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OEC管理模式在中职学校班级常规管理中的应用

2020-12-19林洁丹苏健煌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1期
关键词:实验班科目班集体

林洁丹,苏健煌

(汕头卫生学校,广东 汕头 515000)

OEC(Overall Every Control and Clear)管理模式是全方位地对每个人每一天所做的每件事进行控制和清理,其本质核心是将一个复杂的目标分解细化,将每一个细小的目标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并按照量化指标去考核,通过每天的整理、整顿、清扫和清理,使全体人员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工作作风,最终形成一支高素质的队伍[1]。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与良好行为习惯的主阵地,制定科学的班级管理制度是班级工作重点。针对目前中职学生的特点,我校尝试采用OEC管理模式来管理班级,同时指导班级具体工作,开展班级德育实践,促进班集体发展。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选取我校2017级护理6班为实验班,该班有69名学生,年龄(16.50±0.64)岁,均为女生。

1.2 OEC管理模式

本管理模式由目标体系、日清体系、考核激励机制3部分构成。其主导思想:首先分解量化目标,随后“日日清”每人每天所做的每件事情,最终按量化指标去考核日清结果。

1.2.1 班级目标体系 将班级管理内容分解细化为正常教学考勤、纪律,早读、夜修考勤质量,教室、公区、宿舍安全卫生,日常行为规范,仪容仪表,早操,板报宣传,宿舍夜寝考勤质量管理8个方面。分解细化到每周每天每人每件事情,并在班微信群及班务公布栏公布,实行个人目标责任制。如教室卫生,分室内、走廊两个区域,室内再分地面、黑板、讲台、课桌椅、窗台、垃圾桶、工具摆放栏等,实现个人目标明确而具体,每件事情都有专人负责。

1.2.2 班级日清体系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建立每人每天对自己所做的每件事情进行清理检查的“日日清”控制体系,包括学生本人自查、同伴互查、管理小组复查,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及时发现问题,弄清原因,分清责任,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

1.2.3 班级考核激励机制 考核激励机制是班级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制定规范化、标准化的奖惩机制尤为重要。依据广东省《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学生操行评定办法》《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学籍管理规定》和学校有关规定,广泛听取各方建议,结合班级实际,制定班级《学生操行考核与评定办法(暨班规)》。该内容分基础和附加两部分,详细地对班级各项事务进行规定,量化、细化、透明化,有相应的分值和计算方法,便于考核激励。

以教室卫生为例,考核机制规定:(1)无故缺席打扫教室,每次扣3分;打扫不干净,扣2分。(2)教室垃圾没有及时倒掉或垃圾过半,扣 2 分。(3)没有“三关一锁”,扣 2 分。(4)讲台、课桌椅摆放不整齐,各扣2分。(5)黑板、窗台、窗玻璃洗不干净,扣2分。(6)管理小组复查时值日生还未打扫完,扣3分。(7)打扫后工具摆放凌乱,扣1分。激励机制规定:(1)值日小组每位成员当天各项任务均完成质量好,每人加2分。(2)非值日小组成员发现值日同学未能按时完成值日任务,主动帮忙且完成质量好,每人每次加2分。(3)班级巡查小组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处理,每人加2分。(4)每周三下午班级大扫除,学生自愿参加且打扫干净,每人每次加3分,打扫不干净则不加分。

1.3 评价方法

1.3.1 班级综合测评 为呈现班级管理成效,在学校学生科的领导下,每天定时安排各分管教师、宿舍管理人员及学生会人员对各项常规工作进行检查,同时将检查结果量化汇总成班级综合测评结果并及时公布,每天各项目总分为100分。

1.3.2 考试科目成绩 学期结束后,考虑到各专业学科特点及任课教师不同,以考试科目成绩(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来评价班级的班风学风。成绩由教务科提供,各考试科目成绩总分为100分。

1.3.3 班集体效能感量表 采用陈顺森编制的班集体效能感量表对学生进行调查。该量表分班级正向联合力、成员自我效能感、优秀成员效能感、班级负向联合力4个维度,该量表及其各维度的 α系数分别为 0.85、0.88、0.88、0.76、0.78。量表共有 19道题,采用6级计分,从完全不赞同到完全赞同,分数越高代表效能感越强。OEC管理模式实施前和实施后,由调查人员统一发放量表,学生独立作答,当场回收,有效回收率100%。

