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军事题材纪念性报道提升传播效力

2020-12-23张铖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48期
关键词:解放军报

张铖

摘  要:优化军事题材纪念性报道是军队媒体建构民族与国家认同的使命所在,对增强媒体自身竞争力、提高公信力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解放军报》“纪念建军90周年特刊”的媒介呈现样态的基础上,探索性提出提升军事题材纪念性报道传播效力的进路。

关键词:军事题材纪念性报道;《解放军报》;“纪念建军90周年特刊”

大众媒介中纪念性报道的频频出现,不仅缘于媒介对历史记忆传承这一社会功能的需求,更是在现今社会环境中满足受众需求、适应媒体竞争、遵从社会变革趋势的综合结果。在加快布局军队传播体系、增强军队媒体传播力的背景下,做好军事题材纪念性报道是时不我待的时代要求。

《解放军报》作为军队最重要、最权威的媒体,它所呈现的相关报道有着尤其区别于地方和社会媒体的特性,本文选取其建军90周年纪念特刊作为研究样本,对于军事题材纪念性报道有着更明确、更清晰的指向。

一、《解放军报》“纪念建军90周年特刊”的媒介呈现

2017年8月1日前后起,《解放军报》持续推出11期共60版的“纪念建军90周年特刊”,对人民军队成长壮大过程中的辉煌历程进行了全面回顾。笔者对其进行量化的数据展示与内容分析,从宏观层面把握其媒介的呈现特征,分析内在建构逻辑。

(一)报道的数据分析

从报道数量上分析,此次特刊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7月10日至7月28日,共计10期40个版,每期4版。前5期主要回顾革命战争年代人民军队浴血奋战的光荣历史,后5期进一步展示和平年代人民军队践行新时期历史使命的伟大历程。第二阶段在8月1日建军节当天,从第5版到第24版,集中推出20个版重点刻画了从十八大以来,在强军目标引领下人民军队跨越前行的新风貌新气象。

从日期分布上分析,如下图所示,报道数量的平稳段和高峰值体现相对明显,第一阶段前10期折线基本平齐,每期数量大致相当。而8月1日为此次报道活动的峰值。可见前10期主要发挥着前期预热作用,而在建军节当天则重点展开主题报道,46篇的数量接近总量三分之一。媒体对特刊这样的系列报道,从前期策划开始,必然会着重关注事件的重要时间节点,这直接影响报道的数量和日期分布。

从专栏设置上评析,在两个阶段,根据关键词或者主题,每期以4个版面展开。略有不同的是,第一阶段中每期4版着重诠释一个关键词。第二阶段集中于8月1日一期,细分为4个主题,每个主题4版,除了前4版作為单独文章进行综述,其余所有关键词或者主题都围绕“纪念建军90周年”这一大主题,在各自版面策划设置了相应的专栏。具体如表1-1、表1-2所示:

(二)报道的样式分析

从报道体裁上分析,对161篇样本的体裁按照新闻评论、新闻报道、副刊三类进行统计,可以看出:通讯数量最多,且呈均匀分布;评论数量排第二,导向性明显;副刊类体裁虽然数量最少,但在此次特刊中并不是其常见的“附属品”地位,他使整个特刊的纪念性报道更显鲜活,为受众提供了更大的抒情空间。

从报道题材上分析,根据纪念性报道的特点和研究目的,笔者将样本的题材分为纪念活动类、历史回顾类、当代关联类、精神解读类、思想理论类、文艺副刊类这六大类。对于“纪念建军90周年特刊”来说,其军事题材纪念性报道整体架构主要落点于对党史、军史的回顾,以及勾连当下这一主题上,因此当代关联和历史回顾两类题材占据主要地位,统计图中也显示二者总和超过50%。宏大的叙事主题也不能缺少文艺类作品,无论是诗歌散文,还是随笔杂文,都具有相应的传播效力,正如数据显示,文艺副刊类占比接近五分之一。精神解读类和思想理论类总共占比24.3%,主要是大部分评论文章会选取这两个题材,以学理性地“谈古论今”,进一步表达人民军队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当今社会的启示。

从报道形式上分析,样本内容的报道形式分为文字报道、图片报道、图文报道三类,统计分析的结果如图1-3。纯文字报道仍是特刊最主流的报道形式,数据显示其占比近7成。图文报道和图片报道占比超过30%,对于时间跨度不长、报道相对连续密集的特刊来说,这一占比是相当高的。在新闻图片的选择上,特刊主要遵循了两个原则:一是“看图说话”。比如图文报道《有你,苦难的中国有多幸运》,文章聚焦于埃德加·斯诺80多年前所拍的一张老照片,挖掘出一个平凡而又精彩的长征小故事;二是“用图说话”。如7月12日的“雄关漫道”的封面版,在右侧关键词下方,分别编排了长征开始、遵义会议、四渡赤水、翻越雪山、胜利会师5张图片,呈现出长征路上五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关键瞬间,既对历史背景有了清晰的交代,又美化丰富了版面。

