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勃拉姆斯《第二狂想曲》演奏要点

2020-12-23朱瑾林丽瑗

艺术科技 2020年22期
关键词:创作特征勃拉姆斯

朱瑾 林丽瑗

摘要:约翰内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1833—1897),德国作曲家、钢琴家。19世纪时,欧洲艺术家开始追求情感的自由与解放,浪漫主义风格盛行。勃拉姆斯却反其道而行之,将古典与浪漫这两种几乎相反的风格完美融合,使音乐内容更为复杂深刻。本文以勃拉姆斯晚期作品《第二狂想曲》为例,对其创作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出该乐曲的几个演奏要点,以期给相关人士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勃拉姆斯;《第二狂想曲》;创作特征;演奏要点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22-0-02

1 勃拉姆斯《第二狂想曲》概述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1833—1897),德国作曲家、钢琴家。1833年,勃拉姆斯出生于汉堡。其父亲是一位乐手,会演奏长笛、圆号等弦乐器。母亲受过教育,颇懂文墨,因腿部有残疾、长相平庸,一直待字闺中。1830年,勃拉姆斯的父亲与她成为邻居,并在半个月后二人闪婚。当时他的父亲24岁,母亲却是41岁,二人悬殊的年龄致使后来的家庭悲剧。家庭生活随着第三个孩子的出生越发贫困,所以夫妻常为钱吵架,最终达到无法挽回的地步,这给勃拉姆斯的心灵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创伤。

1853年,勃拉姆斯拜舒曼为师,并结识舒曼的妻子克拉拉。勃拉姆斯对师母克拉拉一见钟情,但他深知其爱情是道义所不能容的,只能将这份爱深藏心底,选择徒步旅行来缓解对克拉拉的思念[1]。1854年,舒曼因精神抑郁跳莱茵河自杀,被人救起。勃拉姆斯得知消息后立即从异国他乡赶回来探望舒曼,主动承担起照顾克拉拉及其子女的义务。在这种患难与共的气氛中,他们的感情愈发炽烈。1856年,舒曼辞世。勃拉姆斯陷入感情与理智的纠缠中,冲突越发尖锐,无法解脱。最终,勃拉姆斯选择从这段感情中走出来,将全部精力投入音乐中。此后,虽也经历过几段真心付出的爱情,但他终身未婚。

19世纪,德国资产阶级革命失败,社会动荡。被暴虐统治的人民仿佛被黑暗笼罩得喘不过气来,这样的时代背景使勃拉姆斯的创作也染上了晦暗不明的色彩。在残酷的现实中,勃拉姆斯选择传承古典音乐来追忆从前的民主精神,以表达对人道理想的向往。因深知其期盼与愿望无法实现而陷入绝望,走向悲观。最终,勃拉姆斯力图用作品来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深情地缅怀过去,逐渐成为音乐创作上孤独的反潮流者。

勃拉姆斯的创作涉及多个领域,巴洛克时期的大协奏曲、变奏曲、奏鸣曲等体裁以及各种形式的室内乐、歌曲,合唱曲,重唱曲等。勃拉姆斯崇尚并继承古典音乐,同时丰富和发展了古典音乐传统的和声。他的作品内涵深刻、旋律抒情、气息悠长,广泛使用新颖的节奏。常采用切分音和附点音符,和声为功能和声。他从贝多芬交响乐中获得灵感,并在创作中融入了人道主义和浓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着力表现时代的精神风貌。

《狂想曲第二首》于1879年创作,是勃拉姆斯的创作中最具特色、被演奏最多的名曲。该作品为g小调的奏鸣曲式,主题众多、色彩鲜明且非常优美。作品中充斥着大量却并不过分的痛苦,以较为活泼的速度Moltopassionate进行,时而紧张热烈,时而舒缓温柔,表达了作者深刻的思想情感。

该曲与常规狂想曲的曲式结构有较多不同之处,所以一开始仅是用“十分激动地、热情洋溢地”(Molto passionate)的表情术语来注明。后由于出版需要,勃拉姆斯向好友伊丽莎白征求意见,最终定为狂想曲。《第二狂想曲》虽简洁,却丰富多彩,不僅主题众多、色彩鲜明,且优美动人。勃拉姆斯一改以往狂想曲欢快、自由的风格,通过A、B、A三部性的奏鸣曲体裁形式对作品进行不同主题的呈现,增添了情绪内容的鲜明对比。全曲流露出古典风格的均衡、统一和优雅,充分展现了勃拉姆斯的双重性格特征:既敏感冲动,又腼腆温柔。

2 勃拉姆斯《第二狂想曲》的创作特征

《第二狂想曲》结构近似奏鸣曲式,全曲由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3个部分组成。呈示部的主部为1~8小节、连接部为9~13小节、副部为14~20小节、结束部有21~32小节。4个主题的性格各不相同。

