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背景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2020-12-21高治国

科技风 2020年34期
关键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改革微课

摘 要:随着教育理念更新和信息化教学技术的发展,传统课堂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微课”与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逐渐成为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和探索的热点话题。本文以具体课程为例,阐述了“微课”背景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课程改革与实施过程,并就课程实践体会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微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改革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的深度融合,“微课”教学已悄然成为教育领域的主流教学形式。“微课”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展开的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具有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精练、学习时间自由、资源组成“情景化”等典型特征,深受高校学生青睐。近些年,许多高校教师在微课背景下,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大地提升。但针对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学生自控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与这种教学模式的匹配度还有较大差距,教学中往往处于“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尴尬境地。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在课程教学中进行了“微课”背景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以期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相关概念界定

(1)微课。“微课”是网络信息化和数字媒体时代诞生的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和学习方式[1]。它最早起源于美国,雏形是美国北爱荷华大学LeRoy A.McGrew教授提出的60秒课程和英国纳皮尔大学T.P.Kee提出的一分钟演讲。在我国,胡铁生率先提出了以微视频为中心的新型教学资源——“微课”,后來经过建设与发展,逐渐形成了以微课研究平台[2]。微课教学时间较短、主题突出、内容具体、资源结构具备“情景化”和趣味性,在某种程度上更好地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因此,在短期内便得到了教育领域的普遍认可,成为一种区别与传统教学的主流教学模式。

(2)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是在“互联网+”时代产生的新型教学模式,它将互联网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充分发挥二者的交互优势,构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线上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教学资源,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线下则通过传统课堂教学,针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面对面辅导或深入讲解,以帮助学生理解、吸收和应用知识。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而且学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为教师课堂上引导学生拓展课程广度、挖掘课程深度和学生展示自我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保证。

二、“微课”背景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2018年6月,陈宝生部长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打造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随后,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司长将“金课”内涵归结为“两性一度”: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并提出建设五大类型“金课”,其中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位列其中。到2019年10月,教育部全面实施国家级和省级一流课程建设的“双万计划”[3]。一时间,让学生忙起来、教师强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的“金课”建设,成为各类高校关注的焦点,也成为了高校教师重点研究和实践探索的课题。河套学院是一所新升地方本科院校,在贯彻落实振兴本科教育的过程中,始终将课程建设摆在了首位,依托新校区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条件,积极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科学设计课程考核内容和方式,努力打造有效课堂,全力推进“金课”建设。其中动物科学专业的《动物福利》课程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中,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索,积累了一定的课程建设经验。

(1)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课程设计思路。《动物福利》课程在教学设计上,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立足于学情、教学目标、教材、教学内容四项分析,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态文明、工匠精神、职业素养、公德教育、社会责任感等多维度体现课程育人思想。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认知水平和知识体系基础,对照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整合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沉淀、学科前沿的获取及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采取了“线上讲重点考基础,线下挖深度促能力”的教学思路,很好地解决了教学内容与学时之间的矛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较好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①线上课程建设与实施。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目标要求,课程将教学内容整合为八大项目,每个项目下梳理重点教学内容2—3个,分别录制了20段教学微视频,每段教学视频时长10分钟左右。在每段微视频后都辅以练习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并就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查。同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收集大量案例素材,融入视频教学当中,设计了相关问题,要求学生查阅资料和思考,为线下课程做好准备。教学中,开辟了师生互动讨论环节,学生在线上课程学习中遇到的难点,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与教师进行线上讨论交流。具体实施中,教师将线上资源传到学院网络平台,学生则通过电脑端或手机客户端登录课程平台,随时随地进行课程学习。②线下课程的实施。线下教学中,首先结合线上教学内容梳理回顾课程知识,帮助学生厘清知识体系。然后针对线上课程中提出的案例和问题,通过任务驱动教学、问题导向教学、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辩论教学、3分钟演讲等多种教学方法和形式,拓展课程广度、挖掘课程深度,为学生展示自我提供平台,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整个过程中,重点强调学生参与度,突出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只是作为教学过程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③实践课程的实施。实践教学中,尝试“课堂搬家”教学模式,将课堂从实验室移到校园或野外[4]。教师提前对实习地点进行摸底,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个性特点自由组合分组。实践项目的设计上,不设定具体名称和内容,只给出范围,鼓励学生自主设计综合性实践项目,教师则为其提供开展项目的相应条件,既提高了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也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实践中,教师逐组进行指导,重点强调实践目标,规范实践行为,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实践过程则由学生独立完成。在实践实施中,部分学生自发组织成立兴趣小组,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个别学生以自己设计的实践项目,成功申报学院大学生科研项目,并公开发表相关论文。还有的同学以实践项目完成了毕业论文,大大提高了该门课程的教学“反刍比”。

