婚礼仪式中,唢呐更是不可或缺,仪式中,唢呐高亢的音色演绎出了结婚时的喜庆气氛。苗族婚礼仪式唢呐吹奏的曲牌有汉族的传统曲牌、瑶族的传统曲牌,还有现在流行的一些歌曲。

湘西苗族唢呐曲牌

[苗族传统曲牌 汉族传统曲牌 民间艺人创作曲牌 通俗歌曲 《吃牛调》《接龙舞曲》《揭盖碗酒》《过街号》《蹯街号》《蜜蜂过坳》《新娘子过坳》等。 《大开门》《小开门》《一枝花》《朝天子》《哭皇天》《水龙门》《兰花草》《双凤朝阳》等。 《蛤蟆逗蛇》《画眉斗嘴》《母鸡抱蛋》《火车进苗乡》《女人吵嘴》《杀年猪》《农家乐》《地捧豆》等。 《今天是个好日子》《北京的金山上》《妈妈的吻》《大花轿》等。 ]

(上表材料来源于唢呐艺人麻素章老师、隆会老师、石金辉老师)

在苗族的婚礼演奏中,唢呐是两个人一起演奏,叫做公母音,“所谓公母音,即指苗唢呐上的某一个音或某几个音,演奏时正手用高八度吹,副手用低八度吹。实际上多是两管唢呐上的平行八度吹奏。”2在湘西苗族“公母音”更多的是一种艺人们的演奏技巧,由于指法和气息的灵活运用,会演奏出高低八度的音。公母音一般出现在一首曲子中的最后一个或几个音上。在麻四章老师口中,公母音的演奏更多的是艺人们拥有高超技巧的一种展示。在苗唢呐演奏中呈现的一些“似准非准”的音,独具一格,展现出苗家人的独特风情。

笔者在对麻老师进行采访时得知,苗族唢呐的教学几乎都是口传心授,没有五线谱、简谱一说。著名唢呐演奏家刘勇曾说:“唢呐音乐的传承是以口传为主的,大部分地区没有乐谱。”3在师父对徒弟进行教学时,嘴里哼唱着曲子的调调,在哼唱时也会加上几个不是特别清晰的字音来代唱。

上图是麻四章老师以自己的形式记录的唢呐曲《过街号》,这是苗族婚礼中吹奏最多的一首曲子,是在接亲的路上吹奏的,路上吹奏次数不限,艺人一边吹奏,接亲仪式一边举行。这首曲子节拍多四四拍子,调式为 do调式,音阶为五声(do、re、mi、sol、la),以级进为主,节奏相对规整,滑音较多,旋律发展手法多由动机la—do往上带动发展,基本音调的变化反复;旋律音中含微升do音。

在以前的婚礼仪式中,唢呐声不仅穿梭在各条山路小巷里,在堂屋中的“竞赛”更为精彩。婚礼上,会有两支唢呐队伍,艺人们不但展示自己演奏的曲目多,唢呐技巧也要展现的淋漓尽致,其中《揭盖碗酒》便是在婚礼堂屋中演奏的一首。这首曲目的演奏技巧及难度在于,艺人们会围坐在桌子前进行,桌上放有一个空碗,唢呐艺人在进行演奏时,一只手进行指法吹奏,另一只手则会把桌上的碗拿起来、扣在桌子上,可以倒酒、敬酒,喝完酒后还要把碗扣起来,可以反复做。两只手是同时进行的,这就需要艺人们有非常熟练的吹奏技巧和左右手的协调能力。

唢呐最多的表演就是在接亲的路上来回反复那几首曲子,民间艺人也多为老龄化的趋势,且会吹的曲目也相对较少,有的甚至连自己吹的曲子都不知道叫什么,只知道在婚礼上吹什么曲子。能够演奏苗唢呐的老艺人们多为祖上传下来的技艺,并且是自己内心真正的热爱,苗唢呐的礼乐功能在慢慢消失。唢呐吹奏通俗歌曲,主要还是一些年轻的唢呐艺人,主人家一般不会反对,虽然婚礼仪式性遭到了“破坏”,但是听众都接受,毕竟吹奏的也是一些欢乐带有吉祥寓意的曲目,而且容易引起年轻人的共鸣。

四、苗族婚俗仪式音乐文化的当下

苗族傳统婚俗仪式音乐文化通过“非遗”的途径已走向旅游商业化、全球化的道路。从表演者的族群身份来看,“主体性”已发生改变,不光是苗乡人民可以打苗鼓、唱苗歌,笔者也可参与其中进行表演。表演者的职业身份变得模糊,在一场节目中,例如,苗歌传承人既可唱歌又可打鼓,还可以主持;苗族巫师不但可以表演巫术演出,还可做一名流行歌手进行演唱;苗家、土家族、汉族等音乐尽可演出,每一位演出者都担任着多重角色。苗歌、苗鼓、巫术本是苗族人民本民族进行的祭祀或娱乐活动,如今不光是在本民族,也在其他少数民族和全国各地进行商演。

