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大行动中军医媒介形象呈现研究

2020-10-29张静徐灿华檀琳

今传媒 2020年9期
关键词:媒介形象军医解放军报

张静 徐灿华 檀琳

摘 要:本文从内容分析法着手,将重大行动中军医的媒介形象与传播学理论相结合,选取军队媒体中的权威代表性报纸——《解放军报》,研究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新闻报道中对军医形象的呈现,主要体现为闻令而动的军人形象、守护健康的医者形象、敢打敢拼的军医形象、流露情感的个人形象。建议在军医报道中,还应重点从新闻伦理学角度思考如何处理预设立场、形象比重以及把控平衡原则问题。

关键词:《解放军报》;军医;媒介形象

中图分类号: 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0)09-0082-03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一致,全面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力争到二○三五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军医作为军队所属人员,主要任职于军队医院。军医媒介形象反映了军医及军队医院和军队在大众心中的信任度、知晓度和美誉度,对医患关系、军民关系均产生作用。而军医媒介形象大都建构在军医典型人物的媒介形象之上。根据李普曼的拟态环境理论,媒介形象对人们脑中对象的主观认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麦尚文在《新时期中国典型人物“媒介形象”的变迁与突破》一文中指出,典型人物报道是我国传媒生产中最为特殊的新闻品种,同时作为中国媒体正面报道的一扇重要“窗口”,典型人物的“媒介形象”深刻地影响着公众对当下社会状态的认知。因此,以多种方式报道人民军队建设发展成就,积极展现人民军队良好形象是策划制作栏目的根本出发点[1]。军队主流媒体作为涉军事类新闻报道的权威媒介和舆论引导载体,研究其对军医媒介形象的塑造及呈现,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该研究为后“新冠”疫情时期军医形象报道提供了一定的路径参考。

一、研究方法及样本选择

(一)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贝雷尔森指出,内容分析是对具有明确特性的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地描述的研究技术。本研究采取内容分析法,对“新冠”肺炎疫情报道期间《解放军报》关于军医的报道,从报道体裁、主题、版面、关键词等方面进行检索分析,研究军队主流媒体构建军医媒介形象的特征。

(二)样本选择

本文以《解放军报》2020年1月25日至2月25日期间,关于军医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新闻报道为样本,研究其对军医媒介形象的建构。选择《解放军报》作为研究样本的原因为:《解放军报》创刊于1956年,是中央军委机关报,其报道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和可信度。该报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形成了政治立场坚定、军事特色鲜明、贴近部队实际、格调清新高雅的特点,是宣传人民军队发展建设及广大官兵精神面貌的重要宣传阵地;其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并于1999年开通电子版,受众广泛,是军内外了解军队建设发展相关信息的重要选择。选择2020年1月25日至2月25日这个时期的原因:1月25日《解放军报》刊登了涉“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篇新闻报道,并在其后一个月高密度报道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在此期间关于军医的报道相当密集,故选择该时间段。

笔者通过翻阅《解放军报》电子版在线搜索样本,搜集到:一是含有“支援湖北”“医疗队”“军医”“白衣战士”“护士”等关键词的新闻报道;二是筛选虽不包含以上关键词,但都是以“军医”为报道对象的新闻,得到新闻样本93条。

二、报道量化统计

(一)报道的体裁

新闻体裁就是对新闻文本的分类,它以新闻报道过程中新闻事实再现的客观性与主观性的彰显程度为标尺,对新闻文本作类别划分[2]。通过新闻体裁可直观判断媒体的态度和观点。笔者搜集的93篇研究样本中,使用较多的体裁是通讯,共计58篇,占全部报道总量的62.37%;其次是消息、评论员文章,分别是15条和13条,占比16.13%、15.05%;图片和其他7條,占比1.08%。可以看出《解放军报》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与军医有关的报道使用了多种体裁进行展示,其中,使用了大量注重细节的通讯报道,通过背景场景、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等细致刻画,对事件和人物做出详尽的报道,从而勾勒出更加生动形象、有血有肉的军医形象。

(二)报道的主题

新闻主题反映媒体对客观事实的看法、态度和通过事实的报道所表达的主观意图。《解放军报》关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军医的报道主题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1.军队派军医赴湖北驰援6篇;2.军医冲锋在前、奋勇抗疫59篇;3.军医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11篇;4.军医背后故事3篇;5.患者对军医评价2篇;6.军医战疫日记2篇;7.其他主题10篇。研究发现,所有的报道内容沿着“出征-投入治疗-如何治疗-背后故事-治疗结果-病患反馈”的发展轴展开,报道方式有他述、自述,对军医在一线救治的全过程进行了生动诠释,均为正面描述。

(三)报道的版面

通过报道所占版面可以看出报道的重要性,头版作为报纸的“黄金版面”,一般会刊发内容较为重要的稿件,2、3版次之,由此可以反映出媒体的重视程度。《解放军报》关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军医的报道版面分布为:头版位置共计28条,占比30.11%;2版16条,占比17.2%;3版6条,占比6.45%;其他版面43条,占比46.24%。前三个版面的总报道量占比为53.76%,可以看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解放军报》对军医主题的报道非常重视。

(四)报道中关键词频次

采取搜索法,输入五个方面军医战疫关联词,对研究文本进行检索,结果为:1.关于军医及军医群体:“医疗队”411次、“军医”149次、“军人”113次、“医生”83次、“白衣战士”26次;2.关于使命责任:“支援湖北”136次、“使命”94次、“请战”49次、“责任”40次;3.与救治相关:“一线”196次、“救治”186次、“治疗”88次、“护理”85次;4.关于救治对象:“患者”491次、“人民”261次;5.关于救治态度:“困难”27次,“冲”140次、“全力以赴”26次、“挺身而出”24次、“迎难而上”6次(如图1所示)。