1.4 统计处理

2 结果

2.1 实验班与年级其他班班级综合测评情况比较

实验班班级综合测评成绩显著高于年级其他班平均成绩(P<0.05,见表 1)。

表1 实验班与年级其他班班级综合测评成绩比较(±s,分)

表1 实验班与年级其他班班级综合测评成绩比较(±s,分)

班别 第一学期7 8.9 1±1.3 5 7 7.6 9±1.5 1<0.0 5实验班年级其他班P第二学期7 9.5 4±0.2 8 7 8.4 5±0.8 7<0.0 5

2.2 实验班与年级其他班考试科目成绩比较

实验班学生正常人体学、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两门考试科目成绩显著高于年级其他班平均成绩(P<0.05,见表2)。

表2 实验班与年级其他班考试科目成绩比较(±s,分)

表2 实验班与年级其他班考试科目成绩比较(±s,分)

组别 正常人体学7 3.7 9±1 3.1 2 7 0.5 6±1 5.4 9<0.0 5 n实验班年级其他班P 6 9 4 1 0病原生物与免疫学7 9.2 0±1 1.7 1 7 1.9 3±1 7.2 8<0.0 5

2.3 班集体效能感调查结果

实施OEC管理模式后,实验班学生班级正向联合力、成员自我效能感、优秀成员效能感维度得分均高于实施前,班级负向联合力维度得分低于实施前,实施前后学生班级正向联合力、优秀成员效能感和班级负向联合力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 3)。

表3 OEC管理模式实施前后实验班班集体效能感量表得分比较(±s,分)

表3 OEC管理模式实施前后实验班班集体效能感量表得分比较(±s,分)

成员自我效能感实施前实施后P时间 优秀成员效能感1 4.3 4±1.2 9 1 6.0 7±1.1 0<0.0 5班级正向联合力2 8.5 6±4.0 1 3 0.8 2±3.9 2<0.0 5 2 4.4 8±2.3 1 2 4.6 1±2.4 7>0.0 5班级负向联合力6.3 1±1.3 1 4.9 8±1.0 2<0.0 5

3 讨论

3.1 实现班级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提高班级管理质量

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繁杂而艰巨,管理工作的难点在于改进。依照OEC管理模式,采用目标分解和量化考核方法,简化目标完成过程,降低难度,使班级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促使学生养成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习惯,实现班级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提高班级管理质量。结果显示,实施OEC管理模式后,实验班班级综合测评成绩显著高于年级其他班平均成绩(P<0.05),两门考试科目成绩均显著高于年级其他班平均成绩(P<0.05)。这与丁彩云等[2]的研究结果相似。表明OEC管理模式是一种可行、有效的班级管理方法,能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与效率。

3.2 增强学生集体效能感,实行民主管理

班级是一个组织,班级每个成员的表现都是班集体表现的一部分。实施OEC管理模式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广泛听取学生建议,充分了解学生需求,制定明确的班级目标和奖惩措施,激发学生动机,凝聚班级向心力,增强学生自我成就感和集体荣誉感。结果显示,实施OEC管理模式后,实验班学生班级正向联合力、优秀成员效能感维度得分显著提高,班级负向联合力维度得分显著降低(P<0.05),这与韩志娟等[3]的研究结果相似。因为班级成员越是有目的地追寻能够达成的群体目标,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便坚持得越久。当群体目标与班级水平相符时,会让班级成员产生行为期望,并对违背该行为期望的学生施加压力,迫使其做出行为改变。在班级环境中,优秀成员的成功示范会让其他学生获得一种替代性经验。这样的班级不容许其成员对群体目标表示出丝毫怀疑,不容许班级成员在遇到压力时轻易放弃。

3.3 定期总结,做好个别指导

班级管理的核心是人的培养,马洛斯明确指出“教育的目的在根本上就是人的自我实现”。班主任要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自尊心、自信心、自觉性和自主性,并在此基础上做好各项班级管理工作。实施OEC管理模式要定期总结,寻找更合适的问题解决办法,并做好个别指导。违规违纪学生更容易产生沮丧与自我否定等消极情绪,会更容易紧张和疲惫,班主任应了解其言行,营造生生相互支持、师生良性互动的班级氛围。

猜你喜欢

实验班科目班集体
基于语料库的词块教学对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升有效性研究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多科目训练见招拆招练硬功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
人心齐,泰山移
高考“新科目”
传承中国女排精神:加强大学生班集体建设
立足班集体建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用“爱心”创建和谐班集体