主部主题由两个4小节的平行乐句组成,由强奏的和弦直接进入。右手用分解和弦下行使主题热情激昂、具有强烈的动力。连接部主题通过左右手三连音的快速对位让节奏鲜明强烈。副部主题与主部主题形成鲜明对比,左手采用分解和弦进行,与右手旋律相互推动,柔和抒情。结束部主题以左手低音弱奏,不断级进上行,推进加深。附点音符的加入使节奏更紧凑、富有张力。随着低声部旋律速度的加快、力度伴随音区的提高增强,将恐怖不安的情绪渲染得淋漓尽致。

展开部为33~85小节。33~53小节是对主部材料的展开,54~64小节为结束部主题的再发展。65~85小节引用主部的主题旋律融入结束部中重复的三连音音型伴奏。此处以较弱的力度进入,随着左右手交替旋律音的上行而自然增强,整体感觉由安静逐渐转向深沉厚重。在第79小节出现了力度标记ff,而紧接的80~85小节,力度迅速回到很弱。短短几小节内便具有多变的力度、色彩,可见勃拉姆斯细腻敏感的内心。

再现部为86~123小节。86~93小节是呈示部主题的原样再现。连接部的和声在结尾处变化,为副部、结束部的转调作准备。116~122小节的尾声由ff转入pp,并在最后的两个和弦上重回ff,突变的力度似一种斩钉截铁的宣言。

勃拉姆斯并未采用过多装饰性、过渡性的多连音节奏来追求绚丽的美感,而是着力展现时代的精神风貌。复调式的创作手法是该曲最大的特点,将4个声部融于一体,并在其中穿插大量的交错节奏。因此,作品具有交响性特征。三连音的广泛使用使音乐具有强烈的推动感,隐伏的旋律潜藏在厚重的织体中,交相辉映,用对称饱满的音乐织体来体现古典风格的均衡、统一。和声与旋律的错位使古典风格中严谨的和声与旋律的关系得到极大的松弛[2]。因此,音乐充满凝聚力和巨大的节拍张力,时而热烈,时而舒缓。

3 勃拉姆斯《第二狂想曲》的演奏要点

该曲的演奏要点主要包含旋律与音色的控制、速度与力度的把握以及踏板的使用这3个方面。

作品主题色彩鲜明,旋律线条宽广,气息很长。为保持旋律的连贯性,弹奏者要分声部练习,再逐一合并,最后将4个声部巧妙融合起来,相互映衬。曲中出现大量的左手跨越右手触键,所以音色的控制统一具有一定的难度。右手旋律部分主要由5指弹奏,而大多数演奏者的小指控制力都相对薄弱,难与前4指触键保持统一的灵活饱满。继而时常出现为突出旋律声部而刻意用力击键、破坏整体音响层次的情况。因此,音色的控制和旋律的自然衔接需要演奏者增加5指触键的慢速练习,多从乐节、乐句着手,反复推敲、听辨。哼唱作品各部分旋律,检验自身的弹奏是否自然、流畅,使音乐的表达更贴近作曲家的真正意图。

呈示部的4个部分性格各异,主部以三连音和分解和弦为主导动机,主题具有强烈的动力。连接部右手多使用强奏和弦及动感多变的节奏型,左手为八度和弦的跳音跑动。为达到果断利落的音色效果,弹奏时应注意指尖是否短促而集中的发力。副部主题抒情柔美,与主部形成强烈的对比。旋律中的半音起伏缠绕,仿佛在诉说内心的压抑痛苦。此处,右手三连音的弹奏要兼顾八度的连接,中声部的旋律多用右手大拇指保持和声的连接。结束部旋律由左手弹奏,触键深,以低音区的弱奏进入。手臂需放松,减少紧绷感。由弱到强,一层层推动,直至爆发。右手注意贴键,平均自然地弹奏三连音,避免出现突兀的音,营造出阴森、压抑的气氛。展开部需着重处理高声部的旋律,中声部较弱。三连音整齐,注意内在的张力。尾声在最高潮中下行,右手渐弱减慢处理,均匀奏出每拍的八分三连音。左手大跳连续下行,直至归于平静。最后两个和弦坚定有力,果敢饱满。用身体和大臂的力量带动手腕至指尖,以强奏收尾。

从速度方面来看,该曲为热情洋溢的、不太快的快板。作品没有引子,直接进入主题。中低音区大量使用三度、六度、八度音程,制造出饱满厚重的音响效果以渲染气氛。左手低音八度的进行强劲有力,弹出紧张、激烈之感。高声部由右手5指坚定有力地弹奏主旋律,随乐句起伏作拉伸处理。低声部力度不断加大,乐句结尾收拢的感觉使音乐具有潜在的张力。左手由和弦跳音进行,速度快的同时仍要保持音色的清晰,跳音与休止精准果断。随着第二主题的出现,音响从ff转变为p到pp。在和声色彩方面,织体更为丰富,双手四部和声变得厚重,速度也由急转为舒缓。上方音旋律突出,pp的力度标记需控制触键,加入弱音踏板可进一步丰富音响层次。