图1 根据词频绘制的词云图

可以看出,在报道量上,军医群体明显高于军医个体形象,可见军报致力于群体描述,在此阶段群体印记高于个人展示;身份上更加强调“军”,军医、军人、战士频次要高于医护的频次;注重使命任务的刻画,态度上表现积极,困难与克服困难呈现出明显的逆熵特质,没有渲染困难。

三、《解放军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构建军医媒介形象呈现

通过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解放军报》关于军医的新闻报道,从报道体裁、主题、版面、关键词等方面进行分析,窥见《解放军报》在军医参与“新冠”疫情等重大行动中呈现的军医媒介形象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闻令而动的军人形象

从名词上看军医,由“军”和“医”组成,军医首先是“军”。在此次报道中,更加注重展现他们身着戎装所肩负的责任担当和初心使命,以及一切行动听指挥的优良作风。在《解放军支援湖北医疗队抵达武汉》《解放军支援湖北医疗队抵达武汉后有序展开工作》的报道中,描述了如下信息:一是承担此次驰援任务的三所军医大学,接到命令后迅速部署落实,广大军医纷纷闻令而动、主动请战,并在军委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集结抵达武汉;二是重点描述人民军队为人民的本色,强调了人民有难、军人当先的本质;三是描述了军医过硬的工作作风和不怕牺牲的精神境界,到达武汉后紧锣密鼓展开救治,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准备并投入病房开展工作。

(二)守護健康的医者形象

从文章第二部分关键词频来看,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突出“医”的身份去救治患者、守护健康。如《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人民生命高于天》《坚持科学施治,搞好自身防护》《众志成城,军民同心战疫魔》《战“疫”前线“孔雀蓝”》《火神山医院科学救治提升诊疗质量》等报道中,围绕军医如何救治病患这个核心,通过承担重症监护室危重病患、高龄病患等一个个生动案例的描述,展示出军医的医者仁心,以及过硬的业务水平和救治能力,也就是“打胜仗的本领”。《病房里的暖心生日》《感谢你们冒死相救》等报道,前者描述了医生为同一天生日的两名患者过生日,因买不到蛋糕就用了自己的点心和糖果替代,为患者过了一个特殊的生日。后者描述了患者经过医护精心治疗和护理康复出院后,对医护表达出真挚的谢意。从侧面呼应患者对军医救治能力的认可和感谢,传递出医患相处和谐的信号。

(三)敢打敢拼的军医形象

这一特质重点表现作为军医在“军”和“医”身份的完美融合下的综合形象,《解放军支援湖北医疗队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危险的时候,军人必须冲在前面》《冲锋是军人永远的姿态》《白衣战士再冲锋》《日夜奋战在荆楚大地》等报道中,描述了在面对疫情的未知高危险、工作环境艰苦等背景下,军医作为支援湖北抗疫的先遣军,最先挺身而出、冲在最前线,不畏艰苦、敢于挑战、敢打敢拼的“硬核”形象。

(四)流露情感的个人形象

此次报道中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注重军医作为独立社会人的细腻情感的展现,如《秒睡的护士》一文中,描述了一名护士因疲惫靠窗秒睡。《“您是女儿心中最亮的星”》《有一种爱叫“咫尺相望”》均描述了军医妈妈与儿女之间的情感互动,《疫情下,母子俩的隔空对话》也是注重刻画军医儿子的身份。概括来说,采用平民化的叙事方式展示军医作为“个人”的感情,从而引起共鸣。

四、总结与思考

因媒体的镜像功能,将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下军医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表现出新时代军医形象特质,建构了广大民众对军医的想象。从《解放军报》关于“新冠”肺炎疫情一个月以来的报道看,把军医为民、担当、尽责等良好形象和优良作风展示地淋漓尽致,对其他媒体关于涉军、涉医报道都提供了良好的示范,对广大民众认知军医形象进行了正向的舆论引导。充分发挥了主流媒体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责任和担当。

因军医媒介形象的宣传与构建,更多的是向外传递国家和人民军队的声音,意义重大,因此媒体在报道军医体裁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大局观,严谨履行“把关人”角色,确保万无一失。但从媒体所肩负的守望、反思以及探寻问题解决的使命来看,特别是融媒体、智媒体引领的新媒介生态的建立,信息传播速度、传播范围、传播效能均呈现出极其复杂多变的格局。建议军队主流媒体构建军医媒介形象时,还应从新闻伦理学角度处理好如下几个问题:一是如何更加巧妙地传达稿件的预设立场;二是如何更加科学地处理好军医与其作为社会人的形象比重问题;三是如何在涉军医的报道中把控平衡报道这个基本原则问题。只有深入探索跟进,才能在复杂的媒介环境中,不断增强军医媒介形象的丰满度、可信度,让受众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对军医形象与军人职业的认同感[3],达到正向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 黄影,龚天宁.军事宣传中的“时度效”问题[J].2019(5):48-49.

[2] 陈寿富.论全媒体语境下的新闻体裁概念[J].江淮论坛,2014(4):157-160.

[3] 梁一戈.军旅影视作品的“四有”军人形象塑造[J].青年记者,2017(2):70-71.

[责任编辑:艾涓]

猜你喜欢

媒介形象军医解放军报
军医
我的军医爸爸
《解放军报》评论:坚决拥护党中央的正确决定
从融合文化看解放军报官方微信订阅号
中国是什么时候开始有军医的?
福尔摩斯·住院病人(上)
新时期境外媒体对中国运动员形象的建构研究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