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

2020-12-30胡新民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途径和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中,实现全方位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新课程改革中设置的一门新课程,在社会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具有独特的课程价值。在本文中,笔者浅析如何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优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途径和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3-0092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中,实现全方位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新课程改革中设置的一门新课程,在社会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具有独特的课程价值。下面浅析如何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优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和方法。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独特优势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亮点课程,具有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整合性、连续性等特点,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优势一:课程的目标指向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从纲要中,我们可以看到特别强调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这也是综合实践课程特有的课程价值。

优势二:课程内容丰富,为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多样载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包括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条主线,和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最接近,为学习理解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很好的载体。

优势三:课程形式多样,更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综合实践活动包括考察探究、社会服务、创意物化、职业体验等多种实施方式,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实施的时候将二十四字核心价值观分解为十二个小主题,再加上对应的活动形式,更适合学生学习和理解核心价值观。

优势四:课程提倡多元评价,全方位促进学生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主体多元,学生自我、家长、教师、同伴都参与评价,更加凸显评价对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课程评价方式多样,有等级的评价、有书面的评价、有成果展示的评价、有自我反思的评价等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活动的效果。评价在关注结果的同时,更加注重活动过程中学生的表现。这些都为更好地培养和践行价值观起到促进作用。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实施方法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深刻领会课程的理念和目标,把握课程的特征和内涵,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科学规范地设计和实施活动,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多种学习方式和多元评价方式引导孩子们理解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1.组织培训,提升理念

观念决定行动,组织教师学习、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内涵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是实现两者融合的关键。学校首先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指导小组,负责课题的实施和培训。其次我们请我校国家级综合实践活动骨干教师给全体教师培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聘请了省、市教研员担任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专家,定期到学校指导工作。第三,组织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优质课比赛,新课程理念演讲比赛。第四,每周利用教研活动时间阅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书籍,观看核心价值观教育视频。此外,我们还聘请了市委党校专家来学校进行践行核心价值观讲座,举行青年教师践行价值观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为教师购买了大量的学习资料。一次次的学习提升,促进了教师观念上的转变。这样的培训学习统一了思想,学习了方法,明确了目标,为全面实施课题研究打好了的基础。

2.制定规划,明确目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培育和践行,做好活动前的方案规划是基础。制定规划是课程实施的要求,也是资源充分发掘使用的前提。制定规划前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要熟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其次要了解省、市(县)等主管教育教研部门的本阶段对课程实施的要求。第三要和学校领导沟通,了解学校的办学思想、校长的办学思路。第四要充分了解学校已有课程资源和可发掘的课程资源。第五要熟悉学校教师当前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解与实施的能力。根据以上要求将核心价值观内容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融合。

3.氛围营造,人人知晓

小学阶段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活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开始逐渐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不断增强,因此亟需正确价值观的引领。学校通过营造环境氛围、记住要求、播下种子等方式让二十四字核心价值观人人知晓。让孩子们参与到校园公益广告的设计中。如开展了“美化校园,我参与”小广告牌的设计制作活动,“我是校园小主人”校徽设计大赛,“我的校服我做主”校服设计大赛等综合实践活动,不仅广泛宣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还让学生体会到了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让孩子们熟记核心价值观内容是开展核心观教育的基础。我们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同时通过背诵、歌唱、观看动画等方式提高识记的效果。如: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时间,让孩子收集相关的动画,通过观看、讨论动画深入浅出地去了解、品味、琢磨、领会这24个字核心价值观;收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内容相关联的传统经典诗词语句和优秀儿歌,依据各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在学生中广泛开展“日誦一语”活动,潜移默化地接受美德的熏陶,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通过红歌赛,唱出核心价值。开展以上活动,营造了很好的宣传氛围,在全校掀起了学习、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高潮。

4.体验感悟,潜移默化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不仅要记住要求,更要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我们通过开展各种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感悟,不断反思总结,提升自己觉悟,端正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习惯。如:读好书,看爱国电影活动,让孩子通过读书看电影学习榜样,广泛发掘未成年人中的美德榜样,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勇于实践、奋发成才,引导他们关爱他人、关心集体、关注社会,向榜样学习,践行核心价值观;通过学校宣传栏、墙报、校报、班队会、每天的红领巾广播,引导学生学习身边榜样的先进事迹,以榜样的力量激励广大学生积极向上、主动发展;开展“红领巾相约中国梦,学榜样、做三爱好少年”主题系列活动。系列一,讲述中国故事。系列二,讨论中国现象。系列三,体验“祖国强大我骄傲”社会实践活动。各年级学生由家长陪同利用假期进我市的大型企业,寻访先进人物和普通劳动者,体验中国发展,参观市平原博物馆。系列四,展望中国未来;抓住纪念日进行爱国教育。以“七七事变”“九一八事变”、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为契机进行爱国教育,进行公平教育。开展阳光体育竞赛活动,开展阳光竞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公开、公平、公正;开展“诚信我先行‘六个一”活动。即搜集一句名言格言、听一个诚信故事、讲一个诚信故事、办一期诚信手抄报、寻找一个身边的诚信榜样、谈一谈自己的诚信经历;开展“尊老爱亲,友爱助人”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利用寒、暑假带领学生走向社会,开展“爱心小志愿者”活动、红领巾助残活动、“帮助他人、快乐自己”爱心行动,赴“阳光村”开展“手拉手”帮扶活动、赴敬老院开展“爱老敬老”活动等。

通过以上生动有趣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为孩子们价值观的形成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胡新民,河南省新乡市育才小学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作者单位:河南省新乡市育才小学453000)

猜你喜欢

途径和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状况调查
初中语文教学如何传承传统文化
小学生自控力培养之我见
深化固定资产投资内部控制审计的途径和方法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教育硕士开展案例学习的有效途径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