曲中包含丰富多样的力度记号,包括pp、ff、mp、mf、fz等。其中,“pp”和“ff”频繁出现,并且这两种对比强烈的力度记号总是先后出现在递进关系或相邻关系的乐句、乐段中[3]。作品推进式的整体感觉要求左右手衔接连绵不断,弹奏时要仔细听和声的进行。注意高、低声部之间力度的比例与节奏的平衡,着重处理高声部的旋律,中声部稍弱。右手三连音弹整齐,注意弹出内在的张力。尾声在最高潮中下行,右手做渐弱减慢处理,要弹平均。左手持续下行,直至归于平静。营造微漾的神秘感以揭示勃拉姆斯内心压抑的情绪。最后两个和弦坚定有力,果敢饱满,用身体和大臂的力量以强奏收尾。

好的音响效果不仅需要演奏者掌握力度与速度的布局,更要熟识踏板的运用。连音踏板法作为最常用的踏板技巧,在这首作品中被广泛使用。它不仅使乐曲连贯,还起到饱满音响、繁复织体、渲染氛围的作用。踏板踩得深浅不同也会使音乐在音响效果和整体感觉上发生变化,因此要细心把握力度以达到旋律层次渐变。

作品由气势磅礴的主旋律直接进入,情绪热情磅礴。左手低声部的八度弹奏铿锵有力,中声部三连音保持稳定,使音乐更为律动。连音踏板需提前踏下去,然后开始演奏。用连音踏板配合左手八度切换,旋律声部连贯进行的同时,音响效果饱满。主题句的上方音以大三度模进,情绪热烈,节奏紧凑,同样使用連音踏板配合突出高声部的明亮和低声部的深沉。结束部的连音踏板则根据左手的八度进行切换,不仅保持了旋律的连接,也丰富了音质、色彩。

连音踏板可使和声的进行更流畅自然,让旋律更富有歌唱性。但为了避免混响,踏板必须在和声变化之前快速放掉,并在弹奏新的和声时精确踩下。由此,奏出的旋律便会清晰明朗。为了乐句的连接更流畅自然、和弦色彩更具多样性,踏板需要更快地更换。在和声发生新变化之前的一刹那放掉,然后在弹奏新和声的瞬间精确抓住,让制音器有充分的时间去制止前面和声的音响效果。此时,演奏者可以慢速练习以适应,自我检验旋律线有无明显的间断。

在和弦聚集处常会加入断音踏板的使用,其主要功能便是突出节奏与强调节拍感,即手指触键的同时脚紧跟着踩下踏板,使和弦更浑厚磅礴,节奏更紧张热烈、性格更鲜明。

作品是4/4拍,然而勃拉姆斯多次破坏原有的强弱节拍格式。用重音或重新组合的音型来产生新的节拍模式,使作品的和声旋律具有巨大的张力,音乐更为流动。此时,踏板也需跟随节拍的变化而切换。

使用断音踏板时需注意,切勿直接用脚猛踩踏板,踩下与抬起都要控制速度与力度,避免放得太快太猛。练习时,用脚掌贴紧踏板踩下,每换一个踏板,手指触键的同时再用脚紧跟着踩下踏板。由此,和弦得以清晰利落且饱满坚实。调性转为大调时,指尖快速触键,交叉节奏运用干净果断的踩放,将音乐推至热烈的高潮收尾。

4 结语

勃拉姆斯崇尚并继承古典音乐,广泛使用新颖的节奏,丰富和发展了传统的和声。他的作品不仅结构严谨、内涵深刻,旋律也格外抒情。多声部的同时进行,连续不断的乐句,多种节奏的切换组合带来的音响效果令人耳目一新。因此,严谨读谱、不断思考以及耐心练习都是非常必要的。要深刻领会勃拉姆斯独树一帜的音乐魅力,仍需练习者坚持培养多声部的思维,注意触键方法,规范踏板的使用。

因笔者专业学识有限,对和声的认识、踏板的使用等方面分析得还不够全面,有待进一步探究、完善。

参考文献:

[1] 江昀芝.勃拉姆斯《狂想曲》OP.79演奏探究[D].西南大学,2013.

[2] 周炜娟.论勃拉姆斯音乐的创新——重新评价勃拉姆斯[D].上海音乐学院,2005.

[3] 苏乐.走近勃拉姆斯的钢琴音乐——试述勃拉姆斯钢琴作品的演奏要点[J].音乐天地,2013(09):62-64.

作者简介:朱瑾(1977—),女,江苏南通人,硕士,副教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钢琴演奏。

林丽瑗(1995—),女,江苏南通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钢琴演奏。

猜你喜欢

创作特征勃拉姆斯
著名的勃拉姆斯摇篮曲 教学设计
勃拉姆斯《弦乐六重奏》(Op.18)中的“家庭音乐性”
浅析李斯特降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风格特点与创作特征
试论当代中国民族器乐作品的旋律创作
西方音乐的魅力
伟大的音乐家勃拉姆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