二、优化军事题材纪念性报道的思考与启示

随着媒体生态的剧烈变化,各种媒介手段的日益更新,尤其是新媒体对于传统媒介的冲击,军事题材纪念性报道亟需把准受众需要和时代需求,改进和优化传播策略,持续提高传播效力。

(一)强化新视角:挖掘新闻内涵,实现深度报道

军队媒体应瞄准全局,统筹策划报道。在报道活动筹备伊始,一方面要与上级整体的宣传口径相对接,同时研读相关历史,在总体报道指导思想的基础上确立鲜明具体的主题;另一方面,摸清受众对相关历史事件或节点的兴奋点和关注点。此次“纪念建军90周年特刊”从报道阶段的划分、节奏的把控到关键词的选取、专栏的设置,都体现了报道活动筹划的全局意识,才造就了整个报道呈现的良好效果。

报道要聚焦细节,串起宏大脉络。媒体对于纪念性报道的建构不能再以大而空的理论作为诉求,而要深入挖掘大众所熟悉的史实与故事,找寻宏大叙事中的历史细节,让整体报道框架更加精细。

军队媒体应立足全维视角,传播军事文化。要灵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科学观点,把宏大的历史事件放在当下来考察、放到全维视角中来展现,彰显出报道应有的文化价值。尤其是在内容的建构上,一方面,深入挖掘报道中的新闻价值,解析相关历史事件的内涵;另一方面,要强化军事文化的重要意义,诠释当代军人的价值,打造现代军事传播话语体系。

(二)探索新形式:改进表现方式,革新传播理念

军队媒体开展军事题材纪念性报道要聚零为整,营造集群声势。一方面,在筹备期精心策划整体报道的大框架,形成集群规模,借助版面设计及安排,突出高潮部分;另一方面,在报道的小框架下,让报道节奏、栏目设置、稿件策划、编排和制版等紧密贴合主题,使报道的创意设计和具体内容高度融合。

军队媒体应注重立体架构,打造聚合效应。要利用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对相关报道主线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立体呈现,拓宽报道主线的信息范围。一方面,强化版面意识,合理规划报道版面,适度使用图片元素,确保整体版面既有军味又简洁美观;另一方面,注重全媒体对接,将报道作品通过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同步共享,力求“1+1>2”的传播效果。

开展军事题材纪念性报道还要突出媒体融合,塑造多元传播。一方面,摈弃纸媒独大的传播理念,构建传媒集群,建立适应新媒体平台的信息采编和内容生产机制;另一方面,建立双向多元传播结构与高效互动平台,确保传受双方交流顺畅。在纸质特刊推出的同时,军报在两微一端同步上线特刊的精彩报道,尤其是H5相关作品的推出,将特刊打造为视听一体的交互式新媒体报道。

(三)实现新手法:创新采写思路,提炼内容价值

军队媒体应深挖新闻史料中的故事元素。首先,要挖掘史实资料,还原历史背后的故事;其次,要让受众接收到情绪饱满的新闻故事。在此次特刊的稿件采写上,故事元素就随处可见。除通讯中融入的新闻故事外,特刊还选取了许多历史物件进行拟人化叙事。

揭开新闻史实里的思想启示也是关键点。纪念性报道存在的价值不仅是回顾与重温历史,更在于深化历史。军队媒體要做到旧闻新说、旧事新评,开采出新闻史实里的反思与启示,强化纪念性报道的思想“集装箱”作用。

开展军事题材纪念性报道要注重剖析宏观背景下的平凡个体。无论是对历史的回望还是与现实的勾连,报道都应在谈事论人中发现其背后的历史精神,即人的精神,这也是纪念性报道采写思路创新的重要原则。军队媒体要把握受众对人文关怀的深层次渴求,将新闻内容的选择更多聚焦于平凡的个体,把目光投向事件亲历者和见证人,揭示平凡个体的内在精神,让报道既见事又见人。

三、结语

一次成功的军事题材纪念性报道除了要深挖其军事属性,更需借助历史的洞察、新闻的笔法,才能造出具有时代意义的新闻产品。军事题材纪念性报道本身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兼具政治、社会和教育功能。为了增强报道的传播效力必须要不断提升军事题材纪念性报道的质量,扩大传播范围,加强影响力。

《解放军报》“纪念建军90周年特刊”相较之前的军事题材纪念性报道,从整体呈现到传播效果上,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其不足也客观存在。一次全国范围的重大的纪念性主题报道活动,不可能毫无缺点。况且,缘于相关新闻理念和体制上的个别积弊,旧式宣传本位的做法仍有些许残留。但更为重要的是,优化策略的思考与落实。

猜你喜欢

解放军报
我国军事类媒体的新冠肺炎报道探析
重大行动中军医媒介形象呈现研究
《解放军报》创刊后宣传的第一个典型
《解放军报》评论:坚决拥护党中央的正确决定
从融合文化看解放军报官方微信订阅号
历史转折中的《解放军报》
关于解放军报副刊《生活与修养》版的研究分析
《解放军报》体育新闻报道语言表现手法评析
世界杯,军报也能“踢”得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