(一)全球化视域下苗族婚俗仪式音乐文化

“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最早是由泰奥多尔·莱维于1985年提出的,之后,这一词被所有领域广泛使用。苗族传统婚礼,一开始就是一种自然的、原始的、古朴的婚姻制度,待改土归流后,汉族儒家文化的介入,导致了苗族婚礼也实行汉族的“媒妁之言”与汉族传统婚姻“六礼”1制度。“文革”时期,所有人不准自由恋爱,若是被发现了,便会开批斗大会来批斗谈恋爱的人。改革开放后,年轻人慢慢的开始自由恋爱,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习俗,到现在普遍的“儿女愿意,父母随从”。

婚俗仪式的改变就是全球化的结果,比如对过礼这一环节的简化,由于大家都很忙,喝完喜酒马上要赶往城市去上班(或打工、上学)。过礼也由原来的吃几天饭到现在的吃一餐饭;用担子挑嫁奁也都改为小型货车接,传统中女方至亲家挑担子的送一条裤子习俗,如今也都由红包所替代,这便是现在大多数苗家人“过礼”的婚俗。

聘礼从最开始的面、米、肉、银饰,从解放初期的几十块钱到如今的十几万不等聘礼;最具特色的苗银变为了现在的黄金、钻戒;接亲的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抬轿到步行到小车,同村寨有车的人会把车子空出来让结婚的人家使用,一般都是用最豪华的车来做婚车。

根据每个家庭的贫富情况而定,较富裕的家庭会请婚庆公司的来热闹婚礼现场,流行音乐、现代舞蹈、电声音箱,统统植入苗族“传统”婚俗仪式中。比如在演出之前,舞台、音箱、灯光、道具等一切准备就绪。整场演出的节目有苗鼓《开场鼓》,独唱《我只在乎你》(笔者唱),群舞《康美之恋》,现代舞《Bad Boy》,独唱《父亲》,群舞《也孟也如》,小品《即兴》,苗歌《高腔》,黄梅戏选段《戏凤》,群舞《湘西拦门酒》。节目中途吸收了旅游演出环节中的“互动环节”,邀请台下的父老乡亲上台唱歌,苗歌、流行歌皆可。在十八洞村演出时,一位新娘家的亲戚身穿华丽的苗服,上台唱了一首平腔。绚丽的灯光、巨大的音箱,手捧话筒,站在台上面对观众唱苗歌,亲戚略显紧张。

婚礼上,新郎绅士的西装,新娘浪漫的白色婚纱和汉乡十足的秀禾服;婚房里摆放着风格独特的婚纱照;伴郎伴娘在结亲仪式中玩的在某些网络平台学习到的游戏项目;婚庆公司的文艺演出;苗族歌师堂上歌时使用的话筒音箱。这些元素,无一不是在全球化的视域下,对多民族文化的认同而促成的民族融合。

(二)“非遗”语境中的苗族婚俗仪式音乐文化

自2006年5月以来,湘西州已拥有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200多项,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0项、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01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92项。2

在苗族人的婚礼中,结亲嫁女要演唱苗歌,请歌师对歌、吹唢呐、打苗鼓(比如赶“边边场”)等,随着“非遗”事业的发展,“歌师”慢慢成为职业化的工作了。“非遗”前请歌师来唱“堂上歌”,主人家送歌师粑粑、糖果即可,现在是给歌师开工资了,据采访得知,现在歌师的行情大概在600—800块钱一夜,有的主家富裕的会多给一些。

鼓舞艺人、歌师、唢呐艺人等都活跃在湘西苗族传统婚俗仪式之中,对“非遗”的保护传承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就拿苗鼓来说,它是苗族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它本身是建立在宗教仪式(比如椎牛)上的一种民间民俗文化活动,苗族人民通过鼓舞获得仪式的灵验性(比如还愿)以及潜在的娱乐性,从而实现了苗族民俗文化的程式化的传承与传播。苗族“非遗”商业化的运用,从经济上来说扩展了它们的功能意义、传播场域、传播范围,其仪式中乐舞(比如苗鼓)的仪式性、原生性、神圣性逐步转化为展演性、娱乐性与审美性。3

同时,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无论是歌师还是鼓师或者唢呐艺人,都趋向老龄化,因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会唱苗歌、打苗鼓,甚至有些经常在外地生活、打工的苗家人连自己的母语—苗语都不会讲了,能够请到的在苗族婚俗仪式中唱堂上歌的歌师年龄大多数在40岁以上。笔者对男苗歌师龙志明进行采访时他无奈地说道:“我没有徒弟,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学这个了,觉得枯燥难学,就连之前和我学过一段时间的‘徒弟,学了一段时间就又没学了,现在去开大车了。”