(3)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课程考核。为适应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需要,课程在考核上也进行了较大的改革。采取了课程全过程评价,主要包括两大项内容。一是线上线下过程评价考核,占该课程总成绩的50%。评价方式主要包括线上微课任务点完成情况、线上测试、线上互动、线下出勤、课堂表现、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践考查、作品或视频展示等形式。各种考核形式根据考核内容、考核目标、考核频次设置了相应的权重,最后取其综合成绩。二是期末考试,占该课程总成绩的50%。依据课程考试大纲,对考试内容及占比进行划分,突出学生应用能力的考核,力求做到科学、严谨、全方位的评价。整个考核中,侧重学生知识获取的途径和过程,强调学生从能力培养角度出发获取知识,这种新颖的考核模式打破了学生结业考试“临时抱佛脚”“一考定终生”的心态,摒弃了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的传统学习模式,体现了学生能力培养的全过程。

三、“微课”背景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反思

对于地方本科院校而言,生源质量一直是困扰学校发展的难题。学生对待学习的热情不高,自我控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低下,使得教师在完成教学目标和推进教学进度上遇到了困难。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过程中发现,由于鼓励学生在线上线下利用手机学习,给予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和平台,师生互动频率的增加等原因,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明显提高,自主学习的潜能得以挖掘,学生的自信心也得到了充分地自我肯定。他们在线上线下的课堂里表现出了较强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有效地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采取“微课”背景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对教师的业务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在课前梳理课程知识体系,收集微课教学素材,进行线上线下教学设计,还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因材施教的多样教法技巧、较强的课堂驾驭与组织能力和过硬的现代化技术应用水平,这对教育部提出的“教师强起来”有很大地推进作用。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要求同样发生了质的变化,学生不再停留于“教什么学什么”的阶段,而是从“被动学”向“主动学”转变,开始思考“该学什么,该怎么学”的问题,“学生忙起来”的思想也落到了实处。整个教学形式真正实现了从“教师教、学生学”向“教师教学生学”转变,课堂教学效果实了起来。

四、结语

混合教育模式能够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的现代教学制度改革,符合现代教育理念中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主张[5]。在地方本科院校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既是教育部對本科教育中课程建设的要求,也符合该类型学校的实际学情。从学生自主学习与个性发展、高校创新型应用性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出发,这种教学模式让知识、技能传授更加灵活多样,学生知识面的广度和深度更加宽泛,有效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唐柱斌,肖志坚,梅少敏.微课发展辨析及构建评价[J].中国电力教育,2014(12):33-34+38.

[2]何永秀,周莹.基于电力特色的国内外经管类学院专业设置比较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30):12-14.

[3]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910/t20191011_402759.html.2019-10-08.

[4]高治国.基于“课堂搬家”模式的教学改革——以动物科学专业普通动物学课程为例[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4(06):13-14.

[5]黎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平面设计课程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9(18):228-229.

项目基金:河套学院教学重点研究项目“《动物福利》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编号:HTXYJZ18004)

作者简介:高治国(1982—),男,硕士,河套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管理。

猜你喜欢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改革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护理专业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利用MOOC优势重塑教学 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新模式
MOOC教学试点学院探究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