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

2020-12-23周宏林

文理导航 2020年28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核心素养

周宏林

【摘 要】在新课改条件下,更多的关注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而不是学生学习知识。这也就是在学生受教育时,要进行对未来和社会发展的基本素质和重要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条件下想要构建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就需要以学生学习的基础知识作为出发点,在不断重复课堂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在核心素养的角度下将教学方式创新,给学生建设情境教学等方式来创建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

【关键词】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

对道德有相应认知、对自我进行有效管理、国家认可、有法律意识和参与社会这几点主要内容全面的将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体现出来。想要达到目的就需要将初中生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的基础知识作为突破口,经过长时间的教学实践来完成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并将身边一些发生过的案例进行相对应知识的讲解,在别的教师帮助合作下,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构建道德与法治高效课程可以带来的意义

学生在最初接受教育时就会逐渐养成核心素养,这对学生之后在社会上个人的发展是不能缺少的。核心素养主要通过三方面来培养,那就是文化的基础、自己主动发展知识和主动参与社会。这三方面结合在一起就需要培养学生人文内涵、科学精神、自己学会学习、能够在生活中保持健康、对于事情有责任有担当和实践创新等几方面的素养。对于认知类的核心素养来说,这种我们所说的认知不再是应试教育中对课文内容和学科知识的认知,而是在情感和道德价值上的能力。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出来,可以让他们主观能动性提升,并且拥有一定的解决问题能力,可以让他们的生活和需要得到满足。这样不但可以积极促进学生的发展还可以让学生知道怎样去看待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当然核心素养的形成是需要长时间来完成的,这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学生更是一个良好习惯的培养。

二、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构建的现阶段情况

根据相关调查,在2016的秋季年度就将道德与法治课程加入到了初中教学实践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课,将学生的价值观培养的更加正确,让学生法律意识逐渐形成,也让学生在学校就体会到社会所展示的现实,这有利于学生把自我保护意识形成的更加完整。在目前看来,我国在对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的教学中,还是存在几个问题的。第一,教师和学生都没有将道德与法治课程加以重视。因为在传统教育的影响下,学校没有将除语数外其余的科目重视起来,这就忽略了学生核心素质培养。第二,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和现实社会连接不上,没有具体化反而是抽象的。因为对这门学科的不在乎,教师在讲课中,没有将心思放在如何讲课可以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上面,而是让学生直接消化很多长篇大论的书本知识,没有融入现实生活,这样会阻碍核心素养形成。第三,教师的教学方式没有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在课上教师只是将知识主动讲解出来,学生不管明白不明白都得接受,这种教学方式只会让学生觉得特别无趣,不想进行学习,从而对教学没有一点进展,也就阻碍核心素养的形成。

三、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构建的方法

(一)创建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建设高效课堂

在生活上建立教育才是关键,如果教育中没有生活,那就没有办法体现教育的意义,也就不能让教化育人的目的起作用。所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改进教学方法,找到一个能够适应学生和课程两全其美的教学方式。比如,在现阶段科技这么发达的条件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道德与法治课程变得多样化。可以在课堂中展示新闻中出现的热点或者建立一个新闻专栏,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让他们积极参与课堂,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和生活结合,开阔眼界,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在进行《人民当家作主》的这小结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多媒体找到相关知识材料,将学生分为小组,派代表在讲台进行材料讲解。然后要让其他小组学生做出评价,这样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的能力还可以找到自己的不足,从而进行改进。这样时间长了,就可以让学生练就好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社會责任感。

(二)重视不一样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全面发展建设高效课堂

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中教师和学生都要清楚自己所在立场是什么,新课改下,教学主体是学生的观念已经进入课堂,这种模式下,教师就是指引和辅助学生学习的,这需要教师在上课前有一个本节课需要讲什么的目标,再结合书本和互联网上的知识进行教学,这样会给学生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很快完成学习任务。这样清楚的内容目标还可以让学生知道主要内容是什么,能够准确掌握这节课的知识框架。教师还可以将一单元的学习内容分为不同部分进行教学,在不同部分中提出主要内容的相关问题,让学生可以分组进行讨论,这样在培养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如在《尊重自由平等》这节课来说,教师可以提出“什么是限制自由的呢”对于这个问题,学生进行讨论,不仅知识会在脑海中一遍遍重复还会将自由平等的知识进行拓展。这样就在巩固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三)将情境融入课堂,增强学生应对能力建设高效课堂

我们常说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这一点也为教师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融入教学情境提供基础。在课堂中想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这时候就需要进行情境教学。在这之前需要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不但要将课本知识教给学生还需要让学生有一种求知欲望。学习是没有尽头的,现在老年大学的开设就证明了这一点,而核心素养的养成需要学生能够进行独立思考还有面对问题的应对能力。在这时可以创建一个教学情境,例如在《关爱他人》这节课中,教师可以提前设定一个情境“有一位老爷爷在斑马线上走得很慢,但是马上要红灯了,这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如果你是在等红灯的司机会怎么办?”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在学生和司机两方面进行讲解,同时将知识带入进去,学生会根据教师创建的情境动脑来想这两个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说出答案再和自己的答案对比,在这种产生共鸣的学习中,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反应能力,还可以提高关爱他人的核心素养。

(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建设高效课堂

在当代教育下,自主学习成了每个学生必须拥有的能力,然而很多学生都有欠缺。将道德与法治的课堂变得有趣,可以让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提升。在核心素养的条件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和激发出来,可以让学生更加准确的认识学习,从而形成自主学习意识。这样也可以让学生将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知识加深印象,推动学习进程,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重要作用。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生活和教学相结合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课程来说,它是需要一个学生实践的课程,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改变教学方法,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达到一个高效课堂,这样可以积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然而对于在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构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都需要进行实际行动的改善,这样可以让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进行全方面发展,为以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亮.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J].文理导航,2018(34):63

[2]陈福喜.如何构建高效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J]. 黑河教育,2019(7):24-25

[3]曹家权.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300(10):20-21

(江苏省如皋市实验初中,江苏 南通 226500)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核心素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1+1”微群阅读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