这一断层性传承的困境是当下所有苗歌师的焦虑与担忧。“专业”苗歌师的进入,鼓舞在婚礼中的运用等等,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真正的“还原”是需要所有人的努力。

(三)文旅融合下的苗族婚俗仪式音乐文化

湘西是神秘的,从沈老的笔下、黄老的画中流淌着众多出的民族风情、百里画卷。“湘西州拥有300余个‘国字号生态文化旅游品牌、26个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的“非遗”项目、12个4A级景区、23个3A级景区和1517处历史文化古迹。”1上述材料说明了湘西旅游资料与文化资源的丰富与多彩,全域旅游视域下“有效的商业模式是促进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2。

笔者参加的这几场婚礼中,主家均请民族文化演出队进行文艺演出。一般是几个年轻的苗家阿妹组建起来的一个文艺团队。她们的职业不一,其中几个被邀请来的演员是在十八洞村景区、芙蓉镇景区、矮寨大桥景区、徳夯苗寨等景区的演员或者导游,她们有着丰富的演出经验和语言表达能力,每个演员都能担任演出中的各种角色。在旅游公司上班的这些演员都有受过专业的训练,自己本是苗族人,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底蕴,再加上自己的热爱,并且长时间的接触外来游客,于是,在这样一个旅游的背景下,她们吸收了旅游公司演出的一些演出技巧,也会得知观众朋友们想要看到的一些节目。正是由于外来游客的不断增多,并且为了能更好的传承和从中更多的受益,在这些基础之上,融合自己本民族的一些元素,组成一场既传统又现代的文艺演出。

例如,湘西古丈县夯吾苗寨旅游景区在2017年时开始将婚礼仪式搬到旅游体系中。婚礼表演中,演员有新娘、阿妈(新娘妈妈)、伴娘和媒婆。演出地点在已经布置好的婚房里。为了让游客能有更加切身的体验,景区“媒婆”会请游客(男士)扮演新郎与新娘来一场苗家婚礼拜堂仪式。婚礼流程由媒婆主持,游客坐在屋里观看,并进行互动,有时还会有坐轿子的体验。在2019年,湘西花垣十八洞村举行的“脱贫脱单公致富——十八洞村相亲大会”,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积极参加活动。据十八洞村旅游公司演艺部经理隆会老师讲:“那天下着小雨,人特别多,车子都堵了几里路,一动不动,由于路况堵车严重,以至于相亲大会只搞了一上午,中午就结束了,我们还允诺朋友们明年还会继续。”1

2021年5月20日,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花垣經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十八洞村再次举行了以“十八洞,我爱你”为主题的5.20中国十八洞相亲节活动。

2021年8月14日,是我们中国传统的七夕情人节。这天,湘西矮寨旅游景区开启了一场“云中表白”主题的湘西苗族婚俗仪式直播。新郎新娘扮演者为矮寨景区演员。宣传标语为“‘七待已久,‘夕望是你,十一点三十分云游矮寨奇观,惊喜等你来拿!待到疫情消散,再‘湘见!”以一场苗族婚礼直播的形式宣传了矮寨景区。

在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苗族传统婚俗仪式音乐的商业运作,延伸了其生存的空间,某种意义上推动苗族传统婚俗仪式的发展空间、传播空间、世俗化功能。

五、余论

湘西苗族传统婚俗仪式音乐文化在全球化、文旅融合与“非遗”语境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变迁和“发明”,尤其是流行音乐与电声乐队的植入对传统音乐文化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但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苗族婚俗仪式音乐文化中的苗鼓、唢呐、堂上歌等,从艺人们演出的无报酬到有报酬;从族群认同到社会认同;从娱神娱人到文化记忆符号;从敬畏到民俗;从民俗到娱乐、审美等多元化呈现与多样化发展,给苗族人民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非遗”传承人或民间艺人在婚俗仪式中的一系列“传统的发明”也许就是苗族乐舞文化走向旅游文化市场中至关重要的一步,但是需要守住传统乐舞文化的“根”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今天,湘西苗族婚俗文化进入旅游市场,是民族精神、民间文化诠释乡村振兴的时代潮流。虽然大部分年轻人关注的是现代乐舞文化在苗族婚俗仪式上的表演,比如婚礼上他们邀请笔者上台演唱通俗歌曲就是一个明证,但从某种意义上也导致了湘西婚俗仪式音乐文化一种断层性的改变。而且,在湘西苗寨传统的婚礼仪式办的越来越少了,很多在外面的年轻人婚礼都不愿意回家举办了,传统婚俗仪式音乐文化的生存语境越来越窄。怎样做好湘西苗族婚俗仪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笔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作者简介:李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杨声军,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1战国时期楚国初置的郡,郡治在湖南沅陵,包括湘西地区和贵州东部地區。

2材料出处:笔者于2020年7月4日里耶秦简博物馆的田野调查。

3改土归流就是改土官变成流官治理。

4吴荣臻、吴曙光:《苗族通史》,民族出版社,2007,第437页。

5湖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湖南省志·民族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第188页。

6黔东南苗族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活动方式。

7湖南湘西一带苗族群众的歌节。

8为纪念吴天龙英雄,湖南湘西一带在这天举行对歌等活动。

9流传于湖南湘西花垣,立秋这天举行,庆祝丰收,青年男女歌唱寻友,以歌传情。

10“赶边边场”是湘西苗族地区的青年男女,通过赶场,对唱山歌,以歌传情。

1就是为了讨取爱情。

2吴荣臻、吴曙光:《苗族通史·五》,民族出版社,2007,第393页。

3[清]蒋琦溥修、张汉槎纂、林书勋增修:《乾州厅志·卷之十四.艺文上》,复印版,第17页。

4[宋]朱辅:《溪蛮丛笑》,中华书局,1991,第6页。

5[宋]朱辅:《溪蛮丛笑》,中华书局,1991,第8页。

6吴荣臻、吴曙光:《苗族通史·五》,民族出版社,2007,第407页。

7[宋]朱辅:《溪蛮丛笑》,中华书局,1991,第7页。

8罗绕典:《黔南职方纪略》,成文出版社,1974,第331页。

1[清]李瀚章、裕禄:《湖南通志》,岳麓书社,第1059页。

2[清]林继钦等编、袁祖绶纂:《保靖县志·卷十二.告示》,复印版,第15页。

3凌纯生、芮逸夫:《湘西苗族调查报告》,民族出版社,2003,第58页。

4[清]黄应培等修纂:《凤凰厅志·风俗》,岳麓书社,2011,第103页。

5[清]董鸿勋编纂、张明华校注:《永绥直隶厅志》,团结出版社,2020,第271页。

6湖南省少数民族古籍办公室主编《湖南地方志·少数民族史料》,岳麓书社,1991,第387页。

7曾继梧:《湖南各县调查笔记》,1938,第158页。

1郑英杰:《苗族婚俗伦理管窥》,《民族论坛》1989年第2期。

2当地苗家人所说的糖不是平时吃的糖果,而是一种小零食的统称。

32021年5月11日于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采访花垣县双龙镇毛坪村麻四章老师的口述。

4湖南省少数民族古籍办公室主编《湘西苗族婚俗》,岳麓书社,1996,第71页。

52021年1月21日于湖南湘西十八洞村竹子寨婚礼现场采访歌师龙志明老师的口述。

62021年5月11日于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采访花垣县双龙镇毛坪村麻四章老师的口述。

7湖南省少数民族古籍办公室主编《湘西苗族婚俗》,岳麓书社,1996,第219-220页。

1②湖南省少数民族古籍办公室主编《湘西苗族婚俗》,岳麓书社,1996,第3-4页、4-6页。

1张晓清:《音色的采借》,《中国音乐学》2008年第2期。

2“堂上歌”,有的苗家人也会称为“喜堂歌”,这是一种在苗族人婚礼上,喜事当天的晚上,由两位歌师,一男一女,代表新郎新娘男女双方,坐在堂屋中,进行对歌的一种形式。

1由湘西吉首市矮寨镇苗歌省级非遗传承人吴腊保老师与墨戎苗寨演唱。

2罗康隆、张振兴:《苗防备览·风俗考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2010,第154页。

3石启贵:《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第385页。

42020年7月16日笔者于湖南湘西花垣县板栗村吴海深老师家进行的口述采访。

12021年8月17日,微信口述史采访湘西矮寨大桥景区演员时节海。

22020年7月16日笔者于湖南湘西花垣县板栗村吴海深老师家进行的口述采访。

1湖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湖南省志·第二十四卷·民族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第325页。

2宋运超:《湘西苗唢呐浅说》,《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3期。

3刘勇:《中国唢呐艺术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第62页。

1旧时汉族婚姻礼仪,是指从议婚到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即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2数据来源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化旅游广电局非物质文化遗产官网。

3杨志强、张应华、赵书峰:《“音乐与‘路文化空间互动关系问题”三人谈实录》,《音乐探索》2021年第3期。

1涂碧波:《推动湘西州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新湘评论》2021年第5期。

2胥悦红:《全球化时代的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基于文化资源商业模式与全产业链建构的探讨》,《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6年第22期。

12020年7月2日笔者于十八洞对隆会老师的口述采访。

猜你喜欢

变迁历史
数字解读 DIY世界的精彩变迁
回乡之旅:讲述世界各地唐人街的变迁
变迁
新历史
Destination Chinatown